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90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地图与地球.docx

专题1地图与地球

【专题一】地图与地球

【考情分析】

1.以经纬网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定位、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学科内综合命题的热点;经纬网图与区域图、等值线图复合,综合考查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区域特征是学科内综合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2.光照图的判读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有关地方时、区时、国际标准时的计算;二是昼夜长短、日出与日落时间的计算;三是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房地产开发采光的要求计算两楼的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计算和实地测量等;四是结合热点考查宇宙的探测和宇宙资源的开发,如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中国的“探月工程”等,结合太阳活动考查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结合重要的天文现象考查各类天体的特征和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知识交汇】

一、地图知识部分

地图:

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符号、颜色表示出来的图。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

比例尺;昌毙鎏(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即在地图上画一直线,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是值的大小。

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愈小,要表示内容愈详细,选用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比例尺愈小。

2.方向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三种定向法中,按经纬线定向最精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纬线怎样弯曲,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都是位于正东或正西(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一般以弧度较短的一段劣弧为准)。

3.图例和注记

图例: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4.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1)地面高度计算方法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地面高度必须用垂直距离,相对高度随比较对象而变化,因此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坡向的识别:

示坡线、等高线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的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如图所示:

等高线上高度注记的字首朝地势升高的一方,河流常发源于山谷处并向低处流。

(3)等深线:

标注的高度表示海底的深浅,疏密的状况表示海底坡度的大小。

(4)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图的基础上,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海拔的高低,在分层设色图上附有高度表可以查看。

(5)地形剖面图

剖面线的绘制是地图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用图介绍绘制的一般过程。

请按图上标注的序号阅读。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

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二、地球运动知识部分

(一)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23h56m4s

恒星年

365d6h9m10s

太阳日

24h

回归年

365d5h48m46s

速度

角速度

15°/时

角速度

1°/日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线速度

30km/秒

关系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为23°26′

(二)黄赤交角的意义

黄赤交角的产生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和五带形成的关系: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等于0°,说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这时候,地轴不仅垂直于迟到平面也垂直于黄道平面。

在这种条件下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也只能始终直射在赤道上,而晨昏线始终过南北两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分割成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因此,太阳直射点将不再移动,全球终年昼夜等长,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四季的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也将增大,昼夜长短的差异更大,四季的差异将更明显。

从地表温度带上来看,直射的范围加大了,即是热带的范围加大了;随着直射范围的增大,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随之增大,即寒带的范围也将增大。

这样,温带的范围相应就减小了。

(三)地方时、区时及其相关计算

1.地方时及其计算

①地方时的概念:

同纬度地区,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②求地方时的依据: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③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

【注】①加、减原则:

“东加西减”;②两地经度差计算: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都是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用较大的度数减去较小的度数,其差值即为两地的经度差;若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则用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其和即是两地的经度差。

2.时区和区时

A.世界时区的划分是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国际上规定:

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B.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7.5°W至7.5°E,划分为中时区(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二为一,称为“东西十二区”。

C.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3.区时的计算

A.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7.5,商数即为时区数;余数>7.5,则时区号数为所得商数+1)

B.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C.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东“+”西“-”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取“-”)

(四)日界线及其日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日期也随之更替。

为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日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它是一条折线。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

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A.人为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以180°经线为界。

B.自然界线:

即地方时为零时(24时)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转过零时经线即自动进入下一天。

这两条日界线绝大多数时候把地球分成两个区域,也就是使地球上存在着两个日期。

除非这两条日期界限重合,即当日界线上刚好为0时时,则全球刚好同一日期。

(五)日照图表示法及解答技巧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1/2

1/4

1.日照图上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圈。

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也就是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切面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1)特点:

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②晨昏面过地球球心且与太阳光线垂直(平面图上表现为晨昏线);③晨昏线两个端点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二分时与极点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④相对于地球向西移动。

(2)判读: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3)绘制:

结合特点及对应的时间绘制。

(4)时间标志:

过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5)在平面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大小一致,且昼长夜短的半球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另外,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位置,其纬度大小与上面夹角互余。

2.日照图的解题内容和步骤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

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3)时间的确定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②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时间:

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昼半球则经线时间为12时,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夜半球则经线时间为24时(0时)。

(4)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①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

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5)太阳高度

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并非正午太阳高度)

②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③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④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⑤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

(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6)昼夜长短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是(90°-直射纬度)N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90°-直射纬度)S以南地区]。

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

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7)变式图

无论是什么样的变式图,都利用上述方法的中某一种或几种来确定所隐含的要素。

抓住关键点,不要被图的变化所迷惑。

对于无图的资料题,同样需采用上述方法。

(六)昼夜长短的计算

在日照图上,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孤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

弧长15º为1小时。

求昼长一般从晨线与经线的交点起到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止之间的弧度就是昼长,即昼弧÷15º=昼长时数,24小时-昼长时数=夜长。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

方法是:

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

③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七、(七)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

H=[9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②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

cotH=影长/物体长度。

③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④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

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⑤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A.赤道地区是23°26′

B.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C.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D.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八)日出、日落方位及时间判断(北半球)

1.日出方位

3月21日:

正东方;中间过程:

升起点逐渐向东偏北;6月22日:

日出点达到一年中东偏北的最北端(若刚好出现极昼,则日出点为正北方);中间过程:

日出点从东偏北逐渐向东方移动;9月23日:

正东方。

2.日落方位

3月21日:

正西方;中间过程:

日落点逐渐向西偏北。

6月22日:

日落点达到一年中西偏北的最北点(若刚好出现极昼,则日落点为正北方);中间过程:

日落点从西偏北逐渐向正西方移动。

9月23日:

正西方

3.日出时间

3月21日:

地方时6时;中间过程: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日出时间为12-昼长/2。

6月22日:

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早为:

12—昼长/2;中间过程:

日出时间不断推迟,但仍早于6时。

9月23日:

地方时6时。

4.日落时间

3月21日:

地方时18时;中间过程:

日落时间不断推迟,日落时间为12+昼长/2。

6月22日:

日落时间达到一年中最晚为:

12+昼长/2;中间过程:

日落时间不断提前但仍晚于18时。

9月23日:

地方时18时。

5.3月21日~9月23日期间

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区域范围内太阳终日不落,而北极圈内没有出现极昼的区域则仍符合上述规律。

6.北半球冬半年与夏半年相反,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赤道上日出方位、日落方位分别是正东和正西,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地方时6:

00和18:

00

(九)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剧烈变化,其主要类型有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对电离层的影响。

当太阳活动剧烈,特别是耀斑爆发时,发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扰动,此时,靠电离层传播的无线电短波会出现衰减或中断,影响短波通讯。

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地球和近地空间存在着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会产生“磁暴现象”。

“磁暴”会对地质勘探、轮船航行等造成一定影响。

③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④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据统计,有些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有一定相关性,两者的因果关系还需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思想方法】

一、经纬网图的三类考查

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0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0。

赤道上经度10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0的弧长就不相等。

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2.利用经纬网图确定方位。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要注意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0的弧段);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有时还可以利用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少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少的方向为东。

北纬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少的方向为南;南纬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少的方向为北。

3.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内容详略、表示实际范围四者之间的关系。

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若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1、三种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等高线

等温线

等压线

数值范围和极值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①所在南北半球:

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②区域气温差的大小

①判断高低气压中心②区域气压差大小

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

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

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是高疏低密

①温差大小:

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

风速大小:

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

弯曲方向

①山脊:

凸向低数值处②山谷:

凸向高数值处③鞍部:

两山或两谷之间

①向高纬凸:

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②向低纬凸:

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

①高压脊:

凸向低压处

②低压槽:

凸向高压处

局部小范围闭合

①山顶、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

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

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区;③表示温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高气压中心:

中间高,四周低;②低气压中心:

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

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2、等值线判读四个技巧的运用:

(1)等值线数值大小变化的运用。

通过观察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如等值线数值增大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中则为山顶所在区域;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中心压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根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确定南北半球。

(2)等值线疏密程度的运用。

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等值线的疏密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线较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较小。

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在等高线图中,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在等压线图中,反映了气压差(风力)的大小;在等温线图中反映温差的大小。

(3)“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运用。

在等值线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的因素,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它总结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

(4)“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运用。

从理论上说,任何等值线都应当是闭合的曲线,但有时在等值线图中又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大,我们简称为“大于大的”;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中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小,我们简称为“小于小的”。

三、地球运动知识的处理方法

1.理解三个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运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地球自转运动是绕轴旋转运动,我们可以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理解地球自转运动规律。

地球绕日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运动,一般从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和周期等方面来说明公转的规律。

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点(太阳直射点)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2.把握三个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3.运用四个点:

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极昼(夜)区的切点、晨昏线与与经线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是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

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

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极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处于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相差90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0。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

1000和1:

50000B.1:

2000和1:

50000

C.1:

5000和1:

20000D.1:

20000和1:

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

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

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甲)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乙),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3.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乙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平距离约为(

A.900米      B.1200米C.1500米    D.1800米

读图,回答5—6题。

5.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A.aB.b

C.cD.d

6.若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