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02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docx

高考断句真题汇编有答案详解

断句高考真题

【题1】(2017江苏)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

【答案】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题2】(2016浙江)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选自贾谊《治安策》)

【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题3】(2016天津)赞曰:

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

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

有母谁无是心哉?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答案】A

【解析】注意全后句的语意关系,重点注意“失母”“求母”和“母存“的三个层次,同时注意“而”“或”的并列结构。

【题1】(2015山东卷)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选A。

”顾往往不尽其用”的“顾”和“顾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赋)中的“顾”的意思一样,表示“只是”,只是时常怀才不遇。

“用矣”独立成句,表示一旦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

“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这也是天意啊

【译文】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

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题2】(2015河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2013江西卷)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文中画破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答案】B 

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

11、(2013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乃 能 起 既葬 结 庐 墓 所 诸相以居忧 无 例 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丁忧——丁有“遭遇”的意思。

古人三年守孝为“丁忧”。

“丁太夫人忧”——为其母亲料理后事。

“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希宪公率领亲族恪守古代丧礼制度。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三天不动烟火。

不吃饭。

“恸辄呕血”——痛哭时就吐血。

“扶乃能起”——人扶才能起来。

“既葬”——已经埋葬了以后。

“结庐墓所”——在墓地筑起守墓屋。

“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同事拿守孝没有这样的先例想极力劝说希宪公。

“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结伴到墓地拜见希宪公,听到希宪公痛哭,竟然说不出话来。

2012-2013高考文言文断句汇编

1、(2013江西)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2、(2013重庆)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3分)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3、(2013浙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4、(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5、(2013江苏)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6、(2013湖南)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7、(2013湖北)请用斜线(/)给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8、(2013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 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 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9、(2012北京)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10、(2012湖北)请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11、(2012湖南)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12、(2012浙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13、(2012重庆)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2013江西)答案B

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

(2013重庆)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断句译文】当年闹饥荒,乞讨者一个接一个,县府没有房子让他们居住,往往严寒的冬天遭受霜雪,在道路上受冻受饿而死去的人互相垫着,县府如果能给予数个椽子盖起房子让他们居住,难道比不上创造亭榭苑囿没有益处的景观美吗?

(2013浙江)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之人)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且地位、所闻所见也特别广博的人请教。

从他那里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举荐,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

(2013四川)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

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

这又有谁会怨恨呢?

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

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2013江苏卷)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计谋,统一货币(国家经营商业,掌握货币,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互收放,平衡物价,调剂供求),从山、海的事业中求取财富,来使各诸侯国到齐国朝拜,利用小小齐国成就了霸主的威名。

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利用地力,发展农业生产,成了强国。

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互相争夺,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富有之道为先,以推让等礼仪为后。

所以百姓中间富有的积财产上亿计,而贫穷的糟糠之食尚不能满足;诸侯国强大的或至并吞各个小国而使诸侯称臣,而弱小者有的至于断绝祭祀而亡国。

延续到秦,终于使海内统一。

(2013湖南)C

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

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

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

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

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

(2013湖北)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为其母亲料理后事,希宪公率领亲族恪守古代丧礼制度,三天不动烟火,不吃饭,痛哭时就吐血,人扶才能起来,已经埋葬了以后,在墓地筑起守墓屋,同事拿守孝没有这样的先例想极力劝说希宪公,结伴到墓地拜见希宪公,听到希宪公痛哭,竟然说不出话来。

(2013北京)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参考译文】天下安定,行善的人能得福,作恶的人便会遭祸。

等到世道乱了,行善的不能得福,作恶的不会遭祸,改变了规律。

智者不因为社会改变了就怀疑正常的规律,所以循着福所来的地方,防止导致祸害的事情。

是否有好的机会、际遇不在我自己,(我)只是守住自己志向所在罢了。

(2012北京卷)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

“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

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

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

“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

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2012湖北)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翻译】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

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2012湖南)【答案】B

(2012浙江)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我从小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时间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研习圣人留传的学业。

而(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

(2012重庆)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例题4】(2014重庆卷)

【题干】记丐侠

(2)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

【答案】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鰥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断句时,通读整句,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

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

【例题5】(2014北京卷)

【题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偃虹堤记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例题6】(2014广东卷)

【题干】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

标点: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翻译:

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例题7】

【题干】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而十中矣!

【答案】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而十中矣!

【解析】这句话中虚词有“矣”“也”,这些虚词后要停顿,“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是对仗的修辞手法,所以中间要停顿,“十发而九失”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并列句式,所以后面要顿,“者”后面也要顿。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是对偶的修辞,所以中间后面要顿,“病尽而法完”是并列的结构,后面要顿,“心不期中”“目不存鹄”也是对偶的修辞,所以这里也要顿。

整个句子断句如下: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而十中矣!

五、课堂运用

【基础】

【题干】杨朱过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答案】杨朱过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解析】这句话中“宋”是地名,动词“有”“杨子”“逆旅之父”是名词,“恶者贵”“美者贱”是并列的对仗结构,“曰”是对话的标志,所以断句如下:

杨朱过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巩固】(2014湖北卷)

【题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吴德基传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

“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

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

【解析】根据语法断句,找谓语即可。

【拔高】(2014湖南卷)

【题干】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答案】D.

【解析】先排除了A项“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冱寒指不见天日,主语是冰雪,是不可以断开的;再排除了B项“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的主语是“徐孟祥”,句中必须断开;最后排除C项“而有成/物之心”是指的成就其它事物的想法,中间不能断开。

试题分析:

古文断句,最基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结构,一个分句一般就只一个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其次才是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技巧和方法。

1、(2016新课标Ⅰ卷)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2016新课标Ⅱ卷)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

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

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