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57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docx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标准编制说明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标准编制小组

二○一三年十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3]102号)的要求由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金源复合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市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行业标准制定的起草工作,2014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2、背景

普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属于结晶性聚合物,PET经过熔融挤出拉伸取向后,具有较大程度的结晶,故普通聚酯薄膜不具备热封性能。

必须和其他可热封材料复合才能进行热封制袋,复合等工序不仅大大增加成本,同时还产生挥发性溶剂造成大气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印刷复合还是建筑工程领域都希望减少加工工序带来的环境污染。

在此环境下,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应运而生,其无需涂胶即可热封制带,避免了复合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且减少了复合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受到客户的欢迎。

因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性能优异,生产和使用的厂家越来越多,但因无统一标准,市场较为混乱,且随着时间推移程逐渐加重事态,从而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为创建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环境急需制定《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行业标准,可规范行业生产,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高。

为更好的使我国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与国际接轨,提供了技术支持。

3、主要工作过程

从标准制定项目批准起,标准起草小组先后进行了标准编制工作的基础调研、资料搜集、项目研讨会、征求意见等工作,具体工作进程见下表:

主要工作进程表

时间

工作内容

2013年8月

项目启动会

2013年9月

进行国内外标准情况的调研,起草标准工作方案

2013年10月

准备实验和验证的产品样品

2013年11月

讨论工作方案,落实产品测试工作,确定分工、进度

2013年12月~2014年1月

进行实验,确定分析条件

提出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方法

2014年2月~3月

发出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汇总、处理

2014年4月~5月

修改标准文件、编制说明和实验报告,提出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2014年6月

标准中技术指标的检测及论证

2014年7月

标准征求意见及征求意见汇总

4、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1.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组成员

从事的工作

陈铸红

标准编制过程中工作的总体协调

孟琴

标准编制过程中各单位之间工作协调

孙善卫

标准中各个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案的总体把握

刘振华

标准制定过程中市场情况提供

程谦

标准制定过程中会议及后勤服务

施中华

标准编制申报、编写等相关工作

2.宁波金源复合集团有限公司

工作组成员

从事的工作

王小亮

标准中各个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案的总体把握

3.汕头市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组成员

从事的工作

王锦江

标准中各个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案的总体把握

何文艳

具体负责标准中各个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工作

4.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工作组成员

从事的工作

张文秋

负责标准文本的编写及标准中引用标准的检索和翻译

郑玉艳

标准编制申报、审定的相关协调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参考和采用国外国内先进标准和技术规范,考虑我国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性能、生产工艺、结构特点、使用场合和使用要求,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标准编制。

通过本标准制定,起到提高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技术水平,规范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市场,加快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推广和应用的作用。

1)参考国外先进标准

本次标准制定期间,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国外相关标准和资料,进行了翻译、学习、分析、研究。

本标准部分试验方法参考的国外标准有:

ASTMD882塑料薄板材抗拉特性试验方法

ASTMD1204高温下测量非硬性热塑塑料板或薄膜线性尺寸变化的试验方法

ASTMD1894测量塑料薄膜和薄板静摩擦和动摩擦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1003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其中分别采用了ASTMD882标准中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ASTMD1204标准中的热收缩率试验方法、ASTMD1894标准中的静、动摩擦系数的试验方法、ASTMD1003标准中的雾度试验方法。

2)参考国内相关标准

本标准制定期间,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国内相关标准和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目前我国塑料薄膜、试验方法及检测方法等国家标准数量多,技术水平较高,但大多以材料类型来分类,具体薄膜应用领域的特殊产品国家及行业标准较少。

比如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领域就迫切需要国家或行业标准来进行规范。

本标准部分项目设置、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根据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生产工艺、结构特点、使用领域,在技术上参考我国各类现行塑料薄膜性能测试标准。

参考的方法标准主要有:

G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8807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T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

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1311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

GB/T16958-200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上述标准和规范具有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的确定,参照类似产品标准要求、行业内多数客户要求及生产实际数据分析等进行综合评定。

3)结合产品特性、加工工艺、使用状态和我国国情

本次标准制定期间,起草小组对销售市场、施工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和分析。

确定目前市场上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主要材料特性、产品结构、主要加工工艺、主要使用场合和使用中对各项性能的要求。

普通一般由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经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属于结晶型聚合物,为刚性苯环结构,不具有热封性能。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通过在薄膜表层添加共聚改性聚酯材料(PETG),使得薄膜具有热封性能。

产品主要用于热封制袋领域。

本标准对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设置必要的检验项目。

主要有润湿张力、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热收缩率、摩擦、热封强度等理化指标。

并结合上述薄膜状况,考虑我国国情来合理地确定检验方法和技术指标。

本次标准制定过程中,对外观、尺寸偏差、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热封强度等15个项目进行验证性检验,共检验33组样品。

根据实验数据对部分指标进行合理调整。

2、主要内容

1)长度、宽度偏差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属于常规必设项目。

产品应用为热封制袋领域,不同的客户对薄膜的长度和宽度要求也不同,规定产品的尺寸偏差,可更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b)试验方法

该项目外观检测试验方法参照GB/T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尺寸偏差指标根据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分切收卷尺寸的特点,结合验证数据确定,尺寸偏差分别对长度、宽度做了规定。

2)厚度偏差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在工业生产的薄膜,其厚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一般指的是薄膜基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距离。

薄膜厚度直接关系到包装材料能否合适地使用于被包装物。

厚度的大小对膜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阻隔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有着密切联系,在膜的售价上也有关系。

b)试验方法

用称重法进行测量。

即在样品各区分别取10层100mm×100mm样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得出重量后,计算平均单片样品重量(D),先用公式

(1)计算出平均厚度(L1),再用公式

(2)计算出厚度平均偏差值。

L1=D/ρ……………………………………………………

(1)

Δd=(L1-d)/d×100……………………………………………

(2)

式中:

D——平均单片样品重量,g;

ρ——理论密度,(1.395g/cm3);

Δd——厚度平均偏差,%;

L1——平均厚度,μm;

d——公称厚度,μm。

3)接头个数和段长的要求

a)项目设置必要性

生产制模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破膜现象,破膜母卷长度偏差,需要进行对接处理,接头个数和段长要求见下表:

表1每卷接头个数及每段长度

厚度(d),μm

接头个数/个

每段长度/m

d≤9

≤2

≥2000

9<d≤36

≥1000

d>36

≥500

接头应牢固并有明显标记。

4)外观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在于原料与助剂共混不均匀、塑化不良造成“凝胶”等,而“纵条、划痕、折皱、变形”则是设备部件(如导辊)不洁、分切收卷张力不均等因素造成,从而使薄膜在印刷复合后留下明显瑕疵而影响包装、印刷、图案、文字等的效果。

根据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特性,对“皱纹、划痕、折皱,损伤”等作了定性的规定,更能让检验人员对产品外观质量做出合理的评判。

b)试验方法

膜面外观检测方法:

取整幅宽薄膜约1m2,3层以上,取中间一张薄膜在自然光下下对膜面外观进行目测检查。

杂质和污染等薄膜使用带有刻度精度值不低于0.1mm的放大镜检查,以最大长度计算。

膜卷外观检测方法:

膜卷端面不整齐度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

5)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弹性模量

a)项目设置必要性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是薄膜力学性能中的重要指标。

其指标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包装薄膜制品的牢固度,坚韧度,直接对被包装物不受损坏起到重要作用。

弹性模量影响薄膜的挺度,挺度越大则利于薄膜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展平,从而可避免由于薄膜褶皱导致的印刷不良。

b)试验方法

参照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中第3部分:

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试样采用长150mm,宽(15±0.1)mm的长条形,夹具间距100mm,试验速度为(100±10)mm/min。

分别测试纵向、横向试样各7条,各取其平均值。

6)热收缩率

a)项目设置必要性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热收缩率决定薄膜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在制袋包装过程中,热收缩率大会造成薄膜制袋过程中变形,影响使用。

b)试验方法

按GB/T16958-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50℃,处理时间30min。

7)雾度和透光率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属于常规必设项目。

主要影响薄膜的光学性能。

雾度低、透光率高的产品在印刷制袋后,能让顾客清晰观察到包装袋内产品,提高其的购买欲望。

b)试验方法

该项目试验方法按照G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中规定执行。

8)光泽度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属于常规必设项目。

主要影响薄膜的光学性能。

产品光泽度大热封制袋后能提高包装档次,提高客户的购买欲望。

b)试验方法

该项目试验方法按照GB/T8807《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中规定执行。

9)热封强度

a)项目设置必要性

热封强度是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了薄膜在一定温度下,封和的牢固度,它影响薄膜在包装和建筑领域制成的成品袋子的质量好坏。

b)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

热封仪,温度波动范围±1℃;拉力试验仪。

试样:

在膜卷宽度方向均匀裁取试样7片,试样长150mm、宽(15±0.1)mm,长150mm。

试验步骤:

试验时将试样对折,两端对齐平置于热风机的焊面进行热封。

热封温度为125℃,热封焊面压力为150N,热封时间为1s。

将试样以热合部位为中心线,把试样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的两个夹具上,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夹具松紧适宜,以防试样滑脱和断裂在夹具内。

夹具间距离为100mm,试验速度为(100±10)mm/min,读取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若试样不在热封处断裂,则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补做。

10)润湿张力

a)项目设置必要性

定义为非润湿相流体在固体表面产生的表面张力与润湿相流体在固体表面产生的表面张力之差。

润湿张力的大小对于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表面的印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润湿张力可以增强油墨与薄膜的结合力。

b)试验方法

该项目试验方法按照GB/T14216《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执行。

11)摩擦系数

a)项目设置必要性

摩擦系数是薄膜物理机械性能中的一个参数,其主要反映薄膜的爽滑性与开口性,对于连续化热封包装生产有很大影响。

b)试验方法

该项目试验方法按照GB/T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执行。

12)卫生性能

a)项目设置必要性

用于食品包装薄膜必须满足卫生性能。

b)试验方法

按GB13113的规定进行。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1、外观要求

该项目试验对20个样品进行检测,其中1个样品出现划痕,1个样品有轻微折皱,验证合格率为90%。

2、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弹性模量

该项目试验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

纵向拉伸强度(195~245)MPa,其中2个样品纵向拉伸强度<200MPa,综合考虑确定纵向拉伸强度≥200MPa,验证合格率为93.3%;

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横向拉伸强度(182~235)MPa,其中3个样品横向拉伸强度<190MPa,综合考虑确定横向拉伸强度≥190MPa,验证合格率为90%;

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纵向断裂伸长率(90~110)%,所有样品纵向断裂伸长率<150%,综合考虑确定纵向断裂伸长率≤150%,验证合格率100%;

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横向断裂伸长率(≤120)%,所有样品横向断裂伸长率<150%,综合考虑确定横向断裂伸长率≤150%,验证合格率100%;

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纵向弹性模量(3950~4700)MPa,其中2个样品纵向弹性模量<4000MPa,综合考虑确定纵向弹性模量≥4000MPa,验证合格率93.3%;

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横向弹性模量(3930~4640)MPa,其中3个样品横向弹性模量<4000MPa,综合考虑确定横向弹性模量≥4000MPa,验证合格率90%。

3、热收缩率

该项目试验对25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

纵向热收缩率(1.8~2.2)%,其中2个样品纵向热收缩率>2.0%,综合考虑确定纵向热收缩率≤2.0%,验证合格率为92%;

对25个样品进行检测,横向热收缩率(0.1~1.1)MPa,其中1个样品横向热收缩率>1.0%,综合考虑确定横向热收缩率≤1.0%,验证合格率为96%;

4、雾度和透光率

该项目试验对30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

雾度(2.6~5.2)%,其中2个样品纵向热收缩率>5.0%,综合考虑确定纵向热收缩率≤5.0%,验证合格率为93.3%;

对25个样品进行检测透光率(89.8-90.8)%,,其中1个样品透光率<90%,综合考虑确定透光率≥90%,验证合格率为96%;

5、光泽度

该项目试验对20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

光泽度(97~130)%,其中2个样品透光率<100%,综合考虑确定透光率≥100%,验证合格率为90%;

6、热封强度

该项目试验对180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40μm。

热封强度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2不同厚度产品的热封强度检测结果

厚度规格

15μm

20μm

25μm

40μ

检测数量

40个

50个

55个

35个

检测结果N/15mm

1.0~2.0

1个

2.0~2.5

2个

1个

2个

1个

2.5~3.5

18个

22个

17个

15个

3.5以上

19个

27个

36个

19个

该项目对180个样品进行检测热封强度(1.9~5.1)N/15mm,其中1个样品热封强度<2.0N/15mm,7个样品热封强度<2.5N/15mm,综合考虑确定热封强度≥2.5N/15mm,验证合格率为96.1%;

7、润湿张力

该项目试验对135个样品进行检测,厚度有15μm、20μm和25μm。

非电晕面润湿张力(38~48)dyn检测结果为:

6个样品润湿张力>46dyn,综合考虑确定非电晕面润湿张力≤46dyn,验证合格率为95.6%;电晕面润湿张力(43~62)dyn检测结果为:

10个样品润湿张力值<50dyn,综合考虑确定电晕面润湿张力≥50dyn,验证合格率为92.6%。

8、摩擦系数

该项目试验对46个样品进行检测,其中静摩擦(0.42~0.71)检测结果为:

4个样品静擦>0.65,综合考虑确定静摩擦≤0.65,验证合格率为91.3%;动摩擦(0.38~0.58)检测结果为:

6个样品动擦>0.55,综合考虑确定动摩擦≤0.55,验证合格率为86.9%。

四、标准涉及专利

本标准中不涉及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1、产业化情况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采用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经双向拉伸工艺制成,薄膜具有尺寸稳定性好、拉伸强度大、弹性模量高、热封强度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热封制袋领域。

近年拉,市场上对于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可直接热封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2013年全国热封型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需求量约为6.5万吨,预计2014年热封型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全国需求量可达到8万吨。

国内发展前景较好。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发展前景不仅国内较好,在国外也有很大优势,产品性能稳定,后续加工简单等都为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有调查显示,2012-2013年度,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全球需求量达到35万吨,且年增长率达10.2%。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后续加工无需复合即可热封,大大减少了复合胶黏剂的使用,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响应了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号召,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推广应用论证

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与传统聚酯薄膜相比有其特有的优势:

1)普通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想要制成包装袋,需要先和PE薄膜复合,然后再热封制成包装袋,但热封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使用无需和PE薄膜复合,直接制袋,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PE材料,另外还减少了复合工序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产生,保护了自然环境。

2)热封强度大,薄膜在150N、1s,125℃条件下,热封强度大于2.5N/15mm,封口位置平滑,感官效果好;

3)制品用途广泛,从理论上讲,可替代包装用聚酯薄膜使用,同时在一些特殊领域也可以使用,如锚钉子母袋用基膜;

4)使用寿命长,薄膜制成包装袋在24个月内不会发生热封强度降低情况,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

随着包装行业的发展,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制袋商从成本和环境两方面考虑,都加大对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采购量,市场前景广阔。

所以,无论是产品的自身特点,还是市场需求,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推广应用是非常有前景的。

3、预期经济效果

举例来讲:

推广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一条年产2万吨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线,按照销售价格15000元/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0*1.5/1.17=25641万元,加工成本为3000元/吨,配方成本为9000元/吨,净利润约6000万元,同时可带动100人就业。

由此可见,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推广和应用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相互协调。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该标准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母料为主要原料,经挤出、铸片、双向拉伸、牵引收卷、分切制成的各种规格的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建议该标准为推荐性。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

贯彻标准的要求:

要求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生产和使用单位要认真学习标准的内容,贯彻落实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要求,提高我国热封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行业的整体水平。

措施建议:

自标准公布之日起,应组织做好标准宣贯工作,结合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开展标准的培训与解读工作;在标准实行的过渡期间,建议各个企业适当调整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尽快达到标准要求;过渡时期,由于该行业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建议企业在过渡期间实行本企业的企业标准;建议实施日期为2014年12月1日。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