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887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建筑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0.14W/㎡.K,厚度:

200mm

分户墙(十八层):

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砂浆,导热系数0.085W/㎡.K,厚度:

8(4+4)mm

2

门窗分项工程

铝合金,玻璃为6高透Low-E+12A+6中空玻璃,门窗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为3级、抗风压为4级。

一体化遮阳,遮阳系数夏季:

0.20、冬季:

0.729。

3

屋面分项工程

挤塑聚苯保温板、导热系数0.03W/㎡.K,斜屋面:

厚度:

50mm

4

地面分项工程

保温隔声轻质混凝土,导热系数0.150W/㎡.K,厚度:

42mm

5

建筑电气分项工程

每户设置电能计量表;

电动机采用高效节能产品;

高效灯具、节能延时开关、电表;

风机、水泵、电梯当系统短路容量或变压器容量较小时,大功率电动机采用软启动或其他启动电流控制措施;

单台电梯具有集选控制、闲时停梯操作、灯光和风扇自动控制等;

多台电梯集中排列,具有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群控功能。

6

建筑给水排水分项工程

太阳能热水系统、进户给水管设计用水计量装置、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为2级,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

2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特点、难点

2.1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设计、施工特点、难点:

屋面、墙面保温

2.2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

屋面、墙面保温

3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工作依据

3.1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

3.2本工程施工合同、协议等资料。

3.3本工程《监理规划》。

3.4经批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3.5本工程适用的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

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一览表

名称

编号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民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JGJ26-95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71-2008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

《江苏省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暂行规定》

苏公通(2012)617号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32/J19-2015

7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3.6其他依据

4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

4.1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示意,框图中可添加人员姓名)

图4.1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5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流程(用框图表示)

5.1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程序:

(示意)

5.2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审核程序(同上)

5.3分包单位资格审核监理工作程序(同上)

5.4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同上)

5.5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流程(同上)

5.6其他程序或流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减、调整)

6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1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目标及检验批划分

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目标确定为:

65%、设计节能能耗指标为65﹪。

本工程绿色建筑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及主要验收内容如下:

分项分项工程

检验批划分

(18层楼栋)

主要验收内容

主体结构基层;

保温材料;

饰面层等

8

门;

窗;

玻璃

11

基层;

保温隔热层;

保护层;

防水层;

面层等

保温层;

灯具、节能延时开关、电表、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水表

6.2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点

根据国家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实施内容及特点,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确定如表所示。

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点表

项目名称

质量控制点

技术与管理

编制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见证取样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

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使用密封胶密封

屋面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厚度、缝隙填充质量及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用于地面工程的保温材料,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核查灯具、照明设备等的类型、规格及节能性能参数、绿色能效评价等级;

低压配电系统选用的电缆截面积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值

给水管道管道强度、严密性、排水管道灌水、存水试验要符合要求

(如:

技术与管理质量控制点:

可从设计图纸及变更;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检测机构资质;

施工方案等方面考虑,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减、调整)

6.3绿色建筑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3.1墙面、屋面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按不同分项工程分别编制)

一、基层要求

墙面、屋面保温工程施工的基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基层应平整、洁净,含水率应符合保温工程施工的要求。

二、原材料

1、绿色建筑工程所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文件中应标明粒度、堆积(表观)密度、含水量、导热系数,板块材料还应标明强度、几何尺寸。

保温材料进场应检查:

松散材料应检查粒径、堆积密度;

板材应检查表观密度、板的外形及尺寸、强度。

导热系数仅在对保温隔热有特殊要求及对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有疑问时,才作必要的检测。

2、板的外形整齐,厚度允许偏差±

5%,且不大于4mm;

含水率,有机胶结材料不得超过5%,无机胶结材料不得超过20%

三、施工工艺

1、干铺的板块保温层应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两层应错缝,缝隙用同类型材料碎屑嵌密实

2、保温层的密度偏差不得超设计要求的10%;

3、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设置于防水层之上的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宜小于3%,并且必须使用有机胶结保温材料。

保温层铺好一段随即施工保护层,整体保护层可采用35—45mmC20细石混凝土或1:

2水泥砂浆。

具体做法参照刚性防水层及水泥砂浆楼面。

4、保温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整体保温层表面平整度无找平层5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

有找平层7mm

(2)保温层厚度整体+10δ/100用钢针插入和尺量

板状材料±

5δ/100,且不大于4mm

(3)隔热板相邻高低差3mm直尺和楔形塞尺

(δ为保温层的厚度)

5、保温材料的贮运、保管、成品保护

(1)保温材料应注意防雨、防潮、分类堆放;

(2)板状保温材料,堆放不宜过高,防止损伤,保证板形完整;

(3)保温层施工完毕后,不得直接在其上推车或堆放重物,并应及时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避免受潮和进水。

四、承包商需报监理验收的工序:

1、原材料进场报验;

2、屋面基层清理验收;

3、屋面保温层施工验收;

4、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报验。

6.3.1.1材料、设备进场检查验收

1、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分项工程所用进场材料和半成品、成品及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

包括查三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试验检测报告)、目测和必要的取样送检。

见证取样表表6.3

见证取样材料名称

复验项目

备注

保温材料

抗拉强度、导热系数、吸水率

粘结材料

拉伸粘结强度、耐水拉伸粘结强度

增强网

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

成品门窗

抗风压性能、气密性、水密性

2、其他:

其他分项工程按相关要求实施。

6.3.1.2检验批、工序验收

1、前道工序或检验批控制要点:

绿色建筑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逐条验收。

2、需要检查验收的隐蔽工程:

板状材料保温层基层处理(无浮灰、污渍、空鼓、突出物等)、弹控制线→刷界面一道→预粘板边翻包网格→粘贴挤塑板(冷桥部位处理)→钻孔及安装固定件→挤塑板打磨、清洁→刷界面剂一道→埋贴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验收→面层涂料

(以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增减、调整)

7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7.1审查内容:

审查绿色建筑设计图审手续是否完备;

绿色建筑分项工程专业深化设计是否经建筑设计单位认可;

如有较大变更批准手续是否齐全;

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安保体系是否建立健全;

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的绿色建筑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是否有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

7.2复核内容:

复核施工单位生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墙体、主体结构基层的坐标、尺寸和位置;

保温层厚度、墙体节能构造;

门、窗和玻璃、遮阳设施安装尺寸;

热桥薄弱部位构造措施;

屋面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和面层等尺寸。

7.3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

通过旁站、巡视、抽查,及时发现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及时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停工令、备忘录等,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7.4旁站

本工程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旁站部位主要包括: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强度的现场拉拔试验。

其他:

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应对低压配电电源质量进行检测。

7.5平行检验

本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平行检验计划表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方案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平整度、空鼓情况

现场抽样

尺量、小锤敲击

垂直度、塞缝情况

现场测量

尺量、目测

平整度、空鼓情况

平整度

尺量

线管、箱盒位置

垂直度

(注: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平行检验计划,并对表中内容增减、调整)

7.6巡视检查内容

对绿色建筑分部施工中墙体、屋面等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

7.7现场协调方式:

组织现场协调会、工地例会、专题会议

7.8其他监理方法:

样板间、数理统计。

7.9检测

7.9.1内容:

外墙现场节能构造检测。

(包括外墙现场节能构造检测、外窗现场气密性检测等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等)

节能检测主要项目及要求表7.2

检测项目

抽样数量

允许偏差或规定值

监理方法

外墙现场节能构造检测

设计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

核查检测报告

外窗现场气密性检测

JG/T3018

室内温度

居住建筑每户抽测卧室或起居室1间,其它建筑按房间总数抽测10%

冬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

温度2℃,且不应高于1℃;

夏季不得高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低于1℃

根据外保温工程、设备工程特点,监理可采取旁站、见证或核查检测报告等方法。

7.10验收

7.10.1验收条件

1、分项工程应全部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结果应合格.

7.10.2验收程序

1、检验批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与施工员参加;

2、分项工程验收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

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

3、分部工程验收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

施工单位的质量或技术负责人应参加;

主要节能材料、设备、成套产品或技术的提供方应参加;

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应参加。

7.11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监理安全监督管理

7.11.1开工前的安全监督管理:

1、开工前,必须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审查其中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援救方案;

2、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有效齐全,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

3、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图(七牌一图)挂放情况;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宣传安全生产的标语及安全警示标牌设置挂放情况;

4、检查本工程安全报监手续是否完善;

5、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是否按规定落实各类材料堆放、挂牌,做到整齐有序,不侵占人行道、车行道、消防通道;

6、监督并检查施工项目部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有交底记录:

①施工项目部对施工班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②施工单位的特殊工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③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必须佩带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④施工项目部应做好季节性防护,防暑降温、防汛防台工作。

7、检查施工单位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安全合格检验手续;

7.11.2节能施工过程(含消防安全)安全监督管理:

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工作面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外排防护高度应超过工作面1个步距;

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3、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同一块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4、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架上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脚手板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50mm*100mm木料或钢模板做立人板。

5、冬季施工时,脚手板上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进行操作。

6、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下方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7、施工现场不准使用明火,不准装小太阳灯,不准吸烟: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

8表式:

按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规定用表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细则补充内容

1、绿色建筑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2、绿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3、绿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墙体工程

1、主体结构完成后,墙体节能工程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墙体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墙体节能工程,应与主体结构一同验收。

2、墙体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保温板粘结或固定。

(3)锚固件及锚固节点做法。

(4)增强网层数、大面铺设及门窗洞口部位翻包增强网做法。

3、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在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防火等保护措施。

4、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5、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1)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或热阻、密度、压缩强度或抗压强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外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的吸水率。

(2)粘结材料的拉伸粘结强度。

(3)抹面材料的拉伸粘结强度、压折比。

(4)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6、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用预制构件、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由供应商统一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并同时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耐候性和抗风压检验。

7、墙体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基层应符合保温层施工方案的要求。

8、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按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

9、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连接方式、拉伸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拉伸粘结强度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粘结面积比应进行剥离检验。

(3)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胶结材料性能和锚固拉拔力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后置锚固件应做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10、进场节能保温材料与构件的外观和包装应完整、无破损,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11、当采用增强网作为防止开裂的措施时,增强网的铺贴和搭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砂浆抹压应密实,不得空鼓;

增强网应铺贴平整,不得皱褶、外露。

12、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眼、孔洞等,应按施工方案采取隔断热桥措施,不得影响墙体热工性能。

13、墙体保温板材的粘贴面积、粘贴方法和接缝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保温板接缝应平整严密。

门窗工程

1、建筑门窗进场后,应对其外观、品种、规格及附件等进行检查验收,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

2、建筑外门窗工程施工中,应对外门窗框或附框与墙体接缝处及外门窗框与附框接缝处的保温填充做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3、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保温性能、遮阳和采光性能、中空玻璃露点、玻璃遮阳系数和可见光透射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4、外门窗框或附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宜采用防水砂浆或专用防水防裂砂浆或聚氨酯发泡剂填充饱满;

外门窗框与附框之间的缝隙应使用聚氨酯发泡剂密封,内侧缝隙将聚氨酯发泡剂压平后用中性硅硐密封胶密封。

5、外窗遮阳设施(包括遮阳一体化标准)的性能、规格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遮阳设施的安装应位置正确、牢固,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遮阳一体化标准窗检修口应在室内侧。

屋面工程

1、屋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屋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2、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正置保温屋面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倒置保温屋面应及时进行防护层施工。

3、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隔热制品,其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4、屋面节能工程所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进场时,应对其导热系数或热阻、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电气工程

1、建筑电气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灯具、照明设备等产品进场时,应对其类型、规格以及节能性能参数、绿色能效评价等级等进行核查和验收。

进场核查和验收的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并形成相应的核查、验收记录。

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2、低压配电系统选用的电缆(电线)截面积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积和线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3、建筑电气工程中采用的照明光源、灯具及照明设备进场时,应对灯具初始光效允许值、灯具镇流器能效值、灯具效率、照明设备谐波含量值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4、当低压配电工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合格后,其配电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kV及以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2)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

7%;

单相220V,允许偏差为+7%、-10%。

(3)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

(4)谐波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5、在通电试运行中,应测试和记录照明系统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

照度、功率密度值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和《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6、照明系统采用的感应延时、光控延时、声控延时控制或定时控制等一种或多种集成的控制方式或分区控制方式和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7、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宜品字形(三叶形)敷设,且不得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8、三相照明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均匀,其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9、居住建筑用电应分项分户计量,电计量表应集中布置,便于管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再生水和雨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其他系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各项试运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管道、阀门、仪表,绝热和保温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别、材质、规格、外观、标识和节能指标进行核查并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各类用水器具应采用高效节水型。

3、住宅、单独出售的公寓建筑应设置符合规定的计量装置。

计量表应出户集中管理,并预留与远程抄表系统相匹配的协议接口。

4、高层建筑的给水分区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任意更改。

当需变更时,除应办理设计变更外,还应得到原设计图审查部门的认可。

5、各类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