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38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灌溉排水工程学.docx

灌溉排水工程学

一.名词解释

1.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气态水:

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

3.吸湿水:

紧束在土粒表面,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4.薄膜水:

吸附于吸湿水外部,只能沿土粒表面做微小移动的水分。

5.毛管水:

受毛管力的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6.上升毛管水:

地下水在毛管作用下上升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7.悬着毛管水:

当地下水位较低时,降雨或灌溉后,因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

8.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

9.土壤水分常数:

是指土壤水分类型和性质的数量特征。

10.吸湿系数:

吸湿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分所受吸力约为3.14X106Pa。

11.最大分子持水率:

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所受吸力均为6.31X105Pa。

12.凋萎系数:

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作物根系的最大吸水力1052X106Pa。

农业生产中相于吸持力为1.52X106Pa的土壤含水率称凋萎系数。

13.田间持水率:

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所受吸力约为3.03X104Pa。

田间持水率通常以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表示,外国一般以灌溉水24小时后的土壤含水率表示。

14.饱和含水率:

所有土壤孔隙都为水所充满时的土壤含水率,吸力为0。

15.土水势:

在标准大气压下,从规定高度等温可逆地移运到土壤中某一吸水点使之成土壤水,所做的每单位的功。

16.土壤水吸力:

土壤基质对水分的吸持能力称为土壤水吸力。

17.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18.土壤含水率的下限:

是指不影响作物生长的适宜含水率,使作物不受干旱影响。

19.干旱:

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20.大气干旱:

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造成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2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水量很少,无法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22.生理干旱:

由于水分生理方面的原因以致不能利用土壤内的水分而造成的干旱。

23.墒情:

作物根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情况。

24.作物耐旱能力:

作物承受干旱而不制造成明显减产的能力。

25.洪灾:

因河湖泛滥而形成的灾害。

26.涝灾:

降雨过多,积水难排,酿成的灾害。

27.渍害:

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试土壤长假期过湿,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28.土壤次生盐碱化:

在我国北方地区,当地下水位过高,往往诱发土壤次生盐碱化。

29.导水率:

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水深度,相当于速度。

30.根系吸水率:

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根系单位时间内吸取的水量。

31.作物需水量:

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32.蒸腾:

作物根系将水从土壤中吸入体内,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33.株间蒸发:

植株间土壤或田面蒸发的水分。

34.田间耗水量:

特指作物需水量。

35.旱田耗水量:

指作物需水量。

36.稻田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和田间渗漏(水稻田渗漏)之和。

37.灌溉制度:

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38.灌水定额: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39.灌溉定额:

指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m3/亩或mm。

40.灌水次数:

农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实施灌溉的次数。

以作物生育期或年、月、日为单位。

41.充分灌溉:

当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所需的水分都得到充分满足,即作物生长发育处于最佳水分环境,作物产量最高。

42.非充分灌溉:

蒸发蒸腾量亏缺的灌溉为非充分灌溉。

即供水有限,作物某个生育阶段或所有生育阶段实际蒸发量小于充分灌溉时的腾发量。

43.逃旱:

指在土壤有效水分耗尽前,提前成熟。

44.耐旱:

指可增加对逆境耐性的适应能力,如延迟脱水和增加耐旱能力。

45.土壤产生水分亏缺:

是由于供给土壤的水分和作物的蒸发蒸腾不平衡所引起的。

46.作物水分亏缺:

当作物植株的蒸腾失水超过作物根系吸水时,造成植物细胞体内储水量减少,叶水势降低,此即为作物水分发生亏缺现象。

47.土壤水分胁迫现象:

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对作物的生长并无不利影响,甚至还有有利影响,只有当土壤水分亏缺超过一定数值时,才会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48.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

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4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50.灌溉用水量:

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

51.设计典型年:

在规划设计灌溉工程时,首先确定某一特定的水文年份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通常将其称为及计型年。

52.设计标准年:

一般选中等年(降雨频率50%),中等干旱年(75%)和干旱年(90%)进行计算,而以中等干旱年为设计标准。

53.设计灌溉制度:

根据设计典型年的气象资料算出灌溉制度称为设计典型年灌溉制度。

54.设计灌溉用水量:

相应地根据设计灌溉制度推算出的灌溉用水量称设计灌溉用水量。

55.灌溉用水过程线:

指灌区所需要的灌溉用水量在时间上的分配。

56.净灌溉用水量:

指某一次灌水供给田间的灌水量。

57.毛灌溉用水量:

指某一次灌水要求水源供给的水量。

58.灌溉水利用系数:

田间所需要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提供的毛灌溉用水量之比。

59.综合净灌水定额:

是该时段内各作物灌水定额的面积加权平均值。

60.灌水率:

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61.灌水方法:

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亦即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土壤形式。

62.灌水技术:

是指相应用某种灌水方法采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田间工程措施。

63.全面灌溉:

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湿润整个土壤。

64.局部灌溉:

湿润作物周围土壤,远离作物根部,棵间不灌溉。

65.地面灌水方法:

是指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重力灌水法。

66.喷灌:

即喷洒灌。

喷灌灌水方法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即喷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67.微灌:

微灌灌水方法是利用一套专门设备,将经过滤的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表面土壤或地表下土壤。

微灌法主要借毛细管作用,也有部分重力作用湿润根系区附近局部范围的土体,所以又称局部灌溉法。

68.渗灌:

又称浸润灌溉法或地下灌水方法,它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管道或鼠洞等)或专用灌水器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湿润灌水器周围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69.畦灌:

用田埂将农田分成一系列小畦。

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薄水层,沿畦长方向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

70.顺坡畦灌(顺畦):

地面坡度较平缓,通常沿地面坡度布置,也就是畦田的长边方向与地面等高线垂直,称顺坡畦灌。

71.横坡畦灌(横畦):

若土地平整较差,地面坡度较大时,为减缓畦田内地面坡度,也可与地面等高线斜交或基本上与地面等高线平行,称横坡畦灌。

72.沟灌:

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水时沿灌水沟流动,在毛管力及重力作用下浸润土壤。

73.淹灌法:

是先使灌溉水饱和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建立并维持一定深度水层的地面灌水方法。

74.漫灌:

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湿润土壤。

75.固定式喷灌系统:

除喷头外,所有管道常年固定。

76.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干管固定,支管及喷头可移动;干管上有许多给水栓,可供连接支管;支管灌好一个地方后,移至另一个给水栓。

77.固定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运行管理方便、工程占地少、劳动强度低。

缺点:

单位面积投资大。

适用条件:

灌水频繁的蔬菜及经济作物、地面坡度陡、地形复杂的地区。

78.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投资省、利用率高;机械移动操作容易,可完全自动化。

缺点:

人工移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绞盘式喷灌机要求工作压力高,喷灌强度大。

79.小机组定喷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

优点:

投资省,移动方便。

缺点:

移动频繁、渠路占地多、喷灌质量难保证。

使用条件:

小块农田的喷灌。

80.时针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有什么?

优点: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受风影响小,喷灌均匀度高。

缺点:

喷灌面积为圆形,地角喷不上水。

81.滴灌:

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过滤后,通过管道滴头均匀地湿润地面。

82.微型喷灌:

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降水喷洒在土壤表面。

工作压力低,喷洒范围较滴灌大。

83.渗灌:

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作物根系曾下部,借毛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

84.水土资源平衡:

根据水资源评价成果、土地利用结构、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灌区内城乡和工矿企业用水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方案比较,择优选用,并以此确定灌排工程规模。

85.环境影响评价:

兴建灌排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应针对灌排工程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

86.经济评价:

灌排工程的经济评价应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

87.灌溉设计保证率:

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

88.抗旱天数:

是指农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能确保用水要求的天数。

89.灌溉水源:

是指天然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

90.灌溉水质:

主要是指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

91.田间工程:

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渠道(农沟)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

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92.条田:

末级固定灌溉渠道(农渠)和末级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田块叫做条田,有的地方称为耕作区(或方田)。

93.流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m3/s、L/S、m3/h。

94.设计流量:

又称正常流量或毛流量)他是在全年灌溉期内延续时间较长且是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的最大流量。

95.最小流量: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运输的最小流量。

96.加大流量:

考虑到在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安全流量。

97.渠道水利用系数:

是指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98.渠系水利用系数:

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99.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农田,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的灌溉水量;对水稻田,指蓄存在格田内的灌溉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水量的比值。

100.灌溉水利用系数:

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水水量的比值。

101.续灌:

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至终连续输水的渠道称为续灌渠道,这种输水工作方式称为续灌。

102.轮灌:

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叫做轮灌,实行轮灌的渠道称为轮灌渠道。

103.渠底比降:

在坡度均匀的渠段内,两端渠底高差和渠段长度的比值,用i表示。

104.渠床糙率:

渠床糙率系数是反映渠床粗糙程度的技术参数。

它的大小影响工程造价,输水能力和渠道水位,用n表示。

105.渠道边坡系数:

是渠道边坡倾斜程度的指标,其值等于边坡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和在垂直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用m表示。

106.渠道断面的宽深比:

是渠道底宽b和水深h的比值,用α表示。

107.冻胀:

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地区,细粒土壤中的水分在冬季负温条件下结成水晶,使土壤体积膨胀,地面隆起的现象。

108.作物的耐淹能力:

是指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下,作物能够经受的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

109.农作物排渍标准:

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标准。

110.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

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埋藏深度,即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状况适宜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有利于农作物增产)的地下水深度。

111.大田蓄水能力:

田块拦蓄雨水的能力。

112.暗管排水:

是通过埋设地下水暗管(沟)系统,排除土壤多余水分,降低地下水位。

113.暗管的外包滤料:

指包裹或充填在排水暗管周围的材料。

114.鼠道:

在田面一下用特殊设备形成的一种无衬砌的地下排水通道。

115.竖井:

是指由地面向下垂直开挖的井筒,也称立井。

116.竖井排水:

在田间按一定的间距打井,井群抽水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117.除涝设计标准:

除涝排水设计标准(简称排涝标准):

指涝区发生某一设计频率的降雨,通过排水措施不应使地面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超过作物的耐淹极限(能力)。

118.设计暴雨历时:

一般采用1-3日暴雨,有蓄涝容积的排水系统,则可采用较长历时的暴雨。

119.设计排除时间:

又叫排涝时间、排除时间,应根据作物的耐淹能力,即以不造成农作物因涝而减产为原则。

它与作物种类及其生育阶段有关。

120.设计排涝流量:

产生在排水面积上,复合一定除涝设计标准的排水流量。

121.排涝模数:

在一定降雨频率下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单位排水面积上最大排涝流量。

122.排渍流量:

在排渍区内满足防渍及控制地下水要求的地下水排水流量。

123.排渍模数:

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

124.设计内水位:

排水出口处的排水沟通过设计排涝流量或排渍流量时的水面高程。

125.设计外水位:

承泄区设计水位。

126.排渍水位:

又称日常水位,为控制地下水埋藏深度,排水沟需要经常维持的水位。

127.排涝水位:

又称最高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

128.承泄区:

是指排水系统的溶泄区,位于排水区域以外,能容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

二、简答

1.为什么要学习灌溉排水工程学?

农业水利是为农业防止干旱、渍、涝和盐碱等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以及解决人蓄引水工程措施的总称。

2.土壤含水率的表示方法⑴以土壤绝对含水率表示①以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θ’)②以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表示(θ)③以水层厚度的毫米表示④以水的体积表示(m3/亩)⑵以土壤的相对含水率表示①以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

指导旱田灌溉②以占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数表示:

指导水田灌溉。

3.什么事土水势与土壤水吸力?

二者的区别?

土水势:

在标准大气压下,从规定高度等温可逆地移运到土壤中某一吸水点使之成土壤水,所做的每单位的功。

土壤基质对水分的吸持能力称为土壤水吸力。

二者都表示水分能态的概念,但区别在于:

①土壤水吸力只包括基模吸力和渗透吸力②土壤水吸力在概念上虽然不是指土壤对水分的吸力,但是在数量指标上它是用土壤对水分的吸力来表示的(用压力单位)③土水势值为负值,土壤水吸力为正值,就基模势和渗透模势,土水势的数值与土壤水吸力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制作依据了哪三条假设?

①地下水面从上有一个无限长的土柱②地下水位长期保持不变③地表不发生蒸发和渗入。

5.旱田作物根系吸水层土壤含水率适宜上下限的确定?

上限:

田间持水率。

下限:

凋萎系数。

7.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及调节措施?

原因:

①降雨量不足②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较多③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损失水量过大。

调节措施:

①灌溉是补充土壤水分的主要方法②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对增加降雨利用量,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护墒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和调节措施?

原因:

①大气降水补给农田水分过多②洪水泛滥、湖泊漫溢、海潮侵袭或坡地地面径流汇集等使低洼地积水成灾③地下水位过高,上升毛管水不断向上补给;或因地下水从坡地溢出,大量补给农田水分④地势低洼,出流条件不好。

调节措施:

①防止高地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②加速地面径流的排出③加速地下径流的排出,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允许的深度④排除滞留在作物根系吸水层土壤中的过多水分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加速土壤水的下渗和排出,防止土壤积水。

9.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

气象因素:

①日照②温度③湿度④风速⑤阴晴。

非气象因素:

①作物(种类,品种,生长发育阶段,作物疏密度)②土壤含水率③耕作条件④灌排条件。

10.研究作物需水量的意义?

①作物需水量又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②作物需水量是水资源开发、流域规划、灌排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11.作物需水量的确定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测定法(蒸渗仪)2.直接计算需水量方法⑴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蒸发皿法),适用于非气象因素基本相同的水田地区。

⑵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计算法,适用于土壤气候较干旱地区,水分短缺。

(K值法)3.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⑴参照作物需水量①布莱尼-克莱多法②以辐射为参数的计算方法③彭曼-蒙蒂斯公式⑵实际作物需水量①充分供水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②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法。

12.灌溉制度的内容,影响因素,作用及特征灌溉制度?

内容包括:

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影响因素:

作物种类,品种和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

作用:

①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建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的重要依据②关系到灌区内作物产量(效益)和品质的提高,及灌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

13.何时制定灌溉制度及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由于拟建灌区规划设计或已建灌区管理工作的需要,灌溉制度一般都需在灌水季节之前加以确定,带有部分估算(预报)性质。

方法:

①经验实践法②灌溉实验法③水量平衡计算法。

14.根据水田水量平衡方程,制定灌溉制度步骤是什么?

①首先确定各生育期适宜水层上下限hmax,hmin及最大允许蓄水深度Hp②接近hmin时进行灌溉、灌水定额m=hmax-hmin③降雨超过最大蓄水深度Hp时应排水,排水量d=H降+h’-Hp,h’为降雨前田面的水面深④水层变化△h等于来水(P,m)和耗水(wc,d)之间的水量平衡,那△h=h2-h1=(P+m)-(wc-d)⑤各时段求完后对整个生育期进行校核:

h末=h始+∑P+∑Mi-(∑wc+∑d)

15.在采用水量平衡图解分析法拟定灌溉制度时的步骤?

①根据各旬的计划湿润层深度H和作物所要求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量的上限和下限,求出H土层内允许储水量上限Wmax及下限Wmin绘于图上。

②绘制作物田间需水量(ET)累积曲线,由于计划湿润层加大而获得的水量(WT)累积曲线,地下水补给量(K)累积曲线以及净耗水量(ET-WT-K)曲线。

③根据设计年雨量,求出渗入土壤的降雨量P0,逐时段绘于图上。

④自作物生长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储水量W0。

逐旬减去(ET-WT-K)值,即至A点引直线平行于(ET-WT-K)曲线,当遇有降雨时再加上降雨入渗量P0,即得计划湿润土层实际储水量(WT)曲线。

⑤当WT曲线接近于Wmin时,即进行灌水。

灌水时期除考虑水量盈亏的因素外,还应考虑作物各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与灌水相关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及灌水和耕作的劳动组织等。

灌水定额的大小要适当,不应使灌水后土壤储水量大于Wmax,也不宜给灌水技术的实施造成困难。

灌水定额值也像降雨入渗量一样加在W曲线上。

⑥如此继续进行,即可得到全生育期的各次灌水定额、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

⑦生育期灌溉定额M2=∑m,m为各次灌水定额。

根据上述原理,也可列表计算,计算时段采用10d或5d,计算也十分简便。

16.非充分灌溉的理论基础都是什么?

①水资源危机论②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③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

17.非充分灌溉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①物种资源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机制,可用来增加作物在遭受于旱逆境时的定值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

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水分特征,提供了低定额灌溉的可能性。

③作物具有一种有限缺水效应,在适度的水分亏缺情况下并不一定会显著降低产量。

④数量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的最优化理论。

18.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过程有何影响?

①抑制作物器官和个体的生长发育②影响作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③影响作物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同化物的运输④影响作物的生化反应⑤影响作物对矿物质的吸收。

19.作物水分亏缺的判别指标有什么?

⑴土壤含水率指标①土壤含水率指标法②旱涝指数法③土壤有效含水率指标法⑵水分生理指标⑶叶温指标①温度胁迫指标②日缺水度③水分胁迫指标。

20.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模型类型?

⑴全生育期模型①线性模型②非线性模型⑵阶段缺水模型①乘法模型②激发模型

21.优化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是什么?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的灌溉制度是对有限的可供水量在作物全生育期内进行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的最优分配。

由于作物每一生育阶段的灌水决策与时间有关,这种最优化过程是与作物生育阶段密切相关的多阶段决策过程。

常用的求解方法是动态规划法。

22.旱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有什么?

①减少灌水定额:

节水扩大灌溉面积②减少灌水次数:

节水灌溉价值较高的作物。

23.灌溉用水量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因素?

概念:

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

作用:

主要用于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区域水资源的宏观管理。

影响因素:

灌溉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文地质和气象等因素。

24.灌溉用水量推算间接推算法的优点?

①m综有利于与自然条件及作物种植比例类似灌区进行对比,便于发现m综是否合格。

②可利用m综推算自然条件及作物。

25.灌水率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因素?

概念:

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

作用:

计算灌区渠首的引水流量和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输配水工程(渠道、管道)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的依据。

影响因素:

作物种类、灌区面积大小、农业生产计划等。

26.灌水率图的修正原则是什么?

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生育期的灌水时间。

②调整移动时,以向前移动为主,不超过3天。

③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要比较均与连续。

④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设计灌水率的40%。

27.设计灌水率如何选取?

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上选取延续时间较长的最大灌水率。

28.灌溉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用先进合理的灌溉方法与灌水技术?

要是灌溉变成土壤水,既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又不至破坏土壤结构,并可防止次生盐渍化,还能节约用水,改善环境,灌水均匀。

29.灌水方法及灌水技术的评价指标?

①灌水分布均匀②土地利用率高③劳动生产率高④水的利用率高⑤对地形的适应性强⑥便于和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⑦尽量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⑧费用低,耗能少,易推广。

30.灌水方法怎么分类?

1.全面灌溉⑴地面灌①畦灌②沟灌③淹灌④漫灌⑵喷灌2.局部灌溉⑴滴灌⑵微喷灌⑶渗灌。

31.畦田规格技术要求有什么?

①畦田入渗要均匀②避免生产地表弃水和深层渗漏③避免冲刷。

32.畦田灌水要求技术要素有什么?

①畦田规格:

畦长、宽、坡度、田埂高度②灌水流量及时间的控制。

33.畦长和畦宽的影响因素有什么?

畦长:

地面坡度、入畦流量。

畦宽:

土壤透水性、农业机具(其整数倍)。

一般畦长30-100m,畦宽2-4m,坡度为1/1000-3/1000,入畦单宽流量3-6L/s/m。

34.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