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55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docx

小学三年级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

历城区小学体育抽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现阶段对全区的体育教学进行抽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达到活跃校园文体生活,营造文体活动氛围,强健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二、实施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抽测项目:

一年级:

30米跑、立定跳远、投沙包(250g)。

二年级:

30米跑、立定跳远、投沙包(250g)。

三年级:

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25米×2往返跑。

四年级:

立定跳远、25米×2往返跑、篮球运球。

五年级: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1kg)、25米×2往返跑、足球过杆

六年级: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1kg)、25米×2往返跑、排球垫球

四、抽测及评比方法

1、抽测方法:

抽测前听教研室通知,抽测当天教研组长陪同抽签(抽学校、抽班级),所抽到的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一式两份,教研室和学校各留一份。

2、评比方法:

测试结束后,按照评分标准,得出每个学生的分数后,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作为学校的成绩,最后根据测试成绩全区进行排名。

此排名将和区优质课参赛名额、中心组成员、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研组评选相结合,以教研组长会议所定为依据。

五、评分标准:

各项目均按照《历城区小学体育抽测项目、试行办法及标准》执行和评分。

具体见附表。

六、考核时间:

2012年5月、6月

附:

历城区小学体育抽测项目、试行办法及标准

一、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期末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项目:

立定跳远、投沙包、30米快速跑

(二)测试目的、方法及要求

1、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

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

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

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洼。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每人两次机会,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①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二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②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2、投沙包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

(2)场地器材: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

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

0.25千克重的立方形或圆形沙包若干个。

(3)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往起掷线后原地投掷,要求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

丈量起掷线后缘至沙包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为了准确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沙包着地点。

每人投掷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

②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

③如受试者前后开立投掷,当沙包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④发现踩线等犯规时,则此次成绩无效。

两次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投,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3、30米快速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3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

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

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②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③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三)评分标准:

等级

单项得分

一年级男生

一年级女生

单项得分

立定跳远(米)

投沙包(米)

30米(秒)

立定跳远(米)

投沙包(米)

30米(秒)

100

1.44

23.6

5.9

1.35

21.6

6.1

100

98

1.43

22.3

6.0

1.34

20.1

6.3

98

96

1.41

20.5

6.2

1.32

17.9

6.5

96

94

1.4

18.6

6.4

1.30

15.7

6.7

94

92

1.37

16.0

6.6

1.27

12.8

6.8

92

90

1.35

13.5

6.9

1.25

9.9

7.1

90

87

1.31

12.9

7.2

1.21

9.4

7.4

87

84

1.29

11.9

7.5

1.19

8.6

7.7

84

81

1.27

10.9

7.7

1.17

7.8

7.9

81

78

1.22

9.6

7.8

1.12

6.8

8.0

78

75

1.18

8.4

7.9

1.08

5.7

8.0

75

72

1.15

7.9

8.0

1.05

5.4

8.2

72

69

1.11

7.3

8.1

1.01

5.0

8.3

69

66

1

6.7

8.2

0.92

4.6

8.4

66

63

0.98

5.9

8.4

0.88

4.0

8.6

63

60

0.97

5.0

8.5

0.87

3.5

8.7

60

50

0.92

4.8

8.7

0.82

3.3

8.9

50

40

0.85

4.5

8.9

0.75

3.1

9.0

40

30

0.8

4.1

9.1

0.7

2.9

9.3

30

20

0.75

3.7

9.4

0.65

2.6

9.6

20

10

0.70

3.2

9.8

0.60

2.4

10.0

10

等级

单项得分

二年级男生

二年级女生

单项得分

立定跳远(米)

投沙包(米)

30米(秒)

立定跳远(米)

投沙包(米)

30米(秒)

100

1.56

23.6

5.6

1.47

21.6

5.7

100

98

1.55

22.3

5.7

1.46

20.1

5.9

98

96

1.54

20.5

5.9

1.44

17.9

6.0

96

94

1.53

18.6

6.0

1.43

15.7

6.2

94

92

1.51

16.0

6.2

1.40

12.8

6.4

92

90

1.49

13.5

6.3

1.38

9.9

6.6

90

87

1.47

12.9

6.5

1.36

9.4

6.9

87

84

1.43

11.9

6.8

1.32

8.6

7.1

84

81

1.39

10.9

7.0

1.29

7.8

7.2

81

78

1.35

9.6

7.1

1.25

6.8

7.3

78

75

1.30

8.4

7.2

1.20

5.7

7.4

75

72

1.27

7.9

7.3

1.18

5.4

7.6

72

69

1.23

7.3

7.4

1.14

5.0

7.7

69

66

1.19

6.7

7.5

1.10

4.6

7.8

66

63

1.13

5.9

7.6

1.05

4.0

7.9

63

60

1.07

5.0

7.7

0.99

3.5

8.0

60

50

1.06

4.8

7.8

0.98

3.3

8.1

50

40

1.03

4.5

7.9

0.95

3.1

8.2

40

30

1.00

4.1

8.0

0.92

2.9

8.3

30

20

0.97

3.7

8.2

0.89

2.6

8.5

20

10

0.93

3.2

8.5

0.86

2.4

8.8

10

二、小学三年级体育期末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项目:

一分钟跳短绳、仰卧起坐、25米×2折返跑

(二)测试目的、方法及要求

1、 一分钟跳短绳: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场地器材:

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一块,地质不限。

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3)测试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

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①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跳绳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

②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2、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

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4)注意事项

①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②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③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3、25米×2折返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30米左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并在折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

(3)测试方法:

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

每条跑道由一人记录。

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折返时,受试者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在发出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①折返时,受试者应当统一按逆时针绕杆往返跑,以避免两名或多名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冲撞受伤。

②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

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③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④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三)评分标准:

等级

单项得分

三年级男生

三年级女生

单项得分

25米×2折返跑

跳绳(次/分钟)

仰卧起坐(次/分钟)

25米×2折返跑

跳绳(次/分钟)

仰卧起坐(次/分钟)

100

9.6

140

46

10.0

145

46

100

98

9.7

134

45

10.1

139

45

98

96

9.9

124

44

10.2

129

44

96

94

10.0

115

42

10.3

120

42

94

92

10.3

103

40

10.4

108

40

92

90

10.5

90

38

10.5

95

38

90

87

10.7

86

37

10.7

91

37

87

84

11.1

81

36

11.1

86

36

84

81

11.5

75

35

11.4

80

35

81

78

11.9

68

33

11.9

73

33

78

75

12.4

60

32

12.4

65

32

75

72

12.5

55

30

12.5

60

30

72

69

12.7

50

28

12.6

55

28

69

66

12.8

45

25

12.8

50

25

66

63

13.0

40

22

13.0

45

22

63

60

13.2

35

19

13.2

40

19

60

50

13.4

30

18

13.3

30

18

50

40

13.7

26

16

13.6

26

16

40

30

14.0

22

15

13.9

22

15

30

20

14.3

17

13

14.3

17

13

20

10

14.7

12

11

14.7

12

11

10

三、小学四年级体育期末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测试项目:

25米×2折返跑、立定跳远、篮球运球

(二)测试目的、方法及要求

1、25米×2折返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30米左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并在折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

(3)测试方法:

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

每条跑道由一人记录。

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折返时,受试者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在发出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①折返时,应当统一按逆时针绕杆往返跑,以避免两名或多名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冲撞受伤。

②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

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③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④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2、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

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

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

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每人试跳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①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两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②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3、篮球运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能水平。

(2)场地器材:

测试场地长20米, 每道宽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0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并在折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

测试器材包括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

30米卷尺、标志杆(杆高1.2米以上),篮球若干个。

小学五、六年级可采用小篮球,球重为450~500克,球圆周为68~70厘米。

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

(3)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单手运球向前跑进至20米折返处从右侧(逆时针方向)折返跑回终点。

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表。

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

(4)注意事项

①测试中篮球脱手后若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②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

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

③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三)评分标准

等级

单项得分

四年级男生

四年级女生

单项得分

25米×2折返跑

立定跳远

篮球运球

25米×2折返跑

立定跳远

篮球运球

100

9.4

1.78

10.4

9.8

1.67

11.8

100

98

9.5

1.77

10.7

9.9

1.66

12.2

98

96

9.7

1.75

11.2

10.0

1.65

12.8

96

94

9.8

1.74

11.6

10.1

1.64

13.4

94

92

10.1

1.72

12.2

10.2

1.62

14.2

92

90

10.3

1.70

12.8

10.3

1.60

15.0

90

87

10.5

1.68

13.0

10.5

1.58

15.5

87

84

10.9

1.65

13.5

10.9

1.54

16.2

84

81

11.3

1.61

14.0

11.2

1.51

16.9

81

78

11.7

1.57

14.6

11.7

1.46

17.8

78

75

12.2

1.53

15.2

12.2

1.41

18.7

75

72

12.3

1.50

15.8

12.3

1.38

19.3

72

69

12.5

1.45

16.6

12.4

1.34

20.1

69

66

12.6

1.41

17.4

12.6

1.30

21.0

66

63

12.8

1.35

18.6

12.8

1.25

22.3

63

60

13.0

1.29

20.0

13.0

1.19

23.5

60

50

13.2

1.28

21.0

13.1

1.18

25.0

50

40

13.5

1.26

22.2

13.4

1.16

26.2

40

30

13.8

1.23

23.4

13.7

1.13

27.4

30

20

14.1

1.20

25.0

14.1

1.10

29.0

20

10

14.5

1.17

26.7

14.5

1.07

30.8

10

四、小学五年级体育期末测试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项目:

25米×2折返跑、双手前抛实心球、16米足球绕杆

(二)测试目的、方法及要求

1、25米×2折返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本项目是50米跑的替代项目,适合场地小的学校选测。

(2)场地器材:

30米左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并在折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

(3)测试方法:

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

每条跑道由一人记录。

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折返时,受试者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在发出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①折返时,应当统一按逆时针绕杆往返跑,以避免两名或多名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冲撞受伤。

②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

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③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④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2、双手前抛实心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适用于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2)场地器材: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

实心球若干,小学三~六年级测试球重为1千克。

(3)测试方法:

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

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

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为了准确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实心球的着地点。

(4)注意事项:

成绩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投沙包。

3、16米足球绕杆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足球基本技能水平。

(2)场地器材:

在坚实、平整场地或足球场上进行,测试距离16米,起点至第一杆距为3米,各杆间距2米,共设6根标志杆,测试器材包括足球若干个(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30米卷尺,6根标志杆(杆高1.2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