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93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

这表明(  )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表明(  )

A.环境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C.只要有了完善的法律就能彻底治理环境污染

D.领导干部违法要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19

B.发现有人触电时,急忙跑过去将他拉开

C.当火灾发生时,正在五楼上课的同学通过跳楼逃离火场

D.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泥石流等地点

5.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

“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

”。

对此你认为(  )

A.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B.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C.童工的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

D.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

6.2018年3月26日,是第23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为了测试学生的安全意识,华商报记者在一小学门口对1至3年级小学生进行“防拐”测试。

结果显示,小朋友们对陌生人给的食物却少有警惕,难抵诱感。

材料告诉我们的(  )

A.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

B.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易受伤害

C.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D.面对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

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8.为创建平安校园,某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些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把网络造谣、考试作弊、“枪手”替考、虚假诉讼、伪造证件等令人深恶痛绝的不良行为都纳入到刑法调整范围。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厉行法治

B.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有利于营造维护诚信的社会环境

D.有利于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消除违法犯罪行为

10.新时代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时代,而法治不仅是强国之源强国之基,而且是强国的题中之义、强国的重要标志。

落实法治,我们应(  )

①实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让法治成为治理国家的唯一手段

③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④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小题)

1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闭幕。

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民法总则等。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2.法律之所以被称为“国法”是因为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判断对错)

13.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判断对错)

14.没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判断对错)

15.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判断对错)

16.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判断对错)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7.暑假即将来临,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儿童溺水身亡安全事故。

郴州市教育局就“防止学生、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配合家长关心学生、儿童生命安全,严防此类事件发生。

(1)假如你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有什么好的自救措施?

(2)发现他人溺水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救护措施?

五.辨析题(共1小题)

18.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六.评析题(共1小题)

19.小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进入初中刚读完一期,他的父亲就坚决让他停学,令他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而当老师家访做小强父亲的工作,说到“阻止子女上学是违反法律的”时,小强的父亲却十分恼怒地说:

“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

小强听我的话就是遵守法律!

请问:

小强父亲的话是法律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分析】该题考查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解答】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法律不可能无所不能,也不可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故选:

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法律的特征,结合材料仔细分析总结即可。

2.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

这表明(  )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解答】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表明法律的积极性,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错误,法律是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抓住题文材料主旨,排除错误项.

3.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表明(  )

A.环境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C.只要有了完善的法律就能彻底治理环境污染

D.领导干部违法要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

【解答】新修订的环保法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严厉处罚,说明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B正确;A说法错误,不是所有的环境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C的说法夸大了这部法律的作用;D的说法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违法要依据法律制裁,ACD被排除。

故选B。

【点评】审清题意“法律的作用”对照选项、仔细排查即可.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19

B.发现有人触电时,急忙跑过去将他拉开

C.当火灾发生时,正在五楼上课的同学通过跳楼逃离火场

D.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泥石流等地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解答】保护自己,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题干中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交通事故电话,119是火警电话;B说法错误,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C说法错误,跳楼更容易受到伤害。

故选D。

【点评】本题具有良好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题的解答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教材知识,又有实际意义.

5.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

“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

”。

对此你认为(  )

A.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B.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C.童工的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

D.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

【分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需要全社会给以特殊保护。

【解答】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

”。

对此你认为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所以A符合题意,BCD都错误,因为非法招收16周岁童工,属于违法行为。

故选:

A。

【点评】关键:

认识非法招收16周岁童工,属于违法行为。

6.2018年3月26日,是第23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为了测试学生的安全意识,华商报记者在一小学门口对1至3年级小学生进行“防拐”测试。

结果显示,小朋友们对陌生人给的食物却少有警惕,难抵诱感。

材料告诉我们的(  )

A.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

B.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易受伤害

C.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D.面对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

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全社会的责任。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所以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B是正确的选项;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7.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

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分析】该题考查家庭保护的内容;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

这种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

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

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家庭保护;故选项A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区别。

8.为创建平安校园,某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些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分析】该题考查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是指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实施的专门保护.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某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些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故选项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点评】识记并明确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区别容易作答.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把网络造谣、考试作弊、“枪手”替考、虚假诉讼、伪造证件等令人深恶痛绝的不良行为都纳入到刑法调整范围。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厉行法治

B.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有利于营造维护诚信的社会环境

D.有利于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消除违法犯罪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树立法治观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解答】把网络造谣、考试作弊、“枪手”替考、虚假诉讼、伪造证件等令人深恶痛绝的不良行为都纳入到刑法调整范围,表明我国厉行法治,这是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营造维护诚信的社会环境,ABC正确;D“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要学会客观辩证认识问题。

此题为反向选择题,注意辨析。

10.新时代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时代,而法治不仅是强国之源强国之基,而且是强国的题中之义、强国的重要标志。

落实法治,我们应(  )

①实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让法治成为治理国家的唯一手段

③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④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解答】落实法治,我们应贯彻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唯一一词太绝对;④选项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法治,排除。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小题)

1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闭幕。

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民法总则等。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特征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题文材料中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ACD正确;B错误,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故选:

ACD。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法律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判断。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2.法律之所以被称为“国法”是因为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正确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则相比,法律有三个显著特征,首先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因此法律也称作“国法”所以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要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中的“法律的特征”,这一重点知识,并学会分析运用.

13.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首先,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其次,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也反映了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只要掌握好题干的意思,并与题支相衔接就可做好本题。

14.没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解答】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结合题目要求,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完成判断即可.

15.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要在掌握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因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所以我们中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教育.本题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作答.

16.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正确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法治观念.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答】认真学习法律常识,懂得法律常识,有助于我们增强法律意识.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树立法律观念,可作出正确判断.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7.暑假即将来临,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儿童溺水身亡安全事故。

郴州市教育局就“防止学生、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配合家长关心学生、儿童生命安全,严防此类事件发生。

(1)假如你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有什么好的自救措施?

(2)发现他人溺水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救护措施?

【分析】该题考查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

【解答】中小学生由于经验少难免遇到危险,要学会求救和自救.平时就要多学习一些在地震、溺水、中毒、交通、勒索、抢劫方面的自救和求救知识.

故答案为:

(1)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应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4分)

(2)中学生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可采取喊人、借助工具、抛漂浮物等方式.(2分)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但主要还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辨析题(共1小题)

18.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解答】材料中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不能赞成,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的作用(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合法权益等)组织答案。

故答案为:

不赞成,因为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观点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六.评析题(共1小题)

19.小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进入初中刚读完一期,他的父亲就坚决让他停学,令他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而当老师家访做小强父亲的工作,说到“阻止子女上学是违反法律的”时,小强的父亲却十分恼怒地说:

“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

小强听我的话就是遵守法律!

请问:

小强父亲的话是法律吗?

为什么?

【分析】本题以父子因上学而发生矛盾为材料,考查法律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材料中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一定的代表性.解答问题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材料中小强的父亲让刚上初一的小强辍学打工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是违法的.当老师做其思想工作时又说“我说的话就是法律”.说明小强的父亲不懂什么是法律,更不了解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小强的父亲也要收法律的约束,如果拒不支持小强上学,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回答本题,首先要认识到小强父亲的说法是错误的,然后从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小强父亲的话不是法律.因为: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答出法律的三个特征,每一点给(2分),共(6分).如果只答出“小强父亲的话不是法律”,而没有答出任何一个法律的特征,可以给(1分);只要答出了三个法律特征中的任何一点或两点,同时也答出了“小强父亲的话不是法律”这句话,那么,“小强父亲的话不是法律”这句话不给分)

【点评】本题属基础题,以言行评析形式呈现.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但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不可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出大意,应使用专业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