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65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docx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

页岩气一周经济形势参考

(2012.7.8—2012.7.14)

===========================================================

※中石油将把四川作为页岩气开发主战场

※江西查清页岩气资源家底

※山西新能源战略剑指页岩气

※国土资源部发布《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

※日本企业瞄准商机纷纷涉足页岩气业务

※阜新页岩气资源量超87亿立方米

※开发宜宾页岩气东方电气愿合作

※辽宁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资源勘查开发区首选阜新盆地刘家区

※中石油将把四川作为页岩气开发主战场

日前,中国石油集团2012年领导干部会议在成都举行。

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会上指出,今后5到8年,中石油将进一步加大川渝及整个西南地区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并将把四川作为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初步将四川建成为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基地。

据四川日报报道,预计到2015年,四川省页岩气产能将达20亿立方米。

据了解,四川省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

有专家预测,仅内江威远地区的九老洞页岩和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页岩的资源潜力,就有6.8万亿至8.4万亿立方米,相当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

(2012年07月16日来源:

中国证券网)

※江西查清页岩气资源家底

近日,由江西省地矿局组织的江西省页岩气等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鄱阳湖经济区油气及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研究成果,通过验收委员会的评审。

这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表明,江西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3.14万亿立方米~5.6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0.63万亿立方米~1.12万亿立方米。

此外,萍乐坳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2012年07月16日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山西新能源战略剑指页岩气

“今天的研讨会在山西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是第一次如此大范围地讨论页岩气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

”在日前举行的山西省页岩气开发利用研讨会上,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永平做了这样开场白。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在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新能源)和中国石油大学合作完成的山西页岩气开发利用先导项目(简称先导项目)的基础上展开的。

国新能源是山西省“气化山西”战略的骨干企业,该集团董事长梁谢虎表示,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未来很可能引起“页岩气革命”,带来中国能源新格局。

国新能源作为新能源的追求者和低碳经济的探索者,会持续、深度跟踪页岩气产业发展动态,并在具备条件时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项目建设。

储量可观前景广阔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伴随着美国相关开发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认为本土的天然气资源开始枯竭,而从那时起到现在,由于页岩气的开发,美国天然气完成了从进口到出口的过程,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自给自足。

”研讨会上,美国能源安全研究伙伴副总裁肯特?

佩利认为,页岩气改变了美国天然气的供求关系,相信会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先导项目的参与者,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韩国庆表示,随着石油等传统能源储量的下降和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非常规气源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开发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据他介绍,2005年起,中国主要的能源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已经针对页岩气展开调研,2011年12月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公告,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也于今年3月出台,并成为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5万亿立方米。

韩国庆认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北美和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在世界总体格局中均占较大比例。

肯特?

佩利亦表示,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对中国所做的相关研究,可以肯定中国有大量的页岩气存在。

而作为中国传统的能源大省,山西省页岩气的储量如何,又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呢?

“通过先导项目的研究发现,山西境内的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都具有页岩气赋存特征。

”韩国庆说,“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大致为1.43万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储量的4%,沁水盆地为0.65万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储量的2%。

从目前抽样监测的结果来看,这些地区的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成熟度、页岩脆性等相关指标都符合大规模开采的条件,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2012年07月16日来源: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国土资源部发布《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

为合理计算与评价页岩气资源储量,推进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国土资源部13日发布《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这为一下步页岩气的实际开发铺平了技术道路。

(2012年07月16日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附件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

技术要求(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12年7月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标准

3总则

4术语和定义

5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

6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7未发现原地资源量估算

8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9经济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10储量综合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页岩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

附录B(规范性附录)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控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页岩气田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地面钻井开发时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适用于页岩气的资源勘查、储量计算、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可以作为页岩气矿业权转让、证券交易以及其他公益性和商业性矿业活动中储量评估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求。

GB/T19492—2004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DZ/T0217—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DZ/T0216—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SY/T5386-2000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

SY/T6098-200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GB/T19559—2008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GB/T13610—2003《气体组分分析方法》

SY/T5895-93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

3总则

3.1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采用GB/T19492—2004《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类体系。

3.2从页岩气田发现直至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3.3探明和控制储量计算,原则上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

预测储量和资源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资源/储量、技术可采资源/储量。

复算指首次向国家申报探明储量后开发生产井完钻后三年内进行的储量计算。

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储量结算指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3.4对已发现储量的分类,立足于以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勘探开发各阶段结束时,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对气藏的地质认识程度和生产能力的实际证实程度,侧重于为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和中长期规划服务。

而且,储量的阶段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要同时反映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中。

4术语和定义

4.1页岩气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及其夹层状的泥质粉砂岩中;主体上是自生自储成藏的连续性气藏;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储藏在极致密页岩地层系统中的天然气聚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4.2含气页岩层段

是指富含有机物的烃源岩系,以页岩为主,含少量砂岩、碳酸盐岩或硅质等夹层,其中页岩厚度占层段厚度的比例不小于60%,夹层单厚度不超过3m。

5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

按照《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划分的探明的、控制的、预测的地质储量及有关规定,进行储量计算。

5.1储量计算应具备的条件

储量起算要求包括单井产量下限标准、含气量下限标准、总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镜质体反射率下限标准。

其中储量计算的单井下限日产量是进行储量计算的经济条件,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等测算求得只回收开发井投资的单井下限日产量;也可用平均的操作费和气价求得平均井深的单井下限日产量,再根据实际井深求得不同井深的单井下限日产量。

各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是进行储量计算地质可靠程度的基本条件,页岩气探明、控制、预测地质储量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见表3。

表1单井产量下限标准

气藏埋深(m)

单井气产量(104m3/d)

≤500

0.05

>500~≤1000

0.1

>1000~≤2000

0.2

>2000~≤3000

0.4

表2含气量下限标准

页岩有效厚度m

含气量m3/t

>50

1

50~30

2

<30

4

总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大于等于0.5%,镜质体反射率下限标准大于等于0.5%。

表3页岩气各级探明地质储量勘查程度和认识程度要求

储量分级

探明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预测地质储量

勘查程度

1、页岩气井关于储层的基本控制井距达到附录B的要求;在认识储层含气无变化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附录B中的井控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1、页岩气井关于储层的基本控制井距不超过附录B规定距离的2倍;在基本认识到储层含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附录B中的井控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1、有一定的井和/或物探控制

2、页岩气参数井井距不超过附录B规定距离的2倍;页岩气参数井储层全部取心,收获率为80%以上,进行了地球物理测井,通过实验和测试获得了气藏岩性、含气量、含水性质、储层物性、压力等资料

2、已钻页岩气参数井,根据需要进行了储层取心和测井,并获得了关于岩性、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压力等资料,有一定的井控制程度

2、关键部位有参数井,储层已有取心资料,钻井储层进行了岩心分析、地化分析、含气量、气水性质、压力等分析,获得了相关资料

3、气藏已进行了小型井网开发实验和/或单井试采;通过试采3-6个月已经取得了关于气井压力、产气量、产水量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等可靠资料;试采井井距不超过附录B规定距离的2倍,在气藏地质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可以借用试采或生产成果;

3、在有代表性部位进行了单井试采,取得了关于气井压力、产气量、产水量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等的相关资料

 

认识程度

储层的构造形态清楚,储层厚度、TOC、RO等分布变化情况清楚;储量参数研究深入,选值可靠;经过试采取得了生产曲线,获得了气井产能认识;进行了开发概念设计和数值模拟,经济评价,开发是经济的

储层构造形态、厚度、TOC、RO等情况基本清楚;进行了储量参数研究,选值基本可靠;经过试采取得了生产曲线,基本了解了气井产能;进行了初步经济评价或开发评价,开发是经济的或次经济的

初步了解了储层构造形态、厚度、TOC、RO等分布变化;由气田钻井合理推测或少数参数井初步确定了储量参数;未进行试采,通过类比求得气井产能;只进行了地质评价

5.1.1探明地质储量

查明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储层及其含气性的展布规律和开采技术条件(在钻井、测井、测试、录井及各种化验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弄清楚了储集类型、储层物性、压力系统、天然气性质、气体流动能力等);通过实施小井网和或单井页岩气层试验或开发井网证实了勘探范围内的页岩气资源及可采性,单井稳定产量达到了储量起算要求。

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3中的要求。

页岩气储量的可靠程度很高,可信系数达0.8以上。

5.1.2探明控制储量

基本查明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含气性的展布规律,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得到了控制,并通过单井试验和储层参数值模拟了解了典型地质背景下页岩气地面钻井的单井产能情况。

含气范围内的单井试气产量达到了储量起算要求,或相邻探明区(层)以外可能含气的范围。

但由于参数井和生产试验井数量有限,不足以完全了解整个气藏计算范围内的气体赋存条件和产气措施,因此页岩气资源可靠程度不高,储量的可信系数为0.5左右。

5.1.3探明预测储量

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情况,初步认识了页岩气资源的分布规律,获得了页岩气藏中典型构造环境下的储层参数,大部分储层参数条件是推测得到的。

预探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要求或已获得气流,或钻遇了气层,或紧邻在探明储量(或控制储量)之外预测有气层的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页岩气资源的可靠程度很低,储量的可信系数为0.1~0.2。

5.2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储量计算单元(简称计算单元)确定充分考虑构造、储层非均质性等地质条件,结合井控等情况综合确定。

a)计算单元平面上一般按井区确定。

——面积很大的气藏,视不同情况可细分井块(井区);

——当气藏类型、储层类型相似,且含气连片或迭置时,可合并为一个计算单元。

b)计算单元纵向上一般按页岩组、段划分。

——纵向上计算单元划分一般不超过100m,按需要可细划计算单元。

5.3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根据页岩系统段储集层情况确定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主要采用静态法;根据气藏情况或资料情况也可采用动态法;可采用确定性方法,也可采用概率法。

储量计算公式中符号名称和计量单位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合SY/T5895-93。

5.3.1静态法

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包括体积法、容积法,其精度取决于对气藏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认识,也取决于有关参数的精度和数量。

页岩气储量=游离气储量+吸附气储量+溶解气储量。

游离气和溶解气采用容积法计算,吸附气采用体积法计算。

a)体积法

计算储集于泥页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表面、微孔隙中的页岩气储量。

——计算页岩储层中的吸附气与游离气总和时,用体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公式为:

Gz=0.01AghCzρyi……………………………………

(1)

——计算页岩储层中的吸附气时,用体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公式为:

Gx=0.01AghρyCx/Zi……………………………………

(2)

b)容积法

在页岩地层系统中,计算页岩基质孔隙、夹层状储集体中的页岩气地质储量时,采用容积法计算游离气地质储量,地质储量计算公式为:

Gy=0.01AghφSgi/Bgi……………………………………(3)

式中Bgi用下式求得:

Bgi=PscZiT/PiTsc………………………………………(4)

将上述计算的吸附气和游离气相加,即为页岩气藏的地质储量,公式为:

Gz=Gx+Gy…………………………………………(5)

当页岩基质孔隙或致密夹层中含有原油时,溶解气采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

原油中溶解气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Gs=10-4NRsi…………………………………………(6)

其中:

N=0.01AghφSoi/Boi………………………………(7)

当气藏中总非烃类气含量大于15%或单项非烃类气含量大于以下要求者,烃类气和非烃类气地质储量应分别计算:

硫化氢含量大于0.5%,二氧化碳含量大于5%,氦含量大于0.1%。

5.3.2动态法

当页岩气勘探开发阶段已取得较丰富的生产资料时,可采用动态法计算,根据产量、压力数据的可靠程度,划分探明地质储量和控制地质储量。

a)气藏主要采用物质平衡法和弹性二相法计算天然气地质储量。

1)物质平衡法:

采用物质平衡法的压降图(视地层压力与累积产量关系图)直线外推法,废弃视地层压力为零时的累积产量即为页岩气地质储量(见SY/T6098-2000的6.1)。

2)弹性二相法:

采用井底流动压力与开井生产时间的压降曲线图直线段外推法,废弃相对压力为零时可计算单井控制的页岩气地质储量(见SY/T6098-2000的6.2)。

b)气藏也可根据驱动类型和开发方式等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见SY/T5367-1998和SY/T6098-2000),计算页岩气可采储量和选取采收率,由此求得页岩气地质储量。

5.3.3概率法

a)根据构造、储层、地层与岩性边界、气藏类型等,确定含气面积的变化范围。

b)根据地质条件、下限标准、测井解释等,分别确定有效厚度和单储系数的变化范围。

c)根据储量计算参数的变化范围,求得储量累积概率曲线,按规定概率值估算各类地质储量。

6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6.1含气面积

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含试气,下同)等资料,综合研究气藏分布规律,确定气藏边界,编制反映气藏(储集体)顶(底)面形态的海拔高度等值线图,圈定含气面积。

储量计算单元的边界,由查明的页岩气藏的各类地质边界,如断层、地层变化(变薄、尖灭、剥蚀、变质等)等边界确定;若未查明含气边界,主要由含气量下限、达到产量下限值的页岩气井圈定,由于各种原因也可以由矿权区边界、自然地理边界或人为储量计算线等圈定。

不同类别的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圈定要求不同。

6.1.1探明含气面积

页岩储层的井控程度应达到表3和附录B1所规定的井距要求。

含气面积边界圈定原则如下:

a)钻井和地震综合确定的页岩气藏边界(即断层、尖灭、剥蚀等地质边界);达不到气层净厚度的下限边界;含气量下限边界。

b)页岩气藏边界未查明或页岩气井离边界太远时,主要以页岩气井外推圈定。

探明面积边界外推距离不大于附录B规定井距的0.5~1.0倍,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假定附录B规定距离为1个井距):

1)仅有1口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以此井为中心外推1/2井距;

2)在有多口相邻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3个井距,可分别以这两口井为中心外推1/2井距;

3)在有多口相邻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两个井距,但小于3个井距时,井间所有面积都计为探明面积,同时可以这两口井为中心外推1个井距作为探明面积边界;

4)在有多口相邻井达到产气下限值,且井间距离都不超过两个井距时,探明面积边界可以边缘井为中心外推1个井距。

c)由于各种原因也可由矿权区边界、自然地理边界或人为储量计算线等圈定。

作为探明面积边界距离页岩气井不大于附录B规定井距的0.5~1.0倍。

6.1.2控制含气面积

a)依据测井解释的气藏界面,依据钻遇或预测的气藏界面圈定含气面积。

b)探明含气边界到预测含气边界之间圈定含气面积。

c)依据多种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气藏分布规律,确定的可能含气边界圈定含气面积。

6.1.3预测含气面积

a)依据推测的气藏界面确定含气面积。

b)依据气藏综合分析所确定的气藏分布范围,圈定含气面积。

c)依据同类气藏圈闭天然气充满系数类比圈定的含气面积。

6.2有效厚度

气层有效厚度(简称有效厚度),指达到储量起算要求的含气层系中具有产气能力的那部分储层厚度。

不同类别的地质储量,有效厚度确定要求不同。

6.2.1探明储量的有效厚度

a)有效厚度要求确定

——应制定气层划分标准。

——应以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以测试资料为依据,在研究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气性关系后,确定其有效厚度划分的岩性、物性、总有机碳含量、页岩含气量、镜质体反射率、电性等下限标准。

——有效厚度应主要根据钻井取心、测井、试气试采等资料划定,井斜过大时应进行井位和厚度校正。

——借用邻近气藏下限标准应论证类比依据和标明参考文献。

b)有效厚度划分

——以测井解释资料划分有效厚度时,应对有关测井曲线进行必要的井筒环境(如井径变化等)校正和不同测井系列的归一化处理。

——以岩心分析资料划分有效厚度时,气层段应取全岩心,收获率不低于80%。

6.2.2控制储量的有效厚度

控制地质储量的有效厚度,可根据已出气层类比划分,也可选择邻区类似气藏的下限标准划分。

6.2.3预测储量的有效厚度

预测地质储量的有效厚度,可用测井、录井等资料推测确定,无井区块可用邻区块资料类比确定。

6.3页岩质量密度

页岩质量密度为视页岩质量密度,可由取心实验测定方法获得。

6.4页岩总含气量和吸附气量

6.4.1总含气量

总含气量主要方法由解析法、保压岩心法的分析方法得到。

a)解析法:

该方法是测量页岩含气量的最直接方法,通常在取心现场完成。

钻井取心过程中,待岩心提上井口后迅速将其装入密封的样品罐,在模拟地层温度条件下测量页岩中天然气的释放总量。

B)保压岩心法:

是在钻孔内采用保压岩心罐取心,这就使得所有页岩气都保存在岩样中,通过解析直接测得含气量,无须再计算逸散气。

这种方法可准确、全面测定含气量,特别是取心时间长、气体散失量大的深孔。

6.4.2吸附气含量

吸附气含量可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法得到。

等温吸附模拟实验法:

通过页岩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来模拟样品的吸附过程及吸附量,通常采用Langmuir模型描述其吸附特征。

根据该实验得到的等温吸附曲线可以获得不同样品在不同压力(深度)下的最大吸附含气量,也可通过实验确定该页岩样品的Langmuir方程计算参数。

6.4.3采样要求

含气量测定应采用行业标准,采样间隔:

页岩厚度30m以内,每1米取1个样;页岩厚度30m以上,均匀分布取30个样以上(取样间隔最高2米)。

以往测定的含气量可参考应用,但应进行校正。

页岩气成分测定执行《气体组分分析方法》(GB/T13610—2003)。

页岩气储量应根据气体成分的不同分类计算。

一般情况下,参与储量计算的页岩含气量测定值中应剔除浓度超过10%的非烃气体成分。

6.5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

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由(4)式求得。

——原始地层压力(Pi)和地层温度(T)是指折算气藏中部的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原始气体偏差系数(Zi)可由实验室气体样品测定,也可根据天然气组分和相对密度求得。

6.6储量计算参数选值

a)应用多种方法(或多种资料)求得的储量计算参数,选用一种有代表性的参数值。

b)计算单元的各项储量计算参数选值:

——有效厚度、页岩气含量采用等值线面积权衡法,也可采用井点控制面积或均匀网格面积权衡法;

——在作图时,应考虑气藏情况和储量参数变化规律;

——在特殊情况下(如井密度大且分布均匀),也可采用井点值算术平均法。

c)通过综合研究,建立地质模型,可直接采用计算机图形,求取储量计算参数并计算地质储量。

d)我国页岩气储量的地面要求条件指:

温度200C,绝对压力0.101MPa。

各项储量计算参数的有效位数要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计算单元的储量计算参数选值,储量的计算和汇总,一律采用四舍五入进位法。

7未发现原地资源量计算

7.1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是指地质条件和勘查工作表明具有页岩气资源前景,但达不到页岩气储量起算条件的资源量。

这些地区或层系的勘探程度较低,没有单井页岩气动态生产数据。

7.2未发现原地资源量计算方法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计算可以采用类比法、体积法及容积法等。

7.2.1类比法

类比法适用于没有实测含气量、含气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数据的评价(计算)单元页岩气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