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76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docx

地质勘察报告汇总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1.勘察工作概况

1.1任务由来

受云阳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项目部的委托,地矿赣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对云阳县下岩寺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

1.2工程概况

工程总用地面积10000㎡,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885㎡,拟建15栋建筑物,设计层数1~3F,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10㎡。

建筑物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底标高210.50~230.50m,基础形式拟采用嵌岩桩。

拟建建筑设计基本情况详见表1.2-1。

本项目由四川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拟建建筑物设计情况一览表表1.2-1

名称

设计层数

高度(m)

±0.00高程(m)

最大荷载

(KN/单柱)

安全等级

结构

类型

山门殿

1F

4.2

215.8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大雄宝殿

2F

12.87

221.80

10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藏经楼

3F

11.4

230.50

1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方丈院

1F

3.9

222.1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三贤祠

1F

3.6

213.7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佛堂一

1F

3.6

215.9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佛堂二

1F

3.6

216.3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厢房一

1F

3.3

216.3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厢房二

1F

3.3

219.60~224.7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厢房三

1F

3.3

219.80~227.8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厢房四

1F

3.3

207.60~211.7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辅助用房

1F

3.3

214.3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三贤祠山门

1F

3.6

210.90

5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左山门

2F

7.2

210.50

10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右山门

2F

7.2

210.50

1000

三级

钢筋混凝土

1.3勘察目的与任务

1.3.1目的

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勘察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

1.3.2任务

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场地南侧天然岩质斜坡将进行专项勘察,不属本次勘察范围。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

⑴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环境条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建设适宜性。

⑵查明拟建场区地层岩性、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等工程特征。

⑶查明拟建场区覆土厚度、岩体风化程度、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完整性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场地地下水及地表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⑷查明场区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成因、类型、规模、性质、分布规律等,分析评价其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其对拟建物的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及建议。

⑸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对拟建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⑹查明拟建场地与已有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分析评价拟建工程的施工对工程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⑺分析评价场地地基持力层,并建议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1.4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1.4.1勘察工作依据

⑴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⑵工程勘察委托书;

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1.4.2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⑸《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1.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拟建建筑物设计最高层数为3F,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拟建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6勘察工作的布置、完成及质量评述

1.6.1勘察工作的布置

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和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地下水位观测、取样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

采用西安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基本等高距为0.5m,依据委托方提供的2个控制点(见表1.6-1),采用托普康335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及孔口标高测量,其成果详见“云阳县下岩寺钻孔测量资料”。

工程测量控制点情况一览表表1.6-1

控制点编号

X(m)

Y(m)

H(m)

A064

24767.349

64934.817

231.96

A062

24764.236

65006.153

249.26

测绘范围面积约0.02km2,比例尺1:

500,采用追索法与穿越法相结合的手段,对拟建场区进行地层界线划分、不良地质作用调查、岩层产状及裂隙调查等,以查明场区及其周边附近地段的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要求,结合本场地特点,拟建建筑物地带沿边线、角点位置布置钻孔,环境高边坡地带沿垂直于边坡走向方向布置。

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70个,钻孔间距8~20m,其中取样孔18个。

钻孔深度要求:

建筑地段钻孔孔深要求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的中等风化岩层8m以上。

环境边坡地带孔深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5m以上,坡脚钻孔孔深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3m以上。

钻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水文地质测试

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对所有钻孔的地下水位均应进行观测。

本次勘察计划采取岩样18组,试验项目为岩石的物性、抗压、抗拉、变形及抗剪断强度试验。

1.6.2勘察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本次勘察野外钻探施工时间为2010年7月25日~8月9日,共投入3台XY-1型钻机全孔取芯钻进,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6-2。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6-2

编号

工作名称

单位

数量

1

工程地质测绘

Km3

0.02

2

勘探点测量

70

3

工程地质钻探

m/个

1221.20/70

4

地下水位观测

70

5

岩样

18

1.6.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工程测量:

以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设计图及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作为本次工作用图,以A064、A062作为控制点,采用西安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采用拓普康335全站仪进行实测,测量成果精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钻探施工时,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还根据相邻位置的地形地貌和地面高程对所有钻孔实际位置和高程进行校核,以确认钻孔位置和高程是否有偏差。

通过校核,钻孔孔位未发生位移。

钻探:

采用3台XY-1型钻机钻探施工,回旋钻进取芯,钻进操作按照钻探规程进行,严格控制钻探回次和转速,钻孔质量良好,反映地层结构清晰。

第四系土层采取率>60%;强风化岩石采取率>70%,中等风化岩石采取率>80%,采取率符合规范要求。

水位观测:

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对所有钻孔水位均进行了观测,并在间隔24小时后对实测钻孔地下水位。

根据区域资料,评价场地水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室内试验:

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本次勘察采取岩石岩芯试样18组,测试项目为岩石的物性、抗压、抗拉、变形及抗剪断强度试验。

所有样品均按相关操作规程现场采集、现场包装,并及时送往具有试验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室内检测,送检和试验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测试成果详见附件2。

外业见证:

勘察期间,业主全过程对勘察工作包括工程测量、钻孔孔深、岩石取样及包装送检、钻孔水位观测等进行了见证,并出具了勘察野外见证报告。

通过见证,外业工作满足规范及业主要求。

室内资料整理:

本次勘察图件采用理正岩土工程勘察软件(重庆版6.8版)进行绘制,成果资料详实可靠。

综上所述,本次勘察的野外各项施工作业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环节严格把关,责任到人,较好地完成了勘察任务,完成工作量及质量均能满足直接详勘的要求,达到了预期勘察目的,提交的勘察资料经审查后可供设计及施工使用。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云阳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盐圣文化B区,背靠龙脊山脉,面临长江,目前未见道路通达场地,交通较为不便。

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

处于一斜坡之上,地势总趋势为北高南低。

拟建地段中北部地形相对较缓,地表坡角一般10~20°,南部地形较陡,地表坡角可达35~55°。

南侧为一高约6~10m的天然岩质斜坡,斜坡坡角约80°。

拟建地段地面高程205.85~248.00m,最大高差42.15m。

2.2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编制的1:

50万“重庆市构造刚要图”中的资料,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处于万州向斜北西翼。

岩层产状:

175º∠6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

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表现为大面积缓慢间歇性抬升,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上本区属于稳定场地。

场地内地表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根据场地附近基岩出露部位进行地表调查,主要有以下两组裂隙:

LX1:

产状359º∠70º,间距0.5~1.2m,一般延伸3.0~5.0m,闭和或微张,局部为粘土充填,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LX2:

产状265º∠75º,间距0.6~1.5m,延伸0.7~2.0m,闭和或微张,裂面较平直,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2.3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J2s-Sm)。

现根据岩性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如下(岩土分层情况见表2.3-1:

场地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粉质粘土:

紫红色,可塑。

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含10~30%不等的泥岩碎石,分布不均,多强风化呈土状。

本层位于场地表层,分布较广泛。

钻探揭示厚度0.30~6.10m。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层(J2S)

砂质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较多灰绿色或浅灰色砂质条纹、团块或泥质粉砂岩夹层,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为场地主要岩层。

2.4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2.4.1基岩面特征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表调查,拟建场地岩层产状175°∠6°,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

其中东西方向总体较平缓,坡角一般2~10°,局部可达20~34°;南北方向,5-5’剖面以北基岩面坡角较为平缓,坡角一般2~20°,5-5’剖面以南基岩面坡度较陡,坡角可达35~52°。

场地基岩埋深0.30~6.10m,标高204.35~247.70m。

2.4.2基岩风化带特征

⑴强风化带岩体:

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质极软,手捏岩芯易碎散,钻探揭示厚度1.20~8.50m不等。

⑵中等风化带岩体:

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岩芯多为短柱状,节长一般6~40cm,长时间暴露地表易龟裂,浸水易软化。

2.5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云阳县气象站资料,云阳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多雨,春冬多雾。

多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水量1181.2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635.2mm,最大月降水量711.8mm,最大日降水量237.1mm,降水多集中在5~10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降水日达143.8天,最长连续降水16日。

地下水主要接受来自场地南侧地势较高的斜坡地带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经场地斜坡地表及基岩面迳流,最终往地势较低的北侧排泄。

根据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赋存特点,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内部。

由于粉质粘土孔隙度较小,透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又地处斜坡地带,绝大部分地表水沿斜坡地表排出场地,仅少量沿土体下渗,形成孔隙水,地下水的性质属上层滞水,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

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

砂质泥岩透水性差,为场地较好的隔水层。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内,接受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给。

由于补给源单一、补给量匮乏,加之受地形(斜坡)及构造(产状平缓)的制约,本工程场地内基岩裂隙水贫乏。

勘察期间,对各钻孔中的地下水进行了观测,钻孔内地下水未见恢复迹象,说明场地地下水较贫乏,但建筑物基础施工期间仍应做好地表排水防渗工作。

此外,根据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场地地下水属HCO3–Na-Ca型,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仅具微腐蚀性。

拟建场地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场地及周边没有化工、印染等污染源,也没有固体废弃物、有害放射物质等。

根据原有建筑侵蚀情况和场地地下水试验指标,结合周围建筑已有的工程经验,判定本场地土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的钢结构仅具微腐蚀性。

2.6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根据钻孔揭示资料和场地及周边地表调查,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构造破碎带、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

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3.1工程地质分层依据

本次勘察岩土分层以现场岩性鉴别,结合室内试验成果作为划分依据。

⑴粉质粘土:

可塑状态,厚度较小,根据现场岩芯鉴定,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分层。

⑵砂质泥岩:

强风化砂质泥岩岩体破碎,取样困难,主要以岩芯鉴定分层;在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中采取岩样18组进行室内试验。

根据现场岩芯鉴定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分层。

3.2岩土试验成果统计

场地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的有关规定及以下公式统计:

m=

σf=

δ=

γs=1±

δ

K=γs

m

式中:

i—岩土参数的试验值

m—岩土参数的平均值

k—岩土参数的标准值

σf—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

γs—统计修正系数

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2-1。

⑴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岩芯鉴别,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建议按150KPa取值。

⑵砂质泥岩:

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fa=ψr·frk

式中:

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取5.3MPa

ψr—折减系数,本工程取0.30

计算得:

中等风化砂质泥岩fa=1590KPa。

强风化砂质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岩芯观察,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及有关规范综合确定,建议其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

根据室内试验统计成果,本场地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3MPa。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

强风化砂质泥岩硬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风化砂质泥岩硬度分类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3.3岩土体参数建议值

根据野外岩芯鉴别及室内试验统计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本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详见表3.3-1。

4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通过钻探揭示、场地及周边地表调查,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现状稳定性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

4.2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挡措施建议

根据地表调查,拟建场地南侧为一高约6.0~10.00m的天然岩质斜坡,岩性为砂岩。

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该岩质斜坡不在本次勘察委托范围内,建议应进行专项勘察和专项设计,并采取锚杆支挡等合理有效的支挡方式进行支挡。

此外,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平场后,将在拟建场地内形成①~⑥号环境边坡。

现对各段环境边坡的稳定性及治理措施进行逐一评述。

位于场地拟建下岩寺左、右山门、山门殿、辅助用房、三贤祠山门、及厢房四的北侧与寺前广场之间,边坡总长约125m,高度1.90~5.80m,边坡走向82°,倾向352°。

参考剖面13-13’~24-24’剖面。

边坡岩性上部为厚约1.90~3.58m的人工填土,下部为厚约0.80~4.66m的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表表3.3-1

 

岩土

名称

重度(KN/m3)

直接快剪

岩体水平抗力系数

(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岩石抗压强度

标准值(MPa)

承载力

特征值

(KPa)

边坡临时坡率允许值

岩土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

基底

摩擦

系数

天然

饱和

天然

饱和

内聚力

(KPa)

内摩擦角(°)

内聚力

(KPa)

内摩擦角(°)

天然

饱和

H≤8m(岩质边坡)

H≤5m(土质边坡)

8<H≤15

(岩质边坡)

5<H≤8

(土质边坡)

压实填土

(压实系数大于0.94)

19.5*

20.0*

0

30*

(综合)

0

25*

(综合)

6MN/m4

/

/

/

1:

1.50

1:

1.75

/

/

粉质粘土

19.4*

19.8*

25*

12*

15*

10*

15MN/m4

/

/

150*

1:

1.25

1:

1.50

20

0.25

强风化

砂质泥岩

23.5*

/

50*

20*

/

/

10MN/m3

/

/

300*

1:

0.45

1:

0.70

135

0.40

中风化

砂质泥岩

25.5*

/

180*

32*

/

/

60MN/m3

8.3

5.3

1590

1:

0.35

1:

0.45

200

0.50

结构面LX1

/

/

50*

20*

/

/

/

/

/

/

/

/

/

/

结构面LX2

/

/

55*

22*

/

/

/

/

/

/

/

/

/

/

说明:

*为经验值

粉质粘土,仅局部地段边坡底部分布少量强风化砂质泥岩。

根据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及第,属土质边坡,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由于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的土质结构均较为松散,直立回填或开挖后均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

由于边坡高度均较小,建议①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

挡墙支挡施工应避开雨季施工。

挖方边坡地段施工时应分段开挖,分段砌筑,严禁大断面开挖。

填方地段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回填施工。

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

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

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

位于场地拟建山门殿南侧与大雄宝殿北侧之间,其中②号边坡长约35m,③号边坡长约40m。

边坡高度均为3.0m,边坡走向82°,倾向352°。

参考剖面20-20’~22-22’剖面。

②号及③号边坡均为填方边坡,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

属土质边坡,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由于人工填土土质结构松散,直立回填后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

由于边坡高度均较小,建议②号及③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粉质粘土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

挡墙内侧应设置滤水层和泄水孔,避开雨季施工,且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挡墙内侧的施工回填。

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

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

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

位于场地拟建大雄宝殿南侧与藏经楼北侧之间,为挖填方边坡,边坡长度均为37.5m,走向均为82°,倾向均为352°。

参考剖面20-20’~22-22’剖面。

其中④号边坡高度为3.0m,20-20’~21-21’剖面一带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

22-22’剖面一带边坡岩性为强风化砂质泥岩。

⑤号边坡高度为5.7m,边坡岩性上部为厚约2.34~4.04m的人工填土,中部为厚约0.50~0.70m的粉质粘土,下部为厚约1.06~5.20m的强风化砂质泥岩。

④号及⑤号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边坡上部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的土质结构均较为松散,直立回填或开挖后均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

边坡下部强风化砂质泥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

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1如下:

从图4.2-1中可以看出:

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1倾向与边坡坡向交角很小,且位于边坡内侧,可判断边坡为不稳定边坡。

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裂隙LX1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支挡处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

建议④号及⑤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粉质粘土或强风化砂质泥岩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

其中强风化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取40°。

挡墙支挡应避开雨季施工。

挖方边坡地段施工时应分段开挖,分段砌筑,严禁大断面开挖。

填方地段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回填施工。

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

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

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

位于场地拟建藏经楼的西侧、南侧及东侧一带,为挖方边坡,根据边坡走向分为AB、BC、CD三段。

⑴AB段:

边坡长9.0m,最大高度6.5m,边坡走向172°,倾向82°。

参考剖面8-8’剖面。

边坡岩性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为主,仅坡顶分布少量粉质粘土。

边坡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

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2如下:

从图4.2-2中可以看出:

裂隙LX1及岩层倾向均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可判断边坡为整体稳定边坡。

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岩体强度破裂面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支挡处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

建议⑥号边坡AB段采用坡率法放坡处理,放坡坡率按土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