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397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5 大小:70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5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5页
亲,该文档总共2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2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和课堂练习).docx

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第 1 周 星期 八年级 物理 科 任课教师

过关知识的内容有要点

B

层次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能用此观点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A

层次

要求较难的例题要搞懂

C

层次

相对运动较难的,可不必掌握

学生预习情况反馈

学生对这节内容预习反映好,概念容易记。

25/207

时 间

教师活动(引导步骤策略)

学生活动(当堂训练检测)

1、布置学生课堂上阅读运动世界和运动描

述,指导学生实例说明运动的多种形

2、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运动和静止的教学

活动,让小组探究解释有关运动、静止、

参照物等物理概念。

3、在学生交流讲座的过程中,布置

知识归纳,课堂练,例题的讲解和解

P书作业1、2

1、学生阅读

2、参与运动和静止

教学活动,小组探究解释概念

3、学生完成作业

对不过关学生采取何种措施

教学目标:

第一节 动与静(1课时)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了解什么是参照物

重点与难点:

1、机械运动的含义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3、正确选择参照物

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刻舟求剑”的故事引入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P18“运动的世界”,回答以下问题:

(1)宇宙每时每刻都在 。

(2)我们生活在 的世界里。

2、引导学生自学课本P19—20“运动的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1)人们用 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2)科学家用特定的 、数学工具及 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3)什么是机械运动?

答: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 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4)什么叫参照物?

答:

在研究机械运动中,“另外一个物体”即被选作 的物体称为参照物。

(5)什么情况下我们称物体是运动的?

答: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 ,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6)什么情况下我们称物体是静止的?

答: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 ,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7)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答: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 的选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也会 。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完成课堂练习卷(A或B)见附件

4、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

预 习 卷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 1 课时

第一节 动与静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了解什么是参照物

二、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交流讨论。

三、预习作业:

1、学生自学课本P18“运动的世界”,回答以下问题:

(1)宇宙每时每刻都在 。

(2)我们生活在 的世界里。

2、学生自学课本P19—20“运动的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1)人们用 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2)科学家用特定的 、数学工具及 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3)什么是机械运动?

答: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 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4)什么叫参照物?

答:

在研究机械运动中,“另外一个物体”即被选作 的物体称为参照物。

(5)什么情况下我们称物体是运动的?

答: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 ,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6)什么情况下我们称物体是静止的?

答: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 ,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7)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答: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 的选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也会 。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 堂 练 习 卷(A)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 1 课时

第一节 动与静

1、完成课本P20—21作业1、2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

B、雨滴从高空落下

C、爱国卫生运动

D、地球绕太阳公转

3、中国是掌握窜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地面上的人 B、战斗机(受油机)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的(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5、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 ,以汽车为参照物是

的。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

为参照物,“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 为参照物。

※7、“刻舟求剑”的故事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故事中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在船

上刻记号而找到剑,是由于他不懂物理学中 的知识。

※8、广安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列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课 堂 练 习 卷(B)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 1 课时

第一节 动与静

1、完成课本P20—21作业1、2

2、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 B、地球的自转

C、在水中河流的木筏 D、抗“非典”卫生运动

3、跳伞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如果看到地面在上升,那么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飞机场 C、地球 D、跳伞

4、坐在行驶的客轮中的乘客,如果说他是静止的,那么我们选取的参照物应是(

A、河岸上的树

B、坐在椅上的其它乘客

C、迎面驶来的其它客轮

D、旁边走过的乘客

5、每天“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 的。

6、小明坐在顺流而下的小船上,以两岸的青山、小船等为参照物,小明相对

是运动的,相对于 小明是静止的。

※7、《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有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河岸是 的。

※8、一个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

若以这两汽车为参照物,这个人 运动的。

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第 2周 星期 八 年级 物理 科 任课教师

过关知识的内容有要点

B

层次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A

层次

同上

C

层次

正确使用刻度尺,会估测时间使用手表测时间

学生预习情况反馈

学生预习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学时间、长度单位换算

时 间

教师活动(引导步骤策略)

学生活动(当堂训练检测)

实验过程:

1、指导学生正确读取刻度尺的数字

2、多次测量

3、1分钟脉搏跳动(时间)次数为1次,时间

4、用脉膊跳动次数估测时间

5、取一组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评估、交流

学生实验

一、用刻度尺测长度

二、长度的估测

三、时间测量

对不过关学生采取何种措施

指导或学生互助再测量,使学生过关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知道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会用钟、表等工具测时间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长度,知道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4、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与难点:

1、长度的单位换算

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3、会使用秒表测时间

教 具:

刻度尺、三角板、秒表、1元硬币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P21—22“测量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1)国际上通过了一套 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还有哪些其它单位?

以及换算关系?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还有哪些其它单位以及换算关系?

2、学生自学P23“测量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有 。

(2)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3、实验:

(1)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2)物体的长度的估测

(3)用表测时间

(4)用脉搏跳动法测时间

4、自学P26“信息窗”知道什么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

如何减少?

与错误的区

别?

5、完成课堂练习卷(A或B)见附件

6、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

预 习 卷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2、3课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课时)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知道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会用钟、表等工具测时间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长度,知道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4、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二、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法三、预习作业:

1、学生自学P21—22“测量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1)国际上通过了一套 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还有哪些其它单位?

以及换算关系?

答: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还有比米(m)的长度单位有

,比米(m)小的长度单位有

、 、 、 、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 m;1m= dm;1dm= cm;1cm= mm;1mm= um;1um= nm。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还有哪些其它单位以及换算关系?

答: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还有比秒(s)大的时间单位

有 、 ,比秒(s)小的时间单位有 、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h= ,1min= ,1S= ms;1ms= us

2、学生自学P23“测量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有 。

(2)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a、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它的

、 、 。

b、刻度尺要 ,有刻度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d、要 到分度值的 ,并记下 。

e、要多次测量取 。

3、实验:

(1)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2)物体的长度的估测

(3)用表测时间(4)用脉搏跳动法测时间

4、自学P26“信息窗”知道什么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

如何减少?

与错误的区

别?

课 堂 练 习 卷(A)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2、3课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请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位

(1)课桌长1.2



一张纸厚度为75

太阳半径7×105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某同学身高16.8

(1)70um= m

(2)6.4×103km= m

(3)8848.13m= km= mm

(4)77um= nm m

(5)8min= s 50ms= s= us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4、下面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时一定要从尺的零刻线量起

B、测量时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D、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5、某同学测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数据为3.58cm,3.59cm,3.57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6、选用适当的工具测乒乓球的直径

※7、怎样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

※8、如何用脉搏跳动法测时间?

课 堂 练 习 卷(B)

初二物理 第 1 周第2、3课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忘了写单位,请你帮他补上

(1)一支新钢笔的长度为0.175 ,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为3.5

一枚厚币的厚度为.4 ,地球半径为6.4×103

(2)某组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为46 ,一节课的时间为45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2km= m

(2)75cm= m

(3)150mm= cm (4)45um= nm

(5)85mn= m (6)720min= h

(7)180s= min (8)40s= ms;200um= s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刻度尺要放正,将刻度尺的任何一侧紧贴被物体

B、读数量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C、测量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D、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4、如图所示A物体的长度是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5、某同学测一物体长度,四次测量数据为:

4.65cm,4.63cm,4.78cm,4.64cm。

则其中一次错误的数据为 ,

(2)该物体的长度为 。

※6、选用适当的工具测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

※7、怎样用刻度尺和笔测粗细均匀的铜丝直径?

※8、如何用脉搏跳动法测时间?

每日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第 3周 星期 八 年级物理 科 任课教师

过关知识的内容有要点

B

层次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以断定两种运动方法。

A

层次

同上

要求理解速度公式,进行速度公式换算掌握计算

C

层次

简单的物理计算、单位、公式掌握速度公式

学生预习情况反馈

速度概念、单位、换算问题较多

时间

教师活动(引导步骤策略)

学生活动(当堂训练检测)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比较快慢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教师讲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1 km

1m=1000 =3.6m/s

s 1 h

3600

1

1km/h= m/s

3.6

换算并记住结果

3、速度的概念、公式、公式变形

s s

V= S=Vt t=

t v

4、路程时间图

5、匀速直线运动特征变速直线运动特征

6、平均速度

7、A、B卷第二节课上用

1、学生看书,掌握比较快慢的方法

2、教师讲解单位换算,学生计算换算

3、速度的概念、公式变形公式让学生

推导

4、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特征,学生

的理解

5、平均速度教师讲解

6、第二节课做A、B卷

7、互改A、B卷

对单位换算、公式计算加强训练

对不过关学生采取何种

教学目标:

第三节 快与慢(2课时)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以断定两种运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单位换算

2、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判断

学习方法:

概念以自学为主,练习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入学生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答: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行驶 的距离,比较所用的 ,时间 的速度快。

(2)在 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的 ,运动路程 的速度

2、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教师讲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答:

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1)概念: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v=s/t,还可变形为s=vt和t=s/v,求路程和时间。

(3)常用单位:

m/s和km/h,且1m/s=3.6km/h。

3、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并学会判断,填2-25图、2-26

图表格。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1)匀速为 。

(2)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 。

(3)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 。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1)速度的大小 。

(2)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一般 相等。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路程内的 ,不能反映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4、完成课堂练习预习卷。

5、讲解习题:

1)、如右图1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

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某小组分别测出了M、N两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右图2所示:

(1)M车在做 直线运动,M车通过

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

(2)在AB所对应的时间段内,N车通过的路程为 m。

(3)M车速度 (填“>”“<”或“=”)

N车速度。

6、完成课本练习和课堂练习(A或B)见附件,课本P31、1、2、3、4、5.

7、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

预 习 卷

初二物理 第 2 周第2、3 课时

第三节 快与慢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以断定两种运动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

概念以自学为主,练习讲练结合。

三、预习作业: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怎样比较运动快慢

答: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行驶 的距离,比较所用的 ,时间 的速度快。

(2)在 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的 ,运动路程 的速度

2、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教师讲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答:

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1)概念:

时间内通过的 。

(2)公式:

v= ,还可变形为s= 和t= ,求路程和时间。

(3)常用单位:

和 ,且1m/s= km/h。

3、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并学会判断,填2-25图、2-26图表格。

匀速直线运动特征:

(1)匀速为 。

(2)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 。

(3)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 。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1)速度的大小 。

(2)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一般 相等。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路程内的 ,不能反映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课 堂 练 习 卷(A)

初二物理 第 2 周第 2、3 课时

第三节 快与慢

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

“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六十千米每小时!

”这位女士反驳说:

“不可能!

我才开了七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六十千米呢?

”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物理概念。

(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2、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能跑

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是乙的2倍,乙所用的时间是甲的3/4,则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之比v甲∶v乙为( )

A、2∶3 B、3∶2 C、3∶8 D、8∶3

4、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甲表明:

(2)图乙表明:

5、甲乙两运动物体,甲在5s内通过15m,乙在6s内通过17m,则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得 (填“快”或“慢”)。

6、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

如图2所示,若雷达向飞机改制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52μs(1μs=10-6)s,在空气中微波的传播速度

等于3×108m/s,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7、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图3)。

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km/h的速度匀

速通过大桥,所城的时间是 h。

爸爸问小明:

“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

”小明说:

“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

课 堂 练 习 卷(B)

初二物理 第 2 周第2、3 课时

第三节 快与慢

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表示速度 D、速度大小为定值

2、如图1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2.4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8m B、第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4m

C、物体运动10s通过的路程是24m D、前3s的平均速度是.8m/s

4、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摄时间间隔为2s,先

后拍的照片如图2甲、乙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 )

A、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

B、不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

C、不能算出这2Sm人车的平均速度,也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

D、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也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

5、如图4中给出了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时路程承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