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338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该现象说明

A分子用肉眼可看见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都有颜色D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5.某课外小组取上述“红色”水,加入适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污水变纯净水”的趣味实验。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降解为谁和CO2。

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中可作

A吸附剂B絮凝剂C消毒剂D催化剂

6.据统计,成都市因自来水管网老化引起的爆管事故,一年就会损失自来水300多万立方米。

现在常用PVC(聚氯乙烯)等塑料管替代以前使用的镀锌钢管。

PVC管的主要优点是

A耐腐蚀,不生锈B具有一般金属的硬度

C不易燃烧,可回收D不易造成“白色污染E”

7.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C>

BB.核内质子数:

A=E

C.B、C同周期D.A、D同族

8.在大烧杯中导入一定量水,加入适量NH4NO3,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

说明NH4NO3溶于水时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无法判断

9.将少量大都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带你然,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方法之一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

10.使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下列反应中应选择

A.6HCl+2Al(OH)3==2AlCl3+6H2O

B.CO2+H2O==H2CO3

点燃

C.NH4Cl+NaOH==NaCl+NH3↑+H2O

D.4P+5O2==2P2O5

11.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欲排放的CO2用化学溶剂吸收

B.禁止制备和使用CH4、N2O等温室气体

C.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D.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12.下表是某同学归纳整理的复习资料。

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A

金刚石与石墨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用途不同

B

不锈钢和焊锡

都是合金

光泽不同,主要成分和性能不同

C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都属于天然纤维

燃烧现象不同

D

纯碱和熟石灰

都是碱

熟石灰能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纯碱不能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元素名称

钙钠钾

铁碘氟

13.(6分)右表中有六种人体必需的元素.

(1)表中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填“酸”“碱”“或”“无机盐”).

(2)若将表中元素进行简单分类,则碘、氟属于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其中碘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

(3)钙在人体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其中P的化合价为______.

(4)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

为保证铁的摄入量,可选择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

14.(6分)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部分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CO2、氢等.

Ⅰ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

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

(1)上述两个反应的特点是:

反应类型均为_______________;

(2)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上述两个反应式还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应力(压力)增大时,CO2在地下水中溶解度增大,同时使得水的pH发生变化.

1在右图中绘出CO2在地下水中随压力由P1变化到P2时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2若地应力增大时,地下水的pH减小,则地下水的酸性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

一般认为,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5.(10分)自然界中,铜多存在于矿石中.如:

矿石成分

辉铜矿

孔雀石

黄铜矿

主要成分

Cu2S

CuCO3·

Cu(OH)2

CuFeS2

(1)辉铜矿中,铜的质量分数应_________80%(填”>

”、”<

”或”=”).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铜绿【CuCO3·

Cu(OH)2】.为了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某同学提出以下三种方案:

Ⅰ用水洗Ⅱ用稀盐酸洗Ⅲ加热

仔细查阅上表资料,上述方案最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代码)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加热2.22gCuCO3·

Cu(OH)2,使之完全分解,计算剩余固体的质量.

 

(4)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生产铜时会产生SO2尾气.将SO2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

处理该尾气一般是将SO2循环制备成H2SO4,用氨水吸收.H2SO4,与氨水反应生成的铵盐是一种常见氮肥,该盐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或名称)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6.(13分)常温下,A.B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生活中,F可用作补钙剂.x是氧化物,y是金属.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推断:

A是__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反应①常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

由H和石灰加水可配制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常伴随颜色改变.上述由物质y→E→H(溶液)的过程中,颜色变化为______色→______色→_______色;

(4)写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方法是__________.鉴别D溶液和G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9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研究.

(1)以KClO3为原料制O2时,应选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验是否有CO2生成,某同学将制得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该操作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名称)

(4)因反应速率较快,实验室通常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CO2,但若用装置C则可。

为了便于收集CO2,与装置B比较,C装置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10分)

18.(10分)为了测定实验室某生锈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甲:

称得生锈铁片的质量为m1g,按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完全反应后,测得室温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1L,查得其密度为ρ1g/L。

方案乙:

称得生锈铁片的质量为m2g,先按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生锈铁片完全变成光亮的银白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室温。

取出铁片,按图Ⅰ所示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完全反应后,测得室温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2L,查得其密度为ρ2g/L。

(1)

(1)称量是,应将铁片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盘(填“左”或“右”);

两位同学使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得铁片质量为2.12g、2.1g,其中不合理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2)

【评价交流】上述两个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分析不可行方案,其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方案乙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请帮助完成。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装置Ⅱ

通入CO,加热。

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室温

生锈铁片变成光亮的银白色

CO具有________性;

反应结束后,还要继续通CO至室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Ⅰ

将光亮铁片放入稀盐酸中,完全反应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提出问题】图

所示装置是否有可改进之处?

请简要叙述具体改进意见,或在图

中画出简易装置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论】生锈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