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70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Word文件下载.docx

如1kg硝铵炸药爆炸时,可产生869~963L气体,并在瞬间形成,使压力猛升到10.1×

103MPa,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

④不需要外界供氧因爆炸物品本身分子中含有特殊的不稳定基团,在爆炸时会引起分解或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些混合爆炸物品,其中混有氧化剂(如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或叮燃物(如黑火药中的木炭和硫磺)。

2.1.2.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为便于储运和使用,常将气体通过加压法压缩储于钢瓶内。

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被压缩成液态,有的加压后仍然为气态,所以称为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大于294kPa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

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

(1)易燃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的还有毒性,如氢、一氧化碳、甲烷、氯乙烷等。

(2)剧毒气体毒性极强,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毒甚至死亡,如氯、光气、硫化氢等。

(3)助燃气体本身不燃烧,却可助长火势,扩大火灾的危险性,如氧、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等。

(4)不燃气体性质稳定不燃烧,但对人有窒息性,如氮、二氧化碳以及惰性气体等。

2.1.3.第三类易燃液体

凡在常温下的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均称为易燃液体,如乙醇、甲苯、汽油等。

根据其闪点的高低,可分为低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低于-18℃)、中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在-18~23℃)、高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在23~61℃)。

(1)易燃性

①闪点低常温下遇到明火就能使液体表面的蒸气闪燃,引起燃烧。

②燃点低燃点一般比闪点高1~5℃。

③挥发性大易燃液体周围蒸气浓度大,遇火易爆炸。

由于大多数易燃液体的蒸气比空气重,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散发,更增加了着火的危险性。

④点燃能量小其蒸气只要极小能量的火花,就可以点燃。

(2)易爆性易燃液体易挥发,其蒸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3)易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粘度一般都很小,易流动和扩散。

即使容器只有细微裂纹,因渗透、毛细管浸润等作用,会渗出容器外,造成空气中的蒸气浓度不断增高,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4)受热膨胀性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汽压增加,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力升高,造成“胀桶”,甚至炸裂。

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罐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间。

(5)带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的电阻率都很大,多是电的不良导体。

当其在管道、储罐、槽车等输送情况下,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静电积聚。

当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会放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6)毒性部分易燃液体有毒,有的毒性还较大,如甲醛、甲醇、丙烯腈等。

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某些有氧化性的酸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燃烧和爆炸;

与有腐蚀性的酸接触,会造成“烂桶”,使之液体外溢,有燃烧的危险性。

2.1.4.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如五硫化磷、萘、硫等。

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硫化钠等。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甲醇钠等。

(一)易燃固体

根据易燃固体的燃点高低,可分为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两种。

(1)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易燃烧或爆炸。

燃烧猛烈,并放出有毒气体,多数还有毒性。

按化学组成可分为三类。

①赤磷及含磷化合物这些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如赤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等。

②硝基化合物这些物质含有硝基或亚硝基,很不稳定,燃烧过程常发生爆炸。

如H发泡剂、二硝基苯、二硝基萘等。

③其他有毒或有腐蚀性,如闪光粉(镁粉与氯酸钾粉的混合物)、氨基化钠()、重氮氨基苯()等。

(2)二级易燃固体燃点高些,燃烧速度略慢,毒性比较小。

按化学组成可分为四类:

①硝基化合物如硝基丙烷、硝化纤维制品(赛璐璐制品、硝基喷漆漆片)等

②易燃金属粉末粉末飞扬后,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等

③萘及其衍生物如萘、甲基萘等。

④其他如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

(1)与氧化剂接触发生猛烈的燃烧爆炸。

如萘与发烟硝酸接触,硫磺粉与过氧比钠接触均易迅速发生燃烧爆炸。

(2)对火种、热源、冲击、摩擦、撞击比较敏感,并引起燃烧。

(3)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如硫.磷等。

(4)燃烧方式有显著特点。

有些易燃固体受热时,会迅速升华,在固体表面形成易燃蒸气层,一旦遇到明火和其他激发能量,会引起燃烧,如萘、樟脑等。

有些易燃固体在受热后会迅速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倘若受热或遇到明火,很容易引起燃烧。

(5)易燃固体粉末,由于质轻漂浮在空气中。

当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花会引起爆炸;

在较高温度时,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随着温度升高,会引起燃烧。

(二)自燃物品

根据发生自燃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两类。

(1)一级自然物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能剧烈氧化或分解,造成自燃,如黄磷、三甲基铅、铝铁溶剂等。

(2)二级自燃物品空气中氧化速度较缓慢,在受热、受潮、不通风等积热不散的条件下,引起氧化而自燃的物质。

大多是油类(主要是植物油),如油布、油纸、浸油的金属屑等。

(1)有些自燃点低,化学性质活泼,易被氧化,被氧化时产生热量,使本身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促使氧化加快,产生更多热量,很快引起自燃。

如黄磷自燃点只有34℃左右,遇空气就能自燃,必须储存在盛有水的容器中隔离空气。

(2)有些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湿热条件下,易发生分解放热,使温度升高而导致自燃。

(3)有些混进助燃物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大,容易被氧化而自燃。

如疏松多孔的物质因受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较大,比较易自燃。

(4)有些混进氧化剂和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粉末,也能增加自燃的危险。

(三)遇湿易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按遇湿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分为一级和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两类。

(1)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与水或酸反应速度快,放出热量高,并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易引起燃烧爆炸,如活泼金属、金屈氢化物、硼氢化合物、磷化物等。

(2)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与水或酸反应时,比一级遇水燃烧物质反应速度慢,放出的热量、产生的气体量较少,遇着火源能引起燃烧爆炸,如锌粉、保险粉(低压硫酸钠)等。

(1)遇水分解,放出热量并产生可燃气体。

当温度达到气燃点时,立即燃烧或爆炸。

应避免遇水或潮湿的空气接触。

①活泼金属及其合金如钾、钠、锂、钠汞齐、钾钠合金等,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和大量热量,其热量能使氢气自燃或爆炸。

②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钙、氢化铝等,遇水能剧烈反应而放出氢气。

③硼氢化合物如二硼氢、硼氢化钠等,遇水反应放出氢气。

④碳的金属化合物如碳化钙、炭化铝等,遇水反应剧烈,放出不同的可燃性气体乙炔、甲烷等。

⑤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等,遇水生成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

⑥其他如保险粉和焊接用镁铝粉等,遇水也能产生可燃气体。

(2)与酸或氧化剂的反应更为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储运过程应注意与酸和氧化剂隔离。

(3)对人的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有些遇水还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必须引起重视。

2.1.5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1.分类

(1)氧化剂分为无机和有机氧化剂。

根据氧化性强弱,无机氧化剂可分为一级和二级。

有机氧化剂主要指有机硝酸盐类。

①一级无机氧化剂多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氮、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类。

无机过氧化物中含有过氧基(—O—O—),性质极不稳定,易放出氧原子而分解,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

在氮和氯等的含氧酸及其盐类中,氮和氯等原于呈高价状态,极易夺取电子而变成低价状态,同时又能放出氧,与可燃物迅速起氧化反应,如高氯酸钾、硝酸钾等。

在高锰酸钾类物质中,含有高价态的锰原子(Mn7+),易得电子变成低价态的锰原子(Mn2+、Mn4+),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等。

②二级无机氧化剂除一级以外的所有无机氧化剂。

易分解,但与一级氧化剂相比,稍稳定一些;

也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能引起燃烧。

如硝酸铅(N5+)、亚硝酸铅(N3+)、过硫酸钠(S7+)、溴酸钠(Br5+)、三氧化铬(Cr6+)、氧化银(Ag2O)等。

③有机硝酸盐类含有高价态的氮原子,易得电子变为低价态,如硝酸胍、硝酸脲等。

(2)有机过氧化剂根据氧化性的强弱也可分为一、二级。

①一级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过氧化物相似,都含过氧基,受光和热的作用,易分解放出氧,性质很不稳定。

储运时必须加入稳定剂。

如过氧化苯甲酰等,受热、摩擦都可能发生热燃烧或爆炸,故一般都需有30%的水分才较稳定,才能储运。

②二级有机过氧比物比一级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稍弱一些,如过氧醋酸()等。

2.特性

不同的无机氧化剂,可以根据其得到电子的难易,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无机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的一般规律如下所述。

(1)对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得到电子能力也越强,其氧化性也越强。

 

如氢与卤族元素的反应,氢与氟混合,在没有任何激发能作用的情况下,甚至在冷暗场所也会发生爆炸;

氢与氯混合,要在光照的情况下引起爆炸;

氢与溴混合,要在加热的情况下才能反应,并且反应缓慢。

氧族元素也有同样的规律。

将卤族与氧族元素共八种单质相比较,氟得电子能力最强,则氧化性最强,而碲得电子能力相比最弱,则氧化性也最弱。

(2)对于化合物,若其含有高价态元素,则此元素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

(3)对于离子,所带的正电荷越多,获得电子就越容易,即氧化性也就越强。

(4)分子中含有活泼性强的原子(如氯、氮、钾、钠、锂等),其氧化性强;

含有活泼性差一些的原子(如溴、碘、镁、铅、铁等),氧化性弱一些。

可根据这个规律(不严格)区分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以及区别一、二级氧化剂。

如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锂以及高氯酸钾、高氯酸钠、氯酸钠等属于一级氧化剂,而溴酸钾、碘酸钠以及氯酸镁、硝酸铅等为二级氧化剂。

无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如下特点。

(1)遇热分解如硝酸盐类遇热能放出氧和氧化氮气体;

氯酸盐、高锰酸盐遇热与火种接触即能引起猛烈燃烧;

过氧化钠受热易分解放氧,受热遇到棉花、碳或铝粉等会发生爆炸。

过氧化苯甲酰受热失水干燥后,极易燃烧和发生爆炸,所以含水量要保持在30%以上。

(2)吸水性有些易吸水变质。

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遇水会猛烈分解放氧,若同时遇有机物、易燃物即引起燃烧;

高锰酸锌等遇水后的液体,当接触有机物质(如纸、棉花等)时.往往会引起燃烧。

(3)化学敏感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品等接触时,有些会立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氯酸钾、氯酸钠与蔗糖或淀粉、硫磺接触;

高锰酸钾与甘油,松节油或酒精等接触;

三氧化铬与甲醇、苯等混合。

有的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经常受摩擦、震动、撞击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特别是有机过氧化物等。

同属氧化剂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也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或氧化反应,有时会造成燃烧或爆炸。

硝酸铵与亚硝酸钠、硝酸铵与氯酸盐等的混合,都能造成上述事故,

(4)遇酸分解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后能产生猛烈反应。

如过氧化钠等遇强酸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强碱弱酸组成的高锰酸钾与硫酸接触,立即发生爆炸和燃烧。

(5)毒性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具有腐蚀性。

人吸入或接触可能发生中毒、灼伤等危害。

如硝酸盐、氯酸盐、三氧化铬都有一定毒性。

2.1.6第六类有毒品

有毒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

固体LD50≤500mg/kg,液休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

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D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有毒品和有机有毒品,按其毒性大小(致死中量,即半数致死量)又可分为剧毒品和毒害品。

(1)无机有毒品(包括剧毒品和毒害品)氰、砷及其化台物均属此类,如氰化钠、氰化钾、氰氢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砷酸钠等。

硒及其化合物,如硒,二氧化硒、亚硒酸钠等。

汞、锇、锑、铍、铊、钡、铅、氟、磷、碲及其化合物,如氯化汞、锇酸酐、三氟化锑、氧化铍、氯化铊、铬酸铅、氯化钡、氟化铬、磷化锌,碲酸等。

(2)有机有毒品(包括剧毒品和毒害品)各种有机氰化物、生物碱、有机汞、铅、砷和磷的化合物。

卤代烃如硝基三氯甲烷、溴甲烷、四氯乙烯等;

酯类如硫酸二甲酯、氯甲酸丁酯等;

有机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等;

植物碱如马钱子碱、士的宁等;

卤代酮和醇如氯化醇、氯丙酮等;

腈类如丁腈、二氯丁腈等;

硫醚、硫醇、硫酚;

酚酰基类如二氯苯酚、硝基代苯甲酰氯等;

杂环化合物及其他如喹啉、乙基吡啶等;

苯胺、苯肼类如硝基苯二胺、硝基代苯甲酰肼等。

剧毒物品动物试验中,经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50mg/kg的固体、液体,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D50≤2mg/L的固体或液体,以及吸入半数致死浓度符合下述标准的液体或气体:

V≥LC50和LC50≤300ml/m3。

剧毒物品分为A级无机、有机剧毒物、B级无机、有机剧毒物四类。

表2—1A、B级剧毒物的致死量

表2—1中的A级、B级剧毒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剧毒物。

(1)毒性是有毒品的主要特性。

此外,还有许多毒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如氰化钾遇亚硝酸盐能猛烈爆炸;

磷的金属化合物(磷化锌、磷化铝、磷化镁等)与水作用能产生磷化氢气体,会立即燃烧爆炸。

因此,操作人员在使用毒品过程中,不仅要佩带必要的防毒面具,还要防止爆炸。

(2)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也越大。

如硫酸钡在水中与脂肪中均不溶,故无毒。

有的虽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脂肪,也有毒,称为脂肪性毒物。

2.1.7.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某些物质能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具有穿透力的射线,这类物质,称为放射性物品。

1.分类

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固体如钴60、独居石等

(2)液体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等。

(3)粉末状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4)晶体状如硝酸钍等。

(5)气体如氪85、氩41、氡(Rn)222等。

按其放出射线类型分类。

(1)放出α、β、γ射线如镭226

(2)放出α、β射线如天然铀

(3)放出β、γ射线如钴60(4)放出中子流,α、β、γ射线中的一种或二种射线

按储运管理分有如下三类。

(1)性同位素如碳14、铁55、钴60、镭226、碘131等。

(2)放射性化学试剂和化工制品如氯化溴、氧化铀、硝酸铀、硝酸钍,铈钠复盐等。

(3)放射性矿石、矿砂如独居石、锆英石、铀矿石等。

(1)放射性放射性物品放出α、β、γ射线,还有中子流。

(2)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如钋210、镭226、镭228、钍228、钍230、钠22、钴60、锶90、碘131、铅210等都是有毒物品。

(3)放射性物品不能用化学中和的办法阻止其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品清除或者采用适当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各种射线常用的吸收屏蔽材料见表2—2。

表2—2各种射线常用的吸收屏蔽材料

2.1.8.第八类腐蚀品

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按腐蚀性的强弱可分为八类。

(1)一级无机酸性腐蚀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还有酸性。

主要包括具有氧化性的强酸和遇水能生成强酸的物质,如硝酸、硫酸、氯磺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2)一级有机酸性腐蚀品具有强腐蚀性及酸性的有机物,如甲酸、二氯乙醛等。

(3)二级无机酸性腐蚀品主要是一些氧化性较差的强酸,如盐酸、磷酸、四氯化铝等。

(4)二级有机酸性腐蚀品主要是一些较弱的有机酸,如冰醋酸、醋酐等。

(5)无机碱性腐蚀品主要是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以及与水能生成碱性的腐蚀物质,具有强碱性,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化钠、氧化钙等。

(6)有机碱性腐蚀品主要为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和胺类,如甲醇钠、二乙醇胺等。

(7)其他无机腐蚀品如次氯酸钠、三氯化锑等。

(8)其他有机腐蚀品如甲醛、苯酚等。

2.特性

(1)腐蚀性是腐蚀品的主要特性。

对人体、物品都有腐蚀作用,能造成人体化学灼伤,能与金属、布匹、建筑物、木材等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破坏。

(2)大多数腐蚀品有毒,有的还是剧毒品,如溴素、氢氰酸等。

(3)有些腐蚀品,特别是有机腐蚀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甲醛等。

(4)有些腐蚀品还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如浓硝酸、发烟硫酸、高氯酸(浓度72%以下)、溴素等。

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2.2.危险化学物品的储存、运输和包装

化工系统是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最集中的行业,在某—环节如果管理、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甚至社会性灾害。

国此,在储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则,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2.2.1.危险化学物品的储存

化学危险品仓库是化学危险品储存的场所,所以化学危险品仓库的设计、建筑等必须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考虑对周围居民区的影响。

1.库房设计、建筑要求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采用单层建筑,确定合理的耐火等级,有足够的防火间隔,每座库房不宜过大,考虑采用防火墙隔成隔间。

同时防火设计也要齐全,避免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

另外,危险化学品仓库库址要选择在人烟稀少、交通方便的地方。

化工厂的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应位于厂区的边缘,且位于明火及散发火花地点的平行风向或下风向,但不可布置在产生飞火设备的下风向。

油罐区、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对储存的安全管理

①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堆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②爆炸物质、一级易燃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剧毒物质和浓酸不得露天堆放。

③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和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④化学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登记,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

应采取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和双人使用的“五双制”方法严加管理。

仓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对进入仓库内的机动车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⑤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存放,并要配备消防力量和灭火设施以及通讯、报警装置。

3.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以及灭火办法的不同,要严格按规定分类储存。

A.爆炸性物品的储存

①爆炸性物品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内。

仓库不能设置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并应与周围建筑、交通要道、输电线路等保持一定距离。

②爆炸性物品仓库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性物质,并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数量。

如雷管不能与其他炸药混合储存。

③—切爆炸性物品不得与酸、碱、盐类以及某些金属、氧化剂等同库储存。

雷汞与硝酸作用会分解为硝酸汞、二氧化碳和水;

遇浓硫酸可猛烈分解而爆炸;

含有水分的雷汞与多数金属如镁、铝、铜、铅、铁、锡、镍、银等都能起作用,雷汞与铝作用猛烈,湿雷汞能与铜作用生成碱性雷酸铜,与锌作用生成雷酸锌,均易爆炸。

硝酸铵与亚硝酸盐、氯酸盐储存在一起,能生成一种不安定的亚硝酸铵及氯酸铵,都容易引起爆炸。

浓度在72%以上的高氯酸、40%以上的双氧水都有极强的氧化性,也应于其他炸药分别储存。

④爆炸物质的堆放,为了通风、装卸和便于出入检查,堆垛不应过高过密。

一般堆垛的高度不宜超过1.8米。

对敏感度高的雷管等,垛高不宜超过1.5米。

墙距不少于0.5米,垛与垛的间隔不少于1米。

为防潮,在垛堆下应垫有边长为10厘米的方型垫木。

⑤爆炸性物品仓库的温度湿度应加强控制和调节。

大多数爆炸性物质都具有吸湿性,吸湿后容易降低或失去爆炸效能。

有些爆炸性物品在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