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9288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doc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产规模对企业物流系统提出的新的要求,它在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将自动化生产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合起来,重新构建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织结构,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

关键词:

物流信息技术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1物流信息化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物流信息化是 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1.1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立项开发的ERP系统与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二次物流系统接口开发项目通过验收,这也是现代物流模式效率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项目通过ERP系统接收二次物流系统配送计划,自动生成装卸油时间、地点、运距,运费自动审核,有效保证了配送数据实时、准确,实现了运销数据共享,管理一体化,为油品运输配送进一步优化线路、提高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

同时,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物流信息发展中不能抗拒的过程。

总之,物流信息化战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信息化战略目标要清晰,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正确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能够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无缝接轨,实现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实时化传输,真正达到物畅其流的效果。

2物流信息化研究的优越性

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它除了具有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

它汇合了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重新定义供应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

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2.1物流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信息化助推高效配送

近年来,以运输为主的配送业务,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运用到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结合电子路单信息系统,在逐步实现现代物流科学管理、高效配送。

网络信息化管理,使配送能够“点对点”配送,利用网络信息,对配送车辆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指挥,分解配送过程,确保运输安全、高效、低耗,促使日均配送次数逐月提高。

合理安排区域性配送,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油库库存成本,提升配送保障能力。

实行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化,可以将生产制造、原料供应、商品销售与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流向与流速等情况,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化、快速化收集和处理,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配送过程组织及物流配送部门协调。

2、集成化促进安全监督

同样以运输为主的配送业务为例,如何规范操作,防范物流信息安全风险,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更好地提升监控系统功能,建成以车辆GPS监控、GIS系统和可视化调度指挥系统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监控车辆多、覆盖范围广、管理流程最健全的生产辅助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运输车辆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安全监督效果。

 

3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要素

1、网络物流与物流网络同步

建立起网络物流与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平台,是保障和推进现代企业物流市场信息化。

使物流中相互联系高度组织化与设施集成化,共同占有和分享物流资源。

所谓网络物流,就是通过因特网对市场物流信息化的运用。

而物流网络则是企业建立的物流网点。

随着网络化高速发展,企业通过网络开展对物流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运用有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网络与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畅通无阻,提高物流信息化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物流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要将自己的物流资源向全球市场扩展,还要有效组织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组合企业物流网络,形成有效的物流组织和网络体系。

2、“链型”模式新物流

  “链型”物流又称“供应链物流[1]”,是近年中新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经营方式。

然而,“链型”物流体系更加离不开信息化。

一旦出现物流信息化的中断与缺失,就可能使物流链中断。

而链型物流,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现代物流快速、便捷与效益为出发点,建立物流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对客户需求、企业与消费者、上游企业、配套协作伙伴等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进行监测,指导企业提高物流关系管理水平。

3、 流程再造支撑体系

无论是传统的流通企业、仓储企业、交通运输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流程再造都十分必要。

流程再造是迎战信息化的经营管理创新,是继以流水线生产为特征的第一次效率管理革命。

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是满足消费需求,全面按定单流进行制造,通过物流信息化把企业内部与市场连结成一个全新的流程,达到企业效率、质量与个性化需求的配合目标。

3.1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企业物流信息化

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

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来提高仓储效率。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2、物流企业信息化

物流信息服务包括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KPI)监测、管理报告等,将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3、物流信息服务业

在提供ERP的基础上向上下游扩展到企业资源管理的软件商。

这些软件商将行业标准、优化的流程和商业智能融入在软件系统,客户既可以选择成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先上一部分模块。

4结论与展望

本次“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从三个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了当前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次论文囊括了工作四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的了解,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是一个概括性的练习。

本次论文还有许多不足的之处,并由于实践经验的匮乏,有许多未能考虑全面的地方和思路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各位师傅能够给予谅解,并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周勇.企业物流管理的趋势思考.情报杂志,2003

信息化为高效配送提速中国石油报20125.16第四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