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603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大学语文自考试题Word格式.docx

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

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雄奇飘逸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清朗峻爽

16.《鹧鸪(zhè

gǖ)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lǒng)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

17.《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D.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

19.《苦恼》的主旨是【】

A.反映专制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B.揭示专制统治下上层大人物缺乏同情心

C.反映专制统治下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20.《金鲤鱼的百裥裙>

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

A.夹叙夹议B.幽默风趣C.充满激情的抒写D.不动声色的白描

二、多项2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A.河内凶,则移其粟于河内B.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2.《八声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诗句有【】

A.不忍登高临远B.想佳人、妆楼颐望C.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nè

n)凝愁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3.下列作品,抒写怀念母亲之情的有【】

A.《垓下之围》B.《先妣事略》C.《秋夜》D.《我与地坛》E.《都江堰》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巷》是典型象征主义诗作B.戴望舒因《雨巷》而获得“农民诗人”之名

C.《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诗集《我的记忆》D.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E.《雨巷》是一首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诗

25.《宝黛吵架》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B.假情试探,言不由衷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

大学语文

(二)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

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

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

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

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

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

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

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

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

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

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

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

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

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

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

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

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

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

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

19.《麦琪的礼物>

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

选自【】

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

二、多项21.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咬文嚼字》

22.下列《吃饭》一文中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的有【】

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

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23.《垓下之围>

所表现的项羽的主要悲剧英雄性格特征有【】

A.不善用人、众叛亲离B.勇猛无比、匹夫之勇C.知耻重义心理

D.宁死不辱性格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

2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

A.《家》B.《寒夜》C.《春》D.《憩园》E.《秋》

25.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

A.《苦恼》B.《香市》C.《金鲤鱼的百裥裙》D.《马伶传》E.《秋水》

单项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侧写  D.象征

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A.惊闻楚歌  B.悲歌“虞兮”  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  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

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A.耳得之而为声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舞幽壑之潜蛟  D.寄蜉蝣于天地

7.《先妣事略》:

“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

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

C.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A.天空  B.小粉红花  C.小青虫  D.月亮

1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A.旧家庭的冷落  B.希望的破灭  C.对礼教的憎恶  D.新的生活道路

1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12.《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A.以点带面  B.由近及远  C.动静交错  D.由远及近

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象征抒情

1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罗敷  B.耕者  C.使君  D.夫婿

15.《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A.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失意之悲、遭贬之愤

C.时局之忧、危机之虑  D.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17.《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软泥上的青荇  D.康河的柔波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19.《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  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作用是()

A.对比反衬  B.铺垫烘托  C.侧面渲染  D.象征暗示

二、多项21.《我的世界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

A.教育思想  B.人生观念  C.政治思想  D.科学贡献  E.宗教感情

22.《我与地坛》一文表现母爱的方式有()

A.行动描写  B.心理描写  C.侧面烘托  D.多重类比  E.象征

2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回看血泪相和流  B.到此踌躇不能去  C.春风桃李花开日  

D.孤灯挑尽未成眠  E.在地愿为连理枝

24.闻一多《一句话》的情感内涵有()

A.对社会黑暗的憎恶  B.对民众革命的信心  C.对新生中国的企盼  

D.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E.对祖国的深沉热爱

25.下列《婴宁》中语句,属于鬼母教诲婴宁的有()

A.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B.有何喜,笑辄不辍?

若不笑,当为全人

C.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D.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E.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

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2.《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与演绎法  B.演绎法与类比法  C.类比法与对比法  D.对比法与例证法

3.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

当自己的见解证据不足时,克服偏见的最好方法

A.多听不同意见  B.克服狂妄自大心理  C.端正认知态度  D.摒弃自我中心主义

4.《张中丞传后叙》中所写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英雄人物是()

A.张巡  B.许远  C.南霁云  D.贺兰进明

5.《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

A.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B.让老百姓得到安置C.对老百姓弃之不顾 D.对老百姓置之不理

6.《先妣事略》: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这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7.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

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8.《秋夜》: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这里的“他”指代的是()

A.枣树  B.蝴蝶  C.月亮  D.天空

9.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

A.《秋夜》  B.《爱尔克的灯光》  C.《香市》  D.《都江堰》

10.《蚂蚁大战》的主题是()

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  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  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

11.作者在《湘夫人》中所流露的主要情感是()

A.对遭受排挤的愤懑 B.对流放遭遇的忧伤 C.对理想破灭的失望 D.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12.《陌上桑》中,罗敷拒绝使君“共载”的要求所表现的性格特征是()

A.机智  B.坚贞  C.善良  D.豪爽

13.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14.下列《长恨歌》的诗句中,妙用比喻手法,从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备的是()

A.太液芙蓉未央柳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在天愿作比翼鸟  D.宛转蛾眉马前死

15.柳永《八声甘州》中,融贯上下片的词语是()

A.残照当楼  B.无语东流  C.登高临远  D.妆楼颙望

16.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比喻抒情

17.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A.风雨交加  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  D.画檐蛛网

18.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A.恋人  B.忧愁  C.革命  D.理想

19.《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与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写方法不同之处是:

比较多地运用了()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20.《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A.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  B.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北京话”打开香雪的眼界  D.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二、多项21.下列作家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A.梁启超  B.胡适  C.朱光潜  D.鲁迅  E.钱钟书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3.下列《我与地坛》的语句中,作者借“我”之口,对母亲的心理作直接描写的有()

A.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C.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D.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E.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24.《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A.追寻对象的飘忽  B.追求时间的漫长  C.追寻空间的广大 

 D.追寻对象的变换  E.追求者的执著

25.杜牧《早雁》“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两句的寓意有()

A.敌军退兵在即  B.形势已经好转  C.来春可望还乡  

D.战乱仍在继续  E.难民还乡无望

1、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A.人的认识受空旬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2、《秋水》一文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作喻来说说明

  A.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D.人的认识受知天素质限制

 3、下列文章中,批判仲尼的认识有限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4、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仔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二、多项1、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似晷空之在大泽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仁人之所忧,任土之所劳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2、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有限这一观点的有

A.河伯在见到北海若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C.中国之在海内,似稀米之在大仓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3、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

  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

 4、《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E.驳论法

 5、《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A.排比 B.比喻 C.反诘 D.对比 E.夸张

 6、下列作品中,写到大海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的是

 A.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B.庄周《秋水》C.李白《行路难》(其一)

  D.高尔基《海燕之歌》E.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7、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质的有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C.《种树郭橐驼传》D.《论毅力》E.《谏逐客书》

有解释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的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容忍与自由》论析"

绝对之是"

时援引的事例是(   )

A.胡适痛骂《西游记》 

B.孔子诛杀少正卯C.高尔文烧死科学家 

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

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弹剑的真正目的是(   )

A.展示才能 

B.表示不满C.试探孟尝君 

D.争取好待遇

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

A.淤滩上的驳船 

B.神话的蛛网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D.飞天袖间的花朵

5.《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   )

A.军人 

B.驼背乘客C.看门人 

D.年轻车夫

6.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     )

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

在家里做什么。

(林黛玉说)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

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D.什么劳什子!

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

(贾宝玉说)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1,《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郭橐驼形成直接对比关系的人是(   )

A.他植者 

B.长人者C.问者 

D.豪富人

  2.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A.《垓下之围》 

B.《张中丞传后叙》C.《先妣事略》 

D.《马伶传》

  3.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   )

A.罗曼-罗兰四十年代 

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 

D.莎士比亚

  4.《蚂蚁大战》末尾分别记载了胡贝尔-玛格纳斯和作者所描述的三次蚂蚁大战的具体时间,其真正的用意在于(   )

A.展现蚂蚁进化的历史 

B.将蚂蚁与人类社会作类比

C.标示其记载的真实性 

D.记录人类观察自然的进程

  5.下列《婴宁》所提到的行为方式中,体现了婴宁反抗礼法束缚的是(   )

A.见人辄笑 

B.矢不复笑C.笑须有时 

D.笑处嫣然

  6.下列诗词中,风格可以形容为"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的是( 

 

A.李白《行路难》(其一) 

B.贺铸《鹧鸪天》C.李清照《声声慢》 

D.辛弃疾《摸鱼儿》

  1.《吃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A.巧设陌生化的比喻 

B.多用反诘性的问句C.以寓言化故事开头 

D.从自身的经验谈起;

2.《前赤壁赋》一文中,"

客"

所起的作用是(   )

A.启发作者的思考 

B.衬托作者的形象

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D.在思想上与作者形成对比

 3.《都江堰》中说"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

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路线遥相呼应"

,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B.科学研究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