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85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docx

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DOC

技师评审论文

专业:

数控车工

 

浅谈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姓  名:

刘胜华

班级:

074101

学号:

07

指导老师:

陈兵

单位: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邮编:

224002

2010-3-17

浅谈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摘要】:

在切削加工中不仅要确定刀具的几何参数,还需选择切削用量的参数。

本文从加工零件的形状入手简单的讨论了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从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刀具的耐用度入手简单的讨论了切削用量的选择。

在切削深度Ap和进给量Fc初步选定后,合理的选择切削速度对切削效率和加工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数控加工;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等。

无论在普通车床加工还是在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不仅影响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现在我们使用的许多机械设计与制造软件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只要选择好所用的刀具、切削用量等有关的加工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其加工。

这与普通车床的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最大的不同点。

因此,本文在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如何选择和切削如何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数控加工常用刀具材料的类型及性能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旋转、高效率的特点,还需有较好的工艺性、经济性。

工具钢还应具有比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性。

在选择刀具材料时,很难找到各方面都很好的,因为材料硬度与韧性之间、综合性能和刀具价格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

、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具体如下。

1、根据结构可分为:

整体式、镶嵌式。

2、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陶瓷刀具等。

3、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车削刀具、钻削刀具、铣削刀具等。

各类常用刀具材料的物理力学能如表1:

表1各类常用刀具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种类

相对密度

硬度HRC

抗弯能力

冲击韧度

导热率

耐热性

切削速度大体比值

碳素钢

7.6-8.1

60-65

2.16

-----

41.87

200-250

0.32-0.4

合金钢

7.5-7.9

60-65

2.35

----

41.87

300-400

0.48-0.6

高速钢

8.0-8.8

63-70

1.96-4.4

0.089-0.57

15.7-25

590-690

2.1-3.2

钨钴类

14.3-15.3

89-91.5

1.08-2.16

0.02-0.06

75-87.9

800

3.15-4.76

钨钛钴类

9.35-13.2

9-92.5

0.789-1.2

0.03-0.07

20.9-62

900

4-4.8

人造金刚石

3.47-3.56

10000

0.21-0.48

-----

146.54

700-800

25

刀具材料还应具备如下的性能:

高硬度刀具材料的硬度应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常温硬度应在HRC68以上;

足够的韧性承受较大切削力、冲击力;

高耐磨性刀具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高耐热性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保持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度的能力;

良好的工艺性与经济性

二、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

实际生产中,应考虑清楚硬质合金适合车削的材料、高速钢车刀适合车削什么样的材料。

在加工中心上铣削平面时,应选择多大直径的面铣刀,以提高效率;平面轮廓的加工,应采用立铣刀;毛坯表面加工或粗加工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铣刀;对一些立体的、复杂外形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等。

在进行曲面及不规则轮廓加工时,应选用球头刀具,并且要求球头刀具半径应小于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免影响加工表面。

因此,只要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都应合理选择车刀或铣刀。

在数控加工中,由于刀具都是人工手动进行调换,占用加工时间中的辅助时间较长,所以要合理安排刀具顺序。

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尽量减少刀具数量,以减少换刀时间;

安装一把刀具后应完成其所有能进行加工的地方;

粗精加工分开;

先面后孔;

先进行曲面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等。

三、数加工中切削用量的确定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型和加工成本。

(一)刀具材料切削用量的选择

1、硬质合金

根据切削速度的公式V=dn/318来计算加工转速一般取600-1500转每分钟,进给率一般取0.25-0.1转每分钟。

2、涂层刀片

根据切削速度的公式V=dn/318来计算

粗加工转速一般取850转每分钟,进给率一般取0.25转每分钟

(二)被吃刀量切削速度进给量

背吃刀量Ap在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可以减少进给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留0.15—0.45mm左右。

切削速度Vc随着Vc的增大,刀具耐用度下降,所以Vc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刀具的耐用度。

进给量F如果能够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尽量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如果是切槽、车深孔时,应该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

另外,不同刀尖圆弧半径的最大进给量如下表2:

表2不同刀尖圆弧半径的最大进给量

刀尖圆弧半径

0.4

0.8

1.2

1.5

2.0

最大进给量

0.2-0.3

0.41-0.72

0.45-1.2

0.6-1.2

1.1-1.6

注意:

粗车时,F一般取0.25-0.7mm/r;精车时F一般取0.15-0.25mm/r。

主轴转速n(r/min)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Vc来确定选定。

切削速度确定后,用公式n=1000Vc/лd来计算主轴转速。

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数控机床上的控制面板一般配有主轴转速(倍率)开关,可在加工过程中对主轴转速倍率进行调整,从而调整机床主轴转速。

然后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相互适应,使之形成最佳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可参考表3:

表3切削用量的选取(高速钢立铣刀)

工件材料

铸铁

刀具直径

刃数

切削速度

进给速度

切削速度

进给速度

切削速度

进给速度

8

2

28

115

126

500

25

100

10

2

28

110

129

490

26

82

12

2

29

105

130

470

26

84

14

2

29

100

132

440

26

80

16

2

30

94

133

420

27

76

例如加工材料为45#钢,M30,导程为1.5的螺纹,如下图:

分析:

加工螺纹就应该选择螺纹车刀,因为零件毛坯为45#钢,使用硬质合金车刀就可以了。

转速800r/min左右,螺纹为1.5的螺距深度为0.975,可以分5刀车削。

具体编程如下:

%1234(程序名)

N1M3S800T0303(主轴正转,800r/min,3号刀)

N2G00X30XZ2(定位)

N3G92X29.5Z-26F1.5(切削螺纹的终点坐标)

N4X29

N5X28.5

N6X28.05

N7G00X100(退刀)

N8Z100

N9M30(程序结束)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F也可以通过进给倍率修调进行手动调整。

在切削深度和进给量选定后,合理的选择切削速度对切削效率和加工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下图所示为切削速度、进给量对工序成本的影响。

注:

横轴为切削速度VC,纵轴为工序成本

图示切削速度与进给量对工序成本的影响

(由上到下4条曲线分别有小到大的4种进给量)

分析图可知:

当进给量一定时,切削速度适中时,对应成本最低,该速度即为对应于刀具经济使用寿命的最佳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工序成本随之降低,且与刀具经济使用寿命对应的最佳切削速度随进给量的增大而降低。

结束语

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数控编程已经成为数控加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数控程序的编制过程中,要在人机互交状态下即时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

因此,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剑中《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汤习成《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卞洪元《金属工艺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陈亚岗、范为军《数控机床结构编程与操作》,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