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52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届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

四川省2015级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

(一)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的两个实验不能选择相同材料的是

A.“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

B.“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与“细胞膜的提取”实验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D.“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与“探究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

2.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下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后,分別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步骤

步骤一

25℃下处理

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

100℃下处理15min后取出

步骤二

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步骤三

—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三组淀粉酶剩余量

淀粉酶剩余量

a

b

c

A.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与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丙组按步骤一处理后冷却至70℃,其中α-淀粉酶有活性

C.a与b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活性

D.a-b与b-c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在25℃下的活性

3.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物质甲为DNA解旋酶B.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C.氨基酸转运过程中有磷酸生成D.核糖体沿着mRNA从左向右移动

4.某人用不同的药物处理蛙的坐骨神经纤维,分別测得各组处理前后蛙的坐骨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丁所示(虚线代表药物处理后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关于各组实验的推论,合理的是

A处理甲组的药物阻断Na+内流B.处理乙组的药物阻断Na+内流

C.处理丙组的药物抑制K+外流D.处观丁组的药物导致C1—外流

5.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

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4

5

6

芸苔素内酯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油菜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能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

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

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

6.某植物果肉颜色(绿色、红色、黄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间完全显性并独立遗传。

现任选一株绿色果肉植株进行自交,子代总表现出绿色:

红色:

黄色=4:

4:

1。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不遵循孟徳尔遗传定律

B.绿色果肉植株中不存在双杂合的基因型的植株

C.控制果肉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可能会使受精卵致死

D.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果肉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7、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

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  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  D.净化工业尾气,减少雾霾生成

8、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

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

“锡为小瓶,实花一重, 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

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

”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蒸馏B.过滤C.萃取D.升华

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索一2—羧酸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B.X和香豆素一2一羧酸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香豆索一2一羧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Y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10、欲从含Br-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需经过一系列操作,实验装置及物质的性质如下:

Br2

CCl4

正十二烷

密度/g•cm-3

3.12

1.59

0.753

沸点/℃

58.76

76.8

215~2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Br-

B.装置乙中选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正十二烷的密度更小

C.用装置丙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

D.用装置丁长期贮存液溴

11、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为电源的负极,N为电源的正极

B.装置工作时,电极a周围溶液的pH降低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的脱除率一定越大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为2NO2- +8H+ +8e-==N2↑+4H2O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

D. 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W

13、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0 mol/ L的三种酸(HA、HB和HC)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HA)>K(HB)> K(HC)

B.滴定至M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 )>c(OH-)

C. pH=7时,三种溶液中:

c(A- )>c(B-)>c(C-)

D.当中和百分数达到100%时,三种溶液中:

c(HA)>c(HB)>c(HC)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

A.与衰变

的产物X相同

B.电离能力强,但穿透能力较差,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

C.打在金箔上后,大部分氮核被反弹回去

D.照射食品可以杀死食物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存期

15.如图所示,甲、乙两卫星在过某行星的球心的同一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甲、乙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

2,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

8

B.甲、乙两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

l

C.甲、乙两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D.若甲、乙两卫星质量相同,则甲的机械能大干乙的机械能

16.如图所示,在直线MN的右边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个初速度大小相等的不同粒子a和b,从O点沿着纸面射入匀强磁场中,其中α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于边界MN,b粒子的速度方向与a粒子的速度方向的夹角θ=30°,最终两粒子从边界MN上的同一点射出。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偏转角大于180°,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a、b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A.1:

lB.1:

C.

lD.

2

1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排放着物块A、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

2,且在它们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与物块A、B并不拴接)。

某一时刻同时释放物块A、B,弹簧为原长时物块A的动能为8J.则释放物块A、B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A.12JB.16JC.18JD.20J

18.图示为一半径为0.6rn的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在A点正上方的c点(图中未标出)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恰好在D点沿DO方向撞向圆柱体表面。

已知OD与OA的夹角θ=37°,忽略空气阻力,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则A、C两点间的距离为

A0.363mB.0.405mC.0.46mD.0.52m

19.2018年3月15日,华体集团泳联吐界杯日本站展开争夺。

巾围队首日告捷,包揽了男女双人10米台和男女双人3米板的4枚金牌。

我国某一跳水运动员在走扳时,从跳板的A端缓慢地走到B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压力不断增大B.摩擦力不断增大

C.作用力不断增大D.作用力不变

20.在水平公路上有甲、乙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它们的v一t图象分别如图线a、b所示。

在t=5s时,两车相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t-0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面

C.在5s--10s内,甲车在乙车的前面,且两车的距离征增大

D.在10s~15s内,两车问的距离逐渐变大

21.在x轴上的O、M两点分别同定着电荷量为q1、q2的正、负点电荷,在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段中C点的电势最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

B.A、N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

C.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在弹簧另一端的挂钩上依次增加钩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N/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取下弹簧(去掉挂钩,不影响弹簧的劲度系数).将其一端固定于光滑水平高台,如图乙所示,现用一小球将弹簧压缩一定程度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高台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地面上,用△x、x分别表示弹簧的压缩量和小球平抛过程的水平位移。

①释放小球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②重复

(2)中的操作,得到△x与x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由图结合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成正比。

23.(9分)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现在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

某兴趣小组想测定一只标有“3V”字样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400Ω).实验室提供丁如下的实验器材:

A.电流表(量程为0~20m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量程为0--10mA,内阻RA=30Ω)

C.定值电阻R1=270Ω

D.定值电阻R2=2970Ω

E.滑动变阻器R(0-500Ω)

F.电源(电动势E=6V,内阻较小)

G.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时采用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限流,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性,请选择合适的器材,电表I为.电表2为____.定值电阻为。

(均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请用表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

(LED灯的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的电学符号相同)

(3)实验过程中.电流表1的示数记为I1.电表表2的示数记为I2,LED灯的电阻表达式为Rx=,当电表l的示数为mA时,记下电表2的示数并代人上述表达式中,求得的结果即为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所填写的符弓与题中『义器名称的符号角标一致,如

的示数记为Il)

24.(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铺上一条宽度d=3.5m的特殊材料的薄膜,且薄膜边界与地面平滑相接。

某一时刻.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地面以大小vo=4m/s的初速度滑上薄膜,并最终停住某一薄膜上。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块与薄膜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求:

(1)物块通过第一条薄膜的时间;

(2)物块滑过薄膜的条数(不含停止在薄膜上的那条)。

25.(20分)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平行粗糙导轨MN、PQ的间距为L,水平轨道的左侧与两条竖直固定、半径为,一的四分之一光滑网弧轨道平滑相接,圆弧轨道的最低处与右侧水平直导轨相切于P、M两点,水平导轨的右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位电阻.在水平导轨左边宽度为d的MDCP矩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现一金属杆沿着水平导轨以初速度vo从磁场边界CD向左滑人磁场中,并恰好能到达与圆心等高的位置EF,之后刚好能返回到右边界CD。

已知金属杆的质量为m、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且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水平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金属杆通过圆弧轨道最低处PM位置时受到的弹力大小N;

(2)在整个过程中定值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3)金属杆前、后两次穿越磁场区域所用时间之差△t。

26、(15分)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

其研究小组以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干冰等为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主要反应的原理为2NH3(g)+CO2(g)

NH2COONH4(s)ΔH<0。

(1)仪器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3中盛装的固体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浓硫酸中产生气泡,则应该__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速率。

(3)另一种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装置(液体石蜡和CCl4均充当惰性介质)如图所示。

①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冰水,则氨基甲酸铵易分解生成尿素[CO(NH2)2]。

请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立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馏B.真空微热烘干C.高压加热烘干

(4)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种或两种杂质(不考虑氨基甲酸铵与水的反应)。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充,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

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若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步骤3:

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

取15.8g氨基甲酸铵样品,用足量氧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 g。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复合氧化钴的流程如下:

(1)用H2SO4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将滤渣洗涤2~3次,再将洗液与滤液合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

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4[Fe(CN)6]。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供选择的试剂:

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4)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使之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可用pK表示,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NH4)2C2O4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2O4

pKa1=1.25,pKa2=4.13

NH3·H2O

pKb=4.76

(6)已知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液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准确称取1.470 g CoC2O4,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14 g复合氧化钻,写出复合氧化钴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掺杂硒的纳米氧化亚铜常用作光敏材料、能源行业催化剂等。

(1)H2S与CO2在纳米Cu2O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反应:

H2S(g)+CO2(g)

COS(g)+H2O(g) △H<0。

①画出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提高H2S(g)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2)酸性溶液中Na2SO3将H2SeO3和H2SeO4还原为硒单质的反应如下:

H2SeO3(aq)+2SO2(g) + H2O(l)==Se(s)+2H2SeO4(aq) △H1

2H2SeO4(nq)+Se(s) + H2O(l)==3H2SeO3(aq) △H2

H2SeO4(aq)+ 3SO2(g) +2H2O(l)==Se(s) +3H2SO4(aq) △H3

则△H2=_____(用△H1和△H3表示)。

(3)掺杂硒的纳米Cu2O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H=a kJ/mol。

按n(H2)/n(CO)=1的投料比将H2与CO充入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______(填“>”或“<”)0;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②T1℃,若向该容器中充入2.0 mol H2和2.0 molCO发生上述反应,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M点),则0~5 min内,v(H2)=______mol·L-1·min-1。

N点对应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4)将CuCl水解再热分解可得到纳米Cu2O。

CuCl水解的反应为CuCl(s)+H2O(l)

CuOH(s)+Cl-(aq)+H+(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此温度下Kw、Ksp (CuOH)、Ksp(CuCl)的关系为K=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共设4个盐浓度水平:

0、50、100、150mmol·L-1,用每个盐浓度溶液处理18株植株)对紫穗槐的水分利用效率、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每个盐浓度处理18株植株的目的是。

某同学用H218O配制盐溶液进行该实验,在紫穂槐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请用箭头写出180在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中的转移途径:

(2)分析上图可知,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紫穂槐的净光合速率(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某同学认为NaCl胁迫主要影响了光反应所需要的水分,该想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若要进一步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还可检测植株的(任答一点)。

(3)分析上图可知,NaCl胁迫对紫穗槐叶片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

将紫穗槐的某一叶片在25℃条件下暗处理1h,该叶片质量(主要是葡萄糖)减少了1.5mg,之后立即光照1h,经称重,光照后比暗处理前质量增加了3mg,该叶片光照1h产生的总光合作用量为(仅考虑题干中因素)mg。

30.(9分)羽毛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能令人身心愉悦,还有强身健体等作用。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看到羽毛球飞过来后,运动员立即挥拍击球,完成该动作的结构基础是。

运动员“鱼跃”

救球,导致脚踝软组织受伤而肿大,肿大的原因可能是受伤部位的毛细血管破裂,内容物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填“升高”或“降低”)而吸水。

(2)运动后,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请补充完整神经一体液调节过程:

体温升高→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下丘脑一传出神经肌肉和肝脏产热减少;此时,吹冷风很容易感冒。

当人感冒

皮肤血管舒张

发烧时,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吋机体的产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在感

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产生这种感觉的部位是。

(3)坚持适量的羽毛球运动可预防、控制糖尿病。

经研究表明,运动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了。

某同学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该研究结果不正确。

你认为该同学的看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31.(10分)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1)某地区有一个湖泊几年前受污染严重,湖水臭气熏天,鱼虾销声匿迹,居民避而远之。

几年来,当地政府和居民齐心协力,大力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该湖泊呈现出了“春风烟柳”“鱼翔浅底”“水鸟翔集”“晴空—鹤排云上”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经治理后,该湖泊群落发生了演替,这说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和方向。

(2)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査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3)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诗句。

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2.(10分)某种观赏鱼的尾长由等位基因A、a中的基因A的数量决定,取两条中尾鱼进行杂交,所得F1中长尾鱼:

中尾鱼:

短尾鱼=1:

2: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认为,根据F1的性状分离比可知,等位基因A、a—定位于常染色体上,该说法(填“正

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假设等位基因A、a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F1中某中尾鱼的2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2号染色体异常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

某人只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确定了A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由此可知,该位的性別为,请写出该杂交实验方案及相应结论:

(写出一种即可)。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