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67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侵略与抗争复习.docx

侵略与抗争复习

侵略与抗争复习

专题构成

       中外历史,尤其是中外近现代史中,能够彰显“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侵略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这一真理的史实举不胜举。

从备战中考的目的出发,我们不可能、也完成没必要面面俱到。

所以,我们严格遵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各版本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到此专题的共同性、主干性的知识表述为依据,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在适当挖掘、拓展的基础上尝试多角度地阐释这一真理。

考点详解

       中国近现代史

       考点罗列: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综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

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走私鸦片在虎门海难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军奋起抗争,占据半壁江山,引起清廷恐慌的同时,西方列强也深为忧惧,美国人华尔等组织“洋枪队”,中外勾结武装镇压太平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取得多次胜利。

       英俄走狗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部边疆危机的情况下,左宗棠于1876年至1878年进军新疆,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舰伤弹尽之际,下令冲撞敌旗舰,携二百余名官兵壮烈牺牲。

       考点拓展:

②中国局部抗战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综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发展为全民族抗战。

民族性和全民性是这场战争的显著的特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典型表现。

       1931年9月18日,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开始。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重大的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对华北日伪军展开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歼敌2.5万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考点罗列:

③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综述:

反抗侵略为本质特点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代背景是志愿军战士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根源。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掩护战友冲锋;邱少云烈火烧身却严守潜伏纪律,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

       考点罗列:

④魏源的主要思想;洋务运动;张謇兴办实业;

       拓展考点:

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综述: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除了采用“以暴抗暴”的形式进行武装反抗外,还有许多不同阶层的杰出代表用各具特色的方式进行着抗争。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发时代先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后,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面对侵略与压迫,科学界、文艺界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代表。

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长国人志气;抗日战争中,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以特殊的方式支援祖国抗战;擅画马的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作品鼓舞全国人民抗战;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正因为具备如此的精神内涵,该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世界近现代史

       考点罗列:

①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拓展考点: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

       综述:

英法美三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共同的一点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到阻碍。

就英法而言,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反抗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压迫而进行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

就美国独立战争而言,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美国人民受到了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独立,华盛顿率领大陆军“以弱胜强”打败了英军殖民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西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1789年7月,饱受压迫的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在法国资产阶级领导下,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

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反抗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相比,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毫不疑问,拿破仑及其帝国的灭亡与各国各地人民的反抗密不可分。

       考点罗列:

②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克莱武——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综述:

世界近代史中,最能够说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真理的典型事例就是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形成之初,为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海外殖民地,造成亚、非、拉地区逐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罪恶的种族灭绝、黑奴贸易和殖民掠夺成为殖民国家掠夺殖民地财富的手段,也给非洲大陆和印度等殖民地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残暴统治,首先在北美洲爆发了北美独立解放运动,实现了美国的独立,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也蓬勃兴起,殖民地人民开始了奋起抗争。

       英国殖民头子克莱武是野蛮掠夺印度人民财富的殖民强盗的代表。

英国通过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扩张,掠夺无数财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发展了国内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国内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她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英军而壮烈牺牲。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为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压迫和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拓展考点:

 ③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宪章运动——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综述:

随着统治的确立,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为反抗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通过《人民宪章》提出普选权的政治要求,成为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巴黎公社战士“五月流血周”谱写了无产阶级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英雄赞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后经狄盖特谱曲,在全世界广泛传唱,成为无产阶级的战歌。

       拓展考点:

      ④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

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⑥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印度——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综述:

进入20世纪中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局势风云变幻。

为摆脱经济危机,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也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独立后亚非拉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过节政治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德国法西斯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实行法西斯专政,同时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西斯国家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政府和人民联合起来,为打败法西斯创造了条件。

       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4月,苏联红军发动攻克柏林战役,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1947年,英国被迫实行印巴分治,印、巴分别成立了共和国;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开始展开收回巴拿马运河权的斗争。

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内在联系

       一、殖民抗争的内在联系

       殖民抗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各地的殖民抗争相互影响并且相互促进。

例如:

美国独立战争对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殖民抗争具有阶段性,是与国际形势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

例如19世纪中期,亚非各国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浪潮,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和1851—1864年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都爆发在这一时期。

又例如在二战后,亚、非、拉等地区,都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族主权的斗争。

   

       殖民抗争的正义性决定了殖民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走向胜利。

   

       在殖民抗争中都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

如美国的华盛顿、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印度的章西女王和中国的林则徐、邓世昌等。

他们在抗击殖民侵略中起到了英雄模范的作用,是民族独立不朽的丰碑。

   

       殖民地国家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经济的落后也注定了这些地区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

       野蛮、无耻、凶残是殖民者共有的特性。

野蛮的“三角贸易”,殖民头目莱克武的无耻行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凶残。

都暴露出殖民者的凶残本性。

 

  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内在联系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使中国历史到近代以后得以延续、中华民族摆脱亡国灭种命运的最主要原因。

从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无数人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组成了中国近代血与火的抗争史,升华成整个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使中国摆脱了近代印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完全沦为殖民地的更为悲惨的命运。

       近代中国军民的抗争,使国家统一的历史格局和传统升华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旋律。

近代中国,尽管面临列强数次大规模的侵略,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人们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最大凝聚力,在各种侵略面前抗争不止。

这种抗争,使中国近代史成为一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中华民族维护统一的悠久历史传统,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旋律。

       近代中国民众的抗争,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遭受外侵略时,都会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

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抵抗却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免沦为殖民地和被瓜分的命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每一次抗争受挫后,中国各阶层都会努力探寻新的方法和道路,不断探索新的能够取得抗争胜利的方式,并在斗争中进一步增强近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此后更进步、更大规模的抗争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

       1.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反抗殖民压迫、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众多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典型事例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激励我们不畏强暴、坚决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愿望!

       2.民族反抗的斗争精神是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

通过殖民历史的学习,要对侵略者、掠夺者、压迫者、剥削者的残暴行为持批判、否定和憎恶的态度,而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痛苦与反抗则要持同情、支持和赞赏的态度。

因为殖民扩张与掠夺,残酷的资本剥削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违背了他们自己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神圣理念。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要树立旗帜鲜明的是非观念。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落后与贫困是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的结果。

       5.发展民族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