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47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四 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docx

项目四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

项目四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

任务一钣金整形机

训练内容

钣金整形机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张柏森

课时

实践20学时

训练时间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的良好作风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基本掌握利用汽车钣金整形机修复车身凹陷

能力目标

掌握汽车钣金整形机及配件的正确使用及操作。

主要设备

1.教具:

引擎盖2个车门2个

2.工具:

汽车钣金整形机1台盘式砂磨机1台接线板1个锤

子1把

3.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

情境创设

根据不同板厚,不同凹陷形状、位置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工作档位及选择相应的配件进行凹陷修复。

课前组织

1、清点人数,出席、缺席(原因)

2、劳动服穿着情况检查。

3、布置任务。

4、安全、卫生教育。

技能训练

(一)放映短片(HQZX-1型车身整形机使用指南)(7min)

通过观看短片了解汽车钣金整形机修复凹陷的基本过程,观看时注意片中的每一个示范动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汽车钣金整形机(俗称:

介子机)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及优点

1.工作原理:

利用低电压、高强度的电流流过两块铁板时产生的高电阻热融化接触部分的金属,用焊枪电极的挤压力把它们熔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

2.功能:

焊接介子(供拉拽用的介质)、单面电焊、电加热收火、碳棒修补与加热、钢板压平等。

3.特点:

焊接速度快、受热范围小、金属不易变形、操作方便。

4.优点:

无论车身结构如何,都可以在凹陷部位焊接不同的介质,通过拉拽的方法使之修复。

集多种焊接、加热等功能于一体,给车身整形修复带来了方便。

(三)讲解汽车钣金整形机及配件

1.整形机及工作面板(见实物)

 

2.配件(见实物)

 

操作中根据凹陷的不同形状和位置,选择相应的配件灵活运用,用正确的方法操作。

(一)操作步骤(放映幻灯片)

1.连接好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检查机器是否正常。

2.将需要修复的凹陷部位彻底打磨干净,并在离凹陷部位较近的区域打磨出一小块裸露的区域(打磨油漆,除锈)。

3.将地线钳(负极)夹在裸露的区域。

4.焊接枪根据不同的凹陷,不同的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的接头或介子。

5.根据车身板厚调节电流档位、时间档位和工作模式档位(自动或手动)。

6.将选用的介子用力抵在需要拉拽的凹陷部位,然后轻轻按动焊接控制开关。

7.将多功能拉锤钩在焊接牢固的介子上,一手扶住拉锤的把柄。

另一手握住拉锤的滑动锤向后拉拽。

8.转动拉钩使介子脱离凹陷。

操作步骤简图

 

1、接电源2、打磨3、接地线4、选介子

 

5、调节档位6、焊接7、拉拽8、介子脱离

(二)示范操作项目

1.线形凹陷修复

2.三角片点焊直拉小凹陷

3.平垫介子直拉

4.单面点焊

5.碳棒加热

(三)操作中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讲解)

1.注意绝缘保护,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穿好绝缘鞋。

2.清理车身及工作区域,周围10米内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

3.使用介子机时,必须拆掉车辆的电瓶电源线,防止大电流通过时将车上的电子设备损坏。

4.正确调整介子机的功能板,并保证可靠接地。

5.将需要焊接介子的地方彻底打磨干净。

介子的焊接点也要打磨干净,否则可能会造成焊接不牢。

打磨时一定要戴防护眼镜。

6.不要选用纯铜或铝制介子,因为铜、铝等金属与铁材的焊接强度很差或根本焊接不到一起。

7.取下介子时,不可用钳子等将其撕拽下来,只要轻轻拧动即可,因为接触位置的焊点可以承受很大的拉伸力,但不能承受扭转造成的剪切力。

8.不使用本机时,将电源线插头拔离电源插座。

学生在引擎盖和车门上练习,利用三角片点焊直拉修复小凹陷,平垫介子直拉修复小凹陷,波形线爪式直拉修复线形凹陷,单面点焊,碳棒加热。

指导学生注意修复过程中凹陷的变化,根据铁板厚度调节电流档位、时间档位及工作档位,根据凹陷的形状、位置正确选用不同的介子及配件,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凹陷的修复。

操作中注意安全防护,文明施工,防止事故发生。

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一步分析讲解,并示范操作。

1.分析总结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讲解:

灵活调整焊接电流、时间及工作档位,要从凹陷最低处逐渐将凹陷拉出,不要一次将凹陷拉到位,有时需要反复几次才可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对于第一个拉拽的部位尤其要注意,只能向外稍稍拉出一点,接着再拉下一个位置。

这样做的原因:

一是凹陷最低的地方加工硬化程度高,拉伸作用力又过于集中,力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撕裂;二是随着周围金属的不断提升,凹陷中心部位也会不断升高,若一次升高过多,可能待修整完毕后,凹陷最大的点反而成了鼓起的点,又需要反过来进行矫正,给修复带来了麻烦。

2.强调个人防护及安全操作。

教学反思

 

项目四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

任务二惰性气体保护焊

(1)

训练内容

惰性气体保护焊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张柏森

课时

理论4学时

训练时间

知识目标

1. 车身维修作业的一般过程。

 

2. 维修工艺手册的具体内容。

 

3. 明确维修工艺手册在工作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掌握维修工艺手册的正确查阅方法。

 

2. 能够按照工艺手册的指导方法进行维修操作。

主要设备

夹具、钢板、气保焊设备、劳动保护工具。

情境创设

教师指导学习惰性气体保护焊,在练习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操作的方法及相关的理论。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组织

1、清点人数,出席、缺席(原因)

2、劳动服穿着情况检查。

3、布置任务。

4、安全、卫生教育。

惰性气体保护焊的基本原理

1.焊缝金属2.二氧化碳气体3.电弧4.焊枪喷嘴

5.焊丝6.送丝滚轴7.焊丝卷轴8.二氧化碳气瓶9.焊机电源

技能训练

一、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组成

 

(1)带有流速调节器的保护气气源,用以防止焊接熔池受到污染。

(2)送丝装置

(3)焊丝。

车身修理中使用的焊丝种类是AWS-ER7OS-6,使用焊丝的直径为0.6-0.8mm。

(4)焊机电源。

电源的核心是变压器,它把220V或380V的电压变成只有lOV左右的低电压,同时电流会变得很大。

(5)电缆和搭铁接线装置。

焊接的部位要与搭铁接线连接形成电流回路。

(6)焊枪,也称为焊炬。

将焊丝引导至焊接部位,在焊枪上有启动开关,焊枪前部主要有喷嘴和导电嘴。

(7)保护气。

修理车身时,焊接一般用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气体的比例为,75%的氩、25%的二氧化碳,这种混合气体通常被称为C-25气体)来进行保护。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除使焊接熔深和焊缝加大外,还会使电弧变得比较粗糙且不够稳定,以及焊接时的溅出物增加。

所以,在较薄的材料上进行焊接时,最好使用氩气或二氧化碳混合气。

(8)控制面板。

通过控制面板可进行电压、电流、送丝速度调节,同时可以进行点焊和脉冲点焊功能的控制。

二、焊接工艺参数

●焊丝直径

Ø根据板厚、焊接位置和质量要求进行选择。

(见教材78页表3-1)

Ø和手工电弧焊一样,焊接薄板时,焊丝应与板厚相当。

Ø车身结构中,多数板件的厚度都小于1mm,一般采用直径0.6或0.8的焊丝。

Ø焊丝越粗,工作效率也越高,但飞溅物也越多,焊缝成形越差。

Ø导电咀的型号必须与焊丝直径相配合,否则会产生导电不良现象,使焊接过程不连贯,并影响焊缝质量。

●焊接电流

Ø根据焊丝直径、焊接位置、板厚选择焊接电流。

(见教材78标3-2)

Ø有些焊机没有电流数值的显示,只有档位调节(粗调节),难以实现准确的量化,一般以试焊的方式确定。

✧用一块与焊件材料相同的板件试焊,观察焊接效果,来确定焊接电流。

(在不烧穿的基础上,能获得需要的焊缝尺寸和熔透率。

✧电流过大:

温度高,容易烧穿。

✧电流较大:

熔池和熔深较大,焊缝宽度增大。

焊缝

正面可能会有塌陷,背面氧化层与正面焊缝等宽,焊疤高度和宽度较大。

✧电流较小:

熔池和熔深较小,焊缝宽度减小。

背面

氧化层较窄,没有焊疤。

✧电流过小:

温度低,焊件熔不透,焊缝呈堆积状增

高。

焊缝边缘与板件不能熔合。

✧电流合适:

焊缝均匀、平滑,焊缝边缘与板件平顺

融合。

背面氧化层与正面焊缝等宽,中间有焊疤,但高度和宽度较小。

●电弧电压

Ø电弧电压必须与焊接电流配合恰当,否则会影响焊缝成形、熔深、飞溅、气孔和电弧的稳定性。

Ø电弧电压过高:

弧长增加,熔深减小,焊缝扁平,飞

溅增加。

Ø电弧电压过低:

起弧困难,弧长减小,熔深增加,焊

缝狭窄,高度增加。

Ø一般焊机没有电弧电压调节开关,不需要进行调整匹配。

●送丝速度

Ø送丝速度慢:

焊丝送出的速度赶不上电弧熔化焊丝的

速度,焊接过程中电弧会不断变长。

电弧变长后温度降低,焊丝熔化速度变慢。

焊丝熔化变慢使焊丝伸出长度增加,电弧变短。

如此循环造成整个焊接过程电弧不稳定,直接影响焊缝成形尺寸和质量。

送丝速度太慢时甚至会造成电弧熄灭,直至焊丝再度和焊件接触产生电弧。

✧看:

电弧变长时弧光更亮,电弧不稳定,飞溅增

多。

✧听:

电弧的声音不连续,夹杂“啪啦啪啦”的声音。

✧焊缝:

焊接时,焊枪匀速移动,但电弧变长时熔池

变小,熔深变浅。

因此,焊缝宽度和高度也不均匀,甚至焊缝不连贯。

Ø送丝速度快:

焊丝送出的速度大于电弧熔化焊丝的速

度,焊接过程中电弧会不断变短,直至接触熔池发生短路,短路使焊丝前端熔化后电弧恢复正常。

如此循环也会使电弧不稳定而影响焊缝成形尺寸和质量。

送丝速度太快时,反作用力会将焊枪往反方向顶,手的抖动会进一步影响焊缝成形和质量。

✧看:

电弧闪烁,短路时弧光很暗。

✧听:

电弧的声音不连续,短路熔化发出“啪、啪”

的声音。

✧焊缝:

焊缝堆积高度增大,飞溅较多。

只有焊接电流与送丝速度配合良好时,才能获得较好的焊缝。

此时,电弧会发出连续的类似煎鱼的声音。

●焊接速度

Ø焊接速度过快:

熔池较小,焊缝变窄;焊缝不连贯、

咬边、焊件熔合不良。

Ø焊接速度过慢:

焊缝堆积增高;焊缝宽度增大,热量

过高时会烧穿焊件。

Ø手工焊接时,速度不便于量化。

具体焊接速度应根据焊缝正反两面的成形情况来确定。

Ø在保证焊缝成形的前提下,应尽量快速焊接。

●导电咀到焊件的距离

Ø导电咀到焊件的正常距离:

7-15mm。

导电咀安装后不可调整长度,但可选择长度合适的导电咀安装。

Ø距离太小,会烧坏导电咀。

Ø距离较大,导电咀到焊件之间焊丝的长度增加,被电弧熔化之前就已经被预热,从而增大了熔化的速度,使电弧不稳。

气体的保护作用也会减小。

Ø距离过大,焊丝前端还没被电弧熔化之前,伸出导电咀的焊丝可能被全部加热,整段熔化,产生大量飞溅。

保护气也完全不起作用。

电弧不能产生,也就不能正常焊接。

●焊丝伸出长度

Ø焊丝伸出喷嘴的长度取决于焊丝直径,一般为焊丝直径的10倍,但不能超过15mm。

✧焊丝伸出长度过大,焊丝容易发生过热而成段熔断,喷嘴至工件距离增大,保护效果变差,飞溅严重,焊接过程不稳定。

✧焊丝伸出长度过小,喷嘴至工件距离减小,飞溅金属容易堵塞喷嘴。

Ø焊接过程应始终保持焊丝伸出的长度,变化过大及变化太快都会影响电弧的稳定。

●保护气

ØCO2气体在电弧温度区间热导率较高,加上分解吸热,消耗电弧大量热能,从而引起弧柱及电弧斑点强烈收缩,从而容易产生飞溅,这是由CO2气体本身物理性质决定的。

Ø在CO2气体中加入Ar后,改变了纯CO2气体的上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弧柱和斑点直径得到扩展,从而降低了飞溅量。

薄板焊接一般采用30%CO2+70%Ar。

CO2+Ar混合气体除降低飞溅外,还改善了焊缝成形,使焊缝熔宽增加、高度降低,但熔深会稍有减少。

●保护气体流量

Ø流量太大,从喷嘴喷出时会形成扰流影响保护效果。

Ø流量太小,也会降低保护效果。

Ø应根据电流强度、焊接速度、喷嘴直径、焊丝伸出长度等参数综合考虑。

Ø一般采用细丝焊接时,气流量为6-15L/min。

教学反思

 

项目四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

任务三惰性气体保护焊

(2)

训练内容

惰性气体保护焊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张柏森

课时

实践8学时

训练时间

知识目标

1. 车身维修作业的一般过程。

 

2. 维修工艺手册的具体内容。

 

3. 明确维修工艺手册在工作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掌握维修工艺手册的正确查阅方法。

 

2. 能够按照工艺手册的指导方法进行维修操作。

主要设备

夹具、钢板、气保焊设备、劳动保护工具。

情境创设

教师指导学习惰性气体保护焊,在练习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操作的方法及相关的理论。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组织

1、清点人数,出席、缺席(原因)

2、劳动服穿着情况检查。

3、布置任务。

4、安全、卫生教育。

技能训练

焊接操作技术

●焊枪角度

Ø焊枪中轴线与焊缝两边应保持90°。

Ø焊枪中轴线与焊件表面夹角为75-80°。

Ø焊接厚度不同的两块板件时,将焊枪喷嘴偏向较厚的板,避免受热不均。

●焊接方向

Ø平焊

✧左焊法:

焊枪自右向左移动,与右侧表面75-80°

夹角。

熔深较大,不易焊偏。

通常被采用。

✧右焊法:

焊枪自左向右移动,与右侧表面75-80°

夹角。

焊缝堆积较高,但粗大的喷嘴遮住了焊枪移动的方向,容易焊偏。

注意:

如果能选择焊接方位,尽量采用平焊。

Ø横焊

✧焊接方向与平焊一致,但熔池由于重力原因有下淌趋势,焊枪前端应向上倾斜一定角度。

✧焊接电流适当减小,焊枪可一边沿焊道往复摆动一边前移。

Ø立焊

✧一般采用自上向下的焊接方法焊接薄板。

✧焊接时,焊枪与两侧保持90°,喷嘴略向上。

✧移动速度比平位置焊稍快。

Ø仰焊

✧焊接方向与角度与平焊基本一致,尽量采用小电流。

●引弧

Ø焊枪上的扳机在不按下的时候,焊接电流和保护气都不会接通。

因此,引弧时不必像手工电弧焊那样操作。

焊接时保持焊丝伸出的长度对形成稳定的电弧非常重要,起弧时,送出的焊丝往往会把焊枪顶起,从而改变起弧瞬间焊丝的伸出长度。

Ø起弧时应特别留意保持喷嘴与焊件的距离。

起弧时,如果焊丝与焊件相接触,焊丝可能会在接触点开始熔断,也可能在导电咀处熔断。

在接触点开始熔断会正常产生电弧,在导电咀处熔断则可能使焊丝与导电咀熔合,损坏导电咀并导致不出丝。

Ø起弧时,不要让焊丝接触焊件。

焊接结束后,焊丝前端会形成一个球形堆积,表面有一层

氧化皮。

焊丝前端直径的改变和氧化皮都会造成引弧困难。

Ø每次焊接后剪断焊丝前端,保证喷嘴离焊件约为10倍焊丝直径时,焊丝与焊件还有2-3mm距离。

每次开始焊接时,焊件的温度还很低,焊缝前端熔深会很浅、焊缝窄而高,焊接强度较差。

Ø跳过焊缝起始点,在距离15-20mm处起弧,以稍快的速度移动到焊缝起始点,再以正常速度焊接。

●焊接

Ø车身修复时,板件都不厚,一般直线移动就能达到足够的熔深。

Ø焊接较薄板时,沿直线往复摆动可有效降低熔穿的可能性。

Ø焊接较厚板时,可适当横向摆动,以增大熔深。

Ø焊缝较长时,随着焊接温度的积累,焊缝后段容易熔穿,应适当加快焊接速度。

注意:

尽量避免一次性焊接长焊缝,温度过高会导致焊件

变形。

Ø整个焊接过程,都应尽量保持喷嘴与焊件的距离(焊丝伸出的长度)及各方面角度。

●熄弧(焊接结束)

Ø焊接结束时,立即熄弧会留下弧坑(焊缝在结尾处的凹陷)。

温度突然降低会使气体来不及溢出,熔池就凝固了。

上述问题都会降低焊缝强度。

Ø在焊缝结尾处停止移动焊枪,让熔化的焊丝继续填满熔池。

Ø焊接薄板时,也可以让焊枪往回移动一小段距离,继续强化焊缝尾端的同时,可避免过热和烧穿。

如果焊机有延时送气功能,熄弧后,让焊枪继续保留在焊缝尾端,直至停止喷气。

教学反思

 

项目四钣金常用设备的使用

任务四惰性气体保护焊(3)

训练内容

惰性气体保护焊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张柏森

课时

实践8学时

训练时间

知识目标

1. 车身维修作业的一般过程。

 

2. 维修工艺手册的具体内容。

 

3. 明确维修工艺手册在工作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掌握维修工艺手册的正确查阅方法。

 

2. 能够按照工艺手册的指导方法进行维修操作。

主要设备

夹具、钢板、气保焊设备、劳动保护工具。

情境创设

教师指导学习惰性气体保护焊,在练习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操作的方法及相关的理论。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组织

1、清点人数,出席、缺席(原因)

2、劳动服穿着情况检查。

3、布置任务。

4、安全、卫生教育。

技能训练

基本焊接方法

●定位焊

Ø在焊接较长焊缝前,用较小的临时焊点固定两块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防止焊件受热后变形。

Ø相邻两焊点的间距取决于板厚,一般为板厚的15-30倍。

●搭接点焊

Ø一种搭接焊接方式,类似于定位焊,在搭接缝部位以间隔焊点连接,适合对焊接强度要求不高的部位。

●点焊

Ø一种搭接焊接方式,又称熔化点焊。

Ø利用电弧温度持续加热搭接部位的某一点,使上下层焊件先后熔化,并熔合成一体。

Ø如果是不同厚度的两块板,应将较薄的板放在上面。

Ø焊点较饱满,不易产生弧坑。

●塞焊

Ø在上层板件上开孔,焊接时电弧沿孔的周边移动,先熔化下层板件,直至孔被熔滴填满将两层板件连成一体。

Ø多层板焊接时,最下层板不开孔,上层板件上开孔的直径应比下层板略大。

Ø修复车身结构时,塞焊可以替代电阻点焊。

Ø焊接结构件时,孔径为8mm。

焊枪(电弧)沿孔洞边缘运行一周,在中心部位结束焊接。

Ø焊接装饰件时,孔径为5mm。

直接将焊枪(电弧)对准孔洞中心,直至孔洞被填满。

Ø每个塞焊点都要求一次完成。

●连续点焊

Ø由多个依次重叠的焊点形成的连续的焊缝。

✧有些焊件很薄,连续焊接很容易将焊件烧穿。

✧有些焊件表面有镀层,需要将焊接电流提高10-20%,连续焊接也容易将焊件烧穿。

Ø焊接厚度小于0.8mm的焊件时,必须采用连续点焊的方式。

●连续焊

Ø操作焊枪沿焊道匀速、稳定地移动,形成连续的焊缝。

焊缝质量检验

车身维修时,焊接完的部件往往不可拆卸。

因此,必须在焊接之前确定好各方面参数,用与车身材料相同的板件进行试焊,并进行破坏试验,确保焊接车身板件时一次成功。

例:

以厚度为1mm的冷轧薄钢板为例,采用∮0.8mm焊丝。

焊缝长度:

L焊缝宽度:

A焊缝高度:

B

塞焊点直径:

∮(焊点直径最小处)

●搭接、对接焊缝检验标准

Ø正面:

25mm<L<38mm

5mm<A<10mm

B<3mm

Ø背面:

L与正面焊缝基本相等。

氧化皮宽度与A基本相等,A=0-5mm。

B<1.5mm

Ø搭接时,焊件背面需增加背衬板,两焊件连接缝隙为2-3倍板厚。

●塞焊缝检验标准

Ø正面:

10mm<∮<13mm

B<3mm

Ø背面:

0mm<∮<10mm

B<1.5mm

●表面质量

Ø焊缝表面不应有焊渣、孔洞等缺陷。

Ø缝焊缝应尽量平直。

Ø塞焊点应尽量圆。

●破坏试验

Ø缝焊缝:

撕裂后,板件上必须有与焊缝长度相等的缺

口。

Ø塞焊点:

撕裂后,底层板件上必须有直径不小于10mm

的孔。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