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289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初论.doc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初论

摘要:

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相关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可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金融业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

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金融监管体制所必须具备的。

关键词:

金融监管,监管体制,改革与发展

Ourfinancialregulatorysystemreformofearly

Abstract:

Moderneconomicdevelopmentisthecoreofthefinancialindustry,itseconomicdevelopment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thefinancialglobalizationtrend,therelevantfinancialregulatorysystem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China'sfinancialsectorcanpromotethehealthyandstabledevelopment.Financialregulationshouldbeasimplewayofregulatorycompliance,regulatoryupdatestounifiedsupervisionandclassificationofriskregulation,differencesinregulation-based.Adequateregulatorysystemandawiderangeofregulatoryresources,regulatorypowerisbalancedintosophisticatedfinancialregulatorysystemmusthave.

Keywords:

Financialregulation,Regulatoryregime,ReformandDevelopment

目录

1引言 1

2我国金融监管发展的历史沿革 1

2.1第一阶段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1992) 1

2.2第二阶段是分业监管时期(1992年至今) 1

3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2

3.1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制度建设稳步进行 2

3.2与金融监管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2

4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尚存的问题 3

4.1监管的空缺和不协调 3

4.2农场金融监管方式陈旧 3

4.3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 3

5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措施 4

5.1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监管立法的进程 4

5.2改进监管方式,使非现场检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 4

5.3不断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

6我国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 4

7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第I页共I页

1引言

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体制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和出于维护社会公众的目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规制和约束,促使其依法稳健运行的一系列行为。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金融监管的目标价值主要不外乎在经济安全与经济效率之间的摇摆。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包括:

存款与非存款类货币银行、短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证券业、外汇市场、保险业、投资基金以及衍生的金融工具市场等。

金融监管不仅是政府稳定金融过程的一种必要措施,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2我国金融监管发展的历史沿革

中国现代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是在改革开放后,通过这一过程,学界认为可分为两个阶段。

2.1第一阶段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1992)

在这一时期,我国把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并且慢慢转向宏观经济的领域。

在金融领域的改革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恢复成立,同时相继成立了一批商业性银行以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为代表,实现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作为中央银行行使各个方面的职能。

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国务院领导并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工作的核心是以货币政策为核心,调节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依靠行政手段,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管理我国金融业。

准确的说,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对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第二阶段是分业监管时期(1992年至今)

在这一时期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

随着金融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和金融机构种类多样化,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分业经营格局的基本形成,原有的监管体制己经不适应新的金融格局和加强金融管理的要求。

199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专门负责对证券业的监督管理。

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专司对中国保险业的监督,将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保险业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对银行、信托业的监管。

由此我国的金融监管也实行银行、证券与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分业监管体系。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机构正式对外挂牌,正式履行职责,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四机构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

其中,银监会负责监管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农村信用社等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负责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的监管;保监会负责监管政策性保险企业和商业性保险企业。

各监管机构都在各省市设有派出机构。

这一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明晰了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监管的框架,有利于各监管部门提高专业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从而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整体水平。

3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3.1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制度建设稳步进行

为了防范和处置市场风险,市场监管部门采用了多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使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债券市场上,为了进一步的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促进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该办法突出了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股票市场上,进一步完善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发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完善创业板管理制度,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针对股票市场的深度下跌,管理层不断出台维稳措施,包括完善分红制度、提高再融资标准、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暂缓新股发行、银行间市场重新恢复中期票据发行、研究适时推出融资融券等,为控制市场风险、减缓市场下跌、增强市场信心起到了较大作用。

3.2与金融监管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颁发了多部金融法律法规。

此时,金融行业各个领域,也出台了相关行业自律公约。

标志着与金融监管体系配套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在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完善下,金融监管由以往单纯的行政性监管变为依法监管。

3.3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尚存的问题

4.1监管的空缺和不协调

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的信息化与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这方面的监管体制尚处于空缺状态。

同时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4.2农场金融监管方式陈旧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监管的合规性监管理念正受到以下因素的阻碍: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严重落后,现有行政法规和规章对于规制农村金融市场已显不足,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出现更加导致了相关法规的不完备性。

尽管国家尽量加快了立法速度,但是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和金融组织的多样化导致了立法和执法、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的脱节。

合规性监管着眼点在于维护国家法规、政策的严肃性,是一种静态、消极和刚性的监管方式,无法有效地动态追踪金融企业的风险,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监管体制的需要。

4.3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

从我国目前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主体,虽然它相对独立性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总的来讲中央银行仍然属于独立性较弱。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不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在执行政策和制定、履行其职责时,都比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

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理应具有“超脱性”和“工作上的自主权”,但监管实践中却不断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

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当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金融监管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就会对监管施加压力,从而削弱了监管作用。

此外,中央银行集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于一身,也使金融监管绝对地服从于货币政策目标,从而弱化了金融监管的相对独立性。

5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措施

在世界金融集中统一监管的趋势下,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必须尽快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因此,提出下列建议:

5.1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监管立法的进程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的作用和功能。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

从金融监管的内容来看,一般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从金融监管的手段和方法来看,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则主要运用金融稽核手段来进行。

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主要集中于市场准入监管方面,市场运作监管较弱,市场退出监管几乎是空白,而且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

5.2改进监管方式,使非现场检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

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其核心是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正确地认识和判断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

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预防、控制和化解风险的功能,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由过去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必须使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成为有机的整体。

5.3不断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金融监管人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专业的法律知识等,才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为此,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派遣金融监管人员到发达国家接受现代金融监管理论教育,掌握金融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

6我国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监管者分别对不同对象进行监管、彼此间相互脱离的机制已经不再适合新的金融体制。

原因在于:

国际竞争和技术创新(主要是信息技术)越来越模糊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金融机构往往同时经营多种业务。

如银行并购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是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等等。

这意味着单个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将涉及多个独立的监管者。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多个监管者同时对同一个单独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那么将必然造成监管重复、监管低效和浪费成本。

于是.功能性监管的思路和设想应运而生。

功能性监管是指中央银行同其他功能监管者(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交易委员会、证券交易商协会、保险委员会)相互配合,共同识别单个金融实体的风险以及整个金融持股公司的整体风险。

功能性监管有两大优势:

首先,在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比较困难,监管效率不高,监管成本增加,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金融监管机构一体化(即统一监管)应比分业监管更为有效。

其次,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通过并购产生了众多的金融集团,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全面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堵住金融监管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我国存在金融全球化与金融混业对统一监管的客观要求,但由于全球化和混业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从而决定了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监管还存在许多困难。

一方面,我国金融融人全球金融的程度还不深。

多年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可以说一直处于未开放的状态;最近一些年,我国金融业尽管从业务合作到股权合资逐渐开放,但很显然开放的规模和比例都还非常小,尤其是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更是如此。

并且目前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多限于一些小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基金公司的合作与合资。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混业”的规模和比例还较小。

就金融组织体系来说,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证券业,独立的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还是一种主流。

银证合作、银行代销基金等也还仅仅是表层的业务合作,完全突破分业界限的分属不同金融行业的业务交叉、股权交叉等也才刚刚开始。

除此之外,法律也还没有为混业金融提供畅通的途径。

这些都决定了金融统一监管短期内在我国还缺乏紧迫性、缺乏稳固的基础。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金融全球化与“混业”经营还没有到非进行金融统一监管不行的地步。

这意味着,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金融发展阶段,当前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关键在于群策群力、专心致志地做好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工作,不断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团结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

必须明确,做好分业监管工作是实现金融统一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切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盲目乐观,急于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

7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文的了解,知道了随着我国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国内金融业一步步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国际金融经济瞬息万变,给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的历史沿革到我国的现状,以及完善的措施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金融发展的阶段来看,只有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不断的进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化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改革,才能保障国内市场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秦伟,合经营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演进[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

[2]谢伏瞻,融监管与金融改革[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1)

[4]张威,国金融监管模式在混业经营条件下选择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5]吴志攀,金融监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9

[6]黄建华,廖海燕,对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思考[J],金融与证券2004(3)

[7]谢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央行职能[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

[8]张荔,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WTO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经济界,2002,(05)

[9]钱小安,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J],财经科学,2002,(01)

[10]梅光仪,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银行体系自由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D],暨南大学,2001年

[11]尹峰,金融自由化浪潮下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战略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2]周望成,论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3]赵继鸿,论建立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制[D],湖南大学,2001年

[14]鲍景桃,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5]赵育宏,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效率分析及其构建[D],西北大学,2001年

[16]黄蕴华,美国金融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D],郑州大学,2001年

[17]靳俐,银行监管中的政府与市场定位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18]张红军,金融服务贸易协定与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19]陆宇炯,资本市场监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0]杨 勇,金融集团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致谢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