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85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docx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论述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

名词

1.虎门销烟1893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厉行禁烟,共收缴鸦片两万余箱。

6月率地主官吏在虎门海滩将鸦片当众销毁,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2.魏源鸦片战争时经世致用派代表人物,抨击时弊,倡言改革。

在社会剧烈动荡和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开始睁眼年看世界,编著《海国图志》《圣武记》等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

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大势的最高认识水平,成为提供中国向幸福学习的重要标志。

3.租界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取得的独占控制地区。

1845年英国首先在中国上海获取租界。

租界实际上是独立于中国行政、司法等主权之外的“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据点,是中国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的象征之一。

4.领事裁判权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非法特权。

它是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外人主要特权之一。

始于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外国侨民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由本国领事仲裁,它是一种扩大了的治外法权,是片面的而不是对等的。

5.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两国之间的交往是互惠的、平等的,但资本主义列强利用强权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特权,中国只能给予列强优惠,而不能获取列强的优惠。

它始于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是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奴役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

6.永安建制1851年太平军占领永安后进行了休整,;加强了军事、政治建设,称为“永安建制”。

主要活动有整饬军队,分封诸王、制礼作乐、颁布“天历”、清除内奸等。

纯洁了起义队伍,为太平军进一步北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厘金制度是一种商业税。

太平天国天国时期,为解决军饷问题,清政府实行了厘金制度。

1853年这一制度首先在扬州仙女庙实行,之后在全国推广。

厘金制度回生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此制度才被除数废除。

8.洋务派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看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认识到要乡挽救清朝统治必须学习西方,他们以“中体西用”为其基本思想,提倡编练新式军队、引起机器生产、学习科技知识、派遣留学生等活动,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代表人物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訢等。

其洋务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9.官督商办洋务派举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形式,由政府委派官员监督,由商人出资兴办。

一般业务由商人经管,而领导权掌握在官方。

这类企业带有浓厚的衙门习气,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结合。

10.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亚罗号上逮捕了十几名涉嫌船员。

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污蔑广东水师侵犯了英国船只,要求放人并赔礼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放了人犯,拒绝赔礼道歉。

这就是“亚罗号事件”,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1.辛酉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遗诏六岁的载淳继位,江以载垣等八人辅政。

11月,慈禧和奕忻暗中勾结,发动宫廷政变,下诏将载垣、端华、肃顺等处死,其他人充军或处死,从此慈禧掌握了大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

12.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1月,清政府为适应同资本主义列强建立外交关系的需要而设立,它主管外交和通商等事务,首次任命奕忻、桂良、文祺等三人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它的设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外交和内政,1901年改为外务部。

13.马嘉理事件1875年英国驻华公使的翻译马嘉理率领武装人员从云南入缅甸欠迎接英军侵入我国,回来经过云南,向当群众开枪,云南人民进行自卫,打列了马嘉理,侵略者被赶出云南。

英公使以此胁近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

14.烟台条约马嘉理事件发生后,巩固借此向清政府提出赔款等无理要求,1876年9月,由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该条约。

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及英国在长江流域的通商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我国的云南和西藏地区。

15.公车上书1895年4月,康有为同各省举人在北京会试期间,传来了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上皇帝的万言书,要求`拒签和约、变法图强,一千多举人签名响应。

它冲破了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变法维新思想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

16.“戊戌六君子”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等六人被捕,之后中他们被除数封建顽固派残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17.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

1998年9月21日,慈禧回到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恢复太后训政。

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等,28日杀害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同时罢免其他维新派官员数十人。

除京师大学堂外,废除全部新政,变法宣告失败。

18.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召集华侨20多人成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它的宗旨是振兴中华,会员的秘密誓词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

1895年1月在香港组成兴中会总部。

19.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1914年7月在东京组织该项党。

以实行民权、民主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号召党员同心协力、力图三次革命为目的。

由于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使该党成了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没有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产生大的影响。

20.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的行径激起了粤湘、鄂、四川省人民的强烈反对,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在四咱尤其激烈,逐渐发展为武装起义,给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

2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文学社、共进会领导下,熊秉坤等革命党人首先发难,各营革命士兵纷纷响应,经过一夜激战占领武昌,接着光复汉阳、汉口。

起义立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响应,将已经高涨的革命形势推到高潮。

25.邓世昌爱国次将领,广东番禺人。

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94年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奋勇杀敌,当弹尽舰伤时,他命令全速冲向日本军舰吉野号,不幸被日舰击沉,他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成为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26.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

由于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引起对中国东北怀有野心的沙俄的不满,于是俄国拉拢法国、德国共同出面干涉,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日本被迫妥协,但要清政府支票3000万两白银作补偿。

此后三国向清政府邀功请赏,沙俄趁机在中国东北扩大侵略势力。

27.东南互保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勾结中国东南各省督抚,企图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在英国的策划下,张之洞、刘坤一通过大买办盛宣怀与上海各国领事议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督抚保护,”其目的是阻止义和团向南发展。

28.府院之争即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斗争。

黎元洪得到了英、美的支持,段祺瑞则取得了日本的支持。

府院之争形式上是中国两个政客集团、两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际上却反映了英美同日本在中国的争斗。

这一争斗,在中国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暴露出来。

29.张勋复辟又称宣统复辟。

1917年6月,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3000辫子军(定武军)从徐州北上到达北京,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并逃跑。

7月1日,拥立废帝溥仪复辟,改民国6年为宣统9年。

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段祺瑞借机组成“讨逆军”入京讨伐。

12日,张勋兵败,复辟破产。

30.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其下设立司法、执行和评议三个部。

该组织对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起了重要作用。

31.皇族内阁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宣布以奕劻为首的第一届内阁成立。

在13名内阁成员中,满洲贵族9人,汉族4人,在满洲贵族9人中,皇族成员占7人,这个所谓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一个“皇族内阁”;它的成立表明清政府的立宪完全是一个骗局。

32.租借地指一个国家以租借的名义在另一个国家暂时取得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地区。

租借地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出租国,出租国有权要求随时收回。

甲午战后,列强纷纷强租中国的港湾岛屿,并享有驻扎军队的特权。

租借地实际上是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一种形式,是列强侵略中国饿根据地。

33.势力范围也叫权力界限,指各国在一个国家的一定的范围内,有自由活动互不侵犯而划定的地域。

该地域不能割让给第三国,并承认该国在这一区域内有优先或独占的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为适应其资本输出的需要,在中国竟相划分势力范围,并拥有修铁路、开矿产等特权,势力范围实际上是走向独占殖民地的一种形式,它给中国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四.简答题(共24题)

1.简述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后果

答:

原因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是封建政府被迫用以自卫的一种手段。

③是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所致。

④为了隔绝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利于专制统治。

后果:

①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分)②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2.烟毒泛滥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①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英贸易因鸦片输入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

白银大量外流,因此引起银贵钱贱现象,回生了劳动人民的实际负担。

由于有限的社会购买力由鸦片所吸收,工商业深受其害。

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吸食者意志萎靡、道德败坏,同时造成了社会购买力的极大破坏。

③加深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清朝吏治愈益腐败,清军更加失去战斗力。

3.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侵入有顽强抵抗力。

②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有矛盾,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鸦片。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中国人购买力日益低下,外国商品对华输出大受影响。

4.简述湘军的特点

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令各地在籍士绅举办团练。

曾国藩在湖南组建了“湘勇”,史称湘军。

在组建湘军时,曾国藩针对八旗、绿营的流弊,采取改革措施,使其具有如下特点:

①组织上形成严格的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

②思想上灌输封建伦常名教。

③治理上恩威并用。

以这种形式建立的湘军战斗力明显提高,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5.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条件是什么?

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的灾难日益加深。

西方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希望清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持中国的局面,因而对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采取了宽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的态度。

②在国内政治危机和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的情况下,清政府极力希望加强自己的统治力量,以维持其统治地位、社会稳定和财政平衡。

③伴随着中外矛盾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分化,也就是从旧的政治集团中分化出了比较开明,但同外国侵略势力关系密切的政治集团,即洋务派。

他们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④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近代企业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

①原材料的制约清政府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发展军事工业需要必备的原材料,而没有原材料是不能适应军事工业发展的。

如制造枪炮舰船需要大量的钢铁,而清政府没有生产钢铁的能力,只能依靠进口。

②能源制约军事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煤碳,而当时中国的采煤方式落后,不仅在质量上且在数量上也达不到要求。

③交通运输业制约中国近代落后的交通运输业同样不能满足军事工业发展的需求。

④经费短缺的制约军事工业是重工业,需要大量的经费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而军事工业生产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调拨,因大量的战争赔款使政府财政拮据,已无力支撑军事工业的生产。

清政府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创办获利丰厚的民办工业,才能弥补上述因素的制约,故在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7.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

①创办者大部分是拥有相当财富的官僚、地主和商人。

②大多数企业资金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③企业的地域分布和部门结构很不平衡。

④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依附的双重关系。

8.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产生: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了,大部分是由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官僚、地主、商人转化而来,一小部分由那些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

特点:

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双重关系。

①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有一定的反封建反侵略要求。

②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勇气,在斗争中比较脆弱,容易动摇。

9.简述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早期维新思想是从洋务思想中分化出来的。

政治方面,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向往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要改变中国落后状况就必须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经济方面,提出了“商战固本”的重商富民的思想,积极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宣扬“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

对外关系方面,主张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独立,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表现除了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思想。

10.简述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和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

强占胶州湾,以山东为势力范围。

俄国:

强租旅顺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水面,以东北三省为势力范围。

英国:

强租威海卫和香港九龙新界,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法国:

强租广州湾,以广东、广西和云南为势力范围。

日本:

占领台湾后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11.“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及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

内容:

①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任何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②各国运往上述“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现有约定的关税率收税;③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征收港口税和铁路运费时,不论何国均应一律平等。

目的:

是在承认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方式以保持这个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并缓和列强在华的矛盾和冲突。

12.简述“东南互保”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

①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由各督抚保护,各口岸的外国兵轮照常停泊。

②互保的范围扩大到两广、浙江和山东。

影响:

“互保”实施后清军日夜巡逻,严防义和团入境,阻止了义和团运动向东南各省的扩展。

东南督抚在对外政策上与朝廷的分歧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的信号,对清王朝后来的政策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3.20世纪初民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国内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迅速扩大,给出民族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采取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当权的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有。

这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土地纲领。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内容

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内容如下:

①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慌制度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参议院;政府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选举产生,总统行使职权须由国务院(布)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

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议论、出版等自由;有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

16.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政治上: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控制中国的共同工具,需要重新扶植各自在华的代理人,他们的争夺加剧了各派军阀的割据与纷争;而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也歙他们需要投靠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

经济上:

中国地方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发剥削政策是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

17.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它们相互勾结力量强大。

主观方面,由于农民群众本身存在的严重弱点,表现在:

笼统的排外主义;被封建统治者控制和利用;愚昧的宗教信仰和落后地的组织形式。

18.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首先挫败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威力和英雄气概。

其次削弱了清朝统治力量,打乱了它的统治秩序,使清政府受到猛烈冲击。

最后,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19.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①这一口号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反映,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

②由于小生产者世界观的局限,它不能将“中国”和“大清”区别开,不能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与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区别开来,因此,它在动员社会各阶层参加灭洋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性。

20.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答:

①统一革命组织,已成为革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是革命党人的共同愿望。

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独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同盟会的产生。

③革命者有了公认的领袖。

21.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

①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②经济上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③文化上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

④军事上改革军制,建立新军。

影响:

①加剧了满州贵族与汉族军阀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

②清政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没有一致起来,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最终灭亡培养了大批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军人。

22.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答: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权、行政权都掌握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手中,他们掌握了大部分实权,处于领导地位。

②南京临时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推行的措施,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③临时政府的根本大法--《临时约法》,从国体上看,确立的是资产阶级专政;从政体上看,采取的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23.简述新式学堂兴起的社会意义

新式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是提供新式教育兴起的重要标志。

它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明显不同于科举教育和旧式学塾。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兴办新式学堂的高潮。

新式学堂的兴起加速了科举制的废除,使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教育制度。

新式学堂的兴起,还大大普及了西方近代知识,提高了国民的文化水平。

同时,它还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扩大,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4.简述近代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各种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传入,中国学者也更新了治史观念,近代史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具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封建旧史学可是衰落,一些先进的历史学家睁眼看世界,从重视边缰史地研究进而注重世界史地研究。

②太平天国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前后。

维新派兴起后,提出了建立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史学的新体系。

③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史学兴起,倡导“新史学”,批判“君史”,提倡“民史”,传统史学日趋衰落。

五、论述题(共19题)

1.试述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致用思潮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的原因:

①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

②与近代今文经学的复兴有关。

③与道光皇帝的支持分不开。

经世致用兴起的标志是贺长龄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

代表人物有:

林则徐、陶澍、黄爵滋、徐继畲、龚自珍、魏源、包世臣、姚莹等。

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内容有:

①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僚政治的腐败。

②主张社会改革。

如盐务、河务、漕务等。

③主张禁烟,关注现实问题。

鸦片战争后研究边疆史地和世界史地是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内容。

主要成果有:

魏源的《海国图志》、梁廷楠的《海国四说》、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张穆的《蒙古游牧记》等。

意义:

经世致用思潮开启了近代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先河,加速了知识分子向近代的转型,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试述《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危害

①割让香港,从此香港变成了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这无疑给英国在中国和远东的扩张提供了便利。

②五口通商条款使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把东南沿海各省门户打开,使资本主义工业品顺势而入,尤其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封建经济体系遭到破坏。

③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1/3强,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④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外国工业品大量涌入内地,为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提供了方便。

⑤取消洋行制度,使英国商人可以在中国的各通商口岸自由贸易,他们的商船可以自由的航行于各口岸之间从事商业活动。

⑥开设租界造成了半殖民地特有的“租界”制度,为资本主义世界向中国的渗透开设了桥头堡,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

⑦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为外国侵略者的罪恶活动找到了护身符。

⑧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了中国主权,把中国此后的对外经济政治交往置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使中国在此后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经济独立。

3.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公使驻京师外国侵略者伸展其政治势力借已控制清王朝中央政权从而控制全中国的政治手段。

②开放新口岸是通商口岸增加到16个,口岸开放后,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十多个省成为外国资本活动的范围,租界和通商口岸成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据点。

③侵略者取得内将通商权力后,外国船只在各口岸间往来贸易,中国商人遭到沉重打击。

④内地传教使天主教、耶稣教士得到了以“传教”为名到各地进行非法活动的便利。

⑤控制海关使中国的海关权完全落入外国人之手,使清政府征收内地税的自主权开始丧失。

⑥掠夺华工合法化,使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在海外服苦役,外国侵略者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

⑦鸦片贸易合法化使鸦片成为“合法”商品,整个中国成为毒品的市场,其毒害更普遍和深入。

4.试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并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性质:

在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年代,太平天国不仅反对国内的封建势力,而且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谋求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因而太平天国带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限制,太平天国无法克服农民阶级自身的弱点:

①制定不出正确而切实可行的纲领。

②不能长期维持严明的纪律,领导集团发生分裂。

③缺乏用科学方法总结经验以指导实践的能力。

④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客观原因: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5.试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意义并分析不能实行的原因

内容:

政治上,主张立政的关键在于立法,针对当时的分裂倾向要求强化中央集权。

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

文化习俗方面:

提倡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废除封建迷信和恶俗陋习,禁止游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