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202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doc

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申请单位:

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

项目负责人:

杨开贵

申报时间:

2007年2月26日

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

一、项目建设目的:

汪家寨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境内,距六盘水市区18km,矿区内有汪家寨选煤厂铁路支线与水大支线的野马寨车站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矿井始建于1965年,设计能力为150万吨/年,矿井水平开拓延深中将矿井生产系统按300万T/年进行扩建,目前形成300万T/年生产能力,分平硐和斜井两个自然井口井,汪家寨煤矿属于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骨干生产矿井之一,矿井始建于1965年,原设计能力为150万t/a。

分为平峒和斜井两个独立的生产井,两井共用一个工业广场.配套洗煤厂一座,原煤全部入洗.矿井在水平延深及采区接续调整过程中将矿井生产系统按300万t/a进行扩建,2002年完成,目前形成300万t/a生产能力,2004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270万t/a。

矿井1990年达到设计能力,生产原煤170.7万t。

1999年推广综采放顶煤技术后,从2003年起、我矿年矿井生产原煤基本都达到200万t左右。

矿井开拓采用平硐、斜井两种方式,多水平上下山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11#层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1#层、7#层、8#层利用第七批国债项目购进综采支架,实现了综合机械化开采。

矿井内现有两个综放工作面,一个综采工作面,有15个掘进工作面。

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现有生产采区三个,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5m3/min,矿井总排风量为18005m3/min(未加斜五采区的主要通风机风量),目前矿井需要风量为13947m3/min.根据2005年省煤管理局批复,矿井核定通风能力为322万T/a.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目前矿井有封闭式抽放系统二套,瓦斯抽放泵4台(平峒井高负压抽放系统、斜井高负压抽放系统),敞开式瓦斯抽放系统四套、瓦斯抽放泵8台(平峒井低负压抽放系统两套、斜井低负压抽放系统一套、南二采低负压抽放系统一套);KJ90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套,,全天候监测矿井有害气体状况,注氮防灭火系统一套、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两套;“三专两闭锁”及报警断电仪、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自救器等安全设施基本齐全。

矿井现有职工5054人;其中入井人员3489人,在册职工中有各类专业技术初级职称以上人员7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人、中级职称27人,企业总资产为5.73亿元。

安装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后,可以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统计考勤等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够清楚掌握井下人员在矿井下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实现对井下人员的跟踪定位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实时显示、数据库存储、报表打印等功能。

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

1、应有较远的识别距离;

2、能可靠识别快速移动目标;

3、可同时识别多张不同号码的射频卡;

4、无对人体伤害电磁污染;

5、识别区域无方向性,无盲区;

6、信号穿透力和绕射力强;

7、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能高;

8、集成度高,兼容性好,通信简单快捷;

9、性价比高便于安装和维护。

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查询当前井下人员分布

2.特定的人员井下定位跟踪

3.员工当前位置查询

4.轨迹再现

5.井下员工查询

6.员工分布查询

7.超时员工查询

8.分站经过查询

9.分站信息查询

10.分站异常查询

11.部门日考勤查询

12.个人月考勤查询

13.部门月考勤统计

14.全矿日考勤统计

15.全矿月考勤统计

16.考勤手动修改

17.员工工时管理

18.员工信息管理

19.新增员工信息

20.员工标识卡管理

各矿必须提供项目申报书,应包括项目建设目的意义、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及拟承建单位情况、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及

资金配套情况:

资金主要用途:

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采集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数据通讯、自动控制等技术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信息技术产品,该产品是通过对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一、主要建设内容应包括:

1、我矿目前入井人数共计3489人,按20%的备用率,则我矿共需人员标识卡4187张;

2、根据我矿目前并结合今后的生产布局,为准确反映井下人员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共需设立井下人员出入识别点83个,则我矿共需安设动态目标识别器83台,安设识别分站26台(详见人员定位系统布置示意图)。

3、所需设备(以下设备均含备用量):

1)、监控主机:

工控机(含显示器、键盘、鼠标)2台,CPU:

intel3.0G,内存:

1G,显卡:

GeForce7300GT,带分屏功能,硬盘:

120G。

3万

2)、打印机:

A3激光打印机2台,打印报表用。

0.6万

3)、定位系统软件:

(包括:

系统软件、大型数据库)2套。

20万

4)、稳压电源:

10KVA稳压电源,2台1万

5)、不间断电源:

UPS1000VA,2小时在线,2台0.8万

6)、避雷装置:

电源避雷器2台,信号避雷器8台0.1万

7)、传输接口:

4台,0.2万

Moden:

2台,上传数据至集团公司调度室,0.03万

交换机:

2台,0.03万

8)、终端机:

3台,通风工区调度及矿调度个一台,备用1台。

1.8万

监控分站:

32台32万

动态目标识别器:

100台。

50万

9)、LED显示屏:

放于井口,实时显示井口通过人员信息2万

10)、配套充电架:

用于对人员标识卡进行充电10万

11)、人员标识卡发放室:

根据充电架规格确定发放室面积。

10万

12)、地面监测主机至监测分站所需通讯电缆数量(含备用量):

1.7Km;

监测分站至动态目标识器所需通讯电缆数量:

1.6Km。

13.2万

网线:

500m0.1万

13)、矿用本安型接线盒(含备用量):

2通,200个,3通:

100个1.6万

KJ90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

产品说明:

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统计考勤等功能。

充分利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平台,无须重复布线,仅需增加相应的人员跟踪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基站、无线编码发射器、人员跟踪定位处理软件即可实现。

系统具有无须重复布线,节约投资;使用维护工作量小,维护费用低;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成熟、覆盖范围大、功耗低等特点。

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能够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主要功能特点:

1)井下人员实时动态跟踪监测,位置自动显示;

2)井下人员在指定时间段所处区域及运动轨迹回放;

3)实时查询、打印当前井下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

4)可对事故现场被埋人员进行搜寻和定位,以便及时救护;

5)入井人员的考勤、统计、存储、打印;

6)系统监控主机、全面预装WIN98/2000操作系统和最新版的监控软件;

7)监测图页静态和动态编辑作图对用户开放,支持多种图形格式,鼠标和键盘均可操作。

全面支持实时多任务。

在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同时,系统可进行记录、显示、查询、编辑、人工录入、网络通信等;

8)屏幕显示为页面式,图形文本兼容,每页显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定义编制,直至屏幕显示满为止;

9)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局域网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测信息和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

10)可以在地面中心站连续集中监测处理64台人员定位分站,监测处理人员65535人;

11)监控软件具有很强的作图能力,并提供有相应的图形库,操作员可在不间断监测的同时,容易地实现联机并完成图形编辑、绘制和修改;

12)权限管理下的人员监测信息局域网资源共享;

13)方便与KJ90煤矿监控系统联网集成;

14)监控分站设计了就地初始化功能,可存储地面中心站对该监控分站的地址等设置,当通讯电缆出现砸断、短路等严重故障时,造成地面中心站与之失去联系时,监控分站仍能独立工作,存储人员监测数据,且不影响其它监控分站的正常工作;

15)人员分站设计有高可靠性的保护电路和程序纠错功能,在分站出现故障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复位并重新启动单片机投入运行;

16)在人员分站电路设计时,对所有与外界联系的输入输出电路部分增加了安全栅隔离电路及保护电路,以防误接线或线路信号异常等外界因素对分站造成的损害,使得监控分站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17)分站具有就地汉字液晶显示人员编码和日历时钟功能,可用遥控器进行记录查询;

18)可以RS485或DPSK方式与地面系统监控主机进行双向通讯;

19)无线人员编码发射器采用低功耗设计,重量轻,无须外部电源,有多种携带方式供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