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011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Word格式.docx

学习巴黎公社英雄先烈的事迹,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知识拓展:

  1999年,先是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恩斯坦却屈居第二。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恩斯坦第二。

  一百多年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

  1

  发科学的春天。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及时总结经验,写作了《法兰西内战》一书,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为迎接无产阶级革命新高潮的到来而认真准备。

  公社的一位战士鲍狄埃则在革命后的白色恐怖中奋笔写下慷慨激昂的《国际歌》。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1】假如你是一位工人,你每天为资本家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工作环境恶劣,收入又低,政治上更是毫无权利可言。

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但却没有提高工人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教师小结:

当时的工人很想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于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并诞生了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方法2】教师展示马、恩的有关图片,播放《国际歌》,然后讲述:

我们伟大的祖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席卷了世界。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授新课: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

时间:

1825年

  起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发生国:

英国

  影响:

加剧了工人的贫困和社会动荡,出现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

【备课资料】1825年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

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

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

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

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

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

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

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亿码降为亿码,即减少了23%。

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

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

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

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仅局限于英国,原因是英国最先开展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如法国、美国、德意志等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同时,也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还没形成。

  2、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时间:

最早出现于16世纪,19世纪初比较盛行

  空想社会主义亦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最早出现于16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的欧文【备课资料】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及主张

  ⊙圣西门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

1760年10月17日生于巴黎一贵族家庭。

早年受启蒙运动影响,曾参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1781年在约克镇任炮兵上尉。

1803年发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

圣西门

  2

  拥护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

为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学说,倾注了毕生精力。

  1805年圣西门开始著书立说。

他虽然常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先验的人类理性的发展,但又认为社会变革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

现存制度只是从封建制度转向理想制度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初步意识到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

圣西门承认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在发展的总过程中,每一次新旧社会制度更替,都是历史的进步。

  圣西门认为法国革命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斗争,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产者之间的斗争。

他指出这次革命只产生了新的奴役形式,即“新封建制度”。

他预言,旧的社会制度必将为理想的实业制度所代替。

  圣西门设想的未来的理想制度是一种“实业制度”。

在实业制度下,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

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数最多的最贫穷阶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人人都要劳动,经济按计划发展,个人收入应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

不承认任何特权。

在理想社会中,政治学将成为生产的科学,政治将为经济所包容,对人的统治将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于历史的局限性,圣西门把从事产业活动的资产者看成是和工农一样的劳动者或“实业者”。

并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

这就使得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不流于空想。

1825年5月19日圣西门逝世于巴黎。

  ⊙夏尔·

傅立叶(CharlesFourier,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1772年4月7日,傅立叶诞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的一个富商家庭。

中学毕业后,他即遵照父亲的遗嘱学习经商,在里昂独立经营一家商店。

1792年,20岁的傅立叶继承了他应得的遗产,第二年,吉伦特派策划反雅各宾派叛乱。

不久,雅各宾派攻克里昂,他被逮捕。

从此,他对革命冷漠到否定革命,坚决主张用改良的手段来改造社会。

傅立叶通过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从19世纪初,他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

1832年,他和几个门徒一起创办了一个“法朗吉”。

“法朗吉”通常大约一千六百人组成。

在“法朗吉”内,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教育,工农结合,没有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他还为“法朗吉”绘制了一套建筑蓝图。

建筑物叫“法伦斯泰尔”,中心区是食堂、商场、俱乐部、图书馆等。

建筑中心的一侧是工厂区,另一侧是生活住宅区。

“法朗吉”是招股建设的。

收入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

傅立叶幻想通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和分配方案来调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从而达到人人幸福的社会和谐。

1837年10月9日,傅立叶和两个信徒进行了长谈。

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已穿好衣服伏在床边去世了。

  ⊙罗伯特·

欧文(1771~1858)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杰出的思想家。

1771年5月14日,欧文出生于英国北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于家境贫困,小学没有读完便开始当学徒谋生。

欧文十分刻苦好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1787年,欧文来到英国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当学徒。

1789年,他和朋友合办了一家小纺织厂,后自行经营。

1791年,欧文应聘到一家大纺织厂认经理,他的管理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1799年,欧文与他后来的岳父合伙购买了一家大企业,在此基础上办起了新拉纳克工厂,欧文任经理。

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资产阶级财富的极度膨胀,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欧文决心在自己的工厂进行改革社会不合理状况的试验。

他的改革原则是既有利于工厂主,又有利于工人。

他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为10小时,禁止不满九岁的童工劳动,提高工人工资,工厂暂时停止工资照付。

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设立工厂商店向工人出售比普通市场价格便宜的消费品,开办工厂子弟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建立工人互助储金会。

欧文的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工厂增加了利润,工人生活得到改善。

  为了用典型示范自己改造社会的计划是可行的,1824年欧文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欧文的这些想法只能是幻想,行动的结局也必然是失败。

1829年欧文回到英国,适值英国工人运动处于高涨时期。

他一方面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投身于蓬勃的工会运动。

1833年10月和1834年2月,欧文主持了英国工会和合作社的代表会议,成立了英国工会运动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总工会——“全国大统一工会”,并任联盟主席。

但是后来于欧文坚持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他逐渐脱离了工会运动。

  欧文的一生是一个伟大改革者和空想家的一生,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制度,指出劳动人民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他幻想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反对通过暴力对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他同情工人阶级的处境,但不了解这个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尽管如此,欧文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评价:

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成为马

  3

  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

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内容:

法国两次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备课资料】三大工人运动简介:

  ⊙法国两次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

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

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

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

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

经过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

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

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

起义者在旗臶上写着:

“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

”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

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运动。

1832年英国国会改革运动中,资产阶

  级确立了在国会中的重要地位,而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无产阶级却一无所获。

为了求得自身经济政治地位的改善,英国先进工人决心通过争取普选权等政治权利,把国会改革斗争继续推向前进。

1836年6月,成立伦敦工人协会作为斗争的组织中心。

1837年2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致国会请愿书。

1838年5月请愿书以《人民宪章》的名义公布,号召人民签名支持,此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以《人民宪章》征集签名的形式,举行全国范围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前后持续12年,出现三次斗争高潮。

第一次,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约128万人;

1842年掀起第二次高潮,签名的达330多万人;

1848年的第三次则有500多万人。

在宪章运动期间,工人们还提出了改善劳动人民生活条件、缩短工时和增加工资等其他要求,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人总罢工和武装起义。

于统治阶级的镇压破坏、分化瓦解以及宪章派内部缺乏正确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理论指导,伴随着1848年欧洲革命转入低潮,宪章运动终于失败了。

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

西里西亚属于普鲁士,是德意志纺织业中心,亚麻布的主要产地。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主要是

  家庭手工业工人,他们受到了工厂主和包买商的残酷盘剥。

40年代初,欧洲农业连续三年出现了歉收,使广大织工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而工厂主却趁机大幅度的降低工资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彼得斯瓦尔道镇的纺织厂厂主茨万齐格尔对工人的剥削最为凶狠,他们付给工人的工资仅为其它工厂的一半。

彼得斯瓦尔道的工人对茨万齐格尔痛恨到极点,他们编了一首歌,叫《血的裁判》,在歌中他们痛斥茨万齐格尔的暴行。

1844年6月3日,一名工人在茨万齐格尔窗前唱这支歌,被茨万齐格尔毒打一顿后,送给了警察,这一事件成为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导火索。

  6月4日,愤怒的织工捣毁了茨万齐格尔的住宅和仓库,3000多名工人组织起来,又向附近的兰根比劳镇进发,捣毁了另一人人痛恨的工厂主迪里希的住宅,并打跑了前来镇压的军队。

6月6日,普鲁士政府调动了大批军队前来镇压起义,工人们被迫撤离。

  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表明德意志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次起义充分地显示了德意志工人阶级的力量,促进了德意志其它地区工人群众的觉醒。

在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后,德意志其它地方的工人也开始了罢工和示威活动。

  意义:

①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

②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

③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已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理论: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的创立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克思是在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继承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思想成果的基础

  4

  上产生的。

它的直接理论,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改造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对它的形成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精深研究,不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不可能的。

科学社会主义也不仅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空想变成科学,是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又在这三个领域中实现了革命的变革。

  2、发表:

马、恩起草,1848年发表3、内容:

  ①阐明规律:

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②指出作用:

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使命: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号召联合:

面对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的强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促使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

  【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但马、恩又批判地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自己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这样,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成为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三、巴黎公社:

1、原因:

  特殊原因:

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引起法国革命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南德四邦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

但战争是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

  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

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

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

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

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在线,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

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

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

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

另一部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

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

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

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

9月2日,路易〃波拿巴连同元帅、39个将军、万名士兵,都做了普军的俘虏。

在这场战役中,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

法国举国哗然。

  ⊙9月4日革命:

当色当惨败消息传到巴黎,法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归纳】法国历史上的三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

  5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年

  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为,导致了3月18日革命⊙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为:

9月4日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

1871年1月,普鲁士占领了巴黎,并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1871年2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

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十分苛刻:

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包括梅斯要塞给德国;

法国赔款50亿法郎,分3年付清,赔款付清前德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

  ⊙3月18日革命:

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

为此,巴黎无产阶级在同政府卖国政策的

  斗争中,利用政府建立国民自卫队的法令,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装力量。

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并推举一批革命者当了工人营的营长,成立了士兵代表机构“内务委员会”,获得了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

  于与普鲁士达成妥协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中全力来对付国内无产阶级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以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月8日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

当时,巴黎的国民自卫军有417门大炮,分别集中在蒙马特尔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

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

枪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

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

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与人民群众联合行动,逮捕了反动军官、警察和宪兵。

偷袭棱蒙高地的政府军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臵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大炮。

中央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

中午以后,国民自卫军开始越出本区,向巴黎市中心挺进,起义防御转入进攻。

15时,国民自卫军根据中央委员会的进攻命令,展开巷战,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

21时,控制了万多姆广场,政府军和宪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

至此,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装起义推翻了梯也尔政权,梯也尔狼狈逃亡凡尔赛,革命取得了伟大成功。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

  ⊙3月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掌握了政权,并发表宣言,宣布即将工人通过选举成立公社。

3月26日巴黎公

  社举行选举,共选出86名公社委员,其中大多数是工人代表,或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3月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