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49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七)

  案例 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南方某高速公路,路线长度49.78K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按双向六车道进行建设。

规划路基全宽42m,全线线路推荐方案共有特大桥6座(6550m),大桥7座(1936m),中桥5座(314m),高架桥3座(7558m),涵洞26道,互通式立交8处,分离式立交7座(6770m),通道及天桥24座。

收费站7处、服务区1处、养管工区1处,另有道路排水、道路照明、道路绿化、交通管理、运营管理等设施。

永久占地6709亩,临时征地320亩。

计价土石方537.844万m3,排水及防护工程16.716万m3,特殊路基处理12.112Km。

  项目所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21.8℃。

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3.3℃,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28.4℃。

全年降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516.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毫米。

降雨集中在4~9月份,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

历年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季节。

  所经区域的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丘陵、中山、台地、三角洲平原、海涂。

  沿线地区属南亚热带,多数亚热带常绿树种、经济林木和作物在这一地区均能生长。

本项目由北向南,跨越了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林地带,所经地区植被种类丰富且多样,经初步调查,有樟科、山茶科、野牡丹科、茜草科、桑科等。

  本建设项目将经过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两处森林公园,面积分别为6.4平方公里和3.6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内有两处疗养区。

  所经水域处于珠江入海口河网地区,项目从北往南先后跨越的水体有:

A水道、B水道、C水道,D水道。

评价范围内的A水道和B水道属农业用水区,评价范围内的C水道属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评价范围内的D水道属工业用水区。

  在该高速公路的AK7+000的西向80米处有一中学,在AK12+150的南向60米处有一住宅小区,在AK37+400~AK37+700的北向30-200米处有两处居民区。

在AK37+900处穿过一高档住宅区。

  该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技术人员在对噪声敏感点监测时,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200m范围内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进行设点监测;在进行噪声衰减测量时,选择在公路垂直方向距公路中心线10m、20m、40m、80m、160m处设点监测。

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内靠公路处布设观测点位。

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监测时,在距公路路肩80m、高度1.5m范围内布设12h连续测量点位。

  问题

  1、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2、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如何?

  3、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调查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4、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该技术人员对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是否正确?

请更正。

  参考答案

  1、主要调查范围

  

(1)生态环境调查范围:

以公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为主要调查范围(因经两处森林公园,面积较大,范围要500m)。

包括公路主要的取弃土(渣)场、监时占地、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绿化工程及公路排水工程等。

  

(2)声环境调查范围:

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主要声环境敏感点,重点调查100m范围内受影响的敏感点。

  (3)水环境调查范围:

公路沿线从北往南先后跨越的水体A水道、B水道、C水道,D水道以及收费站(7处)、服务区(1处)、养管工区(1处)的废水排放口。

  (4)公众意见调查范围:

公路沿线直接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以及在公路上行驶的司乘人员。

  2、验收标准

  

(1)废水排放:

本调查验收各公路设施排水均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具体执行的级别如下:

  验收水体的水域功能和相应执行排放标准级别

  河道水体名称

  所属水域功能

  应执行的排放标准级别

  A水道

  农业用水区(Ⅴ类)

  二级标准

  B水道

  农业用水区(Ⅴ类)

  二级标准

  C水道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Ⅲ类)

  一级标准

  D水道

  工业用水区(Ⅳ类)

  二级标准

  

(2)噪声

  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该公路途径的森林公园执行0类标准,中学、居民区执行1类标准,公路沿线执行4类标准。

  3、调查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

  

(1)调查重点:

公路建设及试运营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声环境影响,以及报告书和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

  

(2)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生态环境分析:

  A、对动物的影响。

从涵洞、大小桥梁对动物的阻断效应分析。

  B、对植物的影响。

从现状和影响调查两方面分析。

  

(二)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从采取的措施、对农业产生的损失方面分析。

  (三)水土流失影响调查。

从土石方调查、取弃土(渣)调查及措施有效性、临时占地及其恢复措施有效性、边坡整治措施、综合排水工程、防洪工程措施等方面调查。

附题中因给出地貌类型有丘陵、中山,而且降雨量较大,水土流失需调查。

  (四)隧道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从排水、植被生长情况分析。

  (五)景观影响分析。

从对森林公园的影响、工程设计和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分析。

  ▲声环境影响调查的基本内容:

  

(一)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调查。

中学、疗养院、居住区。

  

(二)沿线声环境现状监测。

监测的内容有四方面:

敏感点的监测;公路垂直方向的噪声衰减监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的监测。

  4、错误有三处。

更正如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公路垂直方向距路肩(非中心线)20m、40m、60m、80m、120m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依据《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规定(试行)》。

  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布设观测点位。

  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在距公路路肩60m、高度大于1.2m范围内布设24h连续测量点位。

 案例:

  某石化公司新增聚乙烯、聚丙烯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工程包括:

新增聚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聚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乙烯联合装置等。

项目已经完成,对其进行验收监测。

项目距离市中心50km,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油、化纤、塑料相结合的大型的石油化工化纤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

主要原料是石脑油、加氢尾油,裂解分离产物乙烯、丙烯等,工程总投资达到30亿元。

这个题很日火,恐怕也要熟悉内容才行。

  1.项目验收监测依据是什么?

  

(1)环保法律、法规、技术规定;

  

(2)有关部门对项目环保工作的意见、批复;

  (3)开展竣工验收监测的依据;

  (4))环保设施设计改动的报批手续和批复文件;

  (5)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自查报告;

  (6)其他有关资料或文件等。

  2.验收监测范围是什么?

  本项目属重污染项目,特别是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具体范围应在充分研究环评文件及批复文件基础上,结合试生产阶段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确定。

要对工艺流程,污染源位置,主要污染物产生规律、排放量和排放去向等详细分析,要对新增加和改扩建装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3.大气污染源验收监测的布点原则是什么?

  

(1)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环保设施状况、排放污染物情况,确定采样位置。

  

(2)凡废气治理设施、多级治理设施的进口和出口均应布设采样点。

  (3)锅炉、工业炉窑根据监测方法的要求确定具体采样点位置。

  (4)没有治理设施,直接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都要布设采样点。

  (5)无组织排放严重,附近又有敏感点的企业,特别是排放恶臭气体的企业,在厂区或厂界附近布设大气环境监测点。

  4.验收监测的重点是什么?

  项目正常运行时污染物排放情况,尤其是要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进行监测。

  5.验收监测时,对工程描述的信息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1)工程位置、工程占地面积;

  

(2)工程总投资、工程环保投资;

  (3)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与完成时间、初步设计单位与完成时间、环保设施设计施工单位及完成时间;

  (4)投入试运行日期;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项目验收监测由谁负责实施?

  由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负责。

  7.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是什么?

  

(1)试生产工况稳定;

  

(2)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负荷的75%以上;

  (3)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

  在规定的试生产期内,生产负荷无法达到75%以上的,应分阶段开展验收检查或监测。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分期验收监测。

  8.验收监测的内容是什么?

  

(1)废水、废气排放源及其相应的环保设施、厂界噪声、工业固(液)废物和无组织排放源。

  ①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必要时附示意图;

  ②验收监测因子、频次;

  ③采样、监测分析方法和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依据。

  

(2)厂区附近的环境质量监测。

  ①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状况和可能受到影响的简要描述;

  ②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必要时附示意图;

  ③验收监测因子、频次的确定;

  ④采样、监测分析方法和验收监测措施及依据。

  (3)环境生态状况调查。

  ①环保部门对环境生态状况调查的要求;

  ②生态状况调查区域及调查内容;

  ③验收监测环境生态状况调查方法、境生态状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

  ④环境生态状况评价依据。

  9.环境管理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1)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2)工业污染物现状,及环保设施建设运行情况;

  (3)环保档案管理情况;

  (4)区域污染削减、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情况;

  (5)环境应急制度、应急预案、设备、机构,队伍情况;

  (6)生态环境保护、厂区绿化、植被保护情况;

  (7)环境敏感目标情况,有无环境污染、环境投诉,群众舆论情况;

 10.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具备哪些条件?

  

(1)环保设施建成并通过工程验收;

  

(2)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成后进行了负荷试车,试车合格;

  (3)对外排污染物进行了自检,符合环保要求;

  (4)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且可恢复的环境得到修整;

  (5)环保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落实了原材料、备件及动力等;

  (6)落实了环保管理和监测机构要求;

  (7)在建设项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的条件下,环保设施经过连续2个月试运转,试运转记录齐全。

  11.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进行现场踏勘与调查;

  

(2)制定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

  (3)监测项目排污、清洁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4)分析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5)分析环保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6)提出竣工验收监测结论和建议;

  (7)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12.噪声验收监测的内容及测点布设的原则是什么?

  监测单位应根据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保设施设计指标,结合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图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验收的要求,确定监测内容,布设测点。

  

(1)建设项目的噪声源源强现场测定,应根据噪声源体积大小,要求传声器声源不小于1m、距地面1.2m以上、距反射物不小于1m。

  

(2)根据噪声源排放规律,选择昼间和夜间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

测点布设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

  ①测点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噪声敏感处。

如厂界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

  ②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开窗状态下测量,室内限值应比相应标准值低10dB(A)。

  ③布点方法可根据厂界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距声源最近原则、距敏感区最近原则或等间隔布点原则。

  案例:

  某石化公司改扩建工程,建造6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乙烯扩建改造装置所需的原料为加氢裂化尾油、轻柴油、石脑油等。

生产中主要产生的废气含有SO2和NO,以及乙烯、丙烯等,废水中污染物以SS、COD、石油类、硫化物为主。

当地大气环境监测后发现TSP严重超标,项目附近有居民区、政府办公楼、公园等。

  问题:

  1.废水在送入市政管网之前需要经过哪些处理?

  2.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3.废气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

  4.工程选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废水在送入市政管网之前需要经过哪些处理?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对于生产废水,由于污染物以SS、COD、石油类、硫化物为主,可以先经过隔油池隔油后排人市政管网,如果石化公司内部有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车间,可以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

  2.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在于项目的营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由于项目是石油化工,因此在生产、运输等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另外毒气泄漏也是风险之一,工程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烃类,生产中也可能产生附属气体,这些气体扩散可能导致泄漏风险。

  3.废气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

  

(1)采用低硫燃料和高空排放,在排放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除尘措施,由于TSP严重超标,为了减少污染,在废气排放前必须确保烟气标排放。

  

(2)本改扩建工程乙烯、聚乙烯、丁二烯装置排放的废气大部分为烃类等易燃的气体,可以考虑回收再利用,这样既减轻环境污染又节能。

  4.工程选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项目附近有居民区、政府办公楼、公园等,同时产生大量废气,选址时应当考虑项目区不在这些环境敏感点的上风向。

 案例:

  某市拟建一发电厂,规模为2台功率为600MW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项目工程投资55亿元,主题工程包括2座1900T/H的锅炉,2台600MW的气轮机和2台600MW的发电机。

辅助工程包括贡税系统、灰渣场、除灰系统以及燃料的运输等。

配套工程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氧装置。

项目主要废水为冷却塔排污水,废水产生量600T/H,其余废水基本不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

SO20.40T/H,烟尘排放量0.21T/H,Nox折合成NO2排放量0.80T/H。

  项目所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降水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全年主导风向ENE。

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区内煤炭和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

选址区南0。

35KM处为A村庄,东北8KM为B镇,西偏北约15KM为一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北偏西19KM处为区政府,东南约2。

1KM处为一河流,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和航运。

  问题: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包括:

二氧化硫和烟尘。

  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答:

根据SO2和NO2的排放量计算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

8*10的8次方立方米/H和3.3*10的9次方立方米/H,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于复杂地形,于是根据NO2的等标污染负荷确定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一级,评价范围为16~20KM。

  因此,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A村庄、B镇、自然保护区和区政府的大气污染情况都应进行预测。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答:

不合理。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一级,对于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答: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答:

不符合要求

  案例:

  9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

  模拟试题:

某滨海城市拟建一90万T/A乙烯工程,工程用地位于该城市远郊的临海滩地。

项目选址区距市区越60公里,北面9、5公里外有多个乡村城镇,人口较为密集,西临规划中的港区,东距另一工业区10公里,选址区内地势低平,为潮坪地貌,分布于海岸线至低潮位之间,地面高程自西北向东南略有高升。

  该项目总投资304亿元人民币,占地300H平方米,主要生产装置共计15套,主要是各抽体、分离和反应装置。

每年所需乙烯原料276万T/A,主要原料包括石脑油、苯、丁烯、液氨、醋酸、硫酸、甲醇、丙酮、氯化氢、苯乙烯等,主要产品油裂解放油、C7-C9馏分、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醇、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生产废水产生量1577T/H,循环冷却水或清洁废水1527T/A,SO2废气排放量0。

3T/H,废渣1733T/A,废液660T/A,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入临近海域。

  问题:

  1、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

  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

  4、如何制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

  5、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选多大?

  参考答案:

  1、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

  答: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的专题包括: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公众参与。

  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答:

本项目评价重点是工程分析、水环境影响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

  答:

大气常规评价因子有SO2、氮氧化物、TSP,根据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及项目工艺反应特点,大气特征污染因子包括:

苯、甲苯、二甲苯、丙烯腈、氯乙烯、非甲烷总。

  水环境常规评价因子包括:

PH、SS、DO、CODmn、BOD、氨氮、硝氮、亚硝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和其他当地地表水特征污染因子(包括重金属);根据本项目特点,水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包括:

三(四)氯乙烯、丙烯腈、苯、甲苯、二甲苯等。

  4、何指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检测方案?

  答:

项目的水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现状监测方案和运行期的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

  见水环境评价因子。

  

(2)监测布点

  因为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入临近海域,为此要在项目污水直接受纳河流、河口和最终的受纳水体海湾都要进行布点。

布点原则要依据沿河污染源、敏感点的分布以及河流海湾的水文特征,排污口上游或河流感潮河段上游设置对照断面。

  (3)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分大潮期和小潮期,每期连续几日监测,每日各监测断面采集一次涨潮和落潮水。

  (4)采样和分析方法参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5、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选多大?

  答: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为中心边长为10~14KM的矩形范围。

 案例:

  拟在已规划进行梯级开发的河道上建一引水式电站,运行方式为日调节。

坝高48m,库容约1.9亿m3。

工程建设需移民10万人,采取就近后靠安置。

淹没区现状有采砂采矿作业。

在坝址与发电厂之间临河有一工厂,需取用河水生产,取水量较大。

拟建坝址下游50km处一侧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洪泛区,另一侧有较多的农田,且下游20km还有一旅游胜地。

经初步调查,在拟建坝址下游可能有一处经济鱼类的产卵场。

工程土方量约900万m3,所需石料为商品料。

  问题:

  1.指出工程可能影响的主要敏感目标?

指出对其中一种保护目标现状调查时应弄清的问题?

  2.本工程建设主要生态不利影响有哪些?

  3.若淹没区原本有较多的采砂、采矿作业,环境影响评价除关注一般影响外,还应关注什么问题?

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

  4.若淹没区有国家保护植物,调查时应弄清哪些问题?

对珍稀植物保护应提出哪些措施与建议?

  5.指出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

  1.指出工程可能影响的主要敏感目标?

指出对其中一种保护目标现状调查时应弄清的问题?

  

(1)洪泛区、坝下临河工厂、农田、旅游胜地、鱼类产卵场。

  

(2)洪泛区:

应调查洪泛区与坝址的距离、洪泛区形成的河流水文条件、洪泛区面积、水面面积、洪泛区内的植物、动物情况,特别是鸟类情况,有无国家保护动物。

  (本题如果将农田、旅游胜地、产卵场作为保护目标来解答。

农田:

农田类型,其中是否有基本农田;农田分布;土壤类型及肥沃程度;灌渠分布、取水口及灌溉定额;主要农作物及产量。

旅游胜区:

收集资料,弄清其建设历史、性质、级别、功能分区、保护范围、重要景点分布、交通及旅游路线、景区规划及保护要求。

产卵场:

位置、范围、鱼类名称、产卵所需的水位、水温、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水文水环境条件。

  2.本工程建设主要生态不利影响有哪些?

  

(1)水库淹没生态损失与库岸稳定性影响;

  

(2)大坝阻隔影响,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3)减脱水段的生态系统改变的影响;

  (4)移民安置生态破坏影响;

  (5)对下游洪泛区湿地萎缩、农田灌溉用水量及低水温灌溉造成的减产影响、旅游胜地对水的需求影响、鱼类产卵场生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3.若淹没区原本有较多的采砂、采矿作业,环境影响评价除关注一般影响外,还应关注什么问题?

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

  

(1)调查采砂、采矿作业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包括破坏面积、泥沙流入河道的量、地质破坏及库区稳定性、植被损失与生态恢复情况,从而确定是否会造成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及水库回水影响,进而确定坝址是否合理。

  

(2)如采砂、采矿生态影响突出,应关闭矿山;若造成泥沙大量入河或破坏库区稳定,应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慎重考虑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时重新选址。

  4.若淹没区有国家保护植物,调查时应弄清哪些问题?

对珍稀植物保护应提出哪些措施与建议?

  

(1)调查保护植物的种类、名称、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密度、盖度、覆盖率、分布范围、生境条件、生物量,群落结构与功能,演替趋势,现状问题。

可能被淹没的面积、损失量。

  

(2)能就地保护的首先要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应注意生境条件的相似性与持续保存的可行性,一般就近移植;不能移植的应异地建立种质基地或保护区。

  5.指出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条件?

  首先完成流域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在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后,方可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