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137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1.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①:

AABb ②:

AAABBb ③:

ABCD ④:

A

B.①:

Aabb ②:

AaBbCc ③:

AAAaBBbb ④:

AB

C.①:

AaBb ②:

AaaBbb ③:

AAaaBBbb ④:

Ab

D.①:

AABB ②:

AaBbCc ③:

AaBbCcDd ④:

ABCD

2.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连续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3.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

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

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可能不可行的是

A.先杂交得到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根尖中,可培育出目标植株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愈伤组织细胞融合并培育成幼苗

4.下列关于育种原理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品种,这是利用了分离定理

B.英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小绵羊,这里只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C.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并经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成为纯合子,这体现了基因重组原理

D.乘宇宙飞船上过太空的辣椒种子结出的果实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这是诱变育种

5.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7.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⑥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⑦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⑨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A.①②④⑤⑥⑧B.②③⑤⑥⑧⑨C.②③④⑦⑧⑨D.①③⑤⑥⑦⑧

8.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进化成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很大,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9.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2中的  

 

10.下列哪几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修正的内容

①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②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③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⑥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属于共同进化

⑦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⑧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⑨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A.1项B.2项C.3项D.4项

11.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12.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A.1/25B.1/50C.1/101D.1/202

13.下表中D和d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D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d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

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D的频率为0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

14.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

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

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

原因是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15.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长期营养不良时,甲

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B.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丙中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引起人体组织水肿B.血浆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17.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酪氨酸酶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⑩解旋酶

乳酸钠

葡萄糖

血浆蛋白

A.①⑤⑥⑧⑩B.②③⑤⑩

C.①②③⑤⑩D.②⑤⑨⑩

18.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ATP合成酶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20.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2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

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3.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24.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2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26.右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麻醉剂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27.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8.下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

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29.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分的平衡

B.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

C.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

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

30.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3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2.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33.下面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34.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约4亿年前出现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3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3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37.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38.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

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

右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39.亚洲丛林中的一种雉鸡,其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这一特征能稳定遗传的最好解释是

A.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雉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是对环境的适应

B.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

C.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雉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种类遭遇时的潜在危险

D.雌性个体对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雄性的选择,导致雌雄个体共同进化

40.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上升有关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市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5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16分)小麦品种是纯合子,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2)在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过程中,F2产生的矮杆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_____;如果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让其连续自交2代,每代除去不符合要求的类型,则子代符合要求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

其中的③表示_____

   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_____;该育种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采用的方法,可以鉴定出乙植株中的抗病植株。

图中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   。

(用图中数字表示)

(5)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同学首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标记情况。

①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时,常选择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

②转移培养基培养后,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的标记特点是_____________,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     被标记。

(6)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  倍体植株。

(7)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子代不可育现象,这时可用      

进行处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每空1分,共8分)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

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多样可遗传的变异,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

(2)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3)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填“发生”或“不发生”)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每空1分,共7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44.(每空1分,共10分)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

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

(填“增加”、“降低”或“不变”)

(4)激素E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体。

45.(每空1分,共9分)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__内,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作用时间____

______;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___,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__,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______,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_。

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_______________,“奖赏”效应增强。

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市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答案

1、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5CAADD6—10ABBBD11—15BDABC

16—20CCBCC21—25DACAD26—30CDAAC

31—35CDDAD36—40BCDBA

41.(每空1分,共16分)

(1)AABBaabb自交,看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1/37/9(3)花药离体培养幼苗1/4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4)病原体感染②(5)①中②每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其中一条(6)单(7)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