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437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简答题及答案.docx

二简答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答案

1.直剪试验有几种方法?

其结果是什么?

答:

(1)直剪试验的种类:

慢剪、固结快剪、快剪。

(2)试验结果整理:

以垂直压力为横坐标,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将4个点点绘到该坐标图中,最后连接4点,4点应成一条直线。

该直线的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甲,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黏聚力c。

如下图所示。

2.试述土的分类依据,并简述《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土的粒组划分情况。

答:

(1)土的分类依据:

土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一2007)中,土的粒组划分为:

巨粒组、粗粒组、细粒组。

3。

试述土的击实特性。

答:

土的击实特性:

(1)击实曲线击性状如下:

①击实曲线有一峰值,此处的干密度为最大干密度.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

峰点表明,在

一定击实功作用下,只有土的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压实效果最好。

土能被击实至最大干密度。

②曲线左段比右段坡度陡,表明含水率变化对于干密度的影响在偏干时比偏湿时明显。

③击实土是不可能被击实至完全饱和状态。

(2)不同土类的压实特性不同,含粗颗粒越多的土,其最大干密度越大,最佳含水率越小。

(3)不同击实功对土的压实特性有影响,增大击实功,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

4.试述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

答:

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有:

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结合水膜的厚度;土的结构构造;水的黏滞度;土中气体。

5.试述击实曲线特性。

答:

击实曲线的特性:

(1)击实随线有一峰值,此处的于密度为最大干密度,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

峰点表明,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

只有土的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压实效果最好,土能被击实至最大干密度。

(2)曲线左段比右段坡度陡,表明含水率变化对于干密度的影响在偏干时比偏湿时明显。

(3)击实土是不可能被击实至完全饱和状态。

6.什么是土的CBR值?

试述土CBR值的取值方法。

答:

(1)CBR值:

指试料贯入量2.5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人相同贯人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

(2)CBR值计算方法:

①一般采用贯人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

CBR=

×l00。

②贯人量为5ram时的承载比:

CBR=

×l00。

如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

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

7.什么是土工织物有效孔径?

用什么方法测定?

.答:

(1)土工织物有效孔径指能有效通过土工织物的近似最大颗粒直径,采用干筛法测定。

(2)测定方法如下:

①试验前将标准颗粒与试样同时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调湿平衡。

②将同组5块试样平整、无褶皱地放在支撑筛网上。

从较细粒径规格的标准颗粒中称509,均匀撒在土工织物表面上。

③将筛框、试样和接收盘夹紧在振筛机上,开动振筛机,摇筛试样10min。

④关机后,称量通过试样进入接收盘的标准颗粒质量。

⑤更换新一组试样,用下一较粗规格粒径的标准颗粒材料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取得不少于三组连续分级标准颗粒材料,并有一组的过筛率达到或低于5%。

8.试论述影响石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

影响石料抗压强度的因素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主要是石料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和构造、裂隙的分布等;外因主要取决于水的影响和试验条件.如试件的几何外形、加载速度等。

9工地上有一批砂样欲用于配制水泥混凝土,如何根据筛分试验判定该砂样的工程适用性?

答:

(1)采用干筛法筛分砂样,计算级配的三个参数:

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质量通过百分率。

(2)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判断砂的粗细程度,即为粗砂、中砂或细砂。

(3)依据现行规范查出水泥混凝土使用相应粗度砂的级配要求。

(4)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级配曲线及级配范围。

(5)判定:

若该砂的级配曲线处于级配范围中,则可判定该砂样可以用于水泥混凝土。

10.试问采用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的步骤?

答:

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的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对所用各集料进行筛分,计算出各自的通过百分率。

确定设计级配要求的级配范围,并计算出要求的级配范围中值。

(2)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

按规定尺寸绘一矩形图框。

连对角线作为要求级配曲线中值。

纵坐标按算术标尺,标出通过百分率。

依据要求级配中值的各筛孑L通过百分率标于纵坐标上,从纵坐标引水平线与对角线相交,再从交点作垂线与横坐标相交,其交点即为各相应筛孔尺寸的位置。

(3)确定各种集料用量

将各种集料的通过量绘于级配曲线坐标图上。

从右端最粗的集料开始向左端每两条相邻集料的级配曲线依次分析,实际集料的相邻级配曲线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根据各集料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

①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叠,即某集料级配曲线下部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上部搭接时,应在重叠部分引一条等分的垂线,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

②两相邻级配曲线相接,即某集料的级配曲线末端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首端正好在一垂直线上时,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

③两相邻级配曲线相离,即某集料的级配曲线末端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首端在水平方向彼此离开一段距离时,应作一垂直平分相离距离的垂线,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

(4)校核按图解所得的各种集料用量,校核计算所得合成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能符合要求,即超出级配范围,应调整各集料的用量。

11.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

各反映什么意义?

答: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胶砂强度。

(1)细度:

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其大小决定着水泥的水化速度和强度的发挥。

(2)标准稠度用水量:

不作为技术标准控制指标,测定目的是为配制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测定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3)凝结时间:

指水泥加水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问,对水泥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凝时问可以确定水泥的拌和、运输和浇灌时问;终凝时间可以控制施工进度。

(4)体积安定性:

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会导致构筑物强度降低,甚至引起开裂和崩塌等严重的质量事故。

(5)胶砂强度:

水泥的力学性质.目前采用ISO检验法,该方法能真实地反映水泥在使用中黏结的实际情况。

12.如何按技术标准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

答:

我国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GBl75~2007)规定:

水泥中凡不容物、烧失量、氧化镁、氧化硫、氯离子、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中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时,为不合格品。

13.简述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含义,影响工作性的主要因素和改善工作性的措施。

答:

(1)工作性的含义:

指新拌混凝土具有能满足运输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

(2)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水泥特性;②集料特性;③集浆比;④水灰比;⑤砂率;⑥外加剂;⑦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条件以及时问等。

(3)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措施包括:

①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节混凝土的材料组成;②掺加各种外加剂;③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14。

某工地施工人员拟采用下述方案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试问哪个方案可行?

哪个不可行?

简要说明原因。

(1)增加用水量;

(2)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量;(3)加入氯化钙;(4)掺加减水剂;(5)适当加强机械振捣。

答:

(2)、(4)、(5)可行;

(1)、(3)不可取。

原因分析如下:

(1)增加用水量,则增大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但不宜过多,以免出现流浆现象。

(3)氯化钙为早强剂.不改善混疑土的工作性。

(4)掺加减水剂,保持混凝土水灰比不变,工作性会显著提高。

(5)在施工中加强振捣,也可以提高工作性。

15.如何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何表示?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几个强度等级?

答: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具有95%的强度保证率。

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是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两项内容表示。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7.5、Cl0、Cl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12个强度等级。

16.试述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及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

答:

(1)影响硬化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包括:

①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②集料特性;③浆集比;④湿度、温度及龄期;⑤试件形状与尺寸、试件温度及加载方式等试验条件。

(2)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选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早强型水泥;②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③掺加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④采用湿热处理(如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

⑤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等。

17.说明砂筛分标准级配曲线图中1区、Il区、IIl区的意义?

如果某种砂的级配落在了这三个区以外的区域会出现什么问题?

配制混凝土时选用哪个区的砂较好?

请阐明原因。

答:

(1)1区砂属于粗砂范畴,Il区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的细砂组成,IIl区砂由细砂和一部分偏细的中砂组成。

(2)若砂级配曲线落在这3个区以外,说明其级配不合格,不适用于配制混凝土。

(3)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粗细适中的Il区砂。

这样可使混凝土在适中的砂率下具有较好的工作性,易于插捣成型,且硬化后的混凝土更致密均匀。

18.粗细集料中的有害杂质是什么?

对混凝土质量有何影响?

答:

(1)集料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硫酸盐和硫化物以及有机质等。

(2)泥的存在妨碍集料与水泥净浆的黏结,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集料中的云母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都有不利影响。

有机物质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

若集料中所含的硫化物和硫酸盐过多,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中与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结晶致使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

19。

简述普通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答:

普通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如下: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S,式中,fcu,k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单位为MPa;S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为MPal.645为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

(2)计算水灰比(W/C)

①按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式中αa、αb,为回归系数,fce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单位为MPa。

②按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应满足标准所规定的最大水灰比限定。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粗集料的品种、公称最大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值(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杏表选取。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①可根据获得的水灰比(w/C)和单位用水量(mwo)计算水泥单位用量,mco=mwo/(W/C)。

②按耐久性要求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校核单位水泥用量,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粗集料的品种、公称最大粒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查表确定砂率。

(6)计算砂和碎石的单位用量(mso、mgo)

①质量法

式中,P印为混凝土拌和物假定表观密度,可在2350~2450(k9/ms)范围内选定,也可查表

获得。

②体积法

式中,Pc、pw、陆、B分别为水泥密度、水的密度、砂的表观密度和碎石的表观密度,单位为k9/m3;a为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率,单位为%。

在不使用引起型外加剂时,a可取l。

20.简述普通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的调整过程。

答:

1)试拌调整提出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1)试拌:

室内试拌时,选取与实际工程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砂石材料以不计含水率的干燥状态为基准。

(2)工作性检验与调整:

按计算出的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以校核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①如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达到设计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均良好,则原有初步配合比无需调整,基准配合比与初步配合比一致。

②如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黏聚性和保水性能不好时,则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校核用的基准配合比,即mca:

mwa:

msa:

mga。

2)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制作立方体试件,检验强度步骤如下:

①为校核混凝土的强度,至少拟定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值,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0.05(或0.10),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值可增加及减少1%。

②制作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时,尚应检验拌和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黏聚性、保水性及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表征该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2)强度测定和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如下:

①按标准方法成型、养护和测定混凝:

±的强度。

检验混凝土强度,每种配合比至少制作一组(3块)试件,在标准养护28d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有条件的单位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3d、7d等)时抗压强度测试,以便尽早提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

但必须以标准养护28d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②绘制强度一灰水比关系图,选定达到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所必需的灰水比值(C/W),换算成水灰比(W/C)。

③按下列方法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a.确定单位用水量(mwb):

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并根据制作强度检验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值加以适当调整。

b.确定水泥用量(mcb):

取单位用水量(mwb)除以由强度—灰水比关系图选定的水灰比值计算得到。

c.确定单位砂用量(msb)和碎石用量(mgb):

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砂率,并按选定出的水灰比计算或作适当调整。

(3)根据实测拌和物湿表观密度修正配合比的步骤如下:

①根据强度检验结果修正后定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的计算湿表观密度:

ρc=mcb+mwb+msb+mgb。

②混凝土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为ρt,计算校正系数:

δ=ρcp/ρ’cp

③当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将混凝土配合比中各项材料单位用量乘以校正系数d,即得最终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即水泥:

水:

砂:

碎石=m’cb:

m’wb:

m’sb:

m’gb。

当两者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最终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即为水泥:

水:

砂:

碎石=mcb:

mwb:

msb:

mgb。

21.什么是细集料的砂当量?

简述其主要的试验步骤。

答:

1)细集料的砂当量是测测试筒中用活塞测定的集料沉淀物的高度与试筒中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比之百分率,以SE表示。

用以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适用于测定细集料中所含的黏性土或杂质的含量。

2)细集料的砂当量试验步骤如下:

(1)试样制备

①将样品过4.75mm筛,试样数量不少于1500g。

如样品过分干燥·可在筛分之前加少量水分润湿。

用包橡胶的小锤打碎土块。

当粗颗粒部分被在筛分时不能分离的杂质裹覆时,应进行清洗,并回收细粒放入试样中。

②测定试样含水率,以两次测定的平均值计,准确至0。

1%。

经过含水率测定的试样不得用于试验。

③称取试样的湿重。

按测定含水率计算相当于l209干燥试样的样品湿重m1,准确至0.1g。

(2)化学试剂配制

①配制高浓度氯化钙(CaCl2)溶液:

按无水氯化钙(g):

蒸馏水(mL)=1:

2进行配制。

②配制浓溶液(1L):

用量筒量取272mL高浓度氯化钙溶液。

称取484.8g丙三醇和13.6g甲醛,均装入lL量筒中,并用少量蒸馏水分别对盛过三种试剂的器皿洗涤3次·每次洗涤的水均放人量筒中,最后加入蒸馏水水至lL刻度线。

将配制的1L溶液倒人2L的烧杯或量筒中,混合均匀,装入密封容器备用,作为试验的浓溶液。

③制备冲洗液:

取试验用的浓溶液125mL±1mL装入5L塑料桶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L±0.005L。

(3)试验步骤

①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吸人试筒直到最下面的100mm刻度处(约需80mL试验用冲洗液)。

②把相当于120g±lg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仔细地倒人竖立的试筒中。

③用手掌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去气泡,并使试样尽快润湿,然后放置l0min。

④在试样静止lominilmin结束后,在试筒上塞上橡胶塞堵住试筒,用手将试筒横向水平放置,或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机上。

⑤开动机械振荡器,在30s+ls的时间内振荡90次。

用手振荡时,仅需手腕振荡,不必晃动手臂,以维持振幅230mm+25mm,振荡时间和次数与机械振荡器同。

然后将试筒取下竖直放回试验台上,拧下橡胶塞。

⑥将冲洗管插入试筒中,用冲洗液冲洗附在试筒壁上的集料,然后逐渐将冲洗管插到试筒底部,慢慢转动冲洗管,同时匀速缓慢提高冲洗管,使附着在集料表面的土粒杂质浮游上来,直至溶液达到380mm刻度线为止。

⑦缓慢匀速向上拔出冲洗管,当冲洗管抽出液面,且保持液面位于380mm刻度线时,切断冲洗管的液流,使液面保持在380mm刻度线处,然后开动秒表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静置20min±15s。

⑧静置20min后·用尺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状凝结物上液面的高度h1。

如有可能,同样测得从试筒底部到沉淀部分上液面的高度h2,准确至lmm。

⑨将配重活塞徐徐插入试筒里,直至碰到沉淀物时,立即拧紧套筒上的固定螺丝。

将尺子插入套筒的开口处,使零点对准活塞的底面.从套筒}:

而线读取沉淀高度h2,准确至lmm。

同时记录试筒内的温度,准确至1℃。

(4)试样的砂当量值计算:

SE=

×100,以百分率计。

其中,h1为试筒中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h2为试筒中用活塞测定的集料沉淀物的高度。

试验的目测砂当量值计算:

SEV=

×100,其中,

为试筒中目测集料沉淀物的高度。

(5)精度要求:

一种集料应平行测定两次。

集料的砂当量SE或SEV是二个试样平行测定的砂当量的平均值,以活塞测得砂当量为准,并以整数表示。

22.细集料亚甲蓝值的含义是什么?

简述其主要的试验方法。

答:

1)细集料亚甲蓝值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以MBV表示。

亚甲蓝值用以评价细集料的洁净程度,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黏土矿物。

2)细集料亚甲蓝值试验方法如下:

(1)配制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

①测定亚甲蓝中的水率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l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

ω=(mh-mg)/mg×l00。

注:

每次配制亚甲蓝溶液前,都必须首先确定亚甲蓝的含水率。

②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③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④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全20℃。

⑤将溶液倒入l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人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⑥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人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制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制备细集料悬浊液

①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9,置烘箱中在105C±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②称取试样2009,精确至0.19。

将试样倒人盛有500mL±5ml。

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l0mm。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人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3)亚甲蓝吸附量的测定

①将滤纸架空放置在敞口烧杯的顶部,使其不与任何其他物品接触。

②细集料悬浊液在加入亚甲蓝溶液并经400r/min±40r/min转速搅拌lmin起,在滤纸上进行第一次色晕检验。

即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液滴在滤纸上形成环状,中问季等型算挲物,液滴的数量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之间。

外围环绕一圈无色的水环。

当在沉淀物周围边缘放射出一个宽度约1mm左右的浅蓝色色晕时,试验结果称为阳性。

注:

由于集料吸附亚甲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色晕试验过程中.色晕可能在出现后又消失了。

为此,需每隔lmin进行一次色晕检验,连续5次出现色晕方为有效。

③如果第一次的5mL亚甲蓝没有使沉淀物周围出现色晕,再向悬浊液中加入5mL亚甲兰挲鋈,继续搅拌lmin,再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进行第二次色晕试验,若沉淀物尽旱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沉淀物周围放射出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④停止滴加亚甲蓝溶液,但继续搅拌悬浊液,每lmin进行一次色晕试验。

若色晕在最初的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并进行色晕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为止。

⑤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v,精确至lmL。

注:

试验结束后应立即用水彻底清洗试验用容器。

清洗后的容器不得含有清洁剂成分,建议将这些容器作为亚甲蓝试验的专门容器。

(4)计算细集料亚甲蓝值

,精确至0.1。

注:

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23。

如何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

简述其主要试验方法及步骤。

答:

1)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70.7min×70.7min×70.7min的正方体试件,在标准温度(20℃+3℃)和规定湿度(水泥混合砂浆相对湿度为60%~80%。

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确定的。

砂浆抗压强度是确定其强度等级的重要依据。

2)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如下:

(1)制作砌筑砂浆试件时,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有吸水性较好的纸的普通黏土砖上(砖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0%),试模内壁事先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

(2)放于砖上的湿纸,应为湿的新闻纸(或其他未黏过胶凝材料的纸),纸的大小要以能盖过砖的四边为准,砖的使用面要求平整,凡砖四个垂直面黏过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后,不允许再使用。

(3)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

(4)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30min),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6)标准养护的条件:

水泥混合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l0mm。

(7)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显著变化;试验前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l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l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8)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