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266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docx

5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1本地分——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译文

  已说完意境界。

  什么是有寻有伺地呢?

什么是无寻唯伺地呢?

什么是无寻无伺地呢?

总地用略语界、相、如理、不如理、杂染等的生起,放在最后强调。

如此三地可概略地从五个方面加以确立:

第一、从世间众生差别方面加以确定,第二、从寻、伺的相状方面加以确定,第三、从寻、伺趋向善性真理方面加以确立,第四、从寻、伺悖离善性真理方面加以确立,第五、从种种善恶杂糅现象俱起方面加以确立。

  原典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①三地

已说意地。

  云何有寻有伺地②?

云何无寻唯伺地③?

云何无寻无伺地④?

总温柁南日:

界⑤相⑥如理⑦不如理⑧,

杂染等⑨起最为后。

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⑩:

一界施设建立,二相施设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五杂染等起施设建立。

  注释

  ①有寻有伺等:

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

 此章将第三地、第四地、第五地结合在一起论述。

有寻有伺等不是意指前面所论及约百去中约寻、伺,百法中的寻、伺通指心所法中一般心理活动现象,而有寻有伺等则意指修行人在观境过程中修三摩地(Samadhi)所达到的三种不同的境界,所以旧称寻为觉,伺为观。

三摩地,又作三昧,梵语原义为沈思、冥想,佛家引用来专指一心专注不散乱的修行方法,意译为定、正受、正定、等持、一境性。

有寻有伺等三地又称为三二摩地。

  此章包括原典的卷四——卷十。

  ②有寻有伺地:

此为三定之第一定。

有寻有伺,在此定中存在著对所缘境匆然粗略推寻,也存在著对所缘境精细深入的思考。

此定指欲界、色界第一静虑(梵众天)的根本定、未至定。

  佛家说上界八地或八定(色界四禅定、无色界四空定)都具有根本定和近分定。

各地根本定断各地的下地修惑,得上地禅定;各地近分定只是伏压各地的修惑,其功能近似于根本定。

由于第一地近分地与其它地近分定有区别,即须伏压欲界修惑,所以特命名为未至定以示差别。

  ③无寻唯伺地:

此为三定之第二定。

八地定中,第一静虑为有寻有伺地,第二静虑以上七地已至极静,为无寻无伺地。

当第一静虑修习完上品善便达到第一静虑与第二静虑之间的禅定境地,这时寻已不存在,唯有伺,所以称为无寻唯伺地,也称中间定。

以三界论,即为第一禅天顶的大梵天王。

以修禅境界论,即指修习者已至大梵境界。

  ④无寻无伺地:

此为三定之第三定。

第二静虑以上七地,已至极寂静,不与寻、伺相应,称为无寻无伺地。

  ⑤界:

本论从五个大的方面即五门论述有寻有伺等三地,界是第一方面,指的是众生所处世间或世间诸众生的状况、果报的种种差别。

  ⑥相:

五门之一,指寻伺运行的种种相状。

  ⑦如理:

五门之一,指寻伺作意趋向善性的真理。

  ⑧不如理:

五门之一,指寻伺作意悖离善性的真理。

  ⑨杂染等:

种种杂染。

杂染,有漏法的总名,包括善、恶、无记。

如烦恼仅为恶性,为染。

当染性与有漏法中的善性、无记性相通相杂糅,称为杂染。

  ⑩施设建立:

施设本也有建立义,施设、建立合用,意即思量拟立名言,安排对世标立,可简译为加以确立。

  译文

什么是从世间众生差别方面加以确立?

分立的略语说:

数、处、量、寿、受用、生、自体和因缘果,各有差别。

应当知晓从世间众生差别方面加以确立通由八种相状:

第一、从众生所处的界数加以确立,第二、从众生所居的处所加以确立,第三、从有情众生的身量加以确立,第四、从有情众生的寿命加以确立,第五、从有情众生的受用加以确立,第六、从众生不同追求生不同欲乐加以确立,第七、从众生自体形态及生存命运加以确立,第八、从因、缘、果的关系加以确立。

什么是从众生所处的界数加以确立呢?

概略分有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如此三种界,称作堕落世间法统摄的界。

由不堕落世间法统摄的界,指修习道谛和灭谛圆满所处的界,以及无戏论的不漏落世间法的界。

这些界中,欲界及色界的初静虑,除开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中间的大梵天,称为有寻有同吔。

即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中间的大梵天,称作无寻唯伺地。

任何一位有情众生,只要在初静虑修习上品善圆满,就能成为大清净的大梵天。

从第二静虑天起,包括其余的有色界天和全部无色界天,称作无寻无伺地。

此境界由于脱离了有贪欲烦恼的寻伺这一道理,才称名作无寻无伺地,这样称名,并非由于完全没有慧思处于对境匆略推寻、精深思考境界的心意运行现象的缘故。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未脱离欲界中的贪欲的人,由于有瑜伽师教导使心识慧思入定趋向不同的境性,在某一时间,也有无寻无伺的心意运行现象出现:

脱离了有贪欲烦恼寻伺的人,也有寻伺的心理运行现象出现,如修定的人出离那禅定状态和生入那禅定境界的时间。

如果处在通入无漏界的有为性范畴的初静虑,也称作有寻有伺地。

这是依据寻伺处在有为法,以真如为对境进入此定的缘故,不是以存在寻伺心理活动现象为依据的绿故。

……

  原典

云石何界施设建立?

别嗢柁南日:

数①处②量③寿④受用⑤生⑥,

自体⑦因缘果⑧分别⑨。

当知界建立由八相:

一数建立,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体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云何数建立?

咯有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如是三种,名堕摄界⑩。

非堕摄界⑾者,谓方便⑿并萨迦耶灭⒀,及无戏论无漏界⒁。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⒂,名有寻有伺地。

即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

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⒃。

从第二静虑,余有色界及无色界全⒄,名无寻无伺地。

此中由离寻、伺欲⒅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⒆故。

所以者何?

末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⒇差别故,于一时间(21),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22),亦名有寻有伺地。

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23),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24)故。

……(25)。

  注释

  ①数:

本论从八种相状展开论述界,数为八相之一,指界的分别数,此处概分为欲、色、无色三界。

  ②处:

八相之一,指各界中众生所居的种种处所。

  ③量:

有情众生身长量。

  ④寿:

有情众生寿命。

  ⑤受用:

有情众生的苦乐感受及饮食、淫欲。

  ⑥生:

指不同界处众生追求不同导致的欲乐不同。

  ⑦自体:

指众生自体形态及生存的命运。

众生都具有一定形体,从胎中各位到六趣众生,从中有身到菩萨最后身,自体都不同。

命运也各异,有的夭折,有的不夭折。

夭折的原因也不同,有的由自害,有的由他害。

  ⑧因缘果:

分析诸法的因、缘、果关系。

彼法的产生,要有最先生的因;还要有缘,即建立(形成自性)和和合(与其它因素相结合);最后产生的果报焉果。

  ⑨分别:

指从界的大方面论述有寻有伺等三地要注意八相分别。

  ⑩堕摄界:

由堕落世间法统摄的地界。

堕,堕入世间法,未出世间。

界,境地界。

  ⑾非堕摄界:

由不堕落世间法统摄的地界。

  ⑿方便:

方便善巧(Upayakausala),菩萨为普度众生获究竟真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种种妙法。

此处指四圣谛中的道谛。

  ⒀萨迦耶灭:

执身有实我的妄心灭,此处指四圣谛的灭谛。

萨迦耶,SatkaYa,有身、怀身。

  ⒁无戏论无漏界:

没有任何不合真实言说的不漏落世间法地界。

  ⒂若定若生:

即定且生,若为虚语词。

中间定,即初静虑修习上品善圆满便生入大梵天。

  ⒃大梵:

即大梵天(Mahabrahman),初禅天之王。

梵,离欲清净。

  ⒄余有色界及无色界全:

其它有色界及无色界全部。

  ⒅寻、伺欲:

有贪欲烦恼的寻、伺。

  ⒆不由不现行:

(称为无寻无伺地),不是由于完全没有慧思寻、伺的运行。

  ⒇作意:

调动慧思入定。

  (21)于一时间:

当末离欲界欲者由瑜伽师导引修行入定,一时进入了六想(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躁动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境界。

  (22)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

属于通入无漏界的有为性范畴的初静虑,即初静虑中有一种定,统摄入通入无漏界的有为性。

无漏界有为,又作无漏有为、有为无漏,即既是有为法的又通入无漏界的,如道谛。

  (23)缘真如为境:

以真如为所对的境。

  (24)不由分别现行:

不是依据寻、伺的现前的运行加以分别命名;或不是由于存在寻、伺心理活动现象的缘故。

此处分别即指代依心心所法分别的心理现象。

  (25)略去部分为其他七相的论述。

  译文

其次,什么是从寻、伺的相状方面加以确立?

略语说:

体、所缘、行相、等起和差别、抉择、流转,略辨其相状,即应知晓。

应当知晓此相状略分有七种:

第一、本质性,第二、对象,第三、运行相状,第四、同时起动者,第五、分类差别,第六、如何判定,第七、流转变化。

寻、伺的本质性,指对事理对象不加以深入推求审度,即以思寻为本质性;如对事理对象加以深入推求审度,即以智慧为本质性,上述是应当知晓的。

寻、伺的对象,指依托名身、句身、文身的意义为对象。

寻、伺的运行相状,指对这对象匆略寻求的运行相状,是寻;对这对象精细审察,是伺。

与寻、伺同时俱起的,指发出的语言。

寻、伺的分类差别有七种,指有相、无相至不染污,如前面意地说过的。

寻、伺的判定,如寻、伺就是一切心心所法吗?

或一切心心所法就是寻、伺吗?

不对!

寻、伺必然是心心所法的范畴,或有的心心所法并非寻、伺。

相对出世的智慧,除开出世智能和寻、伺,其他的一切三界的心心所法都不是寻、伺。

寻、伺的流转变化,如地狱众生的寻、伺,在怎么的情状下运行?

接触什么对象?

由什么感受引发?

与引发的感受相应的情绪是什么?

企求什么?

以什么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如同地狱众生,畜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的所有众生的寻、伺,在怎样的情状下运行?

接触什么对象?

由什么感受引发?

与引发的感受相应的情绪是什么?

企求什么?

以什么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地狱众生的寻、伺,全是愁戚的运行,接触不可爱的对境,由苦的感受引发,与忧伤情绪相应,常常企求脱离苦,由不离烦扰心的贪爱欲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如同地狱众生的寻、伺始终受苦,饿鬼的寻、伺也是这样。

畜生、人、大力饿鬼所有的寻、伺大都是在愁戚中运行,较少在欣悦中运行;大都接触不可爱的对境,较少接触可爱的对境;大都由苦的感受引发,较少由乐的感受引发;大都与忧伤情绪相应,较少与欢喜情绪相应;大都企求脱苦,较少企求遇乐;由不离烦扰心的贪爱欲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欲界诸天众生所有的寻、伺,大都在欣悦中运行,较少在愁戚中运行;大都在接触可爱的对境,较少接触不可爱的对境;大都由乐的感受引发,较少由苦的感受引发;大都与欢喜的情绪相应,较少与忧伤的情绪相应;大都企求遇乐,较少企求脱苦;由不离烦扰心的贪爱欲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初静虑地天众生所有的寻、伺,始终在欣悦中运行,始终接触可爱的境界,始终由乐的感受引发,始终与欢喜的情绪相应,只企求不离乐,由离烦扰心贪爱欲的造作导致流转变化。

  原典

复次,云何相施设建立?

嗢柁南曰:

体①所缘行相②,等起③与差别,

决择及流转,略辨相应知。

应知此相略有七种:

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

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④,思⑤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⑥为体性应知。

  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⑦、句身⑧、文身⑨义为缘。

  寻、伺行相者,谓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⑩,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⑾,是伺。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⑿。

寻、伺决择者⒀,若寻、伺即分别耶⒁?

设分别即寻、伺耶⒂?

谓诸寻、伺必是分别⒃或有分别非寻、伺⒄。

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⒅。

寻、伺流转者,若那落迦寻、伺,何等行⒆?

何所触?

何所引?

何相应?

何所求?

何业转?

如那落迦如是,旁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

何所触?

何所引?

何相应?

何所求?

何业转耶?

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⒇,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21)。

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

旁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

娆心业转(22)。

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23),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注释

  ①体:

体性,此处指寻、伺各自的本质性。

  ②行相:

寻、伺运行相状。

  ③等起:

与寻、伺同时起动者,指语言。

  ④不深推度所缘:

对所缘的对境事理不加以深入推求审度,即匆草粗浅。

  ⑤思:

心所法中的遍行法,意即思寻,尚能寻思求取善、恶、无记境。

  ⑥慧:

心所法中的别境法,即智慧,能推求决定断却疑念,达到对佛理真实的善法抉择。

  ⑦名身:

两个字构成的词,如白莲、汉文、佛典、静虑。

单字构成的词,佛家称为名,如莲、人、典、虑,三个名以上称为多名身,如白莲花、初静虑、汉文大藏经。

  ⑧句身:

即句子,佛家称为名字圆满,即表达完整意思,如白莲花妙、佛典浩瀚。

  ⑨文身:

即字、字母。

佛家称所依字,即名身、句身所依的字,梵文即字母。

一说两个字母才能称文身。

  ⑩于此所缘寻求行相:

相对文义境,内心运行状态是粗略匆忙推求寻思的。

  ⑾于此所缘伺察行相:

相对文义境,内心运行状态是深入严谨精密审察的。

  ⑿如前说:

如前面意地中说,即分别所缘的七种分别:

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

  ⒀寻、伺决择者:

意即对寻、伺与否的判断确定,非指寻、伺判断选择的功能。

  ⒁寻、伺即分别耶:

寻、伺就是一切心心所法吗?

此处分别,指所分别的种种内心活动现象。

  ⒂分别即寻、伺耶:

一切心心所法都是寻、伺吗?

  ⒃寻、伺必是分别:

寻、伺必然是心心所法所摄。

  ⒄有分别非寻、伺:

有的心心所法并非寻、伺。

  ⒅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所余下的一切三界心心所,指除开了出世智和寻、伺的心心所。

出世智无分别,所以不属于分别了的心心所。

  ⒆行:

此处行指寻、伺的愁戚与欣悦所摄。

  ⒇唯是戚行:

全都是愁戚性的运行。

指地狱众生只得受苦无乐的心态表现于寻、伺。

  (21)娆心业转:

不离烦扰心的贪爱欲的作业导致的流转。

娆,□□音扰,烦扰。

  (22)娆心业转:

此处指欲界诸天也有娆心业转,是因为欲界诸天业转仍不离贪爱欲,所以不免烦恼生。

  (23)一向触内可爱境界:

自始至终缘触内心可爱的境界,即禅定中内证体认的精神境界。

  译文

  又次,什么是从寻、伺趋向善性真理方面加以确立?

略语说:

  依处以及事、求、受用、正行,还有两种菩提资粮和到达涅槃彼岸的方便法门。

应当知道此方面的确立大略通由八种相状,指各种善法依托处、种种功德事、企求的轨范、受用的轨范、行为的轨范、资助二种修习觉悟道成功的善根功德、度到涅槃彼岸的法门。

与趋向善性真理的寻、伺相应的各种善法依托处有六种:

第一、在决定道义时,第二、在止息烦恼时,第三、在造作流转时,第四、在修世间善法离欲时,第五、在修出世间法离欲时,第六、在摄教利益有情众生时。

与趋向善性真理的寻、伺相应的种种功德事有八种:

第一、通过布施成就顺利事业的事,第二、通过持戒成就福利事业的事,第三、通过修习定慧成就福利事业的事,第四、通过听闻学习成就的事,第五、通过思惟抉择成就的事,第六、通过其他的修习成就的事,第七、以智慧抉择断灭烦恼、证得真如的事,第八、通过摄教利益有情众生成就的事。

与趋向善性真理的寻、伺相应的企求轨范,意指如追求财物通过合法度和不凶险的方式,不能用非法度和凶险的方式。

与趋向善性真理的寻、伺相应的受用轨范,指如在将财物追求到后,不乐得享受、不守财不舍、不爱财不已、不被随得到财物生的烦恼束缚、不因考虑得失生闷、不享用无度,也不固执随起的种种邪见,深知随财物来的过咎祸患,深明出世脱离尘世烦恼的真理来轨范自己的受用。

与趋向善性真理的寻、伺相应的行为轨范,指如深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族尊长等的尊胜,恭敬地供养他们,承担有利他们的事。

在今世、后世作的罪过中见到果报的苦痛产生大的恐怖畏惧心,从而行布施、作福事、受斋法、持戒禁。

资助声闻乘修习觉悟道成功的善根功德,我将要在「声闻地」中详说。

资助独觉乘修习觉悟道成功的善根功德,我将要在「独觉地」中详说。

度到涅槃彼岸的法门,我将要在「菩萨地」中详说。

  原典

复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嗢柁南曰:

依处①及与事②,求③受用正行④,

二菩提资粮⑤,到彼岸⑥方便⑦。

应知建立略有八相,谓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独觉乘资粮方便故、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谓有六种依处:

一决定时⑧,二止息时⑨,三作业时⑩,四世间离欲时⑾,五出世离欲时⑿,六摄益有情时⒀。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谓八种事:

一施所成福作用事⒁,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⒂,四闻所成事⒃,五思所成事⒄,六余修⒅所成事,七拣择⒆昕成事,八摄益有情所成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不以非法及凶险。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谓如即彼追求财已,不染⒇、不住、不耽、不缚、不闷、不著,亦不坚执,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21)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

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行施、作福、受斋(22)、持戒(23)。

声闻乘资粮方便者,声闻地中我当广说。

独觉乘资粮方便者,独觉地中我当广说。

波罗蜜多引发方便者,菩萨地中我当广说。

  注释

  ①依处:

如理的各种善法依托处,此处指寻、伺在各种运行时有各种善法相应生。

  ②事:

与如理的寻、伺相应作的种种功德事。

  ③求:

与如理的寻、伺相应的追求轨范。

  ④正行:

与如理的寻、伺相应的正确行为轨范。

  ⑤二菩提资粮:

资助二种修习觉悟道成功的善根功德。

菩提,BOdhi,彻底觉悟境界,无上道。

二菩提,二种修道,指修声闻乘和独觉乘。

资粮,修道成就须以善根功德相助,如粮食资养身命。

  ⑥到彼岸:

梵语为波罗蜜多(Paramita),即指大乘六种度达涅槃彼岸的法门,也就是菩萨乘的方便。

  ⑦方便:

此方便也是二菩提的中心词,即为二菩提方便。

  ⑧决定时:

在决定道义时,就有对佛道的信仰心相应。

  ⑨止息时:

在止息烦恼时,就有对所犯错恶的羞耻惭愧心相应。

  ⑩作业时:

在造作流转时,就有勤勉而无贪、瞋、痴迷的心相应。

  ⑾世间离欲时:

在修世间善法离欲时,就有轻适安稳心态相应。

  ⑿出世离欲时:

在修出世间法离欲时,就有不放纵、舍偏执的心态相应。

  ⒀摄益有情时:

在摄教利益有情众生时,就有不害来生之心相应。

  ⒁施所成福作用事:

通过布施成就福利事业的事。

施,布施。

福,福利,利己利他为福。

作用,成办事业为作用。

  ⒂修所成福作用事:

通过修习成就福利事业的事。

此处修主要指静虑修、般若修。

成福的修,在静虑修即指修习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以上三事为福事,即成就福利事。

  ⒃闻所成事:

通过听闻学习成就的事。

此处听闻内容主要指五明知识技能,参见后面第十「闻所成地」。

  ⒄思所成事:

通过思惟抉择成就的事。

此思惟抉择对象主要指法义道理。

  ⒅余修:

指成福修以外的修习,如静虑修,除修四无量外,其他所修的方便善巧法如五蕴等为余修。

  以上闻、思、余修为智事,旨在成就修佛道所具有的智慧修养。

  ⒆拣择:

又作择灭,即以智慧力判断选择,断灭烦恼达到寂灭。

  ⒇染:

贪爱欲导致扰心生烦恼为染,即污染清净的心性。

  (21)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

深知父母养育的恩惠、沙门出家修道的虔诚、婆罗门及家族长的尊胜。

  (22)受斋:

接受奉行斋法。

斋法,佛家为清净心性施设的律条。

  (23)持戒:

遵守戒法。

佛家为约束行为所设立的律条。

清心禁身之律法,统称为斋戒。

  译文

又次,什么是从寻、伺悖离善性真理方面加以确立呢?

略语说:

执著因中有果、显了、有去来、我、常、宿作因、自在等、害法、边无边、矫乱,主张无因、断、空、最胜、净、吉祥,这是十六种外道的不同言论。

通过十六种外道的不同言论与本论的种种差别,来显示悖离善性真理,是应当知晓的。

哪十六种?

第一、因中有果论,第二、从缘显了论,第三、去来实有论,第四、计我论,第五、计常论,第六、宿作因论,第七、计自在等为作者论,第八、害为正法论,第九、有边无边论,第十、不死矫乱论,第十一、无因见论,第十二、断见论,第十三、空见论,第十四、妄计最胜论,第十五、妄计清净论,第十六、妄计吉祥论。

因中有果论,指的是如有一位沙门或婆罗门心起如此见解,确立如此言论:

每一时间、自始至终在众因中具有果的体性。

这讲的是雨众外道作这样的度想。

问:

什么缘故那众外道生起如此见解,确立如此言论,显示众因中具有果的体性?

答:

由于教传和理论。

教传原因,指那些外道先师造下教义典藏,门徒随师听教辗转传到现在,奉立因中先有果性的教义。

理论原因,指有的沙门或婆罗门,作匆略推寻性的思寻,作细致察纠性的思考,局限在有贪欲的寻、伺,局限在自持辩才立论的境地,局限在凡夫无明的境地,局限在无圣贤引导的自己随意思惟推究的境地。

他们作这样的思考:

如果依从甲体性,乙体性才得产生,那么世间一切人都知道并确立甲是乙的因,不会立其他的什么为因。

又求取乙果的人,只会取这甲作为因,不会取其他的什么作为因。

又随即在甲上进行种种劳作加功,而不是对其他的什么进行劳作加功。

又如那甲作为果就只依从那甲的因产生,不依从其他的什么产生。

所以那果在因中先已有。

如果不是这样,就应当把一切现象作为一切现象的因,为求得一种果就应该取一切现象作为因,应对一切事物进行劳作加功,应该是从一切事物中生出一切果。

由于经如此确立甲因乙果、由于须从甲因求乙果、由于须通过对甲因的劳作加功才决定乙果生、由于甲作为果又依从甲的因生出,他们便认定因中常有果的体性。

应细问他们:

你们希求什么?

什么是因相?

什么是果相?

因、果两种相是异,还是不异?

如果因、果二相不异,便不存在将因、果区分为二种的判定。

由于因、果两者没有差别,说因中有果,就不合道理。

如果因、果相有差别,你们如何想?

因中的果体是未生相,还是已生相?

如果是未生相,在因中果的体性就还没有生出,然而你们说成是因中已有果体性,就不合道理。

如果说果是已生相,即在因中果的体性已经生成,然而你们的理论意味著果体性须再次从因中生出,这就不合道理。

所以因中并非先就有了果体性,而是果体性先要有因,因在其他有关条件具备并起作用后才生成果。

又存在有造作因缘呈现相状的诸现象,对这些现象须通由五种相状才能详知:

第一、通由处所可以得知,如瓮中的水;第二、通过识别现象所依赖的识体可以得知,如眼中的眼识;第三、通由自身体相可以得知,如因自体种子成熟,不须经由其他因素度成;第四、通由自己的造作可以得知;第五、由于因发生变异,果也会随著变异,或者由于有关条件发生变异,果也会随著发生变异。

所以他们说每一个时间、自始至终因中有果,不合道理。

由于这些原因,他们所确立的言论是悖离善性真理的说法。

如此有不异相、异相、未生相、已生相的缘故,都使他们的说法不合道理。

从缘显了论,指的是如有一位沙门或婆罗门心起如此见解,确立如些言论:

一切事物现象,体性本是实有,一事物现象就从各种相关条件的其他事物现象中显示出来,不是在各种相关条件的其他事物现象作用下由因生成。

这讲的就是因中有果论者和声相论者作这样的度想。

问:

什么缘故,因中有果论者认定众因中先有果的体性从各种相关条件的其他事物现象中显示出呢?

答:

由于教传和理论。

教传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