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368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docx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

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

一、音同音近字

(一)字音相同相近,字义毫不相干。

例如:

1、(巴特尔)随后回到中国旅行他在中国队和北京鸭的义务。

2、原来解开这个疑团的关键性政局----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就在台湾。

3、由于事先未在相关路口设志“告示牌”,许多车辆驶入此处受阻。

4、高考后分两次填自愿。

(二)字音相同相近,字义相近易混。

例如:

1、吃了山芋后闹肚子,这与炕山芋是用木炭还是焦碳作燃料没有关系。

2、位于广州东郊的广深高速、环城高速路交汇处。

3、这段时间的阴雨天气频繁……与江淮一带冷暖气团频繁交会有关。

4、初中二年级时,就因一次"负有正义感"的打架被学校开除了。

5、《财富》杂志最富盛名的排行榜包括两个。

(三)字音相同相近,字义不同甚至相反。

例如:

1、昨天是入市后首次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期间的第一个双休日。

2、姜女士突然发现,自己订购的某品牌鲜牛奶上面飘着一层灰。

3、我市选手黄珠妹不孚众望,跻身"十佳"。

4、在自己禁区防守时,切记犯规。

二、形近字

(一)字形相近,字音字义都不同。

例如:

1、灸热的情感,温馨的陪护。

2、在随后的官子收束中,常昊弃得滴水不漏,没给曹薰铉一丝翻盘的机会。

3、“黑哨”的肆元忌惮,“黑药”的屡禁不止,给阳光灿烂的冬奥赛场抹上了重重阴影。

4、这家总部设在洛杉矾的中式快餐连锁店已经遍布美国的34个州。

5、斑驳的砖墙,倒圯的祠堂。

(二)字形字音皆近,字义不同。

例如:

1、假日孩子不能"脱僵"。

2、吴明林铤身而出,带头向瘦贼追了过去。

3、提升面部轮廓,防止下垂松驰。

4、这种心态和做法都是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竞争背道而弛的。

(三)字形字音皆近,字义相近易混。

例如:

1、将《石头记》中240首诗词歌赋和21幅对联按章回顺序排列刻在了9块石块上。

2、在搏弈的对局中,"静"是相对而短暂的,"动"是绝对而永恒的。

3、今年33岁的她已当了10年市政协委员,有一串令人眩目的头衔。

4、一座座城市感受到了这种眩目耀眼的机会之光。

三、脱字、衍字

(一)脱字。

例如:

1、但由于修复时间比仓促,因此目前该住宅楼内各种配套措施尚不完善。

2、它生动地描述了巴西国家队主帅斯科拉里刚自用的做法。

3、苏曼殊早年的小说《断鸿雁记》。

4、教师教导的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良知。

5、现场那些人眼睁睁地看着关淑云掐死戴楠却相救、反而助阵的反常行为,再次暴露出"法轮功"邪教本质。

(二)衍字。

例如:

1、根据规定,各俱乐部凡名额未摘满的俱乐部,在未来的4周时间内,还有资格在剩余的上榜球员中进行挑选。

2、它的最高时速可超过每小时170公里。

3、根据往年情况,扬州进入真正入梅在6月20日前后。

4、找懂行的人一查,发现竟是一台被翻新的旧钢琴,里面的内部构件几乎都快"寿终正寝"了。

5、百花奖候选名单揭晓,许多"另类人物"的名字名列其中,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6、我试着写了些散文,居然纷纷变成铅字见诸于报刊。

上述三类不规范用字现象,据统计,前两类是大多数,约占十分之九。

第三类脱字、衍字中,衍字又多于脱字。

不规范用字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抓住重点,细心辨析

注重辨析,或因形溯源别其义,或明察秋毫辨其形,努力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如:

(一)小志先是一楞,然后便用心地听着。

(二)清朝雍正年间的粉彩蝠挑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成交。

(三)教语文的老师时常呤诵几句关于竹的诗句。

(四)龚建平被抓,的确令不少人大趺眼镜。

有些音义皆近的常用词出错频率较高,也应该是防范的重点之一。

常见的有"以至∕以致""截止∕截至""论证∕认证"等。

例如:

(五)消防车无法顺利通过,个别消火栓打不开,以至于造成此次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六)搜狐娱乐频道立即与《时装》杂志社联系,但截止发稿前一直没有联系上。

(七)昨天,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旅游局及部分高校的专家,对隋炀帝陵旅游区建设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认证。

(八)于1998年通过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论证。

二、熟悉法规,掌握标准

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等,对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应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切实掌握,不再出错。

例如:

(一)公元前后形成1,5000人的楼兰国。

(二)98′珠海国际航展。

(三)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资源,使之长期释放性使用,而不是追求一时哄动效应。

(四)宝应消费者高先生在某皮装专卖店购买皮茄克一件。

(五)才能在今后几站中收回另40万元成本,并略有赢余。

三、提高修养,勤查多问

遇有自己不太熟悉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专有名词等,要勤查多问,尽量减少差错。

例如:

(一)与此同时,扬州大明寺与日本唐昭提寺、东大寺相约共撞和平钟。

(二)继康熙朝顾廷林之后,钱大昕成为乾隆一朝最有影响的著名学者。

(三)北宋王禹傅(偁)、韩琦、欧阳修等很多大家作过赞美琼花的诗篇,而现在琼花仅仅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四)扬州炒饭是清朝著名书法家及美术家、扬州知府尹秉绶与其麦姓家厨共同研究的。

(五)这位家住安徽灵壁的马先生在江都某服装厂打工。

(六)这些人上午由安徽颖上县出发,准备开往杨庙做工。

(七)河南省伏阳市黄河河务局的程秀兰女士。

(八)男子叫景来根,镇江丹涂县人。

四、齐心协力,科学管理

报上错别字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例如:

(一)该乐团以演奏莫扎特的传世之作而响誉世界。

(二)许多夕日被市民斥为污水沟的河道,如今已面貌焕然。

(三)劝告那些生活不俭点的人,赶快回头是岸。

(四)还有朗平等知名教练。

(五)2001年中国曹禹戏剧奖。

 

★一般情况下,下列七种情况才能使用或保留繁体字或异体字:

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体;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已经注册的定型商标用字;经国务院语言文字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常见错别字

1.“决不”与“绝不”。

2.“安详”不能写作“安祥”。

“松弛”的“弛”不要写作“奔驰”的“驰”。

      

3.“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4.“简朴”与“俭朴”。

5.“必须”与“必需”。

   6.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

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

    7.“表率”不写作“表帅”。

“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8.“练习薄”不能写作“练习薄”。

“账薄”不要写作“帐薄”。

    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10.“化妆”与“化装”。

11.“分”与“份”。

“身份”,“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

“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

“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

   12.“功夫”与“工夫”。

    13.“好高鹜远”、‘趋之若鹜”中的“鹜”、“鹜”不是相同的字。

   14.“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

“变本加厉”的“厉”不要写作“利”。

    15.一家具”不能写成“家俱”或“稼俱”。

   16.“记”与“纪”。

“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

“纪行”不写作“记行”。

“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

“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

      17.“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

    18.“贸然行事”不能写作“冒然行事”。

“偶尔”不能写作“偶而”。

    19.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不能用“启示”。

   21.“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准肖”。

   22.“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

    23.“装潢”与“装璜”。

用于表示房屋、车辆内部装修等,一般用“装潢”。

   24.“作”和“做”。

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

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

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

“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

“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干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25.“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轻人”不要用“青”,“青年人”则要用“青”,而不要用“轻”。

   26.“督察”与“督查”。

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上,有“督察”,没有“督查”,关于“督”字的词条只有五个,即:

督察、督促、督抚、督军、督学,新版的词典里新增了两个词语,即:

督办、督导。

“督察”是监督察看的意思,有时也指监督察看的人。

的确,现在常常看到媒体上出现“督查”的写法。

但是从语文规范化来说,还是写“督察”为好。

    27.“接合”与“结合”。

“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

“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

    28.“连”和“联”。

“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

“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蝉联”、“联网”、“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

    29.“权力”与“权利”。

“权力”是指地位和职责带来的控制力量;“权利”有与“义务”相对的意义,如“著作权”、“选举权”。

    30.“生”与“身”。

“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

“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

“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5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31.“订”和“定”。

“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

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

“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

“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

32.“海龙囤”和“海龙屯”。

囤,历史上海龙囤有龙岩新城、龙岩囤、海龙囤等不同称谓。

如“今设用守囤名役”、“住囤医生”、“告假下囤”、“但恐亲临本囤”等文字记载。

《平播全书》中“海龙囤”与“龙岩囤”并用,但以前者最为常见,可见“龙岩囤”即“海龙囤”。

其流行时间也已超过四百年。

屯,有专家依据《辞海》中的现代词意解释,认为“屯”有驻扎,戍守;屯兵,屯军之意。

“囤”则是器具,囤积,囤货之意,故“海龙囤”应改为“海龙屯”。

 事实上,囤有dun与tun两读音,读dun时有囤粮意,读tun时可与屯通。

《玉篇·口部》:

“囤,小廪也。

”即取前意。

《释名·释宫室》:

“囤,屯也,屯聚也。

”取后意。

(《释名》,东汉末年刘熙所作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训解词义的书)

 

公文等常见不规范情形及相关规范要求

一、关于公文发文字号

  由发文单位代字、发文年份和顺序号组成。

发文年份、顺序号用阿位伯数字,年份用六角括号“〔〕”括入;顺序号不留虚位(即1不编为01),不加“第”字。

错:

黔府发(2009)5号

错.黔府发[2009]5号

对:

黔府发〔2009〕5号

注:

六角括号〔〕,可采取“插入”-“特殊符号”-“标点符号”或“插入”-“符号”-“CJK符号和标点”。

二、关于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使用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1.1.1”的论文结构层次也可。

三、关于序数后面的标点符号

   

(一)“第一”“第二”后面,“首先”“其次”后面用逗号,如“第一,”“首先,”。

   

(二)“一”“二”“三”后面用顿号,如:

“一、”“二、”“三、”

   (三)“1”“2”“3”和“A”“B”“c”后面用齐线墨点“.”,如:

“1.”“2.”“3.”“A.”“B.”“C.”。

   (四)序号如果加了括号,如:

(一)

(二)(三)

(1)

(2)(3)(4),后面不加逗号、顿号或齐线墨点。

注:

齐线墨点“.”,在英文状态下输入“句号”键即可。

四、关于尖括号<>与单书名号〈〉

   错: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对:

《贵州省实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注:

单书名号〈〉,采用“插入”-“符号”的方法。

五、关于日期

   印发时间都用阿拉伯数字,均以付印日期为准,年份不能简写。

上行文的,印发日期后接着排印“印”字,下行文、平行文的,排印“印发”2字。

六、关于汉语拼音注音

   

(一)分写还是连写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要求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错:

huichuanqurenminfayuan (汇川区人民法院)

    错:

huichuanqurenminfayuan (汇川区人民法院)

    对:

huichuanqurenminfayuan   (汇川区人民法院)

  

(二)地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不得使用英文及其他外文译写。

错:

ShanghaiRoad   对:

ShanghaiLu(上海路)

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错:

guizhousheng(贵州省)错:

guizhousheng(贵州省) 

对:

GuizhouSheng(贵州省)

错:

zunyishi(遵义市)  错:

zunyishi(遵义市)

对:

ZunyiShi(遵义市)

专名和通名的附加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

如:

ZhongshanLu(中山路)  ZhongshanDonglu(中山东路)

七、关于信封

信封上“收”字不应使用括号。

错:

xxxxxx(收) 对:

xxxxxx收。

八、关于数字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一)该用阿拉伯数字时用了小写汉字。

公文中的发文编号,版头左上角的份数序号,印发记录处的印发日期与印发份数等,按规定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用了小写汉字即属表述不当。

   

(二)该用小写汉字的却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用小写汉字,假若把“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把手”、“五六天”,写作“2万5千里长征”、“25000里长征”、“1把手”、“56天”即属表述有误。

     九、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括号里的语句只注释句子的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那一部分词语之后。

  例:

①这句话是说,这次分别要等到一年以后(指下次放暑假)才能放假。

②崇高首先指那些数量、体积和力量无比众多、巨大和有威力的自然现象(如太空、森林、海洋、群山等)和人类创造的许多伟大的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古塔、长江大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

   

(二)使用了句内点号,如果正文在这里还要用点号,点号要放在句内括号之后。

例:

③这首楚辞体诗,写于一九零一年二月十八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除夕)。

 ④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

整年给人家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理祭器的。

 (三)句内括号当中的语句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各种标点,但在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果末尾是句号或叹号,要保留,因为去掉了就看不出它所表达的语气。

例:

⑤非常饱歉,信回迟了(太迟了!

),请不要骂我。

 (四)括号里的语句是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

 例:

⑥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鼓掌)

(五)句外括号中语句的末尾可以有句末点号,也可以没有。

例:

⑦果戈理作《巡按使》,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

“你们笑自己!

”(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

(六)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或“——”。

 例:

2005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

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

(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七)相邻的两个数字间顿号的使用

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示例:

2、3个5、6天27、8岁6、7点钟(不规范)

两三个五六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规 范)

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顿号。

示例:

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规范)

(八)行首和行末标点符号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所有的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分号、顿号等,都不能放在行首;间隔号也不能放在行首。

有前后(或上下)两半组成的标号有引号、括号和书名号这三种。

标号的前半边(在竖排中是上半边)不能放在行末,但可放在行首;后半边(在竖排中是下半边)不能放在行首,但可放在行末。

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字位,写在两格的正中,可以放在行末,也可以放在行首,但不能一半放在行末,一半放在行首。

表格内文字的末尾不用点号。

表格内的文字通常比较简约,有时是完全句,有时是不完全句,甚至只是一个词、一个字,为了格式的统一,习惯上在文末不用点号。

 

 

广告语窜改成语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不得使用错别字,不得利用谐音字改变词语的原义。

但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追求广告效应,时常在广告用语中窜改成语。

1.杀蚊剂:

将“默默无闻”窜改为“默默无蚊”;

2.牙膏:

将“哑口无言”窜改为“牙口无炎”;

3.某名牌服装:

将“百依百顺”窜改为“百衣百顺”;

4.时装:

将“依依不舍”窜改为“衣衣不舍”;

5.碟片:

将“喋喋不休”窜改为“碟碟不休”;

6.浴室:

将“随心所欲”窜改为“随心所浴”;

7.某服装:

将“一鸣惊人”窜改为“衣名惊人”;

8.网吧:

将“一往情深”窜改为“一网情深”;

9.饭店:

将“十全十美”窜改为“食全食美”;

10.饮料:

将“引以为荣”窜改为“饮以为荣”;

11.摩托车:

将“其乐无穷”窜改为“骑乐无穷”;

12.箭牌口香糖:

将“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窜改为“一箭如故”“一箭钟情”;

13.酒类:

将“天长地久”窜改为“天尝地酒”;

14.洗衣机:

将“贤妻良母”窜改为“闲妻良母”;

15.涂料:

将“好色之徒”窜改为“好色之涂”;

16.治咳嗽的药:

将“刻不容缓”窜改为“咳不容缓”;

17.胃药:

将“无微不至”窜改为“无胃不至”;

18.眼病治疗仪:

将“一鸣惊人”窜改为“一明惊人”;

19.席子:

将“凉风习习”窜改为“凉风席席”;

20.某空调:

将“智者见智”窜改为“智者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