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329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docx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高台县第三中学

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高台县第三中学位于县城西侧,距中心城区约1公里,紧邻高石公路,与月牙湖公园相毗邻。

占地面积65亩,新建校舍面积17202㎡,学校服务半径25km,服务城关镇、巷道乡、黑泉乡3个乡镇32个行政村(社)。

目前有29个教学班,1241名学生,平均班额43人,住校生853人。

教职工143人,专任教师129人,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88人,学历达标率98.35%,平均年龄38.7岁。

现有5个国家部颁标准配备器材的学生理化生地实验室,建筑面积270㎡,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2个图书室藏书55718余册,生均44.8册;1个阅览室;3个高配置液晶微机室、二个多功能教室、10个电子白板教室、28个红外触摸一体机教室,专用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科技室、校医室、心理咨询室各1个。

目前,学校有计算机393台,其中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73台,建有千兆骨干的校园网和覆盖全校园的广播系统。

其他功能室配套齐全,充分发挥了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两年多来,我校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专项工作。

充分运用学校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深入研究管理和实践,巩固与提高学校现有设备运用水平。

通过科研切入,建设引导,对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在实践管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机构

为确保我校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领导小组。

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和相关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对学校信息化工作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制定和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并制定了《高台三中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技术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并积极抓好教育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使所有现代化设备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实行岗位责任制,强化常规管理。

将各个专用教室,各个岗位落实于专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要求管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帐目的疏理、资料建设及保洁工作,学校把他们的管理工作情况与补贴、年度考核、评先晋级等挂钩,充分调动其管理能力。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顺利开展。

二、立足实际,抓好信息技术的常规教学

我校根据本校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课教师经常相互进行教学研讨,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据各班学生的学生掌握情况讨论如何实施教学,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写成教案。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

学校还利用现有电脑设备搞好电脑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管理。

领导经常听课,检查教师备课、指导学生操作等情况,促使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朝着正规化、高效率方向发展。

所有上机学生都有固定座位,方便管理,信息技术教材只配发到计算机教室,上机学生循环使用。

两年来,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全国的计算机表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鼓励了学生学生信息技术的信心。

三、加大培训力度,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教师队伍

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科教师的培训。

多次派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省、市、县有关信息技术的各种培训。

不断提高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教师又对本校的老师作校本培训,先后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Excel2003、网络等常规操作,以及电子白板的使用。

通过这些培训使学校的电教设备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学校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我校积极开展多媒体公开课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各位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五、加强日常电教活动的记载,资料的归档工作

加强电教管理,是普及电化教学的根本保证,我校根据现代电化教学的特点,分别制定了《微机室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教师培训制度》、《微机室管理员职责》和考核细则及奖惩制度等。

制度、职责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量化了检查、评估各指标,做到了有章可依,任务明确,职责分明,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这些制度由学校统一制定,在显著位置镶框悬挂,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为了方便学校教育教学更好展开,学校建立了本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同时开通了学校的教育网站,极大的方便了每个老师。

七、狠抓教育技术装备硬件建设,提升应用管理水平。

积极争取项目,抓住新建校和两基国检的有力时机先后建设了五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地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并购置仪器设备及药品,累计新投资45万元。

在日常应用管理中为保证了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仪器的出入做到了入库有帐目、使用有登记、消耗有处理,损失要赔偿,件件有交待,杜绝非正常损失。

配备专职实验教师,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通过保养维修提高利用率,通过自制教具,丰富实验内容,多做学生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定期向师生开放各类专用教室,管理员把各类书籍、光盘进行分类登记。

定时、定内容向师生开放了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发挥现代教育装备的优势。

七、校园网络建设及管理应用工作异彩纷呈

1、学校网络建设。

立足高标准,从网络设计到设备选型,都以满足学校未来发展为目标。

网络设计为教育网和电信网双出口,选用了国内知名厂商H3C公司的企业级高端双出口路由ER5200,可向网络核心提供千兆级别的网络接入,并集成了高性能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配置了网络出口访问的策略路由,实现了访问教育站点走教育线路,访问其他站点走电信线路。

网络核心选用H3C的千兆三层交换机S5500,可提供丰富的软件性能和多种网络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划分多个VLAN,并配置了相应的访问规则。

各建筑物之间布设了光缆,和中心机房实现千兆连接,在网络架构中还选用了楼宇汇聚。

设备选择了H3C的全千兆网管交换机S5024,在接入的每个楼层选用了H3C的网管交换机S1526。

学校网络从出口路由核心交换,从核心交换到楼层汇聚、楼层接入交换机,所有网络主干,全部实现千兆。

所有学校网络接口都可实现远程管理。

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都可实现百兆接入。

为方便教师笔记本的使用,在有线接入的基础上,对教学楼和综合楼实现了无线全覆盖。

在管理上,为每一个教师分配了固定IP地址,教师在笔记本上配置后,可实现在教学楼和综合楼间的无缝漫游。

整个网络系统从设备都布线总投资约7万元,实现了宽敞的双出口,强大的核心处理,健壮流畅的网络主干,方便快捷的网络管理,有线和无线接入互相补充的先进的网络结构。

2、校园广播系统。

整个系统设计功率为1500瓦,总共接入各类终端音箱约200个,其中室外大功率音箱10个,宿舍楼124个,教学楼,综合楼80个,实现了全校园覆盖不留死角。

在实际应用中可实现作息时间打铃、校园广播站广播、英语听力考试,学校升降国旗集会讲话等多功能。

其中学校升降国旗集会讲话最为方便。

从教学楼一楼到中心机房布设专门的信号线,集会时不用搬动任何设备,利用无线话筒就可完成。

整个系统投资约2.5万元。

目前设备运行稳定,使用可靠。

3、网络应用。

利用强大的三层核心交换机,对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无线接入点等划分了VLAN,实现了安全高效的互联互通,有效的杜绝了网络病毒的传播。

在教学楼楼顶架设了卫星地面站,将卫星接入计算机连入校园内网,实现了天网、校园网、因特网三网都接入,相互融合的目标。

在校园网服务器上搭建了文件传输平台,教师在办公、教学中在校园任意一个接入点上传,可在任意一个接入点下载,快捷方便。

已经建成并开通了学校网站,域名为公网域名,成为了学校对外宣传和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

4.班班通建设。

学校积极争取,上级电教部门大力支持下,已有38个班级安装班班通设备,其中28个红外触摸一体机教室,10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

积极筹措资金,先后两次完成了75台的教师笔记本采购,加上教师个人笔记本,全校教师笔记本拥有量达到100台以上,累计投资40多万元。

2015年学校又投资40多万元,添置教师办公用电脑30台,云终端计算机75台实现了教师师机比1:

1。

学校多媒体课上课率比以前大幅度的提升。

5.信息技术教学。

目前配备有高标准的计算机教室三个,每个计算机教室有48台高配置的电脑,可满足38个教学班的教学需要。

所有学生用电脑全部为双核,19液晶的品牌电脑,质量稳定,运行速度较快。

信息技术教学目前开课年级为七、八两个年级,每周都开足两个课时。

6.网络管理。

全校上网高峰期在线计算机台数达370台左右,原接入的是电信10M光纤,由于用户数大,尽管在内网多层设备上做了限速优化,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本年度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和电信局多次谈判,网络出口带宽调整为30M。

2014年,又引入移动公司100M光纤4条,教师办公网络实现电信30M和移动100M双出口,三个学生机房实现移动100M独立出口。

加上原来的优化限速措施,基本上解决了出口不畅的问题。

购置上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对部分上网行为做限制优化,并记录所有上网日志,以备网监检查。

2015年学校配合完成县教育局教育城域网建设,学校出口带宽将达到电信300M,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正在最后调试。

八、 开展活动,提高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团队活动中、班级网站建设中、主题教育的资料收集中,运用学过的技能来开展活动。

例如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提倡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PPT幻灯演示展示,取得良好效果;在“读书节”、“英语小品表演节”等活动中,电子小报、电子背景等因素的运用,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浏览文学天地的精粹,提高了信息科技的含量;在“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法制教育”等主题活动中,上网、电脑小报、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学校立足了信息科技的课程建设,把信息科技与各种学生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的信息科技能力有了不断地提高。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