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42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宝典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

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

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

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参考答案】

(1)特征

(2)应将“形成”改为“导致”(3)影响(4)调查和研究。

【答案点评】这里有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题可否添加“问题”,第

(2)题“形成”可否改为“造成”,第(3)题可否删去“危害”?

查相关报道的原文,有以下说法:

“视力低下是我市青少年面临的五大健康问题之一”“专家认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造成重庆学生营养失调,是个矮、体胖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学生的挑食、偏食,造成了一部分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石元刚表示,一方面与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影响了视力健康”。

参考答案应注意其多元性。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20XX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⑴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2分)

【参考答案】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阅读”,理解语句的含义。

联系上文“乾坤大”当指馆内布置的内容,应该包括三大方面,即“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或“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但是参考答案只涉及到“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两个方面,没有包含“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⑵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示例:

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

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写作”,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

示例“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有两大毛病:

第一,答非所问,这里赞美的是重庆而非重庆馆;

第二,自相矛盾,上海夜景是华夏第一,同属华夏的香港、重庆,它们的夜景是不是华夏第一,如果不是,又如何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呢。

示范学生吹牛皮说假话也得讲逻辑才行。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答案点评】本题题干不严谨,B项是对作者所属国籍的陈述有误,而题干却是要求学生选择“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明明是一道文学常识题,却偏偏拿课文理解来误导考生。

7.综合性学习(10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3分)

材料一: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参考答案】“低碳生活”指:

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答案点评】本题既是“小阅读”——考查提取信息,又是“小写作”——考查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答案中“以节能的方式”,把节能作为唯一的方式,太绝对。

按照材料中“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说法,节能是主要方式之一,不是唯一的方式。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今天你低碳了吗?

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

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

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

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答案点评】本题是“小写作”,答案比较开放,重点是语句通顺,有感染力。

示例中“低碳生活我来造”之“造”当是“创造”之意,但是“创造”简缩为“造”的情况不多见,不值得提倡。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8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示例1: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示例2: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希望2012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真的必须低碳!

【答案点评】本题是“小写作”,考查“开场白”的写作。

开场白要求内容方面提出主题,语言方面富有激情。

参考答案的示例做得比较好。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

蒹葭》)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4)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山回路转不见君,”,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

“,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题中的两个冒号应该删去】

(5)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

(6)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写照。

【参考答案】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长河落日圆(3)受任于败军之际(4)雪上空留马行处,海内存知己(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15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蕃

(2)濯清涟而不妖濯

(3)不蔓不枝枝

(4)陶后鲜有闻鲜

(1)多

(2)洗涤(3)长枝节(4)很少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参考答案】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2.你喜欢什么花?

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示例l:

兰花,兰花无论长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

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3—17题。

(20分)

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

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

“岸边像什么?

”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

“非洲好望角!

”我愣住了。

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

“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

“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

”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

河上无风。

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

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

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

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

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

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

“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

”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

“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

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

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

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

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

”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

“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

”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

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

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

”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

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

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

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

“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

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

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

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

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

”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

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

回头一看,他娘的!

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不就是好望角吗?

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

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

”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选自20XX年2月《今日教育·

读写舫》)

3.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

小时候

企盼长大后到好望角

执着追求梦想

长大成家时

怀疑好望角的存在

老年时

找到新的精神慰藉

【参考答案】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

在家门口找到好望角。

【答案点评】这是一道概括题。

表格中原有的内容说“小时候”“执着追求梦想”似不够贴切。

从小说内容看,小时候萌生了梦想,这个梦想伴随着自己度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但不能说是“执着追求梦想”。

答案“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也可说得平实一些,如“梦想破灭”。

14.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参考答案】“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

【答案点评】本题答案不规范。

既然题干只要求答出“词在句中的含义”,就没有不要回答“原指……”。

这里的“诡秘”其实就是“神秘”的意思。

(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参考答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

【答案点评】本题答案更不规范,没有必要回答有关修辞手法等内容,而且,诠释词义宜用平实的语言,不宜用含有比喻手法的“满目沧桑”作诠释。

“面黄肌瘦”在句中的意思其实就是因时间久远和反复翻阅而显得十分破旧。

15.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动作描写)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心理描写)

【参考答案】A.谈起儿子,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

“深深的吸”和“缓缓的呼”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能结合3个关键词分析言之成理即可)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非常形象生动,这样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点,又写出了老人内心那种空荡荡的失落孤独的感觉。

(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点评】A句的答案紧扣提示“动作描写”。

但是,B句的答案却重点从比喻手法的运用角度进行赏析,题目中“心理描写”的提示不仅多余而且是声东击西,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请问,如果学生只从心理描写角度进行赏析,不从比喻手法的运用角度赏析,这会不会扣分?

16.结合全文,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怀揣梦想多年却至老也终未实现,历尽人生沧桑的老人。

小时,小学没读完,鬼子来了,四处逃难,和爹娘跑散了;

解放后,只想把书念成,可书没读多少,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

老年时,儿子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拦都拦不住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了却残生。

但苦难没有把老人打倒。

他没有因为梦想的无法实现和生活中的种种变故而终日消沉低迷下去,老人靠对梦想——“好望角”的坚守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难。

【答案点评】题干只要求“概括”,没有要求“分析”,参考答案大段大段地分析老人的坎坷经历,这是答非所问,让阅卷老师不好把握。

概括地说,老人的性格特征是:

有梦想,豁达乐观。

参考答案结尾句中“老人靠对梦想——‘好望角’的坚守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难”的说法虽然包含了答案的关键词,但其落脚点并不是“性格特征”。

17.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生命的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一点。

在不如意中能够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至始至终保持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梦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坚守梦想来冲抵苦难的煎熬。

【答案点评】本题是开放题,学生紧扣话题,有观点,有阐述,表达顺畅,就该得分。

本题参考答案似乎只有观点,没有阐述。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8—22题。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

他说:

“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

”记者问道:

“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

”李咏笑呵呵地说: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

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

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

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

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

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

老师教育大家说:

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

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

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

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

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

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

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

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XX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1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参考答案】“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答案点评】这里当然是理解其比喻义。

把文章的几个结论句综合起来就是答案:

“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本题参考答案的答题思路大体上是对的,遗憾的是忽视了“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这个要点。

1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

【参考答案】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

“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

【答案点评】这个题比较简单,筛选出议论孟买学院“弯腰”一课的结论句即可。

当然,可以适当概括,回答得比参考答案更好一点。

20.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

请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