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58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子平真诠》本义 诠释.docx

《子平真诠》本义诠释

《子平真诠》本义+诠释

黄大陆著《子平真诠》原序原文:

予自束发就傅,即喜读子史诸集,暇则取子平渊海大全略为流览,亦颇晓其意。

然无师授,而于五行生克之理,终若有所未得者。

后复购得《三命通会》、《星学大成》诸书,悉心参究,昼夜思维,乃恍然于命之不可不信,而知命之君子当有以顺受其正。

解读:

我自从7岁束发拜师读书起,就喜欢读子史一类的文集。

有空闲的时候则取《渊海子平》、《大全》这两本命理书籍,略微浏览几遍,对其略知一二。

但是没有命师传授,对五行生克的道理。

始终还是有些弄不明白。

于是,我又购买了《三命通会》、《星平大成》等许多命理书籍,认真研究,日夜思想,才恍然觉得人生还是有命的,不可不信。

知道命运的达人贤士,应当要像孟子那样顺命而为。

原文:

戊子岁,予由副贡充补官学教习,馆舍在阜城门右,得交同里章公君安,欢若生平,相得无间,每值馆课暇,即诣君安寓谈三命,彼此辩难,阐发无余蕴。

已而三年期满,僦居宛平沈明府署,得山阴沈孝瞻先生所著子平手录三十九篇,不觉爽然自失,悔前次之揣摩未至。

遂携其书示君安,君安慨然叹曰:

“此谈子平家真诠也!

”解读:

戊子那年,我由副贡生补充到官家学校当教习,校舍在阜城门右边。

在那里我认识了同街的章君安,两人很是谈得来,关系特融洽。

只要学校那边一有空闲,我就跑到章君安家里跟他谈命理。

我们相互提问,彼此答辩,将命理书籍里所有的疑难问题都一一讨论过。

如此过了三年,我当教习的期限也到了,离开学校我租住在宛平沈明府公署。

在那里我有幸读到了山阴沈孝瞻先生所著的子平命学手抄本,共三十九篇。

读罢此书,我顿时觉得从前所学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用了,后悔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细想沈氏所说的这些内容呢。

我拿着这手抄本给章君安看,他看后也大发感慨地说:

“这才是正宗的子平命学啊!

”原文:

先生讳燡燔,成乾隆己未进士,天资颖悟,学业渊邃,其于造化精微,固神而明之,变化从心者矣。

观其论用神之成败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败、因败得成,用神之必兼看于忌神,与用神先后生克之别,并用神之透与会支、有情无情、无力无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详且悉。

是先生一生心血,全注于是,是安可以埋没哉!

解读:

沈孝瞻先生,讳号燡燔,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

他天资过人,悟性很高,学问渊深,是个对命理精微非常通晓、能够变化从心的高人。

看他论用神的成败得失,用神如何因成得败,因败得成,论用神则必兼看忌神,与用神位置的先后及其生克先后的区别,还有用神的透干与会支,有情无情、有力无力等诸多问题,都论述得非常细致和精辟,详尽而完善。

这本书是沈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这样的好东西,怎么能让它被埋没于世呢!

原文:

君安爰谋付剞劂,为天下谈命者立至当不易之准,而一切影响游移管窥蠡测之智,俱可以不惑。

此亦谈命家之幸也。

且不唯谈命家之幸,抑亦天下士君子之幸,何则?

人能知命,则营竞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贵穷通寿夭之遭,皆听之于天,而循循焉各安于义命,以共勉于圣贤之路,岂非士君子之厚幸哉!

观于此而君安之不没人善,公诸同好,其功不亦多乎哉?

爰乐序其缘起。

乾隆四十一年,岁丙申初夏,同里后学胡琨淖云甫谨识。

解读:

于是,章君安就谋划将此手抄本正规印刷出版,他要以这本书给天底下学习命理的人立一个最完善、最标准的论命法则,使后学者从此不再受到各种歪理邪说的蛊惑。

这也是命理爱好者的一大幸事啊。

而且不仅仅是命理爱好者的幸事,还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

为什么呢?

因为通过学习这本书,就可以证明人生有命,而人能确信有命呢,就会淡化各种贪欲,不做违法之事,不贪非分之财,不求非分之名,富贵不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淡泊明志,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顺天命而后尽人事,从而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

这难道不是读书人的一件大幸事吗?

看到这一点,章君安又不想埋没沈孝瞻的善举,遂将其命学秘诀公之于众,他的功劳不也是很大的吗?

于是,我也才乐意给这本书写序,并说明事情的原委。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岁在丙申,时在初夏,同里后学胡琨淖谨识。

《子平真诠》一书,系清朝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

该书在《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神峰通考》等命学经典的基础上,更为细致、规范地论述了取用定格和格局变化等系列法则,提高了推命技术的可操作性与准确率。

这使该书成了当时人们争相传抄的命学秘典。

后来有人推崇该书说:

“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民国时期的命学大师徐乐吾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于命学贡献良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他在其所著的《子平真诠评注》一书里,对《子平真诠》做过详细的诠释。

万分可惜的是,在我看来,徐老先生的诠释在许多重要概念上,都或多或少地误解了《子平真诠》的本义,致使该书中的子平正宗大法变得面目全非了。

笔者专职为人推命已有十余年,每遇难题,辄恶钻命学旧籍,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2001年的秋天,当我仔细阅读《子平真诠》时,赫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奇不已的事实,即:

现代流行的命学书籍在许多重要概念上,诸如用神、忌神、喜神和格局等,几乎全部都偏离了《渊海子平》、《子平真诠》和《神峰通考》等命学经典的本义!

也就是说,现代多数人所学习使用的推命方法,并不是古来流传的子平正宗大法!

谓与不信,请看下文。

一、论用神原文:

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

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杀伤枭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

当顺则顺,当逆则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解读:

如果我们将这段原文细读三遍,可能就会产生以下四个疑问:

⑴、取用神为什么要“专求月令”呢?

翻开现代的命理书籍,也没见有谁强调这一点啊,反而有人批评这种取用神专求月令的做法,说这方法是呆板而迂腐的。

到底是沈前辈患了老年痴呆症呢,还是我们后生辈不懂其中味呢?

⑵、文章不是刚开口说用神吗,怎么一句话没说完,又扯到格局上去了?

现代的命理书上可都是把用神与格局分章说的,因为都说用神与格局不是一码事儿。

可是沈氏这段话却将用神与格局混为一谈,这肯定不是沈前辈头疼发烧说胡话,一定是别有原因!

我们再找《渊海子平》、《神峰通考》与《三命通会》等经典看看,更加令人叫晕的是,这些书上根本就没有专门论述用神的章节!

都说用神是命学头等重要的概念,是推命的第一要义,可是这几本命学经典怎么就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呢?

这几本书上倒是用了大量章节来论述格局,难道古人讲格局就是在讲用神?

不然,为什么沈前辈一说到用神就与格局夹杂不清呢?

⑶、沈氏将用神分成善与恶两类,并说对于“不善”的用神要“逆用”。

这话与几乎所有的现代命理书籍都不靠谱。

现代命理书籍都把用神看得跟自己的命根儿似的,要求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保护用神,生怕它受到任何伤害。

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不善”的用神!

我们再冷静下来想想,《四言独步》里早有“化杀为权,何愁损用”的话,《月谈赋》一文中也说“格有可取不可取,用有当弃不当弃”,可见确实有一种何愁“损”之、或当“弃”之的用神存在。

既然是可以“损”之“弃”之的用神,不就是沈氏所说的“不善”而要“逆用”的用神吗?

而在现代命理书籍里,有谁能找到这种可以“损”之“弃”之的用神呢?

⑷、现代命理书籍在给用神下定义时,少不了都要讲到平衡、扶抑、通关、调候这几条的。

徐乐吾先生在评注上述这段文字时,就是这样一条一条予以注解的。

然而!

我们拿着放大镜从头至尾地看完“论用神”一章的每一个字,都无法找到平衡、扶抑、通关、调候这样的字眼!

既然都说扶抑、通关、调候是用神的三大作用,哪为什么沈氏在专门论述用神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呢?

是沈进士不善言辞,不会归纳为那么几条,或是说话老跑题?

还是他怕泄露天机,密不传人呢?

或者在古人眼里就从来没有过现代命书所说的那种用神?

现在我们放过徐乐吾的评注不看,直接解读原文,看看原文的本义:

八字中的用神,只在月令上寻求,以月令地支五行与日元五行的生克关系,来确定不同的格局。

当月令属于财、官、印、食的时候,就是四个善的用神,应当予以保护性使用,这叫“顺用”;当月令属于杀、伤、枭、刃的时候,就是四个不善的用神,应当予以控制性使用,这叫“逆用”。

当顺则顺,当逆则逆,只要八字喜忌配合得当,是都能成为贵格的。

怎样“顺用”与“逆用”这些善和不善的用神呢?

沈氏接着说:

原文:

是以善而顺用之,则财喜食神以相生,生官以护财;官喜透财以相生,生印以护官;印喜官杀以相生,劫财以护印;食喜身旺以相生,生财以护食。

不善而逆用之,则七杀喜食伤以制伏,忌财印以资扶;伤官喜配印以制伏,生财以化伤;阳刃喜官杀以制伏,忌官杀之俱无;月劫透官以制伏,用财而透食以化劫。

此顺逆之大略也。

解读:

对于月令中善的用神怎样顺用呢?

沈氏解释说:

用神是财星,就喜有食神来相生,有官星制伏比劫以护财;用神是正官,就喜有财星来相生,有印星制伏伤官以护官;用神是正印,就喜有官杀来相生,有比劫制伏财星以护印;用神是食神,就喜身强劫旺来相生,有财星制枭神以护食。

对于不善的用神怎样逆用呢?

用神是七杀,就喜有食伤来制伏,忌财星资杀,枭神夺食;用神是伤官,就喜有印星来制伏,或有财星化泄伤官;用神是阳刃,就喜有官杀来制伏,忌官杀全无;用神是比劫,就喜透官来制伏,无官有财,则喜透食伤以化劫。

这些就是对用神顺用逆用的大致方法。

沈氏的这一番话,现在许多人恐怕都会不以为然。

因为他在说到财喜食生、官喜财生、杀喜食制、伤喜印制时,并没有提到身强身弱、杀轻杀重这个重要条件。

“难道财多身弱时也喜食神生财吗?

难道身强杀浅时也喜食伤制杀吗?

”人们会这样反驳沈氏,说不定还会轻骂沈氏一句白痴呢。

然而,张神峰在《神峰通考》的自序中也说:

“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

吁!

命书之作,至此尽矣。

”这与沈氏唱的不是一个腔调吗?

其实,沈氏是在说八字的最佳组合方式,读者们先不要急于下结论。

倘若现在沈氏说:

“凡是生产、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都要予以控制性管理,并且要配置合格的消防设备。

”这话没错吧?

既然这话没错,那么,他说的七杀喜食伤以制伏、伤官喜配印以制伏这几句话,那也就不会错啦。

原文:

今人不知专主提纲,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统归月令,以观喜忌。

甚至见正官配印,则以为官印双全,与印绶用官者同论;见财透食神,不以为财逢食生,而以为食神生财,与食神生财同论;见偏印透食,不以为泄身之秀,而以为枭神夺食,宜用财制,与食逢枭者同论;见杀逢食制而露印者,不以为去食护杀,而以为杀印相生,与印逢杀者同论。

更有杀格逢刃,不以为刃可帮身敌杀,而以为七杀制刃,与阳刃露杀者同论。

此皆由于不知月令而妄取用神之故也。

解读:

沈氏批评当时有些人不以月令取用定格,将格局弄得张冠李戴、牛头马嘴。

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明白。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徐老师傅的评注并没有跟着原文跑,而是自顾自地还在那里唠叨着如何扶抑日主、平衡八字。

我们现在只好将沈氏的这段话再翻译一遍,他说:

现在的人啊,不知道取用神要专从月令提纲上取,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都以月令为主,来观其喜忌。

比如月令是正官,有印星化官生身,这叫正官配印格,但是不重月令为用的人,却将此视为官印双全,与印绶喜官格同论;月令为财,透食神相生,格成财逢食生,而不重视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食神生财格;月令为偏印,透食神泄秀,格成食神吐秀,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枭神夺食,说要以财制枭;月令为七杀,逢食神制杀而又露出印星,这本来就破了食神制杀格,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还说是杀印相生;还有月令为七杀时,碰到阳刃,是刃来助身合杀,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七杀制刃,与阳刃格同论。

这些啊,都是由于不重视月令用神而乱取用神的原因。

沈氏说这番话,本来是针对当时的清朝命学界而发的,但我却觉得他批评的正是当今命学界。

因为不重视月令用神的现象,现在不是很普遍吗?

试问有几个命学爱好者,能说清楚财逢食生格与食神生财格的区别呢?

正在阅读本文的读者啊,您能够说清楚吗?

原文:

然亦有月令无用神者,将若之何?

如木生寅卯,日与月同,本身不可为用,必看四柱有无财官杀食透干会支,另取用神。

然终以月令为主,然后寻用,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解读:

因为《渊海子平》、《神峰通考》和《子平真诠》中所说的用神,就是月令可用之物,并非现代命书所说的什么平衡八字、扶抑日主的用神,所以当月令没有可用之物时,就会出现月令无用神的情况。

哪些才是月令可用之物呢?

就是官、印、财、杀、伤、食这六样东西。

《宝法卷一》里明确指出:

“子平一法,专以日干为主,而取提纲所用之物为令。

今人不知其法,于此百发百失……唯西山易鉴先生,得其变通,将十格分为六格为重,曰官,曰印,曰财,曰杀,曰伤,曰食,以此消息之,无不验矣。

”当月令没有官、印、财、杀、伤、食这六样东西的时候,即表示月令没有可用之物了。

比如甲乙木生于寅卯月,日干属木,月令也属木,木不能以木为用神啊,因此沈氏说“本身不可为用”。

怎么办呢?

到月令之外去找那六样东西,并按照“有官先论官,无官方论用”的取用规则,先取官杀格,官杀格不成立则取食财格。

食财格又不成立则取印比两旺格。

若是官、杀、财、食、伤、印这六样东西均不能立足成格,则谓之身旺无依,也就是完全没有可用之物了,那命主就只有遁入空门,让佛祖保佑他啦。

但是,取用定格总要以月令为主。

当月令为建禄比劫时,虽然说它不是用神,也可以把它当作用神来称呼。

说到这里,有人会觉得沈氏的话前后有矛盾。

他于前文才说“杀伤枭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表示劫刃也是用神之一。

可是在十几行文字之后他又说“日与月同,本身不可为用”,这不是又吊销了劫刃的用神资格证吗?

文尾还说什么“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这话有点像是绕口令,听不清楚,弄不明白。

我理解呢,沈氏的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取用神先当以月令为主为先,当月令为比劫时即为月令无用神,这时就要在月令之外寻取用神;二是不管月令是否比劫,若都将月令叫做用神的话,那么建禄与阳刃就可以算作是不善的用神。

正是基于这层意思,沈氏才在本文结束时说“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话里的“非用”二字是第一层意思,而“即用神”三字就是第二层意思。

如此读来,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矛盾之处了。

二、论用神变化原文:

用神既主月令也,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

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库也。

即以寅论,甲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长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长生,如郡之有通判。

假使寅月为提,不透甲而透丙,则知府不临郡,而同知得以作主。

此变化之由也。

解读:

取用既然以月令为主,可是月令地支藏干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只藏一干,有的却藏有二干或三干,有的外透,有的不外透,这样就会使用神产生变化。

譬如在十二个地支中,除了子午卯酉者四个地支仅藏一干外,其余的地支都藏有二干或三干,不用说辰戌丑未这四个墓库了。

就拿寅字来说吧,里面藏有甲、丙、戊三干。

甲为寅木的本气,甲在寅中就如同县长坐在县长办公室里,得位当权;丙火长生在寅,就像是县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县长,权利仅次于县长;戊土在寅也是长生,但同时又受寅木之克,其力又次于丙火,它在寅中的位置就如县长手下的小局长。

假若寅为月令,甲木不透而透丙火,就如副县长代理县长做主,这就是用神发生变化的原由啊。

原文:

故若丁生亥月,本为正官,支全卯未,则化为印。

己生申月,本属伤官,藏庚透壬,则化为财。

凡此之类皆用神之变化也。

解读:

如果丁火日元生于亥月,亥中壬水就是日元的正官,取用当取正官格。

但是如果八字中有卯未二字(仅一个卯字也可),则亥卯未三合为木,将原来的亥水正官变成了卯木印星,用神也随之变成了印格。

又如己土日元生于申月,本为伤官格,但若庚金不透而透壬水财星,则用神就变成了财星。

凡此种种,都是用神变化的现象。

至此,什么是用神,什么是用神变化,在《子平真诠》的本义中已经表露无遗了。

我们可以确认:

《子平真诠》等命学经典上所说的用神,就是月令可用之物及定格之字。

在《子平真诠》、《神峰通考》、《渊海子平》以及《三命通会》等命学经典中,根本就不存在现代命书上所说的那种具有平衡、扶抑、通关、调候等作用的所谓“用神”。

在现代命理书籍中,有的也讲用神变化,但与沈氏所说的风马牛不相及。

沈氏说的是月令透干及地支会合而引起的月令变化问题,而现代命书却说的是因岁运介入打破了原命局的平衡,需要重新选取平衡之字的问题。

我们再回头看看徐乐吾老师傅的有关评注,就不难发现他与原文的区别所在了。

原文紧紧抓住月令用神不放(月令是个纲,纲举目张嘛),从“用神既主月令矣”这一句开始,到“凡此之类皆用神之变化也”这一句结束,话题始终都没有离开过月令用神。

而我们徐老师傅的评注呢,并没有强调月令用神的重要性,甚至在解释这首尾二句时连“用神”二字都不提了!

他将平衡用神的胭脂,精心涂抹在《子平真诠》的字里行间,本想把《子平真诠》好好打扮给世人看,谁料想反而使《子平真诠》失去了原有的天然本色!

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千千万万的后学者都跟在我们徐老师傅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谁也没有发现他的评注早已背离了沈氏原文!

原文:

变之而善,其格愈美;变之不善,其格遂坏。

何谓变之而善?

如辛生寅月,透丙而化财为官;壬生戌月,逢辛而化杀为印;癸生寅月,藏甲透丙,会午会戌,则化伤为财,即使透官,可以作财旺生官论,不作伤官见官;乙生寅月,透戊为财,会午会戌,则月劫化为食伤。

如此之类,不可胜数,皆变之善者也。

解读:

用神变化之后,有的则愈变愈好,格正局清;有的则愈变愈差,格破局坏。

怎样才是愈变愈好呢?

比如辛金日元生于寅月,寅中的甲木不透干,而透丙火官星,这就是化财格为官格啦。

官是善的用神,喜有财星相生,丙火官星得坐下寅木财星相生,所以是格局愈变愈好;壬水生于戌月,戌中的戊土七杀不透干,而透辛金印星,这叫化杀为印。

七杀是恶的用神,必须要有印化或食制,现在透出辛金印星化杀生身,使杀星不能攻身,便是格局愈变愈好的现象;癸水生于寅月,不透甲木伤官而透丙火财星,化伤为财。

伤官是恶的用神,必须要有财化或印制,现在透出丙火财星化泄伤官,就是格局愈变愈好,这时候即使透出戊土官星,寅木伤官也不能伤克官星,所以就不能以伤官见官论,而要以财旺生官论;如果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个午字即可),那么寅午戌三合火局,寅木用神也会因之变化为财星,这也是用神变化的一种方式。

乙木生于寅月,是月劫格。

这时若见寅中透出戊土财星,地支又有午戌二字,寅木则会因会合而变火,化劫为食伤,并转而再去生戊土财星,这样就使格局愈变愈好了;类似上述这样的变化,不可胜数,都是格局愈变愈好的现象。

话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两个细节问题:

一是乙木生于寅月,原文说“会午会戌,则月劫化为食伤”,可是并没有明确指出一个午字或一个戌字能不能化;二是乙木生于寅月,寅中的甲木虽然不可以作用神,但不是还有“二把手”丙火吗?

不能取丙火为用定格吗?

对此提问,沈老先生怕是没有本事回答我们了。

我们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有这样一位女士的命,其命式为:

比财日印乙戊乙壬亥寅卯午大运:

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木生于寅月,是月劫格,因地支有午字,寅午合火,月劫格就变成了食伤格。

喜月干为戊土财星,食伤生财,用神是愈变愈好啊。

唯一不足之处是年干乙木克戊土,幸好大运有庚、辛官杀制伏乙木,使其不能劫财,故命主早年就驰骋商场,财发百万,夫妇齐眉,四子皆贵。

如果命局没有年干乙木干扰,使命主之财破耗较多的话,那么命主就会是超级富婆了。

由此例可知,命局有午无戌,午字与寅字半合,也是能够化火的。

论格局时,五行合化不需要有什么化神,沈氏对此也没有提出这种要求。

我们再看第二个命例,某男命式为:

财劫日伤戊甲乙丙戌寅丑子大运:

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乙木生于寅月,透出丙火伤官于时干,地支有戌无午,倘若寅戌能够化火,格成伤官生财,那么命主在丙辰、丁巳这两步运中就必然会大发其财了,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命主初次发财是在戊午运甲戌年,得其兄弟之助而一发百余万。

次年乙亥比肩争财,便破去了几十万元。

此后在戊寅、己卯年又狠发了两笔。

命主为什么要到戊午大运才时来运转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命局上有戌无午是不能够合化为火的,只有到了戊午运,有了午字,才能够合化为火,使原命局的月劫格变为食伤格,这样才会使命主一发如雷。

我们还看一个命例,就是《算命一百法》的作者李后启先生的命造:

财比日比戊甲甲甲寅寅戌子大运:

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月令为比劫,地支有戌无午,如果寅戌能够合化为火,将月劫格化为食伤格的话,那么日支妻宫的戌土就是相神,命主便当大得其妻内助之力,会因妻致富。

命主自己也会在丁巳运中财运亨通,比人家先富起来。

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命主一生最恼火的事情,就是其妻多年患风湿和精神分裂疾病,形同废人!

由此可证,仅有寅戌二字是不能合化为火的。

因为这样,戌土财星便受到重重比劫之克,故而其妻就生不如死了。

当然,戊土偏财所代表的父亲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他早年就成了盲人,全靠命主给养。

至于命主自己呢,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戊午运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

他并没有经商发财,原因就是命局月令中的丙火没有透出,地支寅戌不能合化为火,构不成食神生财格。

他一生之所以从文,就是月令的丙火是中气,可以作用神。

《神峰通考·定格局诀》就有“乙日寅月号伤官”之说,表明寅中的丙火是可以用来构成伤官格的。

同样的道理,李先生的命造也可以用寅中的丙火来构成食神吐秀格。

食神吐秀格的命,十有八九是在文艺圈里混的人。

尽管李先生自己在他的书中公然宣称:

“传统的格局可有可无,与析命断运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可是,他一生的事业趋向,还是没有逃脱命格的注定啊。

原文:

何谓变之不善?

如丙生寅月,本为印绶,甲不透干而会午会戌,则化为劫。

丙生申月,本属偏财,藏庚透壬,会子会辰,则化为杀。

如此之类亦多,皆变之不善者也。

解读:

丙火日元生于寅月,本来是印绶格。

但若果寅中的甲木不透,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个午字即可),那么寅木印星就会被合化为比劫。

又如丙火生于申月,本属偏财格,若是申中不透庚金而透壬水七杀,地支又有子辰二字,则申子辰合水局,申金偏财就变成了七杀。

诸如此类的变化也比较多,都是用神愈变愈坏的现象。

当然咯,即使是用神变坏了,也不一定就是差命一条的,因为不善的用神只要喜忌配合得宜,照样也是会发福的。

有人可能会问:

“既然用神的善恶无关紧要,那我们干吗要费神讨论用神的变化呢?

其意义何在呢?

”其意义就在于,用神变好变坏可以显示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家世、学业、事业趋向等,都可以从用神的变化中看出端倪来。

比如月令是印星,只要不是遭到损坏或数量太多,即表示命主家中有书香之气,命主能够得到父母的荫福,自己的学业也会较高。

但是只要印星化而为劫,那么这些良好的信息就都会淡化掉。

我们可以看看以下几个命例:

1)壬戌壬寅丙午戊戌;2)戊戌甲寅丙午戊戌;3)壬子壬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