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53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docx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

试论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审美疲劳”现象

  [摘要]“审美疲劳”是当下消费社会中流行于大众消费者口中的时尚语符,它往往适用于表达大众消费者从生理到心理层面对某种消费品所产生的厌烦、不满、抵触等负面情绪。

本文就“审美疲劳”一词的流行及相关情况作了一定的梳理,并回溯探讨了“审美疲劳”流行的肇始之源――冯氏电影《手机》,着重分析了消费社会中“审美疲劳”流行的主要缘由。

  [关键词]“审美疲劳”;消费社会;大众传媒;欲望消费

  

  一、“审美疲劳”概说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当今中国俨然已跨进消费主义时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消费品,大众已经“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1]5,城市广场、购物超市、家居设计、流行音乐、影视网络、商品广告、娱乐八卦等层出不穷的消费符号时刻萦绕着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它们与大众消费者一起构成了多样性的消费文化。

在中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大众在日常消费中遭遇反复出现、了无新意的消费符号而产生逆反心理之时,他们常常会随口说出“审美疲劳”一词以示自己作为消费者的不满、厌烦或否定之意。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审美疲劳”一词已然活跃于大众的消费行为之中。

  “审美疲劳”一词是新华社评选出的2004年度热点词汇之一,在新华社的评语中这样写道:

“审美疲劳”原属于美学用语,因中国导演冯小刚2003年底在贺岁片《手机》中的点睛妙用,而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

[2]的确如此,翻看新世纪之前的报章杂志和各类影像资料,我们很难觅得“审美疲劳”的踪迹,零星出现的相关论述也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而自2003年底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手机》热映之后,“审美疲劳”一词就在各种传媒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融入消费文化的洪流当中,不断被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使用,遂成为当下盛行不衰的流行语,似乎只要对某事或某物失去兴趣、产生厌烦都能够用上这个词,而且大多时候还可以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同。

今天,点击XX搜索“审美疲劳”一词,你可以看到有一千多万条审美疲劳的相关信息弹出,由此可以想见由冯氏电影《手机》带来的“审美疲劳”在大众及大众媒介中的传播热度。

从时间维度来看,“审美疲劳”一词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报刊书籍当中的。

发表在《当代传播》1990年第六期上的一篇短文《克服审美疲劳增强新闻信息采集能力》是中国较早开始关注“审美疲劳”的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它将“审美疲劳”定位为“接受主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不变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审美迟钝”[3],其立足点在于如何克服和消除这种审美迟钝。

自此至今,以“审美疲劳”为题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文章已百篇有余,其中大多数文章的要义同于该文,即如何通过化解所谓审美疲劳来更好地适应生活或工作形势的变化和需要。

  二、“审美疲劳”流行肇始点分析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被频密使用的“审美疲劳”一词,就不得不回到它流行于世的肇始之点――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手机》,因为从事实来讲,真正引起大众和学者大量使用、关注和思考“审美疲劳”一词是从2003年贺岁电影《手机》上映以后出现的。

《手机》这部电影通过视听影像向大众讲述了两个生活、工作都很体面的男人在各自的婚外情中发生的故事,影射或者反映了时下的某些家庭社会问题。

电影的故事情节被裹挟于冯氏幽默之中加以呈现,在道德价值观处于巨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迅疾而强烈的反响。

电影中有两句经典台词至今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做人要厚道”,“二十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的确有些审美疲劳”,这是两句恰如其分道出两位男主人公“心声”的台词。

就电影剧情本身来讲,“所谓审美疲劳,无非喜新厌旧者沾花的借口;不过见异思迁者惹草的托词!

”[4]这个极富反讽意味的词汇契合了社会中婚恋男女在情感道德观念方面的错位与冲突。

  在高雅与通俗、严肃与诙谐之间寻找落差、展示张力是冯氏幽默的一个显著特点,“审美疲劳”的运用要义也在于此。

“审美”是一美学术语,体现为精英式的高雅、纯洁、净化等征候,而“疲劳”是一典型世俗话语,主要反映大众式的普通身心状况。

虽然“审美”与“疲劳”的联用并非什么创新之举,但冯氏电影通过这种联用将大众婚恋中潜隐的心结加以幽默地显露出来,还是取得了不凡的轰动效应。

对于电影的这种叙事企图,我们可以从《手机》里的一句台词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个社科院的研究生,学美学的,对我有些崇拜。

”电影将美学与婚恋出轨行为(“对我有些崇拜”)巧妙嫁接,使得后者披上高雅的审美外衣,再配以冯氏幽默所特有的叙述表现手段,电影取得巨大反响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之后,代表着《手机》“精髓”的“审美疲劳”一词开始迅速蹿红于现实和传媒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底出现了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参演《手机》中对婚姻深有“审美疲劳”体会的严守一一角的葛优,被新闻媒体追问对于自己担纲主角的三部国产大片①即将接踵上映是否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时,他用幽默腔调略显无奈地答曰“是有点儿”。

从2003年到2010年,时间仿佛给葛优们的冯氏幽默开了一个玩笑,由“审美疲劳”流行的肇始源和发起者变为了“审美疲劳”言说和打量的对象,其中奥妙值得玩味。

  三、“审美疲劳”流行缘由

  从传统美学来看,审美体验活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即是李泽厚先生在其《美学四讲》一书中所概况的“悦耳悦目”“悦情悦意”和“悦志悦神”[5]这样逐步提升的三个阶段。

在与审美对象展开交往互动的审美体验活动中,审美主体的精神和心灵将随这三个阶段的次第出现而深深陶醉其中,针对同一审美对象的每一次审美体验都是一次奇妙的心灵之旅和提升之旅,它不会因为审美活动次数的增加而有所减弱或丧失,更不会出现所谓疲劳现象。

那么,在当下消费文化里,感官意义上的疲劳又是如何能够堂而皇之地与具有自由超越性的审美嫁接起来并盛行开来的呢?

是什么因素促使“审美疲劳”这一不符合传统美学要义和规范的美学名词大行其道的呢?

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审美疲劳”的流行得益于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巨大传播效力。

  与传统生产社会相比,消费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众传媒成为消费活动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传播媒介决定并限制着人类进行联系与活动的规模和形式。

[6]故而消费时代也被称之为“大众传媒时代”。

大众传媒的操控者往往利用娴熟的叙述策略和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影响、诱导甚至是重塑大众的消费行为,从而发挥大众媒介在消费时代的巨大传播效力。

应该说,冯小刚作为社会公认的电影“贺岁帝”,他成功地把握住了消费时代中大众所具有的强烈消费欲望,通过特有的冯氏幽默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贺岁电影的形式呈现给渴望意义和价值消费的大众消费者,既赚足了票房,又赢得了掌声。

就成就“审美疲劳”时尚语符地位的电影《手机》本身来说,冯小刚敏锐而准确地洞察了这样的社会状况,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发展更为多元化,迅速扩大的富有阶层在情感和婚姻方面有了新的取向,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婚恋观念开始有所松动,这些新状况、新趋势给社会主流的情感婚姻模式带来强烈冲击和威胁。

《手机》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的,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的点睛之处在于巧妙借用“审美疲劳”一词来委婉言说情感婚姻中的出轨行为,此言一出可谓道尽了身处欲望中的都市男女的心声,以相对戏谑的方式有效传播了全社会所关注的家庭婚恋问题。

电影通过对“审美疲劳”的幽默诠释,成功地把欲望男女的情感纠结和欲望苦闷喜剧化了,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以一种轻松悠闲的姿态来欣赏和打量这种日渐增多的严肃的家庭及社会问题。

之后,电视荧屏上则不断以新剧情、新方式接力传递着电影《手机》所演绎的“审美疲劳”主题,如《中国式离婚》《玻璃婚》《保卫爱情》等,而网络上的相关讨论话题也是热度不减。

正是由于电影等大众媒介的有效传播,“审美疲劳”得以在虚拟和现实空间中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并迅速成为消费大众口中的流行语。

  其次,消费时代的欲望消费扩大了“审美疲劳”在社会生活中的适用范围。

  从“审美疲劳”流行的肇始之源――电影《手机》来看,它仅是用于诠释婚恋伦理问题的。

但是,在当下的社会公共空间中我们又能发现“审美疲劳”在其他诸多领域的存在和盛行。

比如,旅行购物的单一化、影视节目的模式化、言说方式的雷同化等问题都已被“审美疲劳”所介入和言说。

在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审美疲劳”已不单单是婚恋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它已日益成为各类欲望消费的潜台词和注脚。

消费时代的消费可分为需要消费和欲望消费两种,需要消费是大众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必要的消费,这种消费贯穿于一切时代和社会;欲望消费则是在需要消费之外,为满足心理方面的无止境的欲望而形成的一种消费,如在金融股市中追求财富暴涨的满足感,在旅行购物中追求时尚身份的优越感,在娱乐消遣中追求劲爆炫目的新奇感,等等,这种消费是当下消费社会的一个鲜明特征,消费的目的不再以满足需要为主,而是以刺激大众的欲望为先。

尤为重要的是很多欲望的消费都包裹着一层审美的面纱,似乎以审美的名义来刺激和满足欲望就能显得更加正当、更有“品味”,如众所周知的各种美轮美奂的商业宣传广告。

波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的特征时曾言,在消费社会中“根据名望或类同的要求,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1]76。

换句话说,在追求欲望满足的消费社会里,个体消费者依据不同的消费风格、消费品位而被划分到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群体之中,个体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也以此来确定。

人们在消费中表达一种“审美疲劳”,似乎可以显示出自己作为有品味的中产消费者(即使还不是实际的中产者)的独到眼光与卓尔不群,这本身就成为实现或满足身份及地位欲望和优越感的一种方式。

在此,“审美疲劳”俨然成为凸显欲望消费的符号,随着欲望消费行为的日渐增多,“审美疲劳”出现得愈发频繁了。

  注释:

  ①这三部国产大片分别是:

2010年12月4日上映的《赵氏孤儿》,2010年12月16日上映的《让子弹飞》,2010年12月22日上映的《非诚勿扰Ⅱ》。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新浪网.2004热点词汇――中国式离婚、审美疲劳、亮晶晶[DB/OL].

  [3]王健.克服审美疲劳增强新闻信息采集能力[J].当代传播,1990(06).

  [4]一翁.从“审美疲劳”看人的劣根性[DB/OL].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天涯杂谈(2004•2•8):

  [5]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

三联书店,1989:

155.

  [6][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34.

  [作者简介]赖永兵(197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博士,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文艺学及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