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2837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②。

A.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善待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抒发。

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的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

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

而从梭罗远离尘嚣,在湖畔的轻唱微吟中,不是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

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

A.文段中“清闲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运用排比,突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好的韵味。

B.文段中“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牵手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生灵与人的亲近与和谐。

C.文段中“不是还可以看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

”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强调梭罗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旷达和疏放的精神。

D.文章结尾“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唯美的颂歌比喻成诗,表达了赞美之情。

7.依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是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由

亿万人民承载着梦想和重托。

这个盛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

A.修改:

亿万人民承担着重托和梦想。

B.修改:

亿万人民承担着梦想和重托。

C.修改: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重托和梦想。

D.修改: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

8.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我怎能不怀念呢?

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

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扑扑棱棱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叠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四合院,衔去一束缱绻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汽车奔驰着,我的心切切的。

我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小河用它欢唱的浪花,白杨用它朗朗的秋韵,红枣用它甜甜的羞涩,石榴用它迷人的微笑,连场院里那座小草屋也在呼唤,用谷禾的馨香,用慈母的情怀……

A.选段首句用“我怎能不怀念呢?

”这一反问领起回忆,流露出“我”对亲朋、祖先的深深地思念

之情。

B.选段中运用“有……,有……,有……”的排比句式,集中表达了故乡留给“我”的无穷无尽的回忆。

C.选段中把“我”比喻成“扑扑棱棱飞去了”的“出笼的鸟”,生动地表现了“我”希望早早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

D.选段中用“呼唤”一词赋予故乡的

“小河”“白杨”“红枣”“石榴”“小草屋”以人的行为,充分展现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好景象。

9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是

团城位于北海公园门外西侧,郁郁葱葱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承光殿东侧的一棵高达20多米的古油松, 

 

① 

这棵树南北各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是金代所植,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

团城的松柏,树形高大, 

② 

,姿态优美,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①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遮荫侯”②绿冠如盖

B.①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②如盖绿冠

C.①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②绿冠如盖

D.①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遮荫侯”②如盖绿冠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一)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请你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两则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4分)

【材料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事实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并不富裕。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材料二】某中学“关于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

统计图

【材料一】①

【材料二】②

10.概括下列材料中各国防止餐桌浪费的做法。

(每空不得超过4个字)(4分)

【材料】

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

近年来多所美国高校餐厅决定告别托盘。

餐厅停止提供托盘,促使学生选取食品时更慎重,有助于防止浪费。

在日本,无论是同事间的小聚,还是公务性聚餐,都不忘AA制,大伙儿最终吃的都是自己的钱,饭局上很少会出现剩酒剩菜等浪费现象。

墨西哥人不会觉得将吃剩的东西打包有什么不妥。

①德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墨西哥:

11.主题活动的组织者介绍说:

“‘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盘子里的饭菜吃光,不要浪费。

”请根据“提倡‘光盘’,告别浪费”的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要求:

突出活动主题,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宣传标语:

(二)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配合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生“减负”活动,班级准备出一期以“减轻负担,快乐学习”为主题的黑板报。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阅读材料,提取关于中小学生课业情况的主要信息,并根据两则材料得出关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结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与日本、韩国、美国相关机构共同对四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的比例为86.6%,日本为69.0%,韩国为74.8%,美国为67.1%。

中国学生的学业压力高居四国之首.

【材料二】

主要信息:

结论:

10.如何“减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也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概括两条相同的具体意见。

老师:

我们迫

切希望减负要做系列改革。

如教材枯燥、内容过多,教学大纲要求过高等等都需要改变。

“减负”要提质,要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作业,提高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减负”之后,课余时间增多了,学校的其它设施要上去,充实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学生:

特别希望作业少一点,精一点,不留简单的惩罚性的抄写类作业;

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

还希望中队在课余时间多开展有趣的活动;

每天有锻炼的时间,能痛痛快快地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和伙伴聊天……

家长:

减负是对的,孩子和家长都有强烈要求。

但是,减负要统筹规划。

首先就要减轻升学压力,小升初,中、高考就是孩子们的一道道坎儿,我们的压力很大。

作业方面,能不能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

再如,放学时间提前,孩子回到家中的这段时间怎么安排?

相同的具体意见:

①②

11.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出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

课业繁重中小学生难觅快乐踪影

下句: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

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某校举办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之路”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9.纽约、伦敦和东京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

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世界城市的三个主要特征。

(3分)

【材料】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凭借纽约交易所等国际交易市场,在石油等产品定价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伦敦是全球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2012年,英国的“经济学人智库”通过对世界140个大城市的文化与环境、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发布了“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日本的东京位于第十八位,而早在2005年国际大都市研讨会上,伦敦就被公认是最适合居住的大城市之一。

在2012年全球65个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行榜上,纽约、伦敦和东京分列第一、第二和第六位。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① 

② 

③ 

10.分析下面图表,综合图标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现状。

(40字以内)(4分)

2012年全球部分城市的GDP数据(单位:

亿美元)

(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北京与世界城市文化及环境比较

城市

世界

文化遗产数

博物馆等

其他文化机构数

空气中

可吸入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纽约

1

431

21

伦敦

5

200

东京

264

40

北京

198

122

(可吸入颗粒物:

粒径在10微米以下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颗粒物,它对人体有危害)

现状:

11.某同学依据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现有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在主题活动的留言薄上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分)

上句:

宜居城市文化先行下句: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

父亲的村庄

素、勤劳。

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

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

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

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

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

“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

”父亲不屑:

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

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还有能把人吸到肚子底下轧死的火车。

父亲说:

“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

”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

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

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

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

“研究生是什么?

”父亲问。

“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

”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

“那咱村有孩子读吗?

”“没有。

”“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

”“好像也没有。

”“那你得上!

砸锅卖铁也得上!

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

”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

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

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

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

父亲陪了一会儿,问:

“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

”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

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

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

“一百块够不?

”“够!

够了!

”小老奶奶连声说。

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客气气双手接过。

年尾,腊八刚过,小老奶奶就来了,还拎了两瓶“莱阳白干”。

她客客气气地双手呈上一百块钱,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接过。

第二年正月十五,小老奶奶又来了,还是客客气气借一百块钱;

待到年尾腊八,还是拎两瓶“莱阳白干”,客客气气地还一百块钱,而父亲,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过。

如此往复五六年,直到她的儿子成家立业。

父亲说,小老奶奶遵循古训,债不过年,她真是个要面子的人!

我喜欢听父亲说这个故事,很多东西,从这个故事一直流淌进我的血脉。

⑦近些年,许多体力活儿,父亲已经力不从心。

经常地,他会发现一堆土杂肥“被偷了”;

待到耕种时,却发现那堆肥已经被均匀地撒到了地里。

或者,在大收时节,门口突然响起一嗓:

“大叔,你陡崖山的麦子割回来了,扔门口了啊!

”出门去看,却是杳无人影。

⑧2007年4月16日,在我的一再劝诱下,一辈子不愿花钱的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

在手术室外,我算了一笔账:

我一年差不多回老家四趟,父亲已经七十五,假如他再活十年,那么,我统共只能再见他四十次!

⑨就是这个结果,让我开始拍摄《父亲的村庄》。

每拍一个人,我都会向父亲念叨念叨,父亲便给我讲他们的故事。

我惊讶地发现:

每一个看似最平常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却发现,这片自己曾经拼命挣脱的土地,却早已注定了此生所有的精魂。

15.阅读③—⑦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情节一:

张爱大爷预言我将来靠双眼吃饭

情节二:

情节三:

小老奶奶多次年初借钱年尾还钱

情节四:

16.结合第⑥段内容,说说作者7次运用“客客气气”一词有什么作用。

答: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

(不超过150字)(7

分)

(一)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15—18题。

(共15分)

回家过年真好

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

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

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

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

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

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

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

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③回家过年真好!

能回家过年真好!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

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

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惟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

简直难以置信,28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

我怎么会那样?

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

  ⑤忙吗?

忙。

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

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

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

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

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

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

  ⑥不错,28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

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

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

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

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

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容。

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

⑦后

两个一起过的春节是在青岛,第三个距今不到两年时间,一切恍若昨日。

走进为父母在市中心租住的一楼套间,客厅煦暖如春,年过70的母亲和父亲正面对面坐在桌前包饺子。

父亲擀面饼,母亲包,包我最喜欢吃的带有浓厚家乡味道的酸菜馅饺子。

酸菜大概用凉水浸了很久,不怎么酸了,切得很细,放了炸过油的肥肉渣进去。

年夜饭就吃母亲包的饺子。

吃着吃着,“咯嘣”一声吃出一枚硬币——原来母亲仍按老家习惯包了两三个有硬币的饺子。

“谁吃到谁有福,今年你有福!

”母亲笑眯眯地说。

水仙花开得正香,一盆春兰也知趣地擎起了两三朵小蝴蝶样的墨绿色小花,一家人就对着两盆花吃瓜籽唠家常。

母亲还拿出她戴着老花镜做的棉拖鞋叫我穿上……回想起来,那才真正是我后半生最幸福的夜晚,那才叫幸福。

⑧可惜长达28年时间里这样的夜晚实在太少太少了,因了我没有回家过年,因了我所谓的忙,因了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种种理由……时至现在,即使回家过年也永远不会有那样的场景了,那样的场景只能在影集和梦境中寻找了!

惟其如此,今年我才那么想回家过年,那么羡慕不顾一切回家过年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因为等待他们的是母亲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15.第④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不厌其详地列举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过年?

答:

16.文章第⑥、⑦两段,记叙了作者与母亲两次过年的情景以及他不同的感受,请你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说出作者产生的不同感受及其原因。

17.说说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知趣地”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18.阅读第①段,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不超过150个字)(6分)

(二)阅读《北京的四合院》,完成19—20题。

(共6分)

北京的四合院

①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

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精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②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

大则占地数亩,小则不过数丈;

或独家独户,或数户或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③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建筑布局。

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

交往上面的传统布局,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与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宝贵因素。

④人们已经发现,居住在高层建筑,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

原来传统格局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消失了;

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了,精神上的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没有了。

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封闭式的孤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居住在高层建筑中的老人和儿童,常年“高”居简出,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儿童的智力发展都受到影响。

⑤国内外的事实说明:

人们不仅以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强烈而习惯地要求拥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

如果人造环境不符合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缺房的情况下暂时会感到满足,一旦住房较多,人们的要求也就改变。

高层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缺陷,已引起许多建筑师和有识之士的关注。

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院”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都是力求满足人们心理要求的居住环境。

⑥北京人口密度大,人均占地少,开发建设一些高层建筑无可厚非。

但是,如何使现代化高层建筑保持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尊重和理解人们的居住习惯,在保证每家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突出四合院建造的社会功能?

如何利用楼间庭院、凉台、天井、走廊以及室内外空间所有可以利用的引伸点,创造出一个生气勃勃,协调而多变的建筑空间,把人们从压抑窄小的室内空间里“解放”出来?

这是人们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义务和责任。

19.第⑤段列举两个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四合院式建筑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2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菊儿胡同楼房式四合院住宅具有哪些特点。

位于北京市东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