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82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版

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1科学是......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考点

1.什么是科学?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

精讲要点

1.什么是科学?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

自主学习

理解科学是什么。

合作学习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探究学习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已知程度,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探索和调查

1让孩子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2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2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

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5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小实验。

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还要讲清如何操作,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果。

6让学生读读故事,再按照教材上卡通人的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

7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是什么

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

 

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认识科学是什么。

回顾和解释

1什么是科学?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

知道“科学”是什么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强化训练

1、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袁隆平)、(牛顿)、(爱迪生)……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科学家发明了(电影)。

4、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5、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课堂达标测评

1、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2、做一位小科学家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考点

1.什么是科学?

2.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精讲要点

1.认识科学家。

2.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自主学习

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

合作学习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探究学习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

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

②让学生去试

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

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索和调查

1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

(组织学生动手尝试)

2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

3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

4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

(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

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

体验科学结论来之不易,体会视觉暂留现象。

回顾和解释

1你喜欢哪些科学家?

2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3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强化训练

1、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科学家发明了(电影)。

2、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3、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课堂达

标测评

1、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科学家发明了(电影)。

2、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3、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3.愿意合作与交流。

考点

1.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精讲要点

1.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自主学习

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合作学习

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探究学习

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

1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

2提醒学生注意:

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

3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4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

5规定寻找时间为15分钟左右。

6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

通过寻找,积累大量感性认识,为生物概念的形成提供依据。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

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

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

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

回顾和解释

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一、填空题:

1、校园里(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

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的观察须知:

(安排小组记录员)、(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它们)、(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强化训练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3、不认识的或叫不出名字的,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

4、我们可以到(校园)、(花园)、(田野)、(草丛)、(苗圃)等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也可到(砖缝)、(墙根)、(花盆下)找一找。

 

课堂达标测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2、校园里的植物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2.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

2.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

考点

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

2.植物有哪些不同?

精讲要点

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

2.植物有哪些不同?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

合作学习

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

探究学习

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马上来研究。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

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

2问学生: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你看到的吗?

3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

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

4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

(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

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背景图是水稻。

5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

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培养观察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

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

 

回顾和解释

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

2植物有哪些不同?

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有生命的)。

2、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强化训练

3、植物在(结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

4、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课堂达

标测评

13、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3校园里的小动物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2.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3.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

4.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2.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考点

1.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

精讲要点

1.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2.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自主学习

仔细观察一条鱼和蚂蚁,并把它画下来

合作学习

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探究学习

1.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2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情境中。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动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马上来研究。

探索和调查

1.仔细观察一条鱼和蚂蚁,并把它画下来。

要求学生标出小动物身体上的各部分。

2.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3.观察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要求观察的前一段时间不喂食。

4.任选两种有代表性的动物。

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

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5.补充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

6.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提醒学生:

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如: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如分成“哺乳类、两栖类”等,要加以肯定。

7.做“猜一猜”的游戏

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养成在研讨中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回顾和解释

组织学生读科学家的故事

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蚂蚁的身体大多是黑色或红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强化训练

2、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壳上有螺纹;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并且会分泌黏液,把蜗牛粘在物体上,不容易掉下来。

 

课堂达标测评

1、蚂蚁的身体大多是黑色或红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2、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壳上有螺纹;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并且会分泌黏液,把蜗牛粘在物体上,不容易掉下来。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4植物.动物.人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

2.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考点

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能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精讲要点

1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

2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说不出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自主学习

动植物有什么区别?

请你把它们的区别写出来或画出来。

合作学习

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探究学习

明确生物、植物、动物、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探索和调查

2.组织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

3.找其他动植物作比较,尽量找身边熟悉的动植物。

4.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利用画面上类似的动作,引发学生讨论人与其它动物的关系。

随即进行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教育。

6.引导学生把人归为动物一类,让学生说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和自身的独特性。

7.动物植物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将前面的比较结果再进一步进行比较,得出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8.让学生谈谈人与动物、植物应如何相处。

9.引导学生说出图内各部分应该填什么,填圆圈图。

(可以先看“笔”的圆圈图,说说几种笔之间的关系。

 

知道人也是生物,懂得人与其它生物要和谐相处。

 

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

明确生物、植物、动物、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回顾和解释

动植物有什么区别?

请你把它们的区别写出来或画出来。

(理由越多越好)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强化训练

2、(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课堂达

标测评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2、(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1、生命离不开水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考点

1.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精讲要点

1.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自主学习

亲自观察,发现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

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

如何比较植物体内水的含量。

探究学习

深刻认识到水的作用。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水的重要性认识。

1、教师提出讨论内容:

水有什么用?

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

要求说得越多越好,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上。

2、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板上,

并作介绍。

学生评比哪一组水的作用说得多,说得好。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查找

的资料补充水的作用。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1.学生在上本课之前对水的作用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都是琐碎的,这部分内的教学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用看、说、写、画等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较完整的体系中,使学生领悟“生命离不开水”的真正内涵。

 

探索和调查

二、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发现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1、教师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2、学生讨论:

如何比较植物体

内水的含量。

3、每组选择几种方法“挤”出

植物体内的水,并进行比较。

4、学生活动后的汇报:

哪些植物含水较多?

哪些植物含水较少?

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真实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活动时所用的植物应选择含水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学生容易“挤”出水来,也便于比较。

2.“挤”水的方法很多,教师可在课前提供给学生“挤”水的工具,如纱布、菜刀、切菜板、榨汁机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工具,但这里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3.关于水量的比较,如果能将水“挤”在烧杯里进行比较最好,但要注意进行比较的植物的量大致要差不多,如果不能明显地将水“挤”在烧杯里的话,可以以餐巾纸的潮湿程度来比较。

4.在教学时,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还有哪些地方有水,目的让学生明白除了植物体内有水外,动物体内也有水,例如鸡蛋里有水,人体内也有水等。

回顾和解释

三、在涂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人体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

1、教师提问:

有谁知道我们人体里含有多少水吗?

我们喝的牛奶,吃的鱼、鸡蛋等含有多少水吗?

2、学生猜测。

3、学生用淡蓝色的水彩笔表示

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

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在教学时,

2.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得更深入、更多一些。

 

课堂训练

 

巩固训练

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强化训练

4、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5、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水力发电)等都要用到水。

 

课堂达标测评

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3、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三学科:

科学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2、观察水

备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考点

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植物有哪些不同?

精讲要点

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自主学习

学生说说对水的已有认识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活动:

辨认哪一杯是水。

探究学习

体会水滴流动的快慢与水滴的大小有关。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一、导入新课,交流对水的认识

1.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教师适时地出示一杯水)关于水,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2.学生交流对水的已有认识,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记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