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925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

2013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需求规格说明 1

1.1目的 1

1.2范围 1

1.3定义、缩写词以及简写 1

1.4内容组织 1

1.5综合描述 1

1.5.1产品前景 2

1.5.2产品功能 2

1.5.3用户特征 3

1.5.4一般性限制 3

1.6功能需求 3

1.7性能需求 5

1.8支持信息 5

第二章详细设计 7

2.1UML定义 7

2.2模块详细设计 7

第三章系统测试 9

3.1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 9

3.2测试用例设计 9

第四章总结 15

第一章需求规格说明

1.1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北京城市学院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其阅读对象是本系统的使用者(学生、老师)和项目开发、测试和护人员。

1.2范围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l查询各类书籍以及该书的相关信息

l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

l查询个人的借阅情况(包括已借图书、归还日期、还可借多少图书等)

l阅读电子版图书

l储存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l购买图书

l图书借阅者可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如:

增加一些图书馆没有的书籍)

1.3定义、缩写词以及简写

Librarymanagementsystem

UML

ROS

1.4内容组织

“1.5综合描述”中以文字形式给出了软件的功能及特征。

“1.6功能需求”中以用例图的方式呈现了如何完成本软件的功能。

1.5综合描述

本系统主要功能

l查询各类书籍以及该书的相关信息

l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

l查询个人的借阅情况(包括已借图书、归还日期、还可借多少图书等)

l阅读电子版图书

l存储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l购买图书

l图书借阅者可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如:

增加一些图书馆没有的书籍)

1.5.1产品前景

尽量满足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尽量简化使用者的操作步骤。

同时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和网络交易的安全。

1.5.2产品功能

u查询图书信息

使用者进入系统,输入与书籍有关的关键词(书名、作者等),系统显示该书的相关信息。

u借阅图书

借阅者找到预借图书,确认借阅该书后填写个人信息。

然后持身份证找到图书管理人员,通过身份证号图书管理人员可查到借阅者预借书籍。

图书管理员将书籍借出的同时会让借阅者在借书协议(书籍信息、借阅者信息、借阅时间、归还时间、如不按时归还或损坏书籍有哪些处罚措施)上签字,借阅者在协议上签字后完成借书。

u图书归还

借阅者持身份证和所借书籍找到图书管理人员。

图书管理人员检查书籍是否损坏,再确定图书是否按时归还,如果图书损坏或者借阅者未能按时归还,则执行借书协议中的惩罚措施。

完成图书归还。

u续借图书(同一本书最多可续借两次)

借阅者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还书,则需进行续借图书。

续借图书需先在系统中提出续借请求,然后要本人持身份证与需要续借的图书找到图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确认可以进行续借后,让借阅者在续借协议(续借时间、新的归还时间以及一些相关的处罚措施)上签字。

借阅者签字后。

完成续借。

u购买图书

购买者查询到所需图书,确认购买此书后,通过支付宝进行付款,备注上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所要购买图书的名称。

显示付款成功后,持本人身份证找到图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查询是付款成功后将书拿给购买者。

完成购买。

u提出建议

使用者每次使用完本系统后会出现一个窗口,在窗口上使用者可以写上自己的一些建议。

1.5.3用户特征

借阅者,购书者,工作人员,系统管理员。

1.5.4一般性限制

软件运行环境:

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平台。

1.6功能需求

图书借阅者(教师、学生):

查询图书信息(可查询大概信息,也可阅读电子版图书)以及个人借阅情况、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议。

图书购买者(教师、学生):

查询图书信息(可查询大概信息,也可阅读电子版图书)以及购买图书、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议。

图书管理人员:

图书管理,个人借阅情况,进行图书借阅、归还、续借和销售、处理使用者提出的建议。

系统管理人员:

维护及修复系统存在的漏洞,处理使用者提出的建议。

图书借阅者用例图

图书购买者用例图

图书管理人员用例图

系统管理人员用例图

总体功能用例图

1.7性能需求

响应时间3秒以内

1.8支持信息

图书

简介

书名

作者

类型

出版社

图书E-R图

管理人员

姓名

年龄

性别

联系方式

管理人员E-R图

借阅者

身份证号

姓名

联系方式

性别

年龄

借阅者E-R图

第二章详细设计

2.1UML定义

UML是一种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及文档化的语言。

它提供了用于交流的词汇表(单词)和在词汇表中组合词汇的规则(语法)。

UML是一组图形符号,每个符号都有明确的语义。

它所建立的模型是精确的、无歧义的和完整的。

用UML描述的模型可与各种编程语言直接相连。

适于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及其所有的细节文档;提供了用于表达需求和测试的语言;提供了对项目计划和发布管理的活动进行建模的语言。

顺序图是描述了一组交互对象间的交互方式,它表示完成某项行为的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顺序图描述一个用例的事件流,标识参与这个用例的对象,并以服务的形式将用例的行为分配到对象上。

顺序图由对象(参与者实例也是对象)、生命线(表示对象存在的时间)、控制焦点(表示对象执行一个所经历的时间段)和消息(表示对象之间的通信)组成。

2.2模块详细设计

图书借阅动态模型—UML顺序图

图书管理人员动态模型—UML顺序图

第三章系统测试

3.1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座右铭。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和不合理的输入,以及各种边界条件,特殊情况下要制造极端状态和意外状态。

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对测试错误结果一定要有一个确认过程。

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注意回归测试的关联性,往往修改一个错误会引起更多错误。

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测试重现往往要靠测试文档。

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分为静态测试盒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先进行技术文档审查与评审,UML模型测试,再进行代码走查。

动态测试先执行系统代码,再通过观察软件运行时的动作,来提供执行追踪,时间分析,以及测试覆盖度方面的信息。

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角度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独立的测试人员执行。

白盒测试主要用于软件验证测试,开始人员执行。

按照执行的顺序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回归测试、α测试和β测试。

3.2测试用例设计

系统登录界面

1.点击"系统登录"按钮

2.输入登录编号"Admin"

3.输入正确登录密码"111"

4.点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成功

系统登录界面

1.点击"系统登录"按钮

2.输入登录编号"Admin"

3.输入错误登录密码"222"

4.点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失败

系统登录界面

1.点击"系统登录"按钮

2.点击"放弃"按钮

系统登录成功放弃

系统退出界面

1.点击"退出系统"按钮

2.点击"是"

系统退出成功

系统退出界面

1.点击"退出系统"按钮

2.点击"否"

系统退出失败

修改密码界面

1.点击"修改密码"

2.输入用户名称"Admin"

3.输入正确原有密码"111"

4.输入更新密码"123"

5.再次输入更新密码"123"

密码更改成功

修改密码界面

1.点击"修改密码"

2.输入用户名称"Admin"

3.输入错误原有密码"222"

4.输入更新密码"123"

5.再次输入更新密码"123"

密码更改失败

修改密码界面

1.点击"修改密码"

2.输入用户名称"Admin"

3.输入正确原有密码"111"

4.输入更新密码"123"

5.再次输入更新密码"122"(与步骤4输入的密码不同)

密码更改失败

修改密码界面

1.点击"修改密码"

2.点击"放弃"

系统恢复到原来界面

图书借阅界面

1.点击"图书借阅"

系统显示图书借阅界面

图书借阅界面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借阅确认"

图书借阅成功

读者管理界面

1.点击"读者管理"

2.点击"添加"

3.输入编号"000004"

4.输入姓名"刘佳星"

5.选择性别"男"

6.点击"保存"

读者信息添加成功

读者管理界面

1.点击"读者管理"

2.选择编号"000001"的读者

2.点击"修改"

3.输入编号"000004"

4.输入姓名"刘佳星"

5.选择性别"男"

6.点击"保存"

读者信息修改成功

读者管理界面

1.点击"读者管理"

2.选择编号"000001"的读者

3.点击"删除"

4.点击"确认"

5.点击"保存"

读者信息删除成功

图书编目界面

1.点击"图书编目"

2.点击"添加"

3.输入单据编号"200701020006"

4.输入图书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5.点击"保存"

图书信息添加成功

图书编目界面

1.点击"图书编目"

2.点击"修改"

3.选择单据编号为"200701020003"的图书

4.输入图书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5.输入图书单据编号"200701020007"

6.点击"保存"

图书信息修改成功

图书编目界面

1.点击"图书编目"

2.选择单据编号为"200701020004"的图书

3.点击"删除"

4.点击"确认"

5.点击"保存"

图书信息删除成功

基础数据维护界面

1.点击"基础数据维护"

2.点击"系统参数设置"

系统参数维护界面显示成功

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1.点击"系统参数设置"

2.输入办证费用"20"

3.点击"确认"

系统参数数据修改成功

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1.点击"系统参数设置"

2.输入办证费用"20"

3.点击"返回"

系统参数数据修改失败

基础数据维护界面

1.点击"基础数据维护"

2.点击"图书分类维护"

图书分类维护界面显示成功

图书分类维护界面

1.点击"图书分类维护"

2.点击"[B]哲学"

3.点击"添加统计分类"

4.输入名称"游戏"

5.点击"保存"

同级图书统计分类添加成功

图书分类维护界面

1.点击"图书分类维护"

2.点击"[B]哲学"

3.点击"删除"

4.点击"确定"

图书统计分类删除成功

基础数据维护界面

1.点击"基础数据维护"

2.点击"出版社维护"

出版社维护界面显示成功

出版社维护界面

1.点击"出版社维护"

2.点击"添加"

3.输入ISBN"999-3456"

4.输入出版社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出版社"

5.点击"保存"

出版社添加成功

出版社维护界面

1.点击"出版社维护"

2.点击"人民出版社"

3.点击"删除"

4.点击"确认"

出版社删除成功

系统维护界面

1.点击"系统维护"

2.点击"操作员管理"

操作员管理界面显示成功

操作员管理界面

1.点击"操作员管理"

2.点击"添加"

3.输入登录编号"aaaaaa"

4.点击"保存"

操作员添加成功

基础数据维护界面

1.点击"基础数据维护"

2.点击"读者类别维护"

读者维护界面显示成功

读者类别维护界面

1.点击"读者类别维护"

2.点击"添加"

3.输入读者类别名称"博士"

4.点击"保存"

读者类别添加成功

功能测试用例

系统登录后迅速退出

1.点击"系统登录"

2.输入登录编码"Admin"

3.输入密码"123"

4.点击"登录"

5.点击"退出系统"

6.点击"确认"

登录界面成功显示后系统退出成功

修改密码后迅速从新登录

1.点击"修改密码"

2.输入用户名称"Admin"

3.输入原有密码"123"

4.输入更新密码"111"

5.再次输入密码"111"

6.点击"修改"

7.退出系统

8.再次登录

密码修改成功后系统再次登录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逾期图书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逾期图书"

图书查询成功后逾期图书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期刊借阅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期刊借阅"

图书查询成功后期刊借阅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逾期期刊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逾期期刊"

图书查询成功后逾期期刊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读者管理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读者管理"

图书查询成功后读者管理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图书编目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图书编目"

图书查询成功后读者管理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图书检索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图书检索"

图书查询成功后图书检索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期刊编目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期刊编目"

图书查询成功后期刊编目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点击期刊检索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期刊检索"

图书查询成功后期刊检索界面显示成功

查询图书后迅速退出系统

1.点击"图书借阅"

2.输入图书编号"000001"

3.点击"查询"

4.点击"退出系统"

5.点击"确认"

图书查询成功后退出系统成功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后迅速点击期刊借阅

1.点击"逾期图书"

2.点击"导出"

3.点击"桌面"

4.点击"保存"

5.点击"期刊借阅"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成功后期刊借阅界面显示成功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后迅速点逾期期刊

1.点击"逾期图书"

2.点击"导出"

3.点击"桌面"

4.点击"保存"

5.点击"逾期期刊"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成功后逾期期刊界面显示成功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后迅速点击读者管理

1.点击"逾期图书"

2.点击"导出"

3.点击"桌面"

4.点击"保存"

5.点击"读者管理"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成功后读者管理界面显示成功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后迅速点击图书编目

1.点击"逾期图书"

2.点击"导出"

3.点击"桌面"

4.点击"保存"

5.点击"图书编目"

超期借阅图书列表导出成功后图书编目界面显示成功

交互用例测试

第四章总结

本文档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这个文档一共进行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完成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软件需求说明。

第二步,完成软件设计说明。

第三步,完成用例测试设计。

软件需求说明主要通过文字介绍了软件的各类功能,以及如何完成这些功能。

通过用例图介绍了软件的功能需求。

通过E-R图说明了软件的支持信息。

软件设计说明主要通过动态模型—UML顺序图说明了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

在画图过程中,由于对画图软件的操作不了解,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去了解画图软件。

用例测试设计包含两方面,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和交互测试用例设计。

其中功能测试用例设计有30个,交互测试用例设计有15个。

最初写设计的时候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当自己写了几个之后发现了一些规律,余下的写起来感觉很简单。

通过撰写这个文档,我知道了怎么填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E-R图的含义,如何利用专业画图软件画用例图和UML顺序图,同时也知道如何设计软件的功能及交互测试。

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后我知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这个定义也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既是一个管理系统,也是一个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到目前为止,它还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型边缘科学,因此,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同样在逐渐发展和成熟。

目前国内外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虽然不尽一致,但基本上都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即利用现代管理的先进技术、方法和工具,向各级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所以领会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发展和企业运作中有很重要作用。

得分情况

序号

评分细则

得分

1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描述(10分)

2

图书管理系统的创新功能的描述(10分)

3

图书管理系统的用例图(10分)

4

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E-R图(10分)

5

模块关系图的分析(10分)

6

UML建模的设计(10分)

7

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化(10分)

8

功能测试用例的编写(10分)

9

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写(10分)

10

文章排版符合要求,层次清楚,无抄袭现象(10分)

总分

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