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925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10 大小:3.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0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0页
亲,该文档总共3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3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

京沪高速铁路

(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北京南-德州东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项目分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编制范围 2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

3.1 工程概况 2

3.2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3

3.3 总体技术方案 3

3.4 主要工程数量 12

3.5 相关单位 13

4 施工总体方案 13

4.1 项目管理目标 13

4.2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15

4.3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30

4.4 过渡工程方案和过渡设计 31

4.5 施工用电 31

4.6 施工用水 32

4.7 施工测试 33

4.8 内业资料 33

4.9 施工程序 34

5 一般工程施工方法 37

5.1 通信系统施工方法 37

5.2 信号系统施工方法 62

6 重点工程施工方法 95

6.1 通信系统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95

6.2 信号系统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96

7 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 98

7.1 通信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 98

7.2 信号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 99

8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101

8.1 总工期目标 101

8.2 施工进度安排 101

8.3 分年、季度完成工程量表 101

8.4 资金使用计划 102

9 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供应方案以及质量控制办法 102

9.1 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供应计划 102

9.2 施工安装机械设备及仪表计划 106

9.3 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办法 108

10 试验工作总体安排及试验手段、检测程序 110

10.1 概述 110

10.2 安装试验 112

10.3 部分试验 142

10.4 系统试验 169

10.5 集成试验 174

10.6 试运行 175

10.7 进一步试验 180

11 各项措施 180

11.1 文明施工措施 180

11.2 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 186

11.3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209

11.4 工期进度保证计划与措施 233

11.5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241

11.6 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248

11.7 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248

1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258

11.9 节约用地措施 266

11.10 降低造价措施 266

11.11 节能及各类资源管理措施 269

11.12 应急预案 270

11.13 相关工程接口协调沟通与配合措施 278

11.14 特殊物品的使用和保存措施(易燃易爆、化学药剂) 289

12 需附的图表 293

12.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93

12.2 施工进度图 294

12.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型号、数量)使用计划表 296

12.4 分年、季度进度计划 299

12.5 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299

12.6 分年、季度主要材料、设备使用计划表 300

12.7 分年、季度完成工程量表 301

12.8 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302

12.9 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体系、措施保证框图 302

1编制依据

(1)刘部长2009年元月22-24日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和《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京沪办函[2009]1号);

(2)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合蚌引入“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3)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合蚌引入“四电”系统集成JHSD-1标段工程施工合同;

(4)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相关文件批复;

(6)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文件、纪要;

(7)铁道部铁建设[2000]95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

(8)国家计委、建设部建标[1991]23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期定额》(试行);

(9)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技术指南等;

(10)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文件和图纸;

(11)《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12)《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3)《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

(14)《铁路客运专线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15)我单位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体系文件;

(16)我单位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机械、仪器仪表等资源;

(17)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颁布的企业标准;

(18)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体系标准;

(19)以往类似工程相关经验;

(20)现场调查资料;

(21)业主对该工程的有关要求。

2编制范围

(1)正线范围:

北京南至德州东高速正线通信、信号系统工程。

(2)京津城际联络线、天津西站高速场及津沪联络线的通信、信号工程。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地区,线路起自北京南站,终到上海虹桥站。

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四省三市”,线路全长1318km。

设计时速350km,其中:

天津南至济南西段(DK131+400~DK406+900);泰山西至滕州东段(DK467+500~DK570+900);徐州东至蚌埠南段(DK691+000~DK846+200);蚌埠南至滁州南段(DK846+200~DK950+000)(共约634公里)时速380km。

线间距5.0m;一般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设计输送能力(单向)8000万人。

运输组织模式采用高速列车与跨线列车共线运行模式。

全线设高速客站24个,其中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济南西客站、南京南站、虹桥站为始发站,其余为中间站。

另设定远站为越行站。

全线正线桥梁244座,总长度1060.6km,占线路总长的80.5%;路基总长度241.3km,占线路总长的18.3%;隧道22座16.1km,占线路总长的1.2%;铺设无砟轨道1196km,占线路总长的91.0%;永久征地6.7万亩。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直达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3.2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

双线;

(3)限制坡度:

20‰;

(4)速度目标值:

380km/h,跨线列车2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

7000m;

(6)牵引种类:

电力;

(7)机车类型:

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3.3总体技术方案

3.3.1通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通信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

通信系统为本线列车控制、旅客服务、电力及电牵SCADA等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服务,并为运输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业务。

通信系统满足设计速度350km/h及以上、验收速度380km/h的要求。

满足跨线列车250km/h。

通信系统包括:

传输系统、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数据网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时钟及时间同步系统、通信电源、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线路。

(1)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由二层网络结构构成。

其中采用MSTP10Gb/s设备STM-64组建(1+1)MSP汇聚层传输系统;采用MSTP622Mb/s设备组建3个区间接入层传输系统;在各车站间组建2个2.5Gb/s系统,分别为3个区间接入层提供保护。

传输为通信各子系统及信号、牵引及电力供电等专业系统提供可靠的2M、155M、622M、10M/100M等传输通道。

(2)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

采用接入网方式解决电话的需求,不新设程控交换设备,沿线自动电话分别纳入北京南车站、天津西(还建通信站)既有铁路电话交换机,统一编号组网。

本工程在北京南、天津西车站设置OLT设备,在沿线车站及相关业务节点设置ONU设备构成接入系统,为沿线车站、段所、保养点、区间中继站、牵引及电力供电系统节点及铁路相关部门提供固定电话业务、音频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

(3)数据网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位于全路数据通信网的区域网络,由区域网络核心节点、汇聚节点及接入节点组成。

本工程在北京客专调度所新设核心路由器;在北京南站新设汇聚路由器;在各车站、北京客专调度所新设接入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本线IP数据业务的承载。

(4)专用移动通信(GSM-R)系统

利用既有的北京核心网节点并扩容相关设备及接口。

在北京设置BSC,接入北京核心网节点。

铁路沿线根据车站分布和场强覆盖的需要设置基站设备。

其中,C3区段采用单层交织覆盖方案,其他区段采用单层覆盖方案。

GSM-R系统提供无线话音通信业务,并为列控、CTC等相关系统提供双向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5)调度通信系统

调度通信系统按北京铁路局组成调度网。

本工程在北京客专调度所新设调度所调度交换机、扩容北京客专调度所既有调度所调度交换机,在车站、动车所新设车站调度交换机。

路局的调度网由主备用调度所调度交换机、调度台/值班台、调度分机、录音设备和网管设备等组成,主备用调度所调度交换机与沿线各车站调度交换机组成多个2Mb/s环,实现本线的运营调度指挥。

(6)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由事故抢险现场设备和应急中心设备构成,在事故抢险时为现场与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之间提供语音、数据、图像通信业务。

本线利用北京应急中心设备,并设置应急救援现场设备。

(7)会议电视系统

本工程会议电视系统按管界纳入北京铁路局既有会议电视系统。

本工程扩容北京会议中心设备(GK、多点资源管理系统、MCU),在沿线车站、动车所节点设置会议电视终端等设备,组建会议电视系统。

(8)时钟及时间同步系统

扩容北京铁通机房既有数字同步设备,按分区、主从同步方式为本工程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提供主、备用时钟信号;扩容北京局客专调度所既有的时间服务器,为本线设备提供时间同步信号。

(9)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为本工程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48V直流电源、高可靠性的220V交流电源,在沿线各通信机房根据需要设置-48V高频开关电源设备、UPS设备、蓄电池,为各通信子系统提供可靠的电源供电保证。

(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为北京铁路局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本工程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由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接入节点和视频采集点组成。

扩容北京既有视频区域节点。

在沿线客运车站等节点设置一类视频接入节点;在沿线各车站、保养点、动车所、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配电所、信号中继站、线路所、区间无线基站等地的通信机房设二类视频接入节点设备,实现对沿线重点设施(含车站重点部位,区间公跨铁桥、通信、信号机房内、牵引供电、配电所内、外)的实时监控。

(11)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

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在北京设置监控中心设备,在沿线各通信、信号机房设置远端监控单元(RTU)设备,各机房监测点采集的监测信息通过传输系统及数据通信系统传送至监控中心设备,实现对机房温度、湿度、烟雾、水浸、门禁、开关电源、UPS设备、蓄电池组、机房空调等进行监测监控。

(12)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本工程扩容北京调度所既有综合网管中心。

综合网管中心设备通过对通信各子系统的网管信息进行采集,分别完成管内通信各个子系统资源和故障告警的综合管理。

(13)段(所)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为工程范围内的段(所)、保养点等不同建筑物提供相关的信息布线所需的超五类网线、音频电缆、配线柜。

(14)通信线路系统

通信线路通过在本线两侧槽道分别敷设1条32芯主干光缆,在站内/区间敷设8芯或12芯短段光缆,在站场敷设HYAT53-ZR市话电缆,为信号、牵引及电力供电系统及通信各子系统提供可靠的传输媒介。

3.3.2信号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信号系统共包括:

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闭塞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车站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等。

(1)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

调度集中系统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分散自律CTC系统由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调度中心与车站及车站与车站网络子系统三部分构成。

CTC系统设备和传输通道采用双套冗余结构。

京沪高速正线包含北京南站(既有)、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济南动车运用所、泰山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高速场、南京南动车运用所、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虹桥动车运用所,联络线工程包含亭子山线路所、江浦站、南京南沪汉蓉宁杭场、南京南宁安场、新紫金山站。

正线车站和联络线车站均新设CTC车站子系统设备。

除以上各站外,京津线路所、津沪线路所、禹城线路所、白马山线路所、崔马庄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线路所、黄渡线路所、新设区域联锁终端设备,由区域联锁主站控制,线路所不配置CTC终端等设备,CTC仅在主站与联锁连接,通过主站联锁设备实现对线路所的控制。

其他相关工程的车站、京沪高速线相邻的车站等纳入各自的调度所控制范围,通过各自的调度中心与京沪高速调度中心实现信息交换。

在客专北京调度所新设1套调度集中(CTC)总机设备及3个调度台,控制北京南站(含)至虹桥站(不含)、济南动车运用所、南京南动车运用所。

客专上海调度所(本工程不含)控制虹桥站、虹桥动车运用所、江浦站、亭子山线路所、南京南站沪汉蓉宁杭场、南京南站宁安场、新紫金山站。

本线工程相关的其他进行TDCS改造的既有线车站维持既有调度区划,包括既有大湖站、窑场站、徐州客站。

CTC网络系统由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通道构成。

包括中心和车站的网络接入设备,以及中心和车站间的双路冗余的专用数字通道。

客专北京调度所中心设备与京沪高速沿线各车站设备之间通过双环冗余的2M数字通道连接。

(2)闭塞系统

京沪高速铁路正线信号系统满足最高运行速度380km/h(最高试验速度400km/h及以上)的要求,采用CTCS-3级技术条件的列控系统,区间和车站(中间站、大站是正线和侧线股道)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

京沪高速正线区间、与正线相接的联络线、南京南站宁安场至沪宁城际仙西站间仙西联络线设区间停车标,不设地面区间通过信号机,列车运行以列控车载设备显示作为行车凭证,双线双方向运行,反方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行车,采用ATP完全监控模式。

沪汉蓉铁路亭子山线路所至南京南站宁杭场间设置地面区间通过信号机。

(3)列控系统

京沪高速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正线、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天津西站、黄渡联络线列控系统方案满足铁道部有关CTCS-3系统技术标准的要求。

其他跨线的联络线列控系统方案满足铁道部有关客专CTCS-2系统技术标准的要求,联络线上设置CTCS-3级与CTCS-2级转换点。

运行于本线的高速动车组车载设备装备CTCS-3(兼容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在地面CTCS-3级区段按CTCS-3级行车,当CTCS-3因故停用时,可降级为CTCS-2控车;在地面CTCS-2级区段按CTCS-2级行车。

跨线运行的250km/h动车组按照CTCS-2行车。

根据本线车站及区间线路情况,北京南(含)~虹桥站(含)区段配置14套RBC设备,集中设置在客专北京调度所,临时限速服务器应设置于靠近调度所的车站专用机械室。

其中北京南京津城际场、北京南普速场、天津西普速场、南京南宁杭场、南京南站宁安场、虹桥站综合场不在控制范围之内,

在京沪高速正线上24个车站、75个区间中继站、8个线路所、2个动车所(济南动车所和虹桥动车所)、与高速线接的大湖站、南京南站相关工程(含沪汉蓉宁杭场、江浦站、江南中继站、南京南宁安场、新紫金山站)新设列控设备。

南京南动车所不设列控设备,亭子山线路所在既有合宁线中继站列控设备基础上修改。

各车站及中继站列控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闭塞分区信息、运行方向信息、站间联系信息等)通过信号安全数据网传递,该局域网应采用不同物理路经中的各4芯光纤构成两个独立的冗余光纤回路,光纤通道由通信专业统一提供。

(4)联锁系统

本线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2×2取2型硬件安全冗余结构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各站配置独立的联锁设备,大站分场设置联锁。

新设计算机联锁的车站(场、动车所)包括:

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客站、泰山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高速场、宁杭场、宁安场)、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济南动车所、南京南动车所、虹桥动车所、江浦站、亭子山线路所等。

北京南站按照现有联锁修改进行设计,既有大湖站新设2×2取2的硬件安全冗余型计算机联锁设备,窑场站既有计算机联锁改造、徐州客站在既有6502电气集中联锁基础上利旧改造。

区间线路所采用区域联锁方式(亭子山线路所除外),区间道岔纳入相邻车站联锁控制,在线路所设区域联锁电子终端等设备。

区域联锁主站与远程站电子终端间采用信号专用光缆进行信息传输。

设置区域联锁终端的线路所有:

京津线路所、津沪线路所、禹城线路所、崔马庄线路所、白马山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线路所、黄渡线路所等8个线路所。

其中京津线路所、禹城线路所、扬州线路所区域联锁终端硬件设备为预留道岔设置。

本线工程共新设计算机联锁设备39套(其中区域联锁电子终端8套),改造3站。

(5)电源系统

采用符合铁道部运基信号[2005]458号《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条件》(暂行)的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

系统采用模块化、智能化、标准化设计,可实现信号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能适应各种现场负荷种类及容量的需要。

京沪高速在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济南动车运用所、泰山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高速场、南京南动车运用所、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虹桥动车运用所、大湖站、江浦站、南京南沪汉蓉场、南京南宁安场、紫金山站、京津线路所(预留)、津沪线路所、禹城线路所(预留)、白马山线路所、崔马庄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线路所、黄渡线路所共计39个站(车站、线路所、动车所)、76个中继站、CTC调度中心、RBC室均按要求配置智能电源屏设备。

北京南站、窑场站、徐州客站、亭子山线路所对既有电源屏进行扩容。

新设的电源屏(不含提速屏)配置双套大容量UPS,UPS的容量负荷按除转辙机以外的所有用电量考虑。

有人值守车站UPS供电时间按不少于30分钟考虑,无人值守车站按UPS供电时间不少于2小时考虑。

智能电源屏为联锁、列控、CTC车站设备、信号集中监测等设备统一供电,并具备自诊断及监测报警功能,能与信号设备微机监测系统交换信息。

(6)信号计算机监测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参数满足铁道部《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等技术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范围内,北京南站、窑场站、徐州客站、亭子山线路所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利旧改造,其他站(含中继站、线路所、车站、动车所)均新设信号集中监测设备。

车站保养点配置信号集中监测显示终端。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维护专用网,对列控设备、联锁设备、信号基础设备(如转辙机、轨道电路、电缆绝缘、电源屏、主副熔丝转换装置等)进行实时监控。

沿线各车站、动车所、线路所、中继站、维修工区、及电务段间提供信号集中监测网络,采用通信专业提供的通信数据网。

在北京电务段、天津电务段、济南电务段、徐州电务段、南京电务段、上海电务段新设微机监测总机系统。

利用既有通道分别接入北京局、济南局、上海局监测网络。

3.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北京南至德州东

通信工程

1

光、电缆

公里

962

2

无线铁塔

112

3

长途传输(SDH)

12

4

无线基站

112

5

接入网设备

74

6

自动电话

2772

7

室内摄像机

389

8

室外摄像机

167

9

视频编码器

1176

信号工程

1

闭塞设备

正线公里

347

2

联锁道岔

165

3

行车指挥设备

5

4

转辙机

554

5

轨道电路

区段

924

6

应答器

1848

7

标志牌

1845

8

扼流变

1109

9

补偿电容

11420

10

中继站

20

11

车站

6

3.5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

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天津指挥部;北京铁路局天津西站代建指挥部。

监理单位:

铁科院工程咨询公司与中铁二院咨询监理公司联合体。

设计单位: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四电咨询单位:

铁二院、铁一院联合体。

4施工总体方案

4.1项目管理目标

4.1.1总工期目标

总工期目标:

2010年7月1日开工,2011年7月31日竣工;

总工期396天,其中联调联试92天。

4.1.2质量目标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4.1.3安全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确保实现“四杜绝,一确保”:

杜绝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C类)及以上责任事故;

杜绝工程建设四级及以上重大事故;

杜绝重大及以上路外伤亡事故、责任职工死亡事故和责任从业人员死亡及以上事故,无人身重伤事故;

杜绝责任火灾、重大爆炸及以上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

确保施工生产及铁路交通安全。

4.1.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全体项目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防止职业伤害轻伤事故的发生,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杜绝重伤及重伤以上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4.1.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目标

加强施工机械仪表管理,改进施工工艺,杜绝扰民事件发生;

不随意丢弃废弃物,保护植被,绿化、建设绿色工程;

创造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道路运输及施工现场无散落废弃物;

控制生产、生活用水排放,节约用水,防止水土流失,尽量保持当地水土资源的原貌;

废弃包装物分类回收,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4.1.6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人员持证、挂牌;现场道路整洁、畅通;

现场环境干净、卫生;现场布置整齐、合理;

现场着装整齐、统一;现场标牌明显、明确;

现场言行文明、得体;现场施工安全、规范。

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本项目点多、线长,施工接口多及各专业工程量差异较大,且站后工程不同程度受线下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