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28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docx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青岛市2015年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鄙薄麻痹包庇裨益B.鞭笞踟蹰炽热不啻

C.拘泥亲昵匿名忸怩D.驯服徇情殉情逊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壁颓垣偃旗息鼓振聋发聩好高骛远

B.磬竹难书尚待商榷却之不恭孺子可教

C.矫揉造作湮没不闻敷衍塞责专程谒见

D.风驰电掣腾挪跌宕强聒不舍自惭形秽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

技术差距,同时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

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A.不但或更并且B.既和更因为

C.既和又并且D.不但或又因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班的吕宁同学,书报读得多,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常常令我们有如坐春风之感。

B.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  这个贪官和行贿人相互勾结,订立了攻守同盟,企图蒙混过关。

D. 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B.为应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C.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应当承诺,保证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声明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D.近日某媒体刊发报道称,青岛明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可有效抵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面世。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B.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金钱的占有量不是幸福与否的标准,而且从来也不是。

C.你是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呢?

还是创业计划书比赛呢?

D.桥砖是深褐色的,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美无缺,令人太息于古代工程的坚美。

7.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理要透,透在于话说得____,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于话说得多。

有时我把一万字的原稿压缩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少了,意思反而较明确。

从此我看出____是写文章的一个极应____的美德。

A.深刻简洁珍惜B.中肯简洁珍视

C.深刻简练珍视D.中肯简练珍惜

8.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范晔,字蔚宗,东汉历史学家,著有编年体史书《后汉书》。

B.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小说家,他的《明湖居听书》是我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C.曹雪芹,名霑,字雪芹,号梦阮,近代小说家,其作品《红楼梦》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

10.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A.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

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来泛指文学。

B.《师说》中的“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体裁,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C.词形成于宋朝,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D.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写成了《水经注》。

12.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

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3-18题

(一)

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

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

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

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

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

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

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

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

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

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

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

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

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

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

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

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

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

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

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

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13.下列给“黑匣子”所下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黑匣子是在飞机失事时,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设备。

B.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C.黑匣子原名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它由两个设备构成:

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

D.黑匣子是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用来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舱声音,以帮助调查飞机失事原因的设备。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黑匣子的外观采用了明亮显眼的颜色。

B.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记录仪外部采用了反射条带。

C.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将黑匣子漆成了黑色。

D.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马航MH370事件之后,各国都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

B.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C.飞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5年之后才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D.“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句中的“任何”一词,从范围上进行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

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16.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中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

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是因为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三、(8分,每题2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9.下列句中的“徒”与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中”徒”意义相同的一项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

20.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

21.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蔺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蔺相如的不理解。

C.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

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本题共5个小题,15分)

2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4分)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4.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句,共3分)

①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玉盘珍羞直万钱。

蟹六跪而二螯,。

25.2015年,一群来自青岛的可爱广场舞大妈创意改编了“全家福广场舞”,并在报纸上刊登了“特别家书”,号召春节回家,和家人一起拍张全家福。

这一举措温暖了整个冬天,引发百万网友点赞!

在这一举措的推动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2015“全家福”行动。

请围绕“全家福”这一主题,为此次公益行动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

简洁生动,语言得体,30字以内。

(5分)

26.下面是一则通知,语言上不够简洁,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3分)

高三语文教师请注意关注,明天即4月21日下午两点,我校聘请北京语文教育专家在我校礼堂举办“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备考报告会”,请各位按时到学校礼堂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会。

①②③

五、(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27~31题。

远去的乡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

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

我妈说:

“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它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着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

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还有的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

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

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

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

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

摔跤,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

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你把身子趴得再低,也决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和骨折。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

“这写的是什么?

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

多浪费纸啊?

”我说:

“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我父亲说:

“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

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

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

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

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

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即使你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被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当他头也不回地走远,他的田亩和更广袤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荒芜永恒——这时,我才突然明白:

我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在挽救那首注定要失传的田园诗。

屋梁上那对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音乐老师和常识老师。

我忘不了它们,我至今怀念它们。

它们一遍遍教我识数:

1234567;它们一遍遍教我识谱:

1234567;它们一遍遍告诉我,一星期是七天:

1234567。

27.根据文中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3分)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

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燕子的呢喃中,她在稻田的清香里;

她在中,她在中,她在里。

28.作者讲述小时候在田埂间摔倒的往事的用意是什么?

(3分)

29.第三段中反复出现的“一行一行”,有哪些含意和作用?

(3分)

30.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3分)

我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在挽救那首注定要失传的田园诗。

31.文章以“远去的乡村“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3分)

六、写作题(40分)

3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外。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青岛市2015年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C

B

B

C

D

B

C

B

二、(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3

14

15

答案

D

C

A

题号

16

17

18

答案

B

C

D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9

20

21

22

D

B

B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15分)

2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4分)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24.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句,共3分)

⑴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⑵犹抱琵琶半遮面

⑶只合把清浊分辨

⑷金樽清酒斗十千

⑸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5.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参考答案:

(1)“全家福广场舞”,感动儿女孝顺父母

(2)青岛大妈传递正能量,“大福子——春晚相见”

(3)“春节回家拍张全家福,把家人带在身边再出发”

评分标准:

结构完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创意新颖,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1分);

文字表述优美,启迪人们的联想(3分)。

26.下面是一则通知,语言上不够简洁,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3分)

参考答案:

删除“关注”、“即4月21日下午”、“在我校礼堂”。

五、(15分)

阅读下文,完成27~31题。

27.(3分)

她在菜地的葱行中,她在豆荚的笑声中,她在蛐蛐的琴音里。

每答一点给1分。

28.(3分)

充满童真童趣,与下文城市生活作对比,引出对远去的乡村的温馨回忆。

每答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9.(3分)

表现了乡村的整齐优美;诗人从乡村获得灵感,写下鲜活生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