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75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docx

家畜病理学复习材料docx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可分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伤及血容量、血液形状的改变所致,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某一局部或个别器官发生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或表现为局部器官组织血液含量和流速的改变(如缺血性梗死、淤血),或表现为血液形状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或表现为血管完整性的破坏和通透性的改变(如岀血)等。

一、充血/淤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动脉性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充血的组织器官体积轻度肿大,色泽鲜红,温度升高。

镜下变化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镜下变化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若淤血持续时间较长、侧枝循环不能建立时,可导致淤血性水肿、岀血、组织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甚至发生淤血性硬变。

淤血组织易继发感染而发生炎症、坏死。

肺淤血:

多见于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

剖检,肺体积膨大,被膜紧张,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在水中呈半沉半浮状态。

切面上常有暗红色不易凝固的血液流出,支气管内流出灰白色或淡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淤血:

多见于右心衰竭时,急性肝淤血时,肝体积肿大,质地较软,呈紫红色,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

肾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

剖检,肾体积稍肿大,呈暗红色。

切开时,从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皮质常呈红黄色,故皮质和髓质界线清晰。

的发生原因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生和渗出性出血。

由于心脏或血管壁明显受损而引起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

裂性岀血可发生在心脏、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

渗岀性出血也称为渗漏性出血,是指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岀血管外。

渗岀性岀血多见于某些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炭疽、出血性败血病、鸡新城疫等)、淤血、中毒(有机磷、灭鼠药、碑等)对血管的损伤,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等。

渗出性出血的病理变化常见的有点状出血(常见于皮肤、黏膜、

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多呈针尖大至高粱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斑状出血(常形成绿豆大、黄豆大或更大的淤血斑)、出血性浸润几种。

当机体有全身性出血倾向时,称为出血性素质,表现为全身各器官组织出血。

三、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根据血栓的形成过程和形态特点,血栓可分为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以及透明血栓四种类型。

血栓的结局主要有血栓的软化、机化、钙化三种。

四、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栓子。

根据栓塞的原因以及栓子的性质,将栓塞分为血栓性栓塞、空气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组织性栓塞、细菌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等。

空气性栓塞多见于静脉破裂后或静脉注射、胸腔穿刺等手术操作不慎,注入空气。

五、梗死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颜色呈白色,故也称为白色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

梗死灶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黄白色,周围有充血、出血带。

)、出血性梗死(梗死灶的颜色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主要发生于肺、肠、脾等。

梗死灶呈暗红色,肿大,硬固,切面湿润,与周边组织界限清晰。

)、败血性梗死(多见于肺)。

六、水肿1、等渗性体液在组织间隙(细胞间隙)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水肿时一般不伴有细胞内液增多,细胞内液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液体在浆膜腔内积聚过多称为积水,它是水肿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皮下水肿则称为浮肿。

2、水肿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病理过程。

3、病理变化:

肺水肿:

肺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较实,被膜紧张、光亮、湿润、富有光泽,常伴有暗紫色的淤血区域或见岀血斑点,切面上从支气管、细支气管断端流出大量带泡沫的液体,呈白色或粉色。

粘膜水肿:

多发生于口腔和胃肠道粘膜。

表面肿胀、变厚,有波动感,富有光泽,有时见出血点。

皮下水肿:

肿胀明显,颜色变淡呈苍白色或灰白色,皮肤弹力降低,软如面团,指压留痕。

切开水肿部位可流出澄清的水肿液。

水肿部的皮下组织呈胶冻样。

局限性的皮肤水肿可形成水泡。

第四章组织与细胞损伤

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一般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变。

变性可分为两大类:

即细胞变性(常见的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等)和细胞间质的变性(有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变性等)。

1、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细胞肿胀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

2、细胞肿胀的病理变化:

发生细胞肿胀的器官眼观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色泽变淡,混浊无光泽,质地脆软,切面隆起,切缘外翻。

根据显微镜下病变特点不同,细胞肿胀可分为颗粒变性(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体积肿大,胞浆内出现微细的淡红色颗粒)和空泡变性(也称为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胞浆内、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使细胞呈蜂窝状或网状。

)。

3、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

其特点是细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

此种变性多发牛于心、肝、肾。

4、轻度脂变时仅见器官色彩稍显黄色。

重度脂变时,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表面光滑,质地松软易碎,切面微隆突,呈黄褐色或土黄色,组织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

5、鸡脂肪肝综合征时,则肝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称之为槟榔肝。

6、心肌发牛脂肪变性时,透过心内膜可见到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之”虎斑心”。

如动物患恶性口蹄疫时。

7、脂肪浸润主要发生于心脏、胰腺、骨骼肌等组织内。

8、玻璃样变性可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三种类型。

9、纤维素样变性又称纤维蛋白样变性,是发牛于间质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病变特点是变性部位的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团块状无结构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类似纤维素(纤维蛋白)。

其实为组织坏死的一种表现。

因而也称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纤维蛋白样坏死。

10、淀粉样变性也称为淀粉样变或淀粉样物质沉积症。

是指在某些组织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间质内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的病变。

多发生于肝、脾、肾和淋巴结等器官。

二、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死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1、引起坏死的常见原因有缺氧、生物性因素、免疫反应、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神经营养因素。

2、根据坏死组织的病变特点和机制,坏死组织的形态可分为

凝固性坏死(干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湿性坏死)和坏疽三种类

型。

3、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状,故称为凝固性坏死。

肉眼观察凝固性坏死组织肿胀,质地坚实干燥而无光泽,坏死区界限清晰,呈灰白或黄白色,周围常有暗红色的充血和岀血带。

光镜下坏死组织仍保持原来的结构轮廓,但实质细胞的精细结构已消失,胞核完全崩解消失,或有部分核碎片残留,胞浆崩解融合为一片淡红色、均质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凝固性坏死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

贫血性梗死(常见于心、脾、

肾等器官)、干酪样坏死(见于结核病、鼻疽)、蜡

样坏死(见于动物的白肌病)。

4、坏死组织因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分解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性坏死。

常见于富含水分和脂质的组织如脑组织或,或蛋白分解酶丰富(如胰腺)的组织。

化脓性炎灶或脓肿均为液化性坏死。

5、继发有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大块坏死而呈现灰褐色或黑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坏疽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干性坏疽常见于缺血性坏死、冻伤等,多继发于肢体、耳壳、尾尖等水分容易蒸发的体表部位。

坏疽组织干燥、皱缩,质硬、呈灰黑色。

坏疽区与健康组织间有一条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带。

湿性坏疽(多发于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动脉受阻同时伴有淤血水肿的体表组织坏死)。

表现坏疽区呈污灰色,暗绿色或黑色的糊粥状,有恶臭。

气性坏疽(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

表现坏死区呈蜂窝状,按压时有捻发音。

局部组织呈污秽的棕黑色或表绿色,并肿胀。

6、机体处理坏死组织的方式有:

反应性炎症、溶解吸收、腐离脱落、机化和包囊形成、钙化等。

7、皮肤、黏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坏死

性缺损称为溃疡。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8、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的过程称为机化;周围

第五章细胞、组织的适应与修复

_、适应

组织器官的适应从形态结构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增生、萎缩、月巴大及化生。

1、增生是指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并常伴发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病理过程。

依其发生原因不同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类型。

2、萎缩发育止常的组织、器官,因其组成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依其原因不同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依发生原因和萎缩的范围不同,可将其分为全身性萎缩(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严重消耗性疾病)和局部性萎缩。

3、月吠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整个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肥大。

依其发牛原因可分为牛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又可分为真性肥大和假性肥大。

真性肥大时实质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伴有机能增强;假性肥大时间质增生,机能却降低。

4、化生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转变成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多发生在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

二、再生机体细胞或组织损伤或死亡后,由邻近健康的组织细胞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通常再生是为了替代丧失的细胞。

1、根据再生原因不同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2、根据再生的组织特性,将再生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

当再生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原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

若损伤的组织不是由结构、功能完全相同的组织来修复,而是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来替代,最后形成疤痕,其结构与机能和原来组织不同,称为不完全再生。

此种再生常见于损伤的范围过大或损伤的组织再生能力较弱。

3、影响再生的因素:

主要包括动物的年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动物的营养状态,内分泌系统的状态,组织受损伤的程度、范围和性质,以及受损组织本身的再生能力等。

4、机体内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上皮组织(特别是皮肤、黏膜和浆膜的被覆上皮)、结缔组织、神经纤维、骨组织等再牛能力较强;肌组织、软骨组织再牛能力较弱;神经细胞无再生能力。

三、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都是以炎症和组织再生为基础,其基本形式是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再生。

1、肉芽组织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结缔组织,称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竹用

(1)抗御感染,保护创面,清除坏死物;

(2)机化或包裹血凝块、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3)填补创口或修复其它缺损。

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包括动物的年龄;动物的营养状态;局部血液供应状态;创内是否有细菌感染、血块和坏死组织存在;组织损伤程度等。

3、骨折愈合的过程:

血肿形成期、骨折断端坏死骨的吸收、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的改建。

第六章炎症

1、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的刺激及损伤产生的一种以防御适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炎症的本质是机体的一种抗损伤反应。

2、临床上体表局部炎症的主要表现为:

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生。

3、炎症细胞凡是在炎症组织内聚集的白细胞都称为炎症细胞,它们主要有以下类型:

中性粒细胞(也称为小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也称大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舒张小血管,增强血管通透性,白细胞趋化游走、吞噬,组织坏死、致痛(包括5-疑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激肽等炎症介质)。

5、炎症时机体的全身反应常见的有发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变化(表现为增生)、血液的变化(产要是白细胞数目增多)、实质器官的病变(表现为变性、坏死、功能障碍)。

6、炎症的结局痊愈(完全全愈、不完全全愈)、迁延不愈、蔓延播散。

7、炎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根据其临床经过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根据炎症吋变质、渗岀、增牛变化的不同将炎症相对地分为变质性炎(主要发生于心、肝、肾、脑、脊髓等器官)、渗岀性炎(根据其渗出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卡他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坏疽性炎

(腐败性炎)等类型。

)、增生性炎(分为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特异性增生性炎)。

8、纤维素性炎多见于一些传染性疾病。

常发生于浆膜(胸膜、腹膜、心包膜)、黏膜(喉、气管、胃肠)和肺等部位。

9、化脓性炎因其发生部位的不同,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脓性卡他、蓄脓、脓肿、蜂窝织炎。

10、化脓性炎通常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所引起。

化脓性炎灶中的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或坏死组织产生的蛋白酶所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体称为脓液。

脓液内含大量白细胞、溶解的坏死组织和少量浆液。

在白细胞中多为中性粒细胞,其次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通常把脓液中呈变性和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11、根据增生的病变特征不同将非特异性增生性炎分为急性增生性炎(以细胞增生为主、渗出和变质为次的炎症。

)和慢性增生性炎(以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而形成非特异性肉芽组织为特征的炎症,这慢性增生性炎多半从间质开始,故又称为间质性炎。

)。

12、特异性增生性炎是指由某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特异性肉芽组织增生。

第十二章肿瘤

1、肿瘤的-般结构:

可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实质是构成该肿瘤的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对其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间质由结缔组织组成,起着支架和营养的作用。

2、肿瘤的生长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种:

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牛长方式)、浸润性牛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牛长方式)、外生性生长(突起性生长)、内生性生长。

附:

弥散性生长:

是大多数造血组织肉瘤,未分化癌与未分化非造血间叶组织肉瘤的生长方式。

其特点是:

肿瘤细胞不聚集,而是单个地沿组织间隙扩散,因此,在瘤细胞到达之处,原有组织的结构基本仍能保持。

4、肿瘤的扩散有下述两种方式:

直接蔓延、肿瘤的转移(肿瘤的转移有以下

几种形式:

淋巴管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

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1.成长特性:

(1)生长方式:

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2)生长速度:

通常缓慢生长。

(3)边界与包膜:

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4)质地与色泽:

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5)侵袭性:

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6)转移性:

不转移。

(7)复发:

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组织学特点:

(1)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3)细胞数量:

稀散,较少(4)核膜:

通常较薄。

(5)染色质:

细腻,较少。

(6)核仁:

不增多,不变大。

(7)核分裂相:

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

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

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贾冬,性月中

1.成长特性:

(1)生长方式:

多为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

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3)边界与包膜:

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

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

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6)转移性:

一般多有转移。

(7)复发:

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组织学特点:

(1)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

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3)细胞数量:

丰富而致密。

(4)核膜:

通增厚。

(5)染色质:

通深染,增多。

(6)核仁:

粗大,数量增多。

(7)核分裂相:

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

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

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注: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器官系统病理学概论一、呼吸系统病理

(一)气管炎的病理特征

气管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的炎症,称为气管炎。

本病常与喉炎、支气管炎并发,依据并发症临床上称为喉气管炎或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常以较为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

根据病程常将其分为急性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性气管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依据病变的性质又分为卡他性气管炎、化脓性气管炎和坏死性气管炎等类型。

1、急性气管炎眼观可见气管或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颜色加深,黏膜表面附着大量渗出物,病初为浆液性或黏液性物,随病程继续,渗出物为黏液性或脓性物;黏膜下组织水肿。

若发生纤维素性炎症,在黏膜表面可见有多少不等的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2、慢性气管炎眼观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增厚,粗糙,有时有溃疡出现。

黏膜表面黏附少量黏性或黏液脓性物。

(二)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1、病变始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然后蔓延到邻近肺泡引起的肺炎,每个病灶大致在一个肺小叶范围内。

因病变起始于支气管,后波及肺组织,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是动物肺炎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常发生于幼畜和老龄动物。

2、引起小叶性肺炎的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嗜血杆菌、坏死杆菌、葡萄球菌、马棒状杆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等细菌。

3、眼观病理变化:

支气管肺炎多发部位是肺的心叶、尖叶、隔叶前下部,病变为一侧性或两侧性。

发炎的肺小叶呈灰红色,质地变实。

病灶的形状不规则,呈岛屿状散在分布,其间夹杂着灰黄色或灰白色(气肿)的肺小叶。

切开时,切面略隆起、粗糙、质地变硬,挤压时,可从小气管内流出混浊的黏液或脓性渗出物。

(二)大叶性肺炎

1、肺泡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的-种急性肺炎,称为纤维素性肺炎。

因病灶波及一个大叶或更大范围,甚至一侧肺或全肺,故又称为大叶性肺炎。

本病常伴发于某些传染病经过中,以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肺部广泛浊音区和定型经过为临床特征。

2、大叶性肺炎的病因是病原微生物。

主要见于一些特殊性的传染病过程中。

牛肺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绵羊、猪巴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猫、兔等巴氏杆菌引起的肺炎过程中,常伴发大叶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主要经气源性感染,通过支气管树播散。

3、病理学特征表现为:

①肺炎经过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出现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且在同一肺叶或同侧肺交替发生,故外观呈大理石样;②炎症波及范围大,且炎灶内以纤维素性渗出物为主;③家畜的纤维素性肺炎通常是融合性纤维素性肺炎;④消散期在家畜纤维素性肺炎中较为常见。

4、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大叶性肺炎可分为四期:

(1)充血水肿期此期特点是:

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岀物。

眼观病变的肺叶肿大,呈暗红色;切面湿润,按压时有大量血样泡沫状液体流出,此种肺组织切块在水中呈半沉半浮状态。

(2)红色肝变期此期特点为:

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中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红细胞。

眼观病变的肺叶肿大,暗红色,质地变硬如肝脏,故称为红色肝变;病灶切面稍干燥,呈细颗粒状(纤维素突岀),此种肺组织切块能完全沉入水中。

此时肺小叶间质增宽、水肿,外观呈黄色胶冻状;胸膜增厚变混浊,表面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岀物覆盖。

(3)灰色肝变期此期特点是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减轻

或消失,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溶解。

眼观,病变的肺叶依然肿大,颜色由暗红色转变为灰红色,最后转变为灰色,质硬如肝,故称为灰色肝变;病灶切面干燥呈颗粒状,此种肺组织切块能完全沉入水中。

(4)消散期(结局期)此期特点是:

肺泡中渗出的纤维素溶解,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

眼观病变肺组织呈灰黄色,质地变软,切面湿润,按压时有混浊的脓样液体流出

二、消化系统病理

(一)胃、肠溃疡的病变特点

胃、肠溃疡是指胃、肠黏膜达黏膜下层甚至更深层组织坏死脱落后留下明显的组织缺损病灶。

这种缺损将由病灶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来填充,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

因此,溃疡的起因是达到较深层组织的上皮坏死。

而糜烂是指黏膜表层细胞的坏死脱落,其修复完全由上皮增生来完成,不会留有瘢痕。

该病变常见于猪、牛、羊,犬、虎等动物也有发牛。

一般由于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条件突然改变、幼畜断乳等情况下,易使动物发生胃肠溃疡。

许多疾病,如猪瘟、禽溃疡性肠炎、马胃蝇蛆病等,都会见到典型的胃肠溃疡病变。

剖检:

在病畜的胃底及幽门部、食管下与贲门部、回盲祥等部位,见有圆形、椭圆形或面积较大、为整形的组织缺损灶,急性期溃疡常呈黑红色或深褐色,病程较久的溃疡呈灰黄色。

溃疡底部粗糙不平,周边稍隆起。

胃肠溃疡常伴有胃肠岀血,反复的胃肠出血常导致病畜贫血及岀现髓外造血和脾脏肿大。

溃疡不断向深部发展,可达胃肠浆膜层,甚至引起胃肠穿孔及腹膜炎。

断乳幼畜常由于断乳而发生胃溃疡,称为胃蛋白酶性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局部被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组织缺损,因此也称为消化性溃疡。

(二)卡他性肠炎的病变特点

当黏膜发生卡他性炎时,其特征就是有大量带黏液的渗出物流出。

1、急性卡他性肠炎主要特征为黏膜充血并有浆液渗出和杯状细胞大量分泌黏液。

常是各种肠炎的时期阶段病变。

2、慢性卡他性肠炎常见于长期饲养不良、慢性感染及继发于慢性心、肝疾病。

(三)岀血性肠炎常见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如魏氏梭菌开门见山、犬细小病毒感染、仔猪弧菌性痢疾等)、寄生虫(鸡组织滴虫病、球虫病等),以及某些化学毒物或霉菌中毒(如确中毒、年黑斑病甘薯中毒等)的情况下。

剖检:

肠壁水肿、增厚,严重岀血病例肠浆膜下呈弥漫性或斑块状暗红色岀血。

剖开肠管,肠腔内存有小豆汤样甚至暗红色稀薄内容物,或在干燥的肠内容物表面粘染暗红色血丝。

肠黏膜常呈弥漫性暗红色如红布状,或有斑块状暗红色岀血,或有弥漫性点状出血。

(四)坏死性肠炎的病变特点是指肠黏膜及黏膜肌层发生坏死的一种炎症,有时坏死波及整个肠壁。

肠壁坏死性炎常伴有多量纤维蛋白渗出,而且渗出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组织凝固在一起,在肠黏膜上形成一种有特异状态、不易剥离的凝固物,此称为纤维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