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蜂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05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蜂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关于蜂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蜂蜜.docx

《关于蜂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蜂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蜂蜜.docx

关于蜂蜜

“普通生物化学”课程作业

 

题目:

蜂蜜

 

小组成员:

3090343207生物09-2班邓文海

3090343205生物09-2班陈健飞

3090343115生物09-1班凌启泉

3090343110生物09-1班杨正汕

任课老师:

郝再彬

 

内容提纲与摘要:

一、蜂蜜的种类

1.按蜜蜂所采集的蜜源植物的种类分类

2.按蜂蜜的自然色泽分类

3.按蜂蜜的采收季节分类

4.按蜂蜜的综合质量品质分类

5.按蜂蜜的综合质量品质分类

6.按蜂蜜的物理性状分类

7.按蜂蜜的加工和包装分类

二、蜂蜜的成分和性质

1、蜂蜜的成份

蜂蜜的成分复杂,迄今为止,已从蜂蜜中鉴定出180多种不同的物质。

不同来源、不同品种的蜂蜜,所含成分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来源或同一种蜂蜜,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分也有差别。

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

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的成分也不一样。

成熟蜂蜜平均含水17.2%,糖类79.5%(其中果糖38.19%,葡萄糖31.28%,蔗糖1.3l%,麦芽糖和其他还原二糖7.31%,多糖类1.50%),有机酸0.57%(包括葡萄糖酸、柠檬酸、苹果酸等以及17种氨基酸),蛋白质类0.26%,矿物质0.17%(钾、钠、钙、镁、铁、铜、锰、磷、硫等)以及色素、酶类(转化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和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蜂蜜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它们来源于花蜜、花粉和蜜蜂的分泌物

2、蜂蜜的性质

蜂蜜具有结晶的特性。

13度--14度时最容易结晶,通常情况下由下面逐渐向上结晶,有的全部结晶,有的部分结晶,蜂蜜中葡萄糖含量越多,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蜂蜜的结晶实际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品质的好坏无关,且没有绝对不结晶的蜂蜜

蜂蜜的颜色:

因蜜源植物的种类不同,蜂蜜的色、香、味各不相同,有水白色、乳白色、白色、和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深琥珀色之分。

一般浅色蜂蜜清香纯正,深色蜂蜜香味浓烈,

多数蜂蜜具有香气,但其香型不同,从淡淡的清香到浓厚的芳香。

一般来说,蜜香与花香是一致的。

蜂蜜的香气是由其散发出来的酪类、醇类、酚类和酸类等挥发性物质所形成

蜂蜜具有黏度,就决定其黏度大小的因素是水分的含量,水分含量低,黏度就大,流动速度就慢,反之流动速度就快。

此外,蜂蜜的黏度与温度成负相关,即温度越高黏度就越低,温度低时黏度增加。

蜂蜜在结晶状态下黏度大,不流动。

三、蜂蜜的作用与功效

1、蜂蜜——老人的牛奶

2、蜂蜜——促进伤口愈合的“抗生素”

3、最好的醒酒方法——喝蜂蜜

4、喝蜂蜜补充微量元素与防癌

5、喝蜂蜜补充微量元素与防治心血管疾病

6、蜂蜜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7、蜂蜜的保肝作用

8、蜂蜜里的维生素

9、蜂蜜与男性

10、蜂蜜与治疗神经系统病

四、蜂蜜的吃法与禁忌

蜂蜜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在高温下这些成分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破坏。

所以蜂蜜不能煮沸,也不宜用开水冲服。

合理的食用方法是用奶Y—50Y的温开水冲服,或用温热的牛奶、豆浆冲服。

如果是炎夏,可用冷开水调成冷饮。

五、蜂蜜的研究与发展

1.营养作用

2、抗菌作用

3、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4.调整胃肠道疾病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6.对血糖有双重影响

7.增加血液中抗氧化物浓度

 

一、蜂蜜的种类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或某些动物的分泌液配制而成的天然食品,因采集的植物种类不同所酿制的蜂蜜在感官和内在品质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蜂蜜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蜂蜜分类方法是:

将蜜蜂所采集的植物种类分类,按蜂蜜的自然色泽分类,按蜂蜜的采收季节分类,按蜂蜜的采收方法分类,按蜂蜜的物理性状分类,按蜂蜜的综合品质和加工及包装的类型分类等。

1.按蜜蜂所采集的蜜源植物的种类分类

蜜蜂所采集的主要蜜源植物是什么,此时所采收的蜂蜜就以该主要蜜源植物的名称作为该种蜂蜜的名称,主要蜜源是单一植物的称作单花种蜂蜜,主要蜜源是多种植物的称作杂花蜜或百花蜜。

例如:

油菜蜜(即油菜开花时期所采收的蜂蜜),刺槐蜜(又称洋槐蜜,即刺槐开花时期采收的蜂蜜),枣花蜜(即枣树开花时期生产的蜂蜜),荆条蜜(即荆条开花时期采收的蜂蜜),同样的道理就有了柑梅蜜、龙眼蜜、荔枝蜜、棉花蜜、紫云英蜜、橡树蜜、鸭脚木蜜、野坝子蜜、葵花蜜、养麦蜜、批把蜜、山檀蜜、野桂花蜜(又称栓蜜)、山花蜜(山区百花盛开时采收的蜂蜜)、百花蜜(指多种蜜源植物同时开花时采收的蜂蜜)、甘露蜜(蜜蜂采集蚜虫等动物的分泌物后酿制的蜜)等的名称。

2.按蜂蜜的自然色泽分类

按照蜂蜜的自然色泽借助仪器可将其分为:

水白色蜂蜜色蜂蜜、特浅琥珀色蜜、浅琥珀色蜜、深琥珀色蜜等。

3.按蜂蜜的采收季节分类

按照蜂蜜的采收季节不同可将其分为:

春蜜(即春季采收的蜂蜜)、夏蜜、秋蜜和冬蜜。

我国民间(特别是南方)的习俗认为,冬、夏季的蜂蜜最好,秋蜜次之,春蜜因含水量多容易发酵变酸所以质量最差。

4.按蜂蜜的采收方式分类

按照蜂蜜的采收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

分离蜜(指用各种离心方法从巢脾上采收得到的蜂蜜)、榨取蜜(指用压榨巢脾的方法采收得到的蜂蜜)和巢蜜(指用特制的盛蜜巢脾生产的蜂蜜)等。

一般说来,巢蜜的质量最好,分离蜜次之,榨取蜜的质量最差。

5.按蜂蜜的综合质量品质分类

我国原商业部1982年制订的蜂蜜标准中,根据不同蜂蜜的色、香、味及糖和水分的含量等质量品质将其分为三等四级。

美国的有关部门将蜂蜜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一等一级蜂蜜是质量最好的蜂蜜。

6.按蜂蜜的物理性状分类

按照蜂蜜的物理性状可将其分为:

液态蜜(指呈液体状态的蜂蜜)和结晶蜜(指呈结晶状态的蜂蜜)。

7.按蜂蜜的加工和包装分类

按照蜂蜜的不同加工和包装又可分为:

原蜜(指加工之前的蜂蜜)、加工蜜(指经过人工浓缩加工而成的蜜)、天然成熟蜜(指由蜂群自身配制而成的蜜,一般指封盖蜜)、不成熟蜜(指水分含量高,蜜蜂还未酿制成熟的蜜)、瓶装蜜(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盛装的蜂蜜)、桶装蜜(指用铁桶、“不锈钢桶或塑料捅盛装的蜂蜜)等。

甘露蜜是一种特殊的蜂蜜,它是由蜜蜂采集甘露后酿制成的。

甘露是半翅目的昆虫(主要是蚜虫、断等)吸食植物叶片、枝条等组织分泌的甜味汁液,经消化吸收之后,排泄在植物表面的一种含有较多糖分的物质。

蜜蜂在外界蜜源缺乏时,将甘露采集回巢后酿制成的蜜就是甘露蜜。

甘露蜜中麦芽糖、松三糖和矿物元素的含量比普通的蜂蜜高好几倍,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甘露蜜的销路不错。

二、蜂蜜的成分和性质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

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成分复杂,迄今为止,已从蜂蜜中鉴定出180多种不同的物质。

不同来源、不同品种的蜂蜜,所含成分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来源或同一种蜂蜜,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分也有差别。

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

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的成分也不一样。

成熟蜂蜜平均含水17.2%,糖类79.5%(其中果糖38.19%,葡萄糖31.28%,蔗糖1.3l%,麦芽糖和其他还原二糖7.31%,多糖类1.50%),有机酸0.57%(包括葡萄糖酸、柠檬酸、苹果酸等以及17种氨基酸),蛋白质类0.26%,矿物质0.17%(钾、钠、钙、镁、铁、铜、锰、磷、硫等)以及色素、酶类(转化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和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蜂蜜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它们来源于花蜜、花粉和蜜蜂的分泌物。

蜂蜜是酸性的(pH4—5),这种情况可以减缓维生素的破坏。

每公斤成熟的蜂蜜可以提供3,280大卡的热量。

在甜度方面,如果以蔗糖的甜度为1,那么果糖就是1.8,而葡萄糖只有O.6。

含水量17.2%的蜂蜜,其甜度与同重量的蔗糖大致相等。

新鲜成熟的蜂蜜,为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有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可以逐渐凝结成晶体。

蜜的比重为1.401-1.443。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

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

1公斤成熟的蜂蜜发热量为3,280大卡。

蜂蜜对某些慢性病还有一定的疗效。

常服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肺病、眼病、肝脏病、痢疾、便秘、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

外用还可以治疗烫伤、滋润皮肤和防治冻伤。

蜂蜜具有结晶的特性。

13度--14度时最容易结晶,通常情况下由下面逐渐向上结晶,有的全部结晶,有的部分结晶,蜂蜜中葡萄糖含量越多,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如油菜蜜中的葡萄糖含量达42.2%,最易结晶,而洋槐蜜等葡萄糖含量较少的就不易结晶。

蜂蜜的结晶实际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品质的好坏无关,且没有绝对不结晶的蜂蜜。

关于蜂蜜的颜色与其性质:

因蜜源植物的种类不同,蜂蜜的色、香、味各不相同,有水白色、乳白色、白色、和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深琥珀色之分。

一般浅色蜂蜜清香纯正,深色蜂蜜香味浓烈。

蜂蜜有清香、芳香、馥香及平淡、浓烈等不同风味。

浅色蜂蜜颜色越浅说明纯度越好,如洋槐蜜。

深色蜂蜜颜色越深纯度越好,如枣花蜜。

纯正优良的新鲜蜂蜜是具有浓厚香味、味甘甜、浓稠的液体或结晶体,品质低劣的蜂蜜常带有苦味、涩味、酸味或臭味。

虽然蜂蜜来自于不同的植物,但其具有相同的理化特点。

色泽、气味和味道不同蜜源花种的蜂蜜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且三者有一定相关性。

一般来讲,颜色越浅,其香气越清淡,味道也越甜润适口。

长期贮存或加热不当,会使蜂蜜的颜色加深,香气减退并带有怪味。

蜂蜜的色泽有深浅,这是由花蜜中的色素所致,也与蜂蜜中的矿物质、糊精、花粉含量以及旧脾取蜜有关,经过加热的蜂蜜颜色变深,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羟甲基糖醛含量增加,蜂蜜的颜色会逐渐变深。

来自同种蜜源的蜂蜜色泽基本一致,如枣槐蜜呈水白色且清澈透明,枣花蜜呈琥珀色,荞麦蜜呈深琥珀色等。

河南省的荆条蜜源,在流蜜好的年份,其蜂蜜是白色的,贮藏3个月后,其色略带“红头”;在流蜜不好的年份,其蜜色呈浅琥珀色。

经过脱色、脱味加工后,能使蜂蜜的颜色变浅,怪味消失,但这样会使固有的滋味和颜色及某些成分被除掉。

蜂蜜的香味与性质:

多数蜂蜜具有香气,但其香型不同,从淡淡的清香到浓厚的芳香。

一般来说,蜜香与花香是一致的。

如批把蜜具有杏仁香气,枣槐蜜气息清香,酷似槐花香气,芝麻蜜具有浓厚的酪香气,荆条蜜味带荆花芳(草)香,橡树蜜具有薄荷香气,枣花蜜赂带中药材香气,而养麦蜜具臭气,椿树蜜具有坏红薯气。

蜂蜜的香气是由其散发出来的酪类、醇类、酚类和酸类等挥发性物质所形成,温度高时香气浓,温度低时香气淡;新鲜蜂蜜香气浓,结晶的蜂蜜香气淡,长期贮存或加热不当,香气减退甚至有焦烟气味。

正常蜂蜜嗅不到馊酸气。

蜂蜜是果糖和预萄糖的过饱和溶液,故味道以甜为主,其甜度约是蔗糖的1.25倍,从甘甜可口、辣喉到浓甜而腻,如枣槐蜜味甜而不腻。

少数蜂蜜口味特别,如芝麻蜜酸味较重,八叶五加蜜味较苦,棉花蜜微现成味,荞麦蜜和地椒蜜有强烈的刺激味。

加热不当或发酵变质的蜂蜜会带有怪味,被铁污染的蜂蜜冲水后铁锈味明显。

蜂蜜具有黏度。

决定其黏度大小的因素是水分的含量,水分含量低,黏度就大,流动速度就慢,反之流动速度就快。

此外,蜂蜜的黏度与温度成负相关,即温度越高黏度就越低,温度低时黏度增加。

蜂蜜在结晶状态下黏度大,不流动。

有些蜂蜜在剧烈搅动和振动下,会降低黏度,但静止后蜂蜜的黏度有可以恢复正常。

蜂蜜的吸水性与失水性。

蜂蜜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的环境湿度称为蜂蜜的相对湿度平衡点。

蜂蜜含水量越高,其相对湿度平衡点越低,若暴露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中就越容易失水,反之越容易吸水。

蜂蜜失水,蜜液上层会形成一薄层“蜜膜”,阻止下层水分散失;吸水时,上层蜜液变稀引起发酵。

蜂蜜中含有耐糖酵母菌,在浓度、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这些菌类就生长繁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有氧的情况下,酒精分解成醋酸和水,这就是蜂蜜的发酵酸败。

蜂蜜发酵后,失去固有的滋味,并带有酒味和酸味,蜜汁变得更加稀薄,同时出现大量泡沫,蜜汁苍白且挥浊。

蜂蜜发酵与发酵的快慢,与其所含水分、耐糖酵母基数、贮藏温度成正相关,也与卫生条件有关。

三、蜂蜜的作用与功效

1、蜂蜜——老人的牛奶

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素的食物,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钙、铁、镁、锌等。

蜂蜜中不含脂肪,大部分由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非常适宜老人食用,所以被人称为“老人的牛奶”。

食用蜂蜜,可迅速补充体力,也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即使在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病情也会减轻,病后也恢复得快。

所以,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人,蜂蜜是理想的食品。

经常食用蜂蜜,对牙齿无妨碍,还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蜂蜜中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并加速伤口愈合;将蜂蜜当作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

神经衰弱患者、只要在每天睡眠前,口服一汤匙(约25毫升)蜂蜜(加入——杯温开水内),可以促进睡眠。

蜂蜜中含有大量单糖,对肝脏有保护作用,食用蜂蜜后,对食欲不佳、肝病、胃肠功能障碍等症状,都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2、蜂蜜——促进伤口愈合的“抗生素”

研究发现,蜂蜜具有促愈合作用和对抗耐药菌的潜能,主要来自蜜蜂的葡萄糖:

氧化酶,其可使葡萄糖转化成葡萄酸,使蜂蜜呈酸性。

当蜂蜜巾糖浓度和酸度被伤口中渗出的血浆稀释时,会产生一种对抗细菌的最有效的物质成分一一过氧化氢。

实验证明,过氧化氢呵激活病人的蛋白咀嚼酶而使已坏死或正在坏死的组织溶解。

而蜂蜜中过氧化氢的极低水平都能刺激运输氧和营养血管生成,促使产生新结缔组织的纤维母细胞生长。

蜂蜜可直接促进伤口愈合,较传统的抗菌药物有显著的优点。

许多其他治疗:

方法实际是损伤细菌周围的人体细胞,只有控制了细菌的生长才能使伤口愈合。

蜂蜜可产受异乎寻常的有利于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而同时又能控制细菌使其不会因湿润而化脓。

湿润还能防止因更换敷料时发生的疼痛。

3、最好的醒酒方法——喝蜂蜜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那些假期里喜欢大量饮酒的人此前曾试过多种办法快速醒酒,但效果均不理想。

现在美国一些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一种解除大量饮酒后头痛感的最佳办法,这就是喝蜂蜜。

不必喝纯蜂蜜,仅在饮酒之前或是之后吃上几块带有蜂蜜的饼:

产或;全面包即可。

负责该项研究的梅勒·戴蒙博士认为,蜂蜜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中不含有的果糖,它可以扳:

进酒精的分解吸收。

另外,西红柿汁也富含果糖,是帮助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另外一种有效饮品。

但蜂蜜的醒酒作用最为显著。

朝盐晚蜜利健康,早晨喝盐水,晚上饮蜜水,利用这两样东西来消除胃肠中一天饮食的热毒。

热毒既除,就不会有便秘,更不会有消化不良的情形;同时,又因为蜂蜜有养脾气、除心烦的功用,所以能使人宁神安睡,圆其好梦。

4、喝蜂蜜补充微量元素与防癌

据报道,目前已经发现蜂蜜与动物肝、大蒜、洋葱、蘑菇、青鱼、花粉、海带及海草等食物一样具有抗癌、抑制肿瘤形成作用。

研究表明,以上食物及药物所以能够抗癌,是因为其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较高。

硒是谷恍甘肤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而该酶能催化细胞内有毒物质的过氧化物分解,使其成为无害的经基化合物;同时,它还使还原型谷肮甘肤变成氧化型,从而可防止过氧化物对细胞质膜脂质的过氧化破坏作用,保护红细胞膜、肝线粒体膜、微粒体膜及溶酶体膜免遭损伤。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体及动物体内缺硒时,体内各组织中谷肮甘肤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补充晒时,红细胞及肝脏中该酶的活性又逐渐升高。

硒和维生素辽有协同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在现代发病机理理论中“自由基理论”十分引人注目。

它认为自由基是人类衰老的原因,是对夕t类威胁极大的许多疾病(癌、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炎、先天畸形等)发病的生化基础。

自由基学说认为,在氧存在下,自内基诱发剂可诱发细胞内外多种生化成分的过氧化,如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反应等。

当这种反应进行十分强烈时,就会损伤膜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结果是使DNA,RNA,酶等产生许多生化异常变化,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和疾病。

在各种生物体系中,有害自由基是普遍存在的,而硒能单独和通过谷肮甘肚过氧比物酶来阻止自由基产生的过氧化反应,加强维生素E的效应,在生命过程中起坚强“卫士”作用。

硒能拮抗印降低许多有毒元素和物质的毒性人。

们发现,硒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它在生物体内同金属结合,能形成金属——硒—一蛋白质复合物,从而使金属排出体外。

它可以降解汞、铅、铅、砷、铊等的毒性。

实验发现,硒可以显著地降低黄曲霉素B1、甲基胆蒽、苯并芘、亚硝胺等强致癌物的致癌性和毒性。

此外,硒还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除上述食物外,含硒较高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还有大白菜、玉米、小米、南瓜、红薯、芝麻、小麦胚芽、啤酒醉母、蛋类,海产品如小虾、大红虾、龙虾、胡瓜鱼和金枪鱼等。

5、喝蜂蜜补充微量元素与防治心血管疾病

蜂蜜与大蒜、洋葱、蘑菇、花粉,黄豆及其制品、胡萝卜、苹果及其他果品,蛋类、山榜、花生、茄子、芹菜等食物都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促进脂肪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这些食物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铜、骆、锰、铁等。

硒可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补充硒后可防止脂质过氧化造成的生化紊乱,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及正常通透性,从而保护心肌组织的正常生化成分、正常代谢、结构和功能,它能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损伤和心脏广泛出血,也可以防止内急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死亡。

此外,铅、镉、砷等重金属也可造成人心肌损伤,出现心衰。

引起高血压等病,而硒可以抑制这些作用。

铜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组成部分,这些酶也参与分解细胞内反应活性较高的超氧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从而也起保护细胞的正常约分的作用。

此外,它还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磷酸酪酶。

琥珀酸脱氢酶等三十多种重要酶的组成部分。

它也参与造血过程。

实验发现,血液在缺铜时易于凝固,血中尿酸和胆同醇升高,这是造成缺血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铜酶赖氨酸氧化酶可以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中胶原和弹力素胶链的生成,维持动脉和血管的韧性。

此外,铜对胆固醇代谢、心肌如胞氧化代谢、机体防御机能等许多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均有影响;在缺铜时,易出现大量内出血,这是由于主动脉大血管或心脏发生血管破裂以及自身破裂所致;皮下组织也会出现出血,这是毛细血管中胶原缺乏的结果。

铜在维持心血管系统完整性方面的作用,比它在红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对生命更为关键。

铬是胰岛素发挥作用时所必需的元素。

葡萄糖耐量因子也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铬在维持糖耐量,防止糖尿、空腹糖尿、降低血糖和促进糖的利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铬在增强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方面起着突出作用。

锰也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它定位于细胞线粒体上,具有分解超氧离子自由基、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锰还能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有利于动脉硬化病人的脂质代谢。

铁也是脂肪代谢过程中酶的组成部分,它可以防止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症。

以上元素,在蜂蜜中均含有且能防治心血管病。

另外糙米中所含必需微量元素较精米高,其中铬高10倍以上;红糖较白糖含铬量高;硬水较软才所含钙、镁及微量元素的量要高,也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蜂蜜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临床研究证明,蜂蜜具有明显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它可使胃痛及烧伤感消失,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对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有使其分泌正常化的作用,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老人和孕妇便秘、儿童性痢疾等均有良好功效。

蜂蜜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显著,不仅能保护溃疡面,以利修复,还具有抗溃疡的作用。

实践表明,每日早、晚空腹各服蜂蜜25克,可调节胃肠功能,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均有疗效。

蜂蜜具有抗酸、抗胃蛋白酶和促溃疡愈合作用,是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蜂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如下:

①抗菌作用。

蜂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作用是抗菌作用。

Moosa(1994年)报道了蜂蜜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osato(1999年)认为,蜂蜜的高渗透压作用对幽门螺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新西兰研究人员在马尼克蜂蜜中发现了几种新的抗菌成分: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丁香酸);3,4,5—三甲基苯甲酸以及2—羟基—3—苯丙酸,对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抗茵活性。

研究还表明,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与葡萄糖作用能产生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过氧化氢;蜂蜜中还含有溶菌酶、黄酮类、萜和苯甲醇等抗菌物质,因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②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蜂蜜对胃酸分泌有双重影响,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时,蜂蜜可起到调节作用,使胃酸分泌正常化。

当胃酸过多时,特别是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在饭前1.5小时食用温蜂蜜水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③促进组织再生作用。

蜂蜜4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调节机体代谢,特别是所含生物素和维生素E,能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蜂蜜还能为溃疡周围的健康组织提供养分,加快健康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④黏膜保护剂作用。

胃部溃疡发炎的主要部位是胃壁细胞,在空腹服用蜂蜜时,蜂蜜很容易进入到这个部位能起到保护黏膜的作用,特别是蜂蜜含有维生素Bl、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可以保护胃戳膜,能有效地治疗胃溃疡。

因此,消化性溃疡病人服用蜂蜜或蜂蜜加温水调和饮用,溃疡的复发率大幅度下降。

现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大公司都无偿地提供蜂蜜饮品,要求职员以蜜代茶,以防止“现代文明病”之一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提高工作效率。

7、蜂蜜的保肝作用

蜂蜜在肝脏病方面的应用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及多种维生素、酶和氨基酸,这些物质可以不经过肝脏的加工与合成,直接进入血液而被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蜂蜜对肝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蜂蜜还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功能,以利肝病治愈。

同时,蜂蜜有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作用,对肝细胞损伤的修复十分有利。

在临床上经常将蜂蜜和蜂王浆配合使用,用2%的王浆蜂蜜制剂治疗传染性肝炎、黄疽型肝炎或无黄疽型肝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能转变成肝糖原贮存待用,为肝脏的活动积蓄和供应能量,从而保证了肝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蜂蜜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此外,蜂蜜对胆道疾病,如胆结石和胆囊炎亦有一定的疗效。

8、蜂蜜里的维生素

蜂蜜中合有维他命B1、B2、B6、E、F、k、叶酸、泛酸等各种维他命。

一般制作成药品出售的维他命,多半属于非活性型,必须大量服用才显效;而蜂蜜中所令有的维他命则属于天然的活性型,只要服用少量便有效果。

所以,蜂蜜可以说是最佳的维他命输送者。

要把糖类变成能量,维他命B1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人体一旦缺乏了维他命B1,会因能量不足使人产生倦怠感而无法连续工作。

防止动脉硬化,除了要限制脂肪与糖类(热量)的摄取外,同时必须充分地吸收维他命B2、B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