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626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及甘油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部分:

环氧氯丙烷生产方法综述9

第三章: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及特点9

第一节、丙烯高温氯化法9

第二节、醋酸丙烯酯-丙烯醇法10

第三节、丙烯醛法10

第四节、甘油氯化法10

第五节、其它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技术11

第四部分: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

第四章:

建设规模11

第五章:

产品方案11

第一节:

工艺技术方案12

1)第一部分丙烯高温氯化法制环氧氯丙烷12

1、反应机理12

2、工艺流程简述13

3、工艺流程图14

4、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进15

2)第二部分丙烯氯化法生产精甘油装置16

1、反应机理16

2、工艺技术工序17

3、工艺流程图17

第二节:

主要设备方案18

第三节:

工程方案18

第四节:

环保方案18

1)废油燃烧单元18

1、工艺原理18

2、工艺流程18

2)废水预处理单元18

第五节:

原材料及公用工程耗18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20

第七章:

参考文献2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2010年上半年,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但仍然总体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2009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1]。

这个增长速度,为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提出,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切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力度,坚定不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1-6月份,全国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111亿元,同比增长71.8%,增幅比1-5月份回落11.2个百分点。

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个行业减亏,2个行业利润下降。

与1-5月份相比,31个行业利润增幅回落,5个行业增幅提高。

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019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比1-5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

6月末,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44979亿元,同比增长26.4%,增幅比5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

产成品资金1809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5月末加快1.8个百分点[2]。

2010年以来,在国内外良好经济环境的支持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从现在开始即着手进行化解,否则有可能孕育着危机的因素,决不能掉以轻心,风险防范应警钟长鸣。

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详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

立足于当前环氧氯丙烷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对中国环氧氯丙烷行业的市场供需、产业链发展、市场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与经营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环氧氯丙烷行业的前景与发展。

环氧氯丙烷的市场和生产现状及未来展望

第一章:

环氧氯丙烷行业的市场和生产现状

第一节、环氧氯丙烷的概况

1.环氧氯丙烷(简称ECH),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主要工业用途是作为合成甘油、环氧树脂、氯醇橡胶、硝化甘油炸药等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纤维素酯、树脂和纤维素醚的溶剂;

还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稳定剂、胶粘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原料。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等多种产品,运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医药、电子等领域。

2.基本性质: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英文名称:

3-Chloro-1,2-epoxypropane;

Epichlorohydrin,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CAS号:

106-89-8,分子式C3H5OCl,分子量92.85,密度1.18066g/cm3,沸点115.2℃,凝固点-57.2℃,折射率(nD20)1.4382,闪点(开杯)40.6℃,自燃点415℃,微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环氧氯丙烷在常温常压下,它是无色透明、易燃、易爆、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具有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其蒸汽对眼、鼻、喉均有强刺激性。

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5ppm)。

环氧氯丙烷不溶于水,溶于乙醚、醇类、四氯化碳、丙酮、苯等许多有机溶剂,并能溶解醋酸纤维素、松香树脂等,能和氯化橡胶,聚氯乙烯树脂等含氯高分于聚合物混溶。

表1.1环氧氯丙烷基本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

环氧氯丙烷

英文名称:

Epichlorohydrin;

ECH;

中文别名:

表氯醇;

3-氯-1,2-环氧丙烷;

1-氯-2,3-环氧丙烷;

CASRN.:

106-89-8

分子式:

C3H5ClO

性状

挥发的、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沸点

116.11℃

凝固点

-57.2℃

相对密度

1.18066g/cm3

折射率

1.4382

闪点

40.6℃

溶解性

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水。

3.包装:

环氧氯丙烷一般采用铁路罐车或镀锌铁桶,每桶净重200kg。

注意事项:

环氧氯丙烷有中等程度燃烧危险,燃烧后释放出氯化氢,光气和一氧化碳,危险品规程编号为62008,属二级易燃液体。

储存运输:

存于干燥、通风,温度保持在40℃以下防火、防爆并符合储存毒品和危险品要求的环境。

装卸及运输时应防止猛烈撞击,防止日照、雨淋,并符合运输部门的要求。

第二节、环氧氯丙烷行业的发展历程

美国Shell公司在1945年首次成功开发丙烯高温氯化法工业生产技术,并于194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91kt/a的丙烯高温氯化法工业生产装置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

1960年以来,13本、前苏联、西欧、东欧相继建造多套环氧氯丙烷工业装置,产量不断增加。

但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又各自开发了以丙烯醇为原料的生产工艺。

2005年后,由于丙烯价格持续走高、甘油价格稳定降低市场格局,各国开始研究甘油合成环氧氯丙烷工艺.Dow、solvay、Conser等跨国公司都已宣布掌握甘油合成环氧氯丙烷工业化技术,并都宣称近期实现工业化生产[4]。

我国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无锡树脂厂等的丙烯高温氯化法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但产量均不高。

直到1986年中石化齐鲁分公司氯碱厂引进日本旭硝子、旭电化株式会社鹿岛化学公司技术建成的32kt/a生产装置投产后,我国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能力才初具规模。

近几年,由于环氧树脂、合成甘油等产品需求强劲,促使国内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21世纪初,国内环氧氯丙烷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国内新上多家环氧氯丙烷的生产企业目前,国内环氧氯丙烷生产企业主要有7家,总生产能力达到了300kt。

大都为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但是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实际需要,每年都需要进口,且进口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第三节、国内外环氧氯丙烷市场的生产现状

1.目前世界环氧氯丙烷生产区域性很不均衡,中国、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三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也生产少量产品。

近年来随着新装置的建成投产,全球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在环氧氯丙烷应用中,涂料、粘合剂、电子、烟草、制药、橡胶、化妆品等约占总消费量的85%左右。

美国、西欧、日本是环氧氯丙烷的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约占世界70%。

亚洲近几年经济发展总体较快,特别是中国需求增长较快,需求增长幅度大[2]。

目前,国际市场上环氧氯丙烷的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美国,亚洲和东欧各国为主要进口国,西欧的环氧氯丙烷供需基本平衡。

世界环氧氯丙烷的生产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生产国家和地区:

一是生产国家和地区少,且发展不平衡,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生产能力合计达154.4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5.8%。

生产能力居前五位的生产商是Dow公司、Hexion专用化学品公司、中国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台湾台塑公司和Solvay公司Dow生产能力48.0万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6.7%;

Hexion生产能力17.5万t/a,约占9.7%;

中国海力生产能力16万t/a,约占8.9%;

中国台塑生产能力10万t,a,约占5.6%;

Solvay生产能力9.2万t/a.约占5.1%。

二是工艺路线比较单一,产能力不足5%,少数公司采用甘油法。

三是亚洲生产能力近几年增加迅速,尤其是2008年中国的生产能力达到53.1万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9.5%,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国。

近几年,由于环氧树脂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环氧氯丙烷发展前景看好,因此许多企业新建或扩建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

截止2009年5月,我国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1.4万吨[7]。

由于前期下游市场需求强劲,加上国内供应紧张,产品利润较大,目前国内仍有多家企业还在建设或规划建设环氧氯丙烷装置.2010年增加产能:

山东海力8万吨;

江苏扬农4万吨;

福建豪邦2.5万吨,共计14.5万吨。

另外,国内还有多家企业拟建环氧氯丙烷装置。

据预测,到2013年我国环氧氯丙烷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年。

表1我国ECH主要生产企业(10kt/a)

生产单位

产能

选用技术

齐鲁石化氯碱厂

3.2

日本旭硝子氯丙烯法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厂

3.4

意大利CONSER公司氯丙烯法

天津化工厂

6

日本昭和电工醋酸丙烯脂法

山东东营联成化工有限公司

2

氯丙烯法

江苏扬农化工公司

甘油法

江苏三蝶化工公司

2.5

山东博汇化工集团公司

16

山东鑫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合计

47.1

第四节、国内外环氧氯丙烷市场的消费现状

1.2007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12.0万吨,北美洲、西欧和亚洲地区是主要消费地区,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8%、22,9%、53.6%。

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合成甘油,其中生产环氧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2.1%,生产甘油的消费量约占4.O%,其他方面(包括弹性体、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缩水甘油醚、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和季铵盐等)约占13.6%。

目前国内环氧氯丙烷消费结构为:

环氧树脂行业占85%,合成甘油占7%,氯醇橡胶占2%,其他占6%。

其中涂料、复合材料、电子电器,胶粘剂等是环氧树脂的主要消费领域[3]。

涂料是我国环氧树脂最主要的消费市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环氧树脂涂料的需求将会增长很快;

在复合材料市场,主要是进口环氧树脂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对复合材料的需求必将会有较大增长;

电子电器工业目前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今后该领域还将会有较快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住宅建设不断加快,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消费将会高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环氧氯丙烷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

2002年,表观消费量为10.35万吨,2007年,进一步增加到约35.26万吨,同比增长约34.2%,2002~2007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约27.8%。

国内产品的自给率也由2002年的57.9%增加到2007年的约79.3%。

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环氧氯丙烷的表观消费量比2007年略有下降,但2009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内环氧氯丙烷的表观消费量约为44.5万吨,预计到2013国内的环氧氯丙烷消费量将会达到65万吨[8]。

表22000-2007年国内ECH供需情况统计(101d)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

4

4.5

9

7.3

12

23.6

进口量

2.54

3.55

4.37

6.91

9.79

11.09

14.53

8.02

表观消费量

6.05

7.53

10.34

15.88

17.04

9.09

26.5

31

2.环氧氯丙烷进出口情况[9]

2006年国内环氧氯丙烷的进口量达到高峰后,由于国内产能、产量的迅速增长,环氧氯丙烷进口量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并且出口量不断增加,国内环氧氯丙烷已经从严重供不应求转变为严重供大于求。

2005-2010年环氧氯丙烷进出口量和自给率见表3。

表32005-2010年环氧氯丙烷进出口量和自给率

3.市场价格走势

2009年,在国内环氧氯丙烷产能严重过剩,下游行业需求不振等的影响下,市场价格开始围绕着开工率、成本而波动。

2010年,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经历了几度从高峰跌到低谷,又自低谷攀上高峰的轮回;

春节过后,由于部分环氧氯丙烷企业开车负荷提高或装置恢复正常运行,市场供应量增加,下游需求疲软,在供大于求状况下,部分供应商低价抛售,环氧氯丙烷价格从16500~16700元/t大幅下挫至13800元/t;

而4月后不少供应商大量接单预售,库存压力明显缓解,现货资源减少,供应商开始控制出货并持续推升报价,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自13800元/t一路暴涨至17500元/t。

然而,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暴涨带来的喜悦还未散去,新一轮风暴接踵而至;

5月后受原油价格持续暴跌影响,不少大宗商品价格陆续下跌,环氧氯丙烷市场交易气氛大幅回落;

6月中旬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跌至成本线12500元/t附近,陷入成本与需求的博弈。

市场沉寂了一个半月后,再次进人强力上升通道;

8月初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1周内上涨2000元/t,随后在国际供应紧张、国内开工率不足、需求强劲的影响下,经过几轮持续拉涨,价格上涨到9月底的16600元/t相对高位后又进人了新一轮的下跌,年底以全年次低位13200元/t收盘。

2009-2010年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走势图见下图。

环氧氯丙烷行业展望

(1)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减慢。

纵观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的前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阴影依然挥之不去,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原油的高库存,都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之路仍面临较大考验。

(2)中国经济增速回落

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决定中国出口市场预期回落。

在国家出口一个有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后,内需的再增长也存在较大困难,国内经济增速将稳步回落。

国内通货膨胀仍将成为国家着力控制的焦点。

(3)2010年国内通货膨胀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在经历了2008年第4季度至2010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加,然而通胀的控制非短期能够立竿见影,因此通过膨胀也将对行业整体均价拉高起到明显作用。

高温氯化法环氧氯丙烷的扩建仍未停止,2011年已经确认的新增高温氯化法环氧氯丙烷产能9万t/a。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6.0%的速率增长,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50.0万吨,其中美国和西欧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02.5%,而亚洲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约12.0%。

环氧氯丙烷生产方法综述

第三章: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及特点

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目前,世界上9O%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与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环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国内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齐鲁股份公司、中国石化巴陵股份公司、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均采用此法。

该工艺特点:

①工艺成熟,操作稳定;

②有中间产品氯丙烯,而氯丙烯可用于生产农药、树脂、黏合剂、涂料等的生产,在环氧氯丙烷市场过剩时可直接销售,能很好平衡生产;

③反应副产品多,原材料转化率低,消耗定额高;

④设备腐蚀严重,能耗定额高,污水排放量大。

醋酸丙烯酯-丙烯醇法

前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均开发了利用乙酸丙烯酯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

前苏联是采用先氯化后水解工艺,昭和电工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工艺。

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成乙酸丙烯酯,乙酸丙烯酯水解制烯丙醇,合成二氯丙醇以及二氯丙醇环化生成环氧氯丙烷4个反应单元。

国内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此法。

①主要原料氯气和石灰用量少;

②采用了乙酰氯化技术,收率较高;

③反应条件缓和,生产故障少且避免了副产物氯化烃类的生成;

④反应步骤多,为防止醋酸腐蚀需用不锈钢设备材料,且装置投资相对较高。

第三节:

丙烯醛法

DOW化学开发了丙烯醛制环氧氯丙烷的工艺,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催化氧化制取丙烯醛,丙烯醛氯化生成2,3-二氯丙醛,2,3-二氯丙醛加氢生成2,3-二氯丙醇,2,3-二氯丙醇脱去氯化氢生成环氧氯丙烷4个反应单元。

①丙烯醛转化成2,3-二氯丙醇的选择性较高;

②丙烯的分离精制较为复杂,投资费用大。

甘油氯化法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高涨,作为替代能源的生物柴油广受青睐,而随着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廉价甘油大量涌现。

据了解,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0t生物柴油就会副产1t甘油,由于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供过于求,因此寻求甘油利用的新途径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Solvay公司和Dow公司都相继开发出甘油法ECH生产工艺。

Solvay开发的甘油法Epicerol工艺采用专有催化剂,通过甘油与HCI反应,用一步法制取中间体二氯丙醇,因此无需使用氯气。

此外,该工艺产生的氯化副产物极少,大大减少了水的消耗。

该工艺首套10k/a工业化生产装置已于2007年4月在法国Tavaux地区投产,该装置以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时的副产物--甘油为原料。

Solvay公司还拟在泰国投资建一套100kt/a装置,拟定2009年中期投运。

Dow也同期宣布,将首次采用其甘油法专利工艺在上海漕泾建设一套150kt/a的生产装置,预定2010年投产。

日本大曹公司也在研究甘油法ECH生产新技术,并拟定2008年5月在水岛投产一套lt/d的甘油法ECH中试装置。

与常规技术相比,由于甘油法具有成本优势和环保优点,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环氧氯丙烷生产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该法在ECH总产能中所占比例将会有所提高。

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短,投资少。

②甘油法无需要昂贵的催化剂,生产成本较低。

③甘油法副产物少,废物处理成本低。

④整个生产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安全可靠。

⑤甘油法原料资源丰富:

⑥生产时间短,技术来源少。

其它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技术

环氧丙烷法氯化制备环氧氯丙烷采用环氧丙烷作为原料,在正磷酸三锂催化下有选择地异构化成丙烯醇,丙烯醇与氯气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被氢氧化钙皂化成环氧氯丙烷,精馏得成品。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环氧氯丙烷5万吨和1.5万吨精甘油。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环氧氯丙烷生产企业,如Dow、Resolution功能产品公司、台塑等公司的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装置规模在8-10万吨之间,中小型生产装置也在2.4-5.0万吨/年之间,其中最大的单套装置生产能力是Dow化学公司在美国的装置,生产能力为36.3万吨/年。

本项目在充分考虑国内环氧氯丙烷的市场情况、装置投资规模、工艺技术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装置规模情况,同时参考甘油法环氧氯丙烷新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建议环氧氯丙烷装置的建设规模为5万吨/年,当环氧氯丙烷产能过剩时还可生产年产1.5万吨精甘油。

产品方案

根据国家对化工行业的政策导向,结合企业及市场状况,本项目拟新建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副产一定量的高纯盐酸、氯化钙、氯化钠、氯丙烯和甘油。

本项目产品方案中氯化收率90%以上,皂化收率85%以上,投入小,生产成本低。

工艺技术方案

1)第一部分丙烯高温氯化法制环氧氯丙烷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工艺进行生产,特别是国内石油化工和盐化工近几年发展较快,丙烯和氯气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给环氧氯丙烷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2006-2007年,山东、江苏沿海地区利用地域优势,在距离石油化工厂和盐化工厂较近的地方建成了几套环氧氯丙烷装置,均创造了较好的效益[10]。

1反应机理

丙烯高温氯化法制取环氧氯丙烷主要包括:

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与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1)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

丙烯与氯气经干燥、预热后以4—5:

1的比例混和进入高温氯化反应器,短时间(约3s)内进行反应,生成氯丙烯和氯化氢气体。

精制后得氯丙烯产品,同时副产D—D混剂(1,2-二氯丙烯和1,3-二氯丙烯),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后得到工业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主要副反应有:

(2)氯丙烯与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氯气在水中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氯丙烯反应生成二氯丙醇,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产物2,3-二氯丙醇约占70%;

1,3-二氯丙醇约占30%。

(3)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二氯丙醇水溶液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反应方程式如下:

2工艺流程简述

丙烯高温氯化工艺主要有8道工序[6]:

(1)丙烯回收工序

来自盐酸吸收系统的丙烯气体经除尘过滤器除尘、丙烯压缩机压缩、丙烯冷凝器冷凝液化后,收入丙烯受槽。

(2)反应工序

液体丙烯一部分进入丙烯蒸发器与反应流出物进行第一次换热,在丙烯蒸发器内与循环水进行第二次换热后,在丙烯雾沫分离器内蒸发除去雾沫;

气态丙烯经丙烯预热器与热媒进行第三次换热,在反应流出物冷却器中与反应流出物进行第四次换热后,温度达到280℃后进入反应器。

另一部分液体丙烯经流出物急冷器与氟利昂换热后进入预分馏塔,作为控制塔顶温度的冷源。

来自液氯装置的汽化氯,经氯气雾沫分离器除去雾沫,进入反应器与丙烯进行高温氯化反应,反应温度470℃,反应压力在0.1MPa以下。

反应流出物与丙烯进行第一次换热,经流出物二次冷却器与热媒进行第二次换热,在气体分离器中分离炭粉后,进入丙烯蒸发器与丙烯进行第三次换热后部高沸物凝结成液体,在液体分离器中进行分离,液体送往粗氯丙烯干燥器中除去水分以后,少量送往文丘里洗涤器作为工作介质,其余送到丙烯汽提塔;

分离液体后的气体经塔顶换热器与丙烯、氯化氢气体进行第四次换热,在流出物急冷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