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90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建筑艺术的美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欣赏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

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

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

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6.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

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

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

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

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

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

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

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

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

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

(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

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

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

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

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

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

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国际机场(法国):

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

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

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建筑艺术的美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2.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给你什么感受?

  

(3)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2.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3.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4.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3、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4、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作或他人的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3.添画人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8页、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

学生观察,谈出感受。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2、技能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

发散和想象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人的五官特点。

三、探究学习:

1、添画游戏:

发给学生一些人物头像图片的一半,添画人物的另一半。

2、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添画作品,分组讨论:

添画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艺术实践,进行添画人像。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题材的作品进行添画。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2、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

线描画(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

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

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

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

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

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同;线条的疏密排列不同;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4.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

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粗细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5.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

课前准备: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等。

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的亲密合影,或者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表现人与人之间或动物间亲情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比赛:

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

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

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认识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

4、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

提问:

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

(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2、欣赏一组表现人或动物间亲情场面的图片

六、作业步骤:

1、构思

2、制版(用软铅笔或一次性筷子刻板,没有把握同学可以先用铅笔画稿)

3、对印(颜色先前后深)

7、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巡视辅导

8、展示评价。

将画与图比较:

在哪方面对照片进行了在创作,效果怎样?

9、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亲亲密密一家子

你的家里都有谁?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最温暖、最甜蜜的表情是什么?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

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2、复习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2.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

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

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

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四、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2、回忆复习

回忆作业要求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3、继续完成。

教师辅导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

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5、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7.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

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教学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2、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

(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

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3、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

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搜集资料并反馈。

    

4、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

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

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5、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6、评价展示作品。

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8.参观劵的设计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