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239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docx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篇四】

20XX年,县市场监管局紧紧抓住深化改革、助力发展、维护安全、保障民生等重心,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强化效能,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适应改革新常态,紧抓服务取得有效提升

1.推进商事改革,简政放权落实到位。

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五大机制、做好六大结合为简政放权加码,实施“最多跑一次”事项115项,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类事项全覆盖,领跑全县各审批部门;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和客服云总机平台服务,完善证照联办、口头申报、简易退出、网上登记、同城通办、容缺受理、证照速递等便民措施,助力审批服务少跑路;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降低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门槛,持续优化我县投资创业环境;与农商银行签订政银框架合作协议,推进改革全覆盖。

截至目前,通过电子化登记平台网上办理业务7132件,口头申报4373件,换发“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15张,证照联办609件;新登记企业708家,个体工商户1730家,注销企业199家、个体户901户;6864件行政许可、1715件行政确认、4044次公共服务实行了最多跑一次。

2.强化协同发展,品牌质量实现突破。

整合品牌、质量、标准三方资源,以企业品牌服务“一对一”、“质量月”活动等为抓手,提高企业抓质量、创品牌、制标准的积极主动性。

质量建设方面,深化卓越绩效导入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动员5家企业开展县政府质量奖评审,其中4家顺利通过现场评审,指导威邦科技公司申报市政府质量奖,争取实现市政府质量奖零的突破。

品牌建设方面,建立完善创牌培育库,加强重点创牌企业的指导培育力度,新增注册商标件558件,走访无牌规上企业32家,指导申报63家次,新申报省名牌1只、复评2只,市名牌1只、复评1只,4类产品的生产企业被列为“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对象。

将驰名商标和“浙江制造”作为推进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申报指导有力、追踪跟进及时、衔接助推得力,指导2家企业申报“浙江制造”。

今年,“浙江制造”标准《水性氟树脂不粘涂料》正式发布实施,“磐五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均实现零的突破。

标准化建设方面,完成规上企业采标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调查工作,规上企业采标98家,采标率达68.3%;完成20XX年度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统计上报工作,非畜禽类农业、畜禽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分别达66.37%、73.3%,同比提高0.87%、5.3%;指导35家企业70项标准平台公开,帮助企业制订标准2项。

3.助力转型升级,企业成长取得实效。

打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进一步明确11个大项15个小项的季度和年度目标任务,重新细化并落实考核标准,截至目前,成长计划中的9项指标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数。

完成60家小微企业成长指数编制调研工作,组织企业开展小微企业成长之星评选活动,1家企业荣获小微企业成长之星。

大力开展“守重”企业的培育工作,推荐公示AA级13家、AAA级3家,信用建设的基础更加扎实。

通过开展“百名店小二、服务再出发”活动,根据收集到的192家次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指导帮扶。

发挥个民协会、市场党支部的作用,抓好非公党建工作,协助开展“放心消费”、浙八味特产市场禁硫宣传与中药材鉴别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二)守牢监管最底线,严保安全取得坚实成果

1.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监管体系改革。

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年报公示、市场主体冗余清理、“双告知”工作。

建成行业检查专项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涉及3021家检查对象、77名执法人员,制订抽查事项清单35项,部署开展137家企业双随机抽查,目前已完成10家企业的试验性抽查工作。

20XX年度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分别完成3959家、9938家、354家,工作年报率分别达98.9%、99.92%、99.78%,将未年报的302家企业、97家农专社和609家个体个体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完成77家企业、84家农专社、118家个体户的查无列异核查工作。

清理市场主体冗余提升市场活力,完成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两年内未年报企业的清理任务,引导补报4家、注销13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118家,依职权注销24家。

同时,全面跟进“双告知”部门联动,共推送1154家企业1198条信息,部门审批处理条数1133条,占推送数的94.57%。

2.强化食药安全治理,落实食安创建任务。

推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开展5条示范街和11家示范小作坊创建指导和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单位397家,保费23.16万元,保额1.64亿元;新建“阳光厨房”2家,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率100%,小作坊建档率和登记率95%,小餐饮等级公示率达95%以上;加大创建主题宣传,开通食安磐安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4万人,制作创建宣传公益短片,增设食药安全科普宣传栏220余块,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食药安全进社企等活动,印发宣传资料6万余份;着力加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组建县乡两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和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各20支,标准完成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站101个,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42个,19个乡镇食安办已通过市级验收;加强重点领域和热点食品的检验检测,并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共定量抽检流通、餐饮环节食品1005批次,餐饮具94批次。

在药械监管方面,开展参茸类产品、梅雨季节中药饮片质量等10项专项检查行动,检查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52家、医疗机构122家,完成药品抽检50批次,中药材6批次,医疗器械2批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分别收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80例、17例。

深入推进春安、百日攻坚、两禁一超、金剑·秋风等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75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839家,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61个,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77件,已结案66件,移送公安4件。

在市平安创建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为90.03%,再列全市第一(在20XX年底省食安办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为72.84%,列全市第一)。

3.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守牢安全生产阀门。

强化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监管的针对性,加大对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气体充装单位、危化品企业的检查,共出动监察人员345人次,检查企业140家次,发现重大隐患下达指令书40份,完成整改37个。

紧抓重点环节、领域,开展场机及低压容器、起重机械、危化品及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对需要上牌的83台叉车、16台低压容器进行集中检验登记,拆除、停用低压容器登记44台,落实7台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拆除土质简易锅炉5个,查处特种设备类案件4件,罚没款63000元。

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2期,参训操作人员200余人次。

组建电梯应急救援队,提升救援能力,目前已开展应急演练1次,出动救援6次。

开展风险分类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管理台账规范化试点工作,已有9家单位提交分类评价报告。

4.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强化“打传规直”监管,加强广告行为的监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3件,罚没款25000元;以保护商标权为重点,切实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件,已结案4件,罚没款70000元,移送公安1件,同时以商业秘密保护为载体,为企业提供服务,成立3个商业秘密保护联络点。

以成品油、冻肉制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切实开展好打击走私工作,认真摸排冷冻库、油库等基础数据,摸排到油库信息21个、冻库信息14个;积极参与红盾网监“靶点行动”,立案查处7件,已结案6件,罚没款57649.5元,移送公安1件。

(三)立足保障高目标,勤护民生取得良好成绩

1.提升维权效能,优化消费环境。

组织开展3·15消费维权日、计量日、阳光纤维进社企等活动及消费维权培训,提升民生计量服务和维权能力,设立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4家,新招募消费维权义工15名。

受理投诉举报33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2万元。

落实“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组织88家经营单位申报无理由通货承诺,建申报省级放心示范商店51家,示范网店6家,示范餐饮13家,推荐上报9家单位申报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强化智慧监管,提升保障能力。

提升保障技术支撑,完成智慧监管智慧中心建设,单兵系统操作培训有序开展;检验检测中心二期建设竣工,能力验证考核成绩优异,检测覆盖275个项目,全检覆盖57个产品,强化市县技术合作,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磐安分院设立;快检机构实现乡镇、放心农贸市场、市场监管所全覆盖,定性快检13890批次;开展快递公司、加油站、蔬菜市场等民生领域计量检定活动,检定各类计量器具1030台件。

开展美发行业集中整治和化妆品集中抽检,遏制行业无序经营的乱象,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7起,责令改正25家。

结合投诉热点和消费数据,先后开展纤维制品、桑蚕鲜茧等执法检查行动,巡查许可证企业实现全覆盖,完成省级定检10批次,抽查食品相关产品21批次,不锈钢厨房用具、农资、学生用品、成品油等热点产商品质量抽检49批次,加大抽检后处理力度,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商品14批次。

食品从业人员全部实行线上培训和上机考试,培训考试208期3448人。

3.推进民生工程,提升群众福祉。

支持老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全力推进安文菜市场迁建工程,新安文蔬菜市场主体工程提前4个月结顶,目前完成投资4370万元,争取提前进入装潢阶段,干部职工签订拆迁承诺书140份,排查拆迁区内217家市场主体基本情况,上门动员5户干部家属承诺拆迁,提前完成老城区单位搬迁;组织468人次参加小城镇环境集中整治,参与对接11户美丽庭院、1条美丽公路的指导规范工作。

牵头完成药博会招商、布展、嘉宾接待等工作,成立药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抽调6名专职人员组建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会议20余次,走访行业协会、相关企业、药企药商征求筹办意见,制定各类方案37个,统筹招商193家,展出工业产品2298件,参茸产品500余个,中药材、中药饮片标本300余个;组织参加违搭违建、药博会沿线周边环境卫生等整治行动,整治违搭违建80余处,排查周边经营主体102家;驻点酒店保障就餐人数保障5000余人次,快餐配送1250份,巡查展厅、特色街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接受咨询60余次,处理投诉举报4起。

持续推进禁硫整治,磐安、海曙两地在信息互通、技术交流、关注标准、协同打击、建立机制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携手打击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行为;推进农村家宴中心建设,规范农村红白喜事就餐行为,共指导农村集体聚餐报备519餐次,就餐5.3万人次,现场指导598人次。

(四)发扬系统好作风,实抓履职取得显著成效

1.保障、培养齐推进,能力、活力双提升。

全面推进基层所规范化创建工作,申报创建四星级、三星级、规范级市场监管所各1家。

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厘清市场监管平台工作机制,明确乡镇派驻联络员。

探索培训新途径,通过研讨、论坛、夜学、竞赛等载体,干部集中学习30次,参加各类培训考试721人次。

同时,对年轻干部实行轮岗机制,完成团委换届、青年突击队调整,系统活力获升华。

2.教育、督查一手抓,党风、作风双提升。

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员集中日活动,惠民办事、完善党员志愿服务10余次,开展“看义乌学浦江,市场监管工作怎么干”现场活动,对标先进找不足。

开展党风廉政常态化教育,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2次,专题党课3次,通报廉政典型案例8次,廉情约谈党员干部191人次,开展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2次。

3.活动、工作有结合,文化、精神双提升。

通过组织参加联谊、气排球赛、品茶学艺等活动,开展“四个你我”行动,探索创新红色讲堂、青年论坛、党建+示范点等载体,打造系统文化品牌,展现良好的市场监管精神面貌和系统文化。

二、20XX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改革,改善发展环境坚持不懈。

商事制度改革不止步,提升“多证合一”营业执照换发速度,尽快实现全覆盖。

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进程,探索落实准入创新和便利举措,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及成本,推动登记审批提速,争取实现13个审批部门30个事项全部开展“证照联办”。

完善市场主体快速退出机制,扩大企业、个体户简易注销覆盖面,助力破解僵尸户挤占市场资源问题。

(二)充分总结提升,推动企业转型好上加新。

要打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强化6项未完成指标的提升工作。

筹备谋划实施第二轮三年成长计划,做好小微企业成长的创新机制研究调研,助力小微企业完成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三)积极寻求突破,力争品牌质量齐头并进。

指导6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国家总局质量考核准备。

对照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示范点建设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完成市政府在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示范点建上对我县下发的考核指标。

落实市县政府质量奖现场评审工作,加强企业卓越绩效培训,年底完成卓越绩效标准导入企业8家。

深入开展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完善《多用途吸尘器软管》、《指甲油》材料的上报工作,争取年底前列入浙江制造标准制订计划,做好水性氟树脂不粘涂料浙江制造标准认证工作。

指导示范街区的立面改造、旅游景区标志标识等标准化工作,为特色小镇、一号产业提供品牌支持。

(四)紧抓创建契机,提升食药安全势在必行。

对照省级食品安全的创建要求,切实补齐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短板,力争到年底,全面完成211条创建考评任务。

通过开展“食安杯”气排球赛、“最美协管员”评选、组织食药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强化继续推进创建宣传教育,完善建设县级食品安全科普基地。

持续开展餐桌安全治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两禁一超、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农村用药安全、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等专项整治行动,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助力食安县创建。

(五)立足事中事后,维护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推进137家企业抽查工作,跟进“双告知”部门联动,督促审批部门及时处理告知信息,提升处理率。

开展特种设备日常巡查和不定期监察,巩固完善监管网格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杜绝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加强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11月底前全面落实实名登记,建立可追溯体系。

严抓产品商品质量安全,深化电缆、防火行业等重点产品认证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检测后处理和企业约谈制度,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加大平安综治工作力度,以“平安磐安”建设、护航十九大等工作为抓手,持续加大对事关民生安全、市场稳定的打传规直、广告治理等工作的力量投入,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六)革新维权举措,促进民生保障精益求精。

围绕消费者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创新维权机制,完善维权平台,促进消费维权源头治理,以“放心消费”创建为抓手,加强消费知识宣传和成果展示,壮大消费维权义工等第三方评价队伍,推动经营者自律,实现社会共治;重点推进示范型放心景区创建,设立全域旅游监管分局,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发挥检验检测、智慧监管中心技术效应,持续开展民生计量、食药检测等工作,及时整治损害民生利益隐患。

(七)狠抓队伍建设,打造监管铁军坚强有力。

顺应新形势要求,加强系统队伍的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干部综合素质建设,推进星级规范化基层所创建,强化履职保障。

通过开展师徒结对、业务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业务能力和系统文化建设,提高实战技能和执法水平,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干部。

围绕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加强正风肃纪检查,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作风效能主体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