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20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课题6.1、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

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

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

……电压

进行新课:

1、电压:

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

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

U

(2)、单位:

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1V=1000mV

例:

U=220V=kV=mV

2、电压的测量:

用电压表,符号

(1)、电压表的结构:

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例:

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

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4、达标练习:

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

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1、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

(2)、设计实验:

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

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探究: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

…………

(2)、设计实验:

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

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

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

课本13页图6.3-1示

结果:

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

R

单位:

欧姆(欧)(Ω)

其他单位:

千欧(kΩ)兆欧(MΩ)

1kΩ=1000Ω1MΩ=106Ω

例:

(2)、一种元件:

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

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符号

(1)、结构:

实物观察

(2)、原理:

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四、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

3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

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

猜想或假设:

……学生完成

设计实验:

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器材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

需要多组数据,如何改变电压?

进行实验:

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

换一个电阻,再进行实验

结果分析和论证:

I、U、R的关系

结论:

(1课时)2、欧姆定律:

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U/R

单位:

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

U=IR或R=U/I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

R=0,I很大

断路:

R很大,I=0

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

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

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

R=880kΩ=8.8×105Ω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

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

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

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练习:

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

(1课时)4、综合练习

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钨的特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的兴趣培养。

重、难点:

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掌握电阻的特性。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一个电阻被接在6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2A,若把它接在12V的电路中,它的阻值是多少?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流――用电流表测量

电压――用电压表测量

电阻――?

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进行新课:

1、探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学生分析I=U/R可得R=U/I。

测出U、I,就可以求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注意电阻的特性)

(2)、设计实验: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电压U

电流I

电阻R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平均值

(5)、实验结果:

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

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家庭电路的样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根据电路画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同学们,电池有电压,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为什么前者安全?

后者却很危险?

进行新课: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

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参考资料电流:

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大小

人体反应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经验表明)

2、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

(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

3、注意防雷:

雷电的特性、数据

避雷针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七章《电功率》单元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章教材是在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学习电能、电功率的概念,了解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章教材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电能转化为热时,功率和电阻的关系”等。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根据《标准》精神和学生实际,合理地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是普及公民的物理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而不是培养物理学家的启蒙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编写的意图,不要片面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不必再出现完整的焦耳定律,不要再进行有关电功率问题的繁杂的计算。

新教材是根据《标准》编写的,而《标准》反映的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所需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标准》之外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并把握住深广度。

所增加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要在知识上做过多的补充、拓展、加深。

如:

在进行“电和热”的教学时,可安排“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的探究;学习了“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后可要求学生进行“生活中用电事故”的调查等。

(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

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新教材已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对于“电能”的教学,建议采用“集体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实例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探究和恰当的归纳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

对于“电功率”的教学,建议采用“课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利用明晰的实验确立课题从而明确探究方向和利用有效的实例深化课题从而体现课题价值是本节课的两个重要环节。

由于“电和热”的探究内容较为集中,紧紧围绕“电流的热效应”展开,因此采用“主题开发式”教学法即可。

至于对于实践性较强、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教学,当然应该采用“实践研究法”,采用实践性的探究实验了解“电热和安全用电”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至于“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由于新教材提供的是探究活动方案(传统教材为实验操作方案),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最为合适,在教学中提供有效的讨论与交流来确定实验思路、制定实验计划以及利用评估、交流与合作来分析实验的得失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章的所有探究活动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当然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适时地给予恰当的指导。

(三)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应让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得到落实。

初中物理的课程目标涵盖了物理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综合起来说,也就是期望学生达到基本的物理科学素养。

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

由于新教材在编写时已体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结合,因此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进行教学时不应将它们割裂开来。

为了促进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和方法的获得。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勇气和能力得到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够树立,学习信心和兴趣得到提高,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有所加强,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能够养成。

同时还应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

另外,教师对于教材中安排的“关于节能灯的讨论”(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一个电视记者的错误”(使学生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事实的初步意识,鼓励学生对事物持健康的怀疑态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电气设备和设施电线路,找出不安全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素材的教育功能,应该加以重视。

教材特点:

(一)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对知识要求的定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本章教材与老教材在编写的思路上有所不同。

老教材中的“电功率”是建立在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功、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学习了电压、电流、电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等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较难理解的“电功”为核心展开的。

繁杂的旧知储备,抽象的电功概念,难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而新教材利用生活中供电和用电两方面的例子展现了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一)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对知识要求的定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本章教材与老教材在编写的思路上有所不同。

老教材中的“电功率”是建立在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功、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学习了电压、电流、电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等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较难理解的“电功”为核心展开的。

繁杂的旧知储备,抽象的电功概念,难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而新教材利用生活中供电和用电两方面的例子展现了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点,从而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愉快地步入科学殿堂。

如本章设置的“章首语”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戈壁滩的风车,并以此作为素材,设计了一些环环紧扣的富有激励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

又如课文第一节用两幅组合图展现了电能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入“电能”的概念。

再如第四节教材以“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一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讨论。

本章教材多处采用这种新课的导入方法,为学生提供熟悉、有趣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注重物理知识的运用,密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许多知识应用的实例,如“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数据”、“电视机和电风扇的散热措施”、“对于安全用电的讨论”、“空气开关”等。

在“想想议议”中提供了“顾客和售货员的矛盾”等事例。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强。

(四)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教材提供了许多开放性的素材。

本章教材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绝大部分问题是属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所需的资料、数据,经过思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如关于“电流热效应的利用和防止的调查和建议”、“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找出不安全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等。

学生参与了这些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调查、思考、分析,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

本章教材在最后设置的“我还想知道”栏目中的“有的电池在大功率放电而失效后,放置一段时间,还能再‘生’出电来,这是为什么?

”的这一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思维空间。

这种“课虽停而思未止”的问题设置方式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课时安排:

1、电能

2、电功率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电和热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一、电能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

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2、过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重、难点:

电能的概念、相关单位。

围绕“电能”进行教学。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连接一个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小灯泡发光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

进行新课:

1、能量和电能:

(1)、能量:

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存在方式:

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原子能等

学生讨论:

能量可以转化吗?

教师总结:

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举一些其它能→电能的例子

(2)、电能:

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形式。

学生讨论:

电能的应用……教师总结

电能的单位:

千瓦时(kW·h)即“度”

能量的国际单位:

焦耳(焦)(J)

1kW·h=3.6×106J

2、电能表:

测量电能的常用工具之一。

(1)、电能表的结构:

接线柱、转盘、示数

(对照实物观察)

(2)、电能表的使用:

“220V”……

“10A”……

“50Hz”……

接线方法……

(3)、读数:

例:

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

练:

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

(4)、介绍新型的电能表:

3、电功: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叫电功(做功)

有多少电能发生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符号:

W

单位:

与能相同……焦耳。

3、达标练习:

课本后3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二、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会用公式P=W/t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能表

教学课时:

3时(1电功率,2电功率的计算,3电功率的测量)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电能……

电能表……

电功……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能表有时转的快?

有时转的慢?

为什么?

各电器的“W”是什么意思?

进行新课:

1、电功率: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讨论:

如何表示?

教师:

规定一时间,看谁做的功多!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