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74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含而字的成语.docx

包含而字的成语

包含-”而”-字的成语.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1▲哀而不伤△āiérbùshāng△典故:

哀:

悲哀;伤:

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

《论语·八佾》: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例子:

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游戏。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2▲爱博而情不专△àibóérqíngbùzhuān△典故: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出处: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

“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例子:

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

我惭愧自己是个‘~’的人;虽者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

(朱自清《那里走》)

3▲安枕而卧△ānzhěnérwò△典故:

放好枕头睡大觉。

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出处:

《史记·黥英列传》:

“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例子:

孔子见疏,必弃鲁国而适他国,君可~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ǎizúzhīchóng,sǐérbùjiāng△典故:

百足:

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例子:

古人有言:

“~”,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5▲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典故:

废:

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

《礼记·中庸》: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例子:

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6▲备而不用△bèi ér bù yòng△典故: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

“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例子:

在丰收的年头,我们也要储备一些抗灾粮,~,增强我们的抗灾能力。

7▲背道而驰△bèidàoérchí△典故:

背:

背向;道:

道路;驰:

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

“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例子:

道学先生于是乎从而禁之,虽然很象~,其实倒是心心相印。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8▲倍道而进△bèidàoérjìn△典故:

倍:

加倍;道:

行程。

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9▲比肩而立△bǐjiānérlì△典故:

比肩:

并肩。

肩并肩地站立。

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

“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例子:

虽使间世而生,何异~!

(宋·陈亮《贺周丞相启》)

10▲避而不谈△bìérbùtán△典故:

躲避开而不肯说。

指有意回避事实。

△例子:

尖锐的矛盾,~,或加水冲淡了。

(徐迟《一九五六年〈特写选〉序言》)

11▲并日而食△bìngrìérshí△典故:

并日:

两天合并成一天。

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

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

《礼记·儒行》: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例子: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12▲博而不精△bóérbùjīng△典故: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出处:

《后汉书·马融传》:

“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13▲博而寡要△bóérguǎyào△典故: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

“故曰:

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14▲不辞而别△bùcíérbié△典故:

辞:

告辞;别:

离别。

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或悄悄溜走了。

△例子:

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15▲不得而知△bùdéérzhī△典故:

没有办法知道。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

“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例子:

从未到过广西,所以谁做了广西政府的“高等顾问”等等,我~。

(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16▲不得已而为之△bùdéyǐérwéizhī△典故: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

宋·辛弃疾《九议》:

“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17▲不恶而严△bùèéryán△典故: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

《周易·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18▲不寒而栗△bùhánérlì△典故:

栗:

畏惧,发抖。

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

“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例子:

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

19▲不欢而散△bùhuānérsàn△典故:

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例子:

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朋友,却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而弄得~。

20▲不教而杀△bùjiàoérshā△典故:

教:

教育;杀:

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

《论语·尧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

”△例子:

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

21▲不教而诛△bùjiàoérzhū△典故:

教:

教育;诛:

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

《荀子·富国》:

“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例子:

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22▲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典故:

胫:

小腿;走:

跑。

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出处: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例子:

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23▲不可同日而语△bùkětóngrìéryǔ△典故: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

“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例子: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

24▲不劳而获△bùláoérhuò△典故: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

《孔子家语·入官》:

“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例子:

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

(鲁迅《两地书》三十)

25▲不谋而合△bùmóuérhé△典故:

谋:

商量;合:

相符。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例子:

如磁石铁,~。

(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26▲不期而然△bùqīérrán△典故:

期:

希望;然:

如此。

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

表示出乎意外。

△出处:

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

“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例子:

名山大川之间,赤县神州之外,无远勿届,不期而然。

(清·吴研人《糊涂世界·序》)

27▲不期而遇△bùqīéryù△典故:

期:

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出处:

《谷梁传·隐公八年》:

“不期而会曰遇。

”△例子:

前在公主府内,也是我们姐妹三十三个先会面;今日~,又是如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九回)

28▲不期然而然△bùqīránérrán△典故: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出处:

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

“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例子:

大家有了这样的一个安心,所以~的便全部响应了。

29▲不言而信△bùyánérxìn△典故: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出处:

《庄子·田子方》:

“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例子:

尧舜之世,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怒而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30▲不言而喻△bùyánéryù△典故:

喻:

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

《孟子·尽心上》: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例子:

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31▲不一而足△bùyīérzú△典故:

足:

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出处:

《公羊传·文公九年》:

“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子:

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32▲不翼而飞△bùyìérfēi△典故:

翼:

翅膀。

没有翅膀却飞走了。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出处:

《管子·戒》:

“无翼而飞者声也。

”《战国策·秦策三》: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例子:

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33▲不约而同△bùyuēértóng△典故:

约:

相约。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例子:

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

34▲侧目而视△cèmùérshì△典故:

侧:

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

“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例子:

诸君记得当年常肃剥皮做衮州府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总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35▲侧足而立△cèzúérlì△典故: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出处:

《后汉书·吴汉传》:

“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36▲冁然而笑△chǎnránérxiào△典故:

冁然:

笑的样子。

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

《庄子·达生》:

“桓公……冁然而笑。

37▲倡而不和△chàngérbùhè△典故:

倡:

同“唱”。

和:

响应。

领唱无人应和。

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38▲称薪而爨△chēngxīnércuàn△典故:

薪:

柴;爨:

烧火煮饭。

称了柴草煮饭。

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例子:

积财聚谷,日不暇给。

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39▲趁虚而入△chènxūérrù△典故: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出处:

《去笈七签》卷一二0:

“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例子:

如今百病~。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回)

40▲乘隙而入△chéngxìérrù△典故:

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出处:

《去笈七签》卷一二0:

“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41▲乘兴而来,败兴而归△chéngxìngérlái,bàixìngérguī△典故:

兴:

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

《晋书·王徽之传》:

“人问其故,徽之曰:

‘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例子:

张怀芝偕冯同至济南,中途告别,冯总统~,自回北京去了。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一回)

42▲乘虚而入△chéngxūérrù△典故:

乘:

趁。

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出处:

《去笈七签》卷一二0:

“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例子:

若各存意见,不能和睦,是自己先孤了,别人安得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

43▲秤薪而爨△chēngxīnércuàn△典故:

薪:

柴;爨:

烧火煮饭。

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例子:

积财聚谷,日不暇给。

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44▲冲口而出△chōngkǒuérchū△典故:

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出处:

宋·苏轼《跋欧阳公书》:

“此数十纸,皆文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例子:

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45▲础润而雨△chǔrùnéryǔ△典故: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

“山云蒸,柱础润。

”宋·苏洵《辨奸论》: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46▲传檄而定△chuánxíérdìng△典故:

檄:

讨敌文书;定:

平定。

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例子:

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47▲垂拱而治△chuígǒngérzhì△典故:

垂拱:

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

平安。

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

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

《尚书·武成》:

“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48▲垂手而得△chuíshǒukědé△典故:

垂:

垂下。

手不动就能得到。

形容毫不费力。

△例子:

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49▲从天而降△cóngtiānérjiàng△典故:

降:

下落。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

《汉书·周亚夫传》:

“直入武库,击鸣鼓。

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例子:

哥哥,你真是~也!

万乞救我一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50▲从天而下△cóngtiānérxià△典故: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

《汉书·周亚夫传》:

“直入武库,击鸣鼓。

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例子:

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

万望救我一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51▲从一而终△cóngyīérzhōng△典故: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

《周易·恒》:

“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例子:

同一个人,怎的女子就该~,男子便许大妻大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52▲存而不论△cúnérbùlùn△典故:

丰:

保留。

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出处:

《庄子·齐物论》: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例子:

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可矣。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

53▲大而化之△dàérhuàzhī△典故:

化:

改变,转变。

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

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

《孟子·尽心下》:

“大而化之之谓圣。

54▲大而无当△dàérwúdàng△典故:

当:

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出处:

《庄子·逍遥游》: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例子:

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

55▲待价而沽△dàijiàérgū△典故:

沽:

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处:

《论语·子罕》: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56▲待时而动△dàishíérdòng△典故: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

《周易·系辞下》: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例子:

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57▲旦旦而伐△dàndànérfá△典故: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出处:

《孟子·告子上》:

“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58▲淡而不厌△dànérbùyàn△典故: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例子:

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的一天天的混。

(老舍《骆驼祥子》二十)

59▲淡而无味△dànérwúwèi△典故:

淡:

薄,与“浓”相对。

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

亦泛指清淡无味。

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例子:

庶民因其~,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60▲道而不径△dàoérbùjìng△典故:

道:

走路。

径:

小路。

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出处:

《吕氏春秋·孝行览》:

“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61▲得而复失△déérfùshī△典故:

复:

又,再。

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孔明变色曰:

‘是何言也!

得而复失,与不得同。

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

62▲等而上之△děngérshàngzhī△典故: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出处:

宋·朱燮《絜斋集·高鞅论》:

“古者五家置一比长,等而上之,为闾,为旅,为党,皆置官焉。

63▲等而下之△děngérxiàzhī△典故:

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64▲抵掌而谈△dǐzhǎngértán△典故:

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例子:

善言论者~,问地球一切事。

(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65▲抵足而眠△dǐzúérmián△典故: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

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周瑜)曰:

‘久不与子翼(将干)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66▲鼎足而三△dǐngzúérsān△典故: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也泛指三个方面。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67▲斗而铸锥△dòuérzhùzhuī△典故: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

比喻行动不及时。

△出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68▲笃而论之△dǔérlùnzhī△典故:

笃:

切实。

确切地论述。

△出处:

晋·裴启《语林》:

“林公云:

‘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

69▲夺门而出△duóménérchū△典故:

夺门:

破门,奋力冲开门。

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

形容迫不及待。

△例子:

轻轻拨开门闩,拿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

(清·李嘉宝《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70▲而立之年△érlìzhīnián△典故: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

《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71▲反其道而行之△fǎnqídàoérxíngzhī△典故:

其:

他的;道:

方法,办法。

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72▲犯而不校△fànérbùjiào△典故:

犯:

触犯;校:

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处:

《论语·泰伯》:

“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例子:

惠养民道:

“~,何以罚为?

”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73▲泛泛而谈△fànfànértán△典故:

泛泛:

平常,不深入。

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例子:

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74▲放之四海而皆准△fàngzhīsìhǎiérjiēzhǔn△典故:

四海:

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

准确。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出处:

《礼记·祭义》: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例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的理论。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75▲废然而返△fèiránérfǎn△典故:

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出处:

《庄子·德充符》:

“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例子:

要他包饭,而馆中只有面,问以饭,曰无有,~。

(鲁迅《两地书·八一》)

76▲废书而叹△fèishūértàn△典故: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太史公曰: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77▲焚林而猎△fénlínérliè△典故: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

《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淮南子·主术训》:

“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78▲焚林而田,竭泽而渔△fénlínértián,jiézééryú△典故:

竭:

使……干涸;渔:

打鱼。

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

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

“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79▲奋袂而起△fènmèiérqǐ△典故:

奋袂:

挥袖。

袖子一挥站起来。

形容奋然而起。

△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

“辍食弃餐,奋袂攘祍,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80▲蜂拥而来△fēngyōngérlái△典故: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

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例子:

又等了一会子,方见胡统领打着灯笼火把,一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81▲伏而咶天△fúérshìtiān△典故:

咶:

以舌舔物。

伏地以舌舔天。

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

《荀子·仲尼》:

“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82▲拂袖而归△fúxiùérguī△典故:

拂袖:

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

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

“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例子:

厌红尘,~,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

83▲拂袖而去△fúxiùérqù△典故:

拂袖:

甩袖子,表示生气。

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

‘南风不竞。

’……子敬瞋目曰:

‘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

’遂拂袖而去。

”△例子:

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

(鲁迅《两地书·一三五》)

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