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644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要点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路基综合接地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1、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2、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

(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

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

(3)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

(1)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按需设置)尾端C型压接。

(2)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4、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桥隧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接地端子连接。

5、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附横向连接里程表

(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6、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

(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

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

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2)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设置位置应根据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等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

(3)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

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

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4)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

7、跨线桥处的路基地段,在桥墩处预留分支引接线,在电力槽内预留路基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与接地端子尾端压接,以便于跨线桥接地装置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8、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四、桥梁综合接地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1、桥梁综合接地参照“向莆施图(桥)参-V”;

2、综合贯通地线上任意一点的对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3、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用砂防护,充分利用桥墩基础作为接地极。

4、综合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采用铜当量截面为35m2的耐腐蚀环保型接地铜缆。

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梁端处电缆槽内预埋的M16接地端子通过引接线连接。

5、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6、每个桥墩均设综合接地体,其接地体及引接线利用梁体、桥墩及桥基础内部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

作为接地钢筋的结构钢筋电气上连通,如结构钢筋直径小于φ16,可采用2根结构钢筋并联,但并联后钢筋截面积不小于φ16的钢筋截面积。

钢筋接续、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且需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7、当桥墩为扩大基础时,利用基础底层钢筋网作为接地体,如果基础底层无钢筋,则在基础底层铺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接地体。

在基础底层钢筋网中选用直径为φ16、间距为1m×

1m的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8、当桥墩为桩基础时,在每根桩基内选择一根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利用承台底层钢筋网与桥墩内接地钢筋相连(采用焊接)。

9、基础上部侧面距离地面以下0.3m处预埋一个用于测试的M16接地端子(水中墩除外)。

当基顶埋深超过0.3m时,M16接地端子埋于墩身内。

10、在墩顶及梁底部预埋连接接地钢筋的M16接地端子,并与接地钢筋采用焊接。

11、梁与墩的连接采用截面积为50mm2的不锈钢钢绞线与预埋的接地端子栓接。

12、所有接地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单面焊接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不小于55mm。

13、对于连续梁,在梁体中利用桥面保护层上部非预应力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用的接地钢筋,其纵向结构钢筋距离混凝土表面要求不小于100mm。

14、对于连续梁,桥梁上的接触网基础钢筋及通信辅助杆基础与桥面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接地。

15、对于简支T梁,梁端的横向接地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用,横向接地钢筋与桥墩内接地钢筋连接。

五、隧道综合接地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1、隧道内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电力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接地装置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底板钢筋;

2、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2根Φ10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长度小于100m的隧道除外),钢筋端头间距不小于10cm;

3、隧道内每间隔100m在各信号、电力电缆槽侧墙上各预埋1个接地端子;

每间隔50m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外缘预埋1个接地端子;

4、每个综合洞室及接触网下锚洞、开关洞内均需预埋两个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接地;

5、II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

利用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确定,每个接地极中有1根φ14横向钢筋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此根φ14横向钢筋与底板用地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和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用于接地的2根Φ10纵向结构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L”形焊接,底板其它用于接地的纵、横向钢筋间连接采用双面点焊。

6、Ⅲ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

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或格栅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2倍锚杆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设置专用环向接地钢筋。

专用环向接地钢筋(或格栅钢架)与接地锚杆焊接,并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的2根Φ10纵向接地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

7、Ⅳ、Ⅴ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

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2倍锚杆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用于接地的钢架与接地锚杆焊接牢固,并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的2根Φ10纵向接地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

8、明洞段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

明洞段隧道内综合接地应利用明洞仰拱衬砌外侧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确定,接地钢筋设置参照II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办理。

9、隧道洞口里程处综合接地设置:

每个隧道洞口里程处综合接地左右侧各预埋4个接地端子,具体详见“向莆隧参(综合接地)-02-1”。

10、隧道综合洞室内的综合接地

在综合洞室的二次衬砌内左右侧各预埋1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同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的2根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11、接触网专业接地

在隧道下锚洞两侧侧壁预留接地扁钢作为接触网接地用,接地扁钢要求与隧内接钢筋相连,接地扁钢的里程为下锚洞中心里程。

接地扁钢外露于衬砌外的长度为200mm,厚度为4mm,距沟槽盖板顶面高度400mm。

扁钢开孔直径为16mm,孔间距50mm。

12、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的2根Φ10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通过φ16的连接钢筋与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13、在通信信号电费槽靠线路侧侧墙上部的纵向接地钢筋与贯通地线连接处,在各信号、电力电缆槽靠线路侧墙上内缘和通信信号电缆槽远线路侧侧墙内缘各预埋1个接地端子(即每100m预埋4个接地端子),并在相邻的连接处中间里程处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外缘再预埋1个接地端子(即每50m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外缘再预埋1个接地端子)。

六、车站范围综合接地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1、车站咽喉区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

(1)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的埋设及施工工艺要求与区间路基地段相同。

(2)每个接触网支柱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设置2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端子间隔0.5m。

供轨旁通信、信号、信息等弱电设备、设施接地。

(3)车站咽喉区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处的电力电缆槽侧壁分别设置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

(4)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置2个桥隧型接地端子,采用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相接。

2、站台区综合接地方案

(1)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的敷设:

A、站台范围内的贯通地线与咽喉区贯通地线同径路敷设,自站台墙一侧纵向贯穿整个站台区。

B、分支引接线约每100m设置一处,一端与贯通地线C形压接,另一端与站台墙预留的接地端子拴接。

(2)站台墙接地钢筋及接地端子设置

A、在站台墙内,站台面上层靠线路侧60cm范围内的纵向结构钢筋需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通过站台墙内的部分横向、竖向结构钢筋将站台面纵向结构钢筋连接起来,并构成站台墙接地装置,并约每100m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一次。

B、在每个站台墙靠钢轨一侧的侧墙下部,约每100m设置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并与站台墙接地装置相连接,端子孔朝向线路,采用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

C、在基本站台墙靠信号楼(或室)一侧的上部预留4个接地端子,以便于信号楼(或室)的环形地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接地端子与站台墙内的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D、中间站台两侧站台墙的接地装置通过接地连接线与相邻站台的站台墙接地装置在站台两端实现等电位连接。

(3)接触网基础接地

侧线铺轨前,在线间碎石层下方敷设热镀锌扁钢(规格50mm×

4mm,厚度不小于4mm,下同),将接触网基础上的接地端子与站台墙靠钢轨侧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

(4)信号楼(或综合站房)等建筑物接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A、距铁路20m范围内铁路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B、综合接地系统在信号楼上、下行两端应分别与其环形接地体连接,每端设2根连接线,2根连接线的间隔为2~3m。

C、其他建筑物的地网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D、与建筑物地网连接的接地干线,可用铜排或热镀锌扁钢埋地敷设,铜排的截面积不小于50mm2,热镀锌扁钢的截面积不小于200mm2。

厚度均不小于4mm。

(5)利用雨棚网架各金属构件及金属柱作防雷接闪器及引下线,利用各柱基础承台内主钢筋作接地装置,各基础内钢筋应用40×

4镀锌扁钢焊接连通,扁钢埋深不小于1m,为保证接地可靠性,各柱对应桩基础用直径16圆钢将各柱头保护钢板连接;

雨棚接地体与站房接地网连接。

(6)其他接地

站台范围内旅客可接触的建筑物及金属构件等应采取等电位或分设接地等措施,或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七、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无砟轨道中接地钢筋利用道床内结构钢筋,取道床板上层三根(中间一根和两侧各一根)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单元设置一根横向接地钢筋及预埋L型接地端子。

纵横向接地钢筋交叉点应焊接,接地钢筋不得构成电气环路。

接地钢筋与其他钢筋交叉时应进行绝缘,设置绝缘卡并用塑料固定卡条绑扎。

道床板接地端子应尽可能靠近信号预埋接地端子的位置,道床板内接地端子与道床板内纵向接地钢筋进行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焊接,单面焊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不小于4mm。

接地端子材料为GB00Cr17Ni14Mo2。

接地电缆为不锈钢钢缆,截面不小于200mm。

道床板钢筋架设完后,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测量每个结构钢筋节点的绝缘性能,采用不低于500V的兆欧表测量,测量结构应不小于2MΩ

八、铁路综合贯通地线的敷设及接续施工监理交底

1、防水防腐自粘胶带

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应采用防水防腐性能优异的专用自粘胶带。

作为接头的二次防腐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只需简单绕包就可以形成一层粘接牢固,强度很高的完整保护层,胶带自然成为一体,对接头具有非常好的防腐和防水作用。

2、接续方法

2.1接续准备

2.1.1挖沟时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清理接头处沟底浮土,为接续提供必要的环境即可。

2.1.2准备好棉纱、电工刀、钢卷尺、“C”字连接器、自粘胶带、手动液压钳、等接续材料。

2.2贯通地线接续

2.2.1直型接续

2.2.1.1将贯通地线接续支架在接头坑内放置平稳,把贯通地线端头固定在接续支架上。

用钢卷尺在待接续的两根接续贯通地线端头量出80mm长度,做好标记。

2.2.1.2用电工刀在标记处环切贯通地线一周,再向贯通地线端部纵向切割到头,用螺丝刀撬开贯通地线外护套,剥掉外护套,露出内部铜缆;

用相同方法剥好另一根贯通地线。

剥贯通地线外护套时不可用力过大伤及内部铜缆。

2.2.1.3将待接续的两根贯通地线端头同时穿入2个“C”字连接器。

“C”字连接器端口朝下,线头端部超出“C”字连接器端部2mm左右。

要求每个接续点采用2个“C”字连接器压接,“C”字连接器之间的距离为25~30mm。

2.2.1.4在手动液压钳上安装压接模具。

用手动液压钳夹住“C”字连接器按压手柄进行压接,直至压模自动弹回即完成压接。

2.2.1.5取自粘胶带20cm,紧密缠绕在接续处,缠绕搭接率在30%~40%带宽度。

要求完全覆盖住接续位置并搭接保护护套至少3~5cm距离。

缠绕后外观平整,手摸后无明显铜线芯的痕迹。

2.2.1.6待接续处密封处理好后,将贯通地线归位。

并清理接续工具及材料,把接头埋好夯实后应做好标记。

2.2.1.7接续结束,整理工具,清洁现场。

4.2.2分支型接续

4.2.2.1将贯通地线接续支架在接头坑内放置平稳,把贯通地线端头固定在接续支架上。

用钢卷尺在主线芯贯通地线端头量出100mm长度,两端做好标记。

在分支贯通地线端头量出80mm长度,做好标记。

2.2.2.2用电工刀在主线芯贯通地线两个标记处环切一周,再纵向切割中间护套,剥掉护套,露出100mm长度的铜导体。

分支贯通地线端头剥掉80mm长度护套,露出铜导体,待接续。

注意剥贯通地线外护套时不可用力过大伤及内部铜缆。

2.2.2.3将待接续的两根贯通地线端头同时穿入2个“C”字连接器。

4.2.2.4在手动液压钳上安装压接模具。

4.2.2.5取自粘胶带35cm,紧密缠绕在接续处,分枝处自粘胶带采用“8”字型缠绕在两个分枝上,缠绕长度要求完全覆盖接续位置并搭接保护护套3~5cm,然后再把两个分枝并到一起,外层再缠绕3~5cm长度。

缠绕搭接率在30%~40%带宽度。

最后用喷枪热熔。

4.2.2.6待接续处密封处理好后,将贯通地线归位。

4.2.2.7接续结束,整理工具,清洁现场。

4.2.3终端接线端子的压接

4.2.3.1接续准备

4.2.3.1.1根据引接线的截面大小选择合适的终端接线端子。

4.2.3.1.2准备好棉纱、电工刀、钢卷尺、自粘胶带(地线专用胶带)、端子手动液压钳等接续材料。

4.2.3.1.3用钢卷尺在待接续的引接线端头量出50mm并做好标记,用棉纱将引接线接续处200mm范围的贯通地线外护套表面擦拭干净。

4.2.3.2接续方法

4.2.3.2.1在引接线端头标记处用电工刀环切引接线一周,再向引接线端部纵向切割到头,用螺丝刀撬开引接线线外护套,剥掉外护套,露出内部铜缆。

4.2.3.2.2将剥好的引接线穿入接线端子

4.2.3.2.3在端子手动液压钳上安装六边形压接模具。

用手动液压钳夹住终端接线端子按压手柄进行压接。

压接应从靠近线鼻子接线孔处开始,直到手柄按压不动的程度即完成压接。

转动手柄压模即可自动弹回。

为了保证压接牢固,应将液压钳旋转90度进行二次压接。

要求每个线鼻子至少压接两道,保证压接接触面积不少于200mm2。

4.2.3.2.5取10cm自粘胶带紧密缠绕在接续处,缠绕搭接率在30%~40%带宽度。

4.2.3.2.6确认密封好后,方可将贯通地线归位。

4.2.3.2.7接续结束,收拾工具,清洁现场。

4.3路基电缆槽使用的母排与贯通地线的连接等同4.2.3条规定。

4.4接续质量检查

4.4.1直型接续、分支型接续、终端接线端子的压接接续处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

4.4.2直型接续、分支型接续、终端接线端子的压接处按上述接续方法接续后必须进行密封、防腐处理

九、综合接地防盗系统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隔离防盗措施

1.1原设计图中贯通地段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中,为满足隔离、防盗要求,现将贯通地线先期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外底部靠近线路侧边缘的缝隙里,敷设完毕后,每间隔3m用50号水泥沙浆在贯通地线砌一个10cm*10cm*10cm的水泥墩固定,在全线贯通地线上部用水泥沙浆加砖盖压砌牢,再用50号水泥沙浆抹平砖与槽间缝隙。

引接端子处留10~20m间隙。

1.2隧道过渡地段比照上述方案实行。

2、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隔离防盗措施

2.1“T”梁上电缆槽均采用外挂方式安装,为满足隔离、防盗要求,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靠近线路侧每隔2~3米用“∩”型不锈钢钉固定在电缆槽内侧距离槽底约8cm处,同时用轻质阻燃、绝缘管进行防护。

2.2桥梁过渡地段比照上述方案实行。

2.3电缆槽盖板须采用不锈钢抱箍固定。

2.4、连续梁综合接地防盗措施比照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隔离防盗措施实施。

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系统:

1、无砟轨道中接地钢筋利用道床内结构钢筋,取道床板上层三根(中间一根和两侧各一根)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单元设置一根横向接地钢筋。

2、道床板接地端子应尽可能靠近信号预埋接地端子的位置,道床板内接地端子与道床板内纵向接地钢筋进行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焊接,单面焊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不小于4mm。

接地电缆为不锈钢钢缆,截面不小于200mm2。

3、道床板钢筋架设完后,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测量每个结构钢筋节点的绝缘性能,采用不低于500V的兆欧表测量,测量结果应不小于2M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