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549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docx

设备故障及事故管理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1.1.1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建立有效的设备消缺运行机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为了减少和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

1.1.2探索设备故障发生规律,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的动态信息,为逐步走向设备的预知维修积累经验。

1.2适用范围

1.2.1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的管理。

1.2.2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所属生产装置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的管理

2、术语

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的划分

2.1设备缺陷

2.1.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运行设备的零部件损伤或超过质量指标范围,引起设备性能下降的,称为设备缺陷。

2.1.2划分设备缺陷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缺陷和重大缺陷。

2.1.2.1一般缺陷是指不影响产品质量、不危及安全生产,能及时消除的设备缺陷,或设备仍可正常运行而不需采取特殊监护措施的设备缺陷。

2.1.2.2重大缺陷是指影响产品质量、危及安全生产,但因生产需要而必须带病运行,有可能引发设备事故,必须采取特殊监护措施的设备缺陷。

2.2设备故障

2.2.1定义因各种原因造成设备、零部件丧失规定性能,或为消除缺陷而造成的设备停机,称为设备故障。

2.2.2划分设备故障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故障、报运行部故障、报公司故障。

2.2.2.1一般故障:

不影响装置正常安全生产的设备故障。

2.2.2.2报公司生产运行部故障:

(1)关键(主要)设备的故障;

(2)因设备原因(包括设备、电气、仪表等)引起一套生产装置切断进料,造成装置停工12小时以下的,或引起上下游多套装置停工6小时以下的故障。

2.2.2.3报公司故障是指有下列条件之一者,须报公司。

(1)因设备原因(包括设备、电气、仪表等)引起一套生产装置切断进料,造成装置停工12小时(含12小时)以上,或引起上下游多套装置停工6小时以下的故障。

(2)公司级的关键设备故障。

2.3设备事故

2.3.1定义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的设备故障,为设备事故。

2.3.2划分

设备事故分类:

按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特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详见下表

事故级别

装置

特大设备事故

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或压力容器爆炸。

重大设备事故

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20万元或锅炉爆管。

一般设备事故

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0~1万元;或一次设备事故造成跑料1吨以上(含1吨),无论回收多少,均以跑损数量为准。

小事故

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0~500元。

2.3.3设备事故损失计算

(1)修复费用即损坏部分修理费,包括:

人工、材料、配件及附加费等。

(2)减产损失=减产数量×公司年度计划单位成本。

(3)损失成品(半成品)的费用=损失数量×计划单位成本。

注:

其中未使用的原材料等一律不扣除,以便计算;无核算的半成品可估算。

3、管理职责范围

3.1化工厂设备工程师职责

3.1.1组织召开设备事故分析会并填写事故报告。

3.1.2对生产装置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管理进行检查考核。

4、缺陷、故障(或事故)的检查及报告

4.1缺陷、故障的检查

4.1.1日常生产期间,操作人员根据相应的巡回检查制,认真巡检所管辖设备的状况,加强运行分析,及时发现缺陷和故障,建立缺陷与故障登记簿。

4.1.2当发现设备缺陷和故障后,按等级建立逐级汇报制度。

4.1.3生产装置人员应每天到装置巡检,组织处理设备缺陷登记簿上记载的设备缺陷与故障,对已消缺内容组织进行确认,并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

4.2设备缺陷、故障(或事故)的统计和上报

4.2.1各生产车间设备员每月应对设备缺陷和设备故障情况作书面统计,进行技术分析.

4.2.2厂部应对各车间所有故障(或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关键(主要)设备故障分析纳入月度设备管理工作小节中。

4.3缺陷、故障的报告

4.3.1在缺陷未消除前,各车间应对设备加强监视,并作好事故应急措施。

4.3.2对重大设备缺陷和公司级故障,应立即向公司相关部门汇报。

5、考核

7.1建立相应的设备故障考核制度。

对重大缺陷和上报公司的设备故障,事故进行相应的责任制考核。

7.2对发生的设备缺陷或故障,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抓具体落实,并有据可查;对重复故障(事故),要加强力度,从严处理。

7.3事故处罚标准

1)小事故,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0元。

对责任人处罚100~200元。

2)一般事故,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20万元;或一次设备事故造成跑料1吨以上(含1吨),无论回收多少,均以跑损数量为准。

给予责任人200~500元的处罚;对责任车间设备管理负责人处罚100~300元;

3)重大事故,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0~50万元或锅炉爆管。

对责任者给予500~-1000元;对责任车间主任、设备主任、车间设备员,处罚300~500元。

4)特大事故,一次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对责任者给予下岗警告3个月以上或直接除名,班长、区域长降职、免职;对责任车间设备技术员、设备主任、车间主任、厂部责工处罚800~1500元;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虚报或迟报事故,否则给予责任人200-500元处罚,给予车间5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