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90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9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docx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

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课时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1.世界上的物质极其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某些性质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性。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

3.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

 

  

等等

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请将下列各类物质按其之间的反应关系连线:

[例题解析]

例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锌粒、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硫酸,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它们组成或性质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2)写出它们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首先应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同,明确分类的依据,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组成上看,镁条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另四种物质都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从状态上看,硫酸为液体,另四种物质为固体。

从性质上看,硫酸镁和硫酸都是易溶物,另三种物质为难溶物,等等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规律,可先明确上述物质所属物质类型,再根据此类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

锌属于活泼金属,可与酸(或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据此可写出反应式:

Zn+H2SO4==ZnSO4+H2↑ ,依此类推,有:

2Zn+O2==2ZnO ,

Zn(OH)2+H2SO4==ZnSO4+2H2O, ZnO+ H2SO4==ZnSO4+H2O                     

Zn(OH)2△= ZnO+H2O,ZnO+H2△=  Zn+H2O      

〔基础训练〕

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H3    B.CH4     C.NaHCO3    D.HClO3

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   )

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4.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与水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NaOH+HCl==NaCl+H2OD.H2CO3==H2O+CO2

加热点燃

C.H2+ CuO==Cu+H2OB.2CO+O2==2CO2

6.现有下列物质:

①碳酸钠②氧化钠③二氧化硅④铁⑤氧气⑥氢氧化钙⑦硫酸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物的是        ,属于难溶物的是      属于微溶物的是     。

 

  (3)按常温状态分类,属于固态的是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气态的是    。

7.在一氧化碳、碳单质、氢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不同于其它三种物质的特点(任写两种,并说明依据)

8.试以氢氧化钠为例,说明碱具有哪些通性,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9.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10.有钠、氢、氧、硫四种元素,试关于它们填写下列空白:

(1)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酸         ,

 碱           ,盐           。

 

(2)写出上述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与酸                             ;

  酸与氧化物                            ;             

  碱与氧化物                            ;

  酸与碱                              ;

  单质与单质                            。

  (3)又知潜水艇中需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利用过氧化钠(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力拓展〕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

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3.下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标签上钙含量中,钙是指;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配料表:

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

500g

氯化钠:

≥88%

钙;(0.5~1.3)%

碘:

(20~50)mg/kg

(3)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

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克二氧化碳。

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A是废铁屑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B、C、F都是单质,D、F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稀硫酸

高温

过量石灰水

试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

5.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亚硫酸钠(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一种新方法。

第一步是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第二步是加热溶液,使之重新生成亚硫酸钠,同时得到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的副产品。

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

                          ;

 第二步:

                          。

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牙膏里面都含有一定量的摩擦剂,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你的推测,摩擦剂应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条?

1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坚硬④柔软⑤颗粒较大⑥颗粒较小

你认为摩擦剂另外还应具备哪些性质和特点?

(2)据调查,两面针儿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和中华透明牙膏中所使用的摩擦剂依次是氢氧化铝、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它们所属的物质类别依次是、、。

(3)作牙膏摩擦剂的粉末状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张华同学为工厂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生产方案,其流程图为:

①高温②加水③加碳酸钠溶液

请你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

(4)请你也用石灰石为原料,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生产方案(其它试剂任选),画出生产的流程图:

你设计的方案与张华的方案比较,优点是,缺点是。

(5)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为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进行分析。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反应后 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1)请认真分析数据,判断哪位同学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并说明根据。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课时2.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

1.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它以物质所含基本粒子的多少来衡量物质的多少。

通过它可以把物质的  质量与其所含的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2.国际上规定,质量为    kg12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为1摩尔,这个数称

为           常数,常用   表示,其近似值为          。

3.    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表示,单位为     ,数值上等于       。

4.现有一定量某种物质,若其分子数为N,物质的量为n,则N与n的关系是(用代数式表示)           。

若其质量为m,物质的量为n,摩尔质量为M,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用代数式表示)          。

5.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代表分子或原子数,也可以代表物质的物质的量,若如此,则2H2+O2

2H2O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解析〕

例1.现有硫酸铝和硫酸锌两种盐,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1)0.5摩尔硫酸铝中所含铝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2)1摩尔硫酸铝的质量和硫酸铝的摩尔质量各是多少?

(3)在一定量硫酸铝和硫酸锌组成的混合物中,SO42-的物质的量共2mol,若铝离子和锌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则此混合物中硫酸锌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

(1)物质的化学式可直观地显示出所含各离子的个数关系,可首先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Al2(SO4)3,这样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摩尔Al2(SO4)3中含2摩尔Al3+,进而求出0.5摩尔硫酸铝中Al3+的物质的量和其个数:

N(Al3+)=0.5mol×2×6.02×1023mol-1=6.02×1023.

(2)1摩尔硫酸铝的质量和硫酸铝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硫酸铝的式量342,但单位不同,前者是质量单位为g,后者是物质的量单位为g/mol.

(3)由Al2(SO4)3和ZnSO4的化学式可知,当Al3+和Zn2+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表明Al2(SO4)3和Zn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3,Al2(SO4)3中的SO42-和ZnSO4中的SO42-之比为1∶1,即混合物总共2摩尔SO42-中有1摩尔来自ZnSO4,故ZnSO4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质量为160克。

  例2. 将5.6g铁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求所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和所生成铜的质量。

解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化学反应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可首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与初中不同的是,若求某物质的质量,其基准值可设为质量;若求某物质的物质的量,其基准值可设为物质的量,从而直接列比例计算。

同时要注意,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单位要左右呼应,同一种物质的单位要上下相同。

Fe+CuSO4==FeSO4+Cu

56g1mol  64g

5.6gn(FeSO4)m(Cu)

56g/5.6g=1mol/n(FeSO4)

n(FeSO4)=5.6g×1mol/56g=0.1mol

56g/5.6g=64g/m(Cu)

m(Cu)=5.6g×64g/56g=6.4g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数的一种很大的单位

2.下列有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摩尔氧原子B.1摩尔氧分子C.1摩尔氧气D.1摩尔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

C.9.8gH2SO4含有N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g

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53克的碳酸钠,其物质的量为0.5摩尔

B.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比较,氢气所含的分子数较少

C.与1.8克水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98克

D.对于水而言,36克等于2摩尔

5.在0.25摩尔硫酸钠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

 A.1B.0.25C.6.02×1023D.5×1023

6.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CH4B.O2C.NH3D.CO2

7.对于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8.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分子数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摩尔质量(g/mol)

氮气

 

14

 

 

H2SO4

3.01×1022

 

 

 

H2O

 

 

0.5

 

9.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

为 ,其分子量之比为      ,其质量之比为       。

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

 

〔能力拓展〕

1.0.1摩尔某固体单质与氯气完全化合后质量增加了7.1克,则此固体单质可能是(  )

 A.钠       B.镁      C.铝       D.铁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克镁单质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8克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A

C.8克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A     D.3.2克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3.若1克水中含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用含m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

 A.m/9  B.9m  C.2mD.18m

4.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四种离子,若Na+为0.2mol,Mg2+为0.4mol,Cl-为0.4mol,则SO42-物质的量为()

A.0.1molB.0.3molC.0.5molD.0.15mol

5.一定量某营养液中溶质的配方分别如下:

 配方一:

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

 配方二:

0.1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n(K+)相同         B.只有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

6.15.6gNa2X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7.将4gNaOH溶于g水中,可使溶液中H2O与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

1,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已知16克A和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摩尔C和31.67克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9.在化学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Y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克,Y与M的质量之比为,解答此题时使用到的化学定律是。

课时3.物质的聚集状态

[学习目标]

1.知道固态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的一些常见特性。

2.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3.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知识梳理〕

1.许许多多的分子等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宏观物质的时候,聚集状态主要有、、三种。

影响物质聚集状态的外界因素有和。

2.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其微观结构、微粒运动方式和物质的宏观性质是不同的,试填写下表:

 

微粒间空隙

微粒运动方式

有无固定形状

受压时表现

固体

 

 

 

 

液体

 

 

 

 

气体

 

 

 

 

3.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从微粒角度来看,物质的体积主要由、

和三者决定。

4.对于一定量的固体或液体而言,它们的组成微粒之间距离很,故它们的体积主要决定于;而不同物质是不同的,所以1摩尔不同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

对于气态物质而言,其构成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微粒本身很多,故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而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都相同,所以,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相同。

5.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

6.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压强为。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温度或压强时,气体摩尔体积会增大。

〔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水分子,其本身都是固体。

B.逐渐加热升温,碳酸氢铵也可体现出三态变化

C.面包是固体,但在受压时体积缩小,故可以说固体易被压缩

D.在水蒸气、液态水和冰中,水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解析:

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是大量分子聚集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故单个分子不能说聚集状态,A错。

碳酸氢铵受热时,在熔化之前就已分解,故无法体现本身的三态变化,B错。

面包不是单一的固体,它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是其中的气体被压缩排出所致,而不是固体本身被压缩,C错。

在水的三种状态中,其分子都在不停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速率不同,故D对。

例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1摩尔的是()

A.通常状况下22.4L氯气B.18毫升水

C.NA个H2分子D.标准状况下22.4LH2O

解析: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NA个微粒为1mol,

(2)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约为1mol,(3)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A中不是标准状况,错。

B中18毫升水不一定是18克水,故不一定是1mol。

D中水不是气体,故不成立。

只有C正确。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被冷却到00C以下时变成冰,是因为水分子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B.所有物质在温度变化时都能表现出三态变化

C.不降低温度,只增大压强,也可能使物质从气体变成液体

D.物体能够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微粒能够热胀冷缩

2.下列变化中,能使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是()

A.升温B.降温C.加压D.减压

3.现有下列各项关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属性的描述:

①构成微粒间有较小空隙,②构成微粒可以自由移动,③没有固定形状,④不易被压缩。

某物质具备下列哪种组合的属性能够判断该物质为液体()

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

4.现有下列四种因素:

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A.只②③④B.只②④C.只①③④D.①②③④全部

5.下列因素中,决定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对气体物质的体积无明显影响的是()

A.温度和压强B.所含微粒数目C.微粒本身大小D.微粒之间的距离

6.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A.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B.1mol某种物质的体积称为该物质的摩尔体积

C.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各不相同

D.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

7.固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如,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另一类是,如,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

8.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属于晶体的,没有固定熔点和规则几何外型的是

A.铝B.氯化钾C.氢氧化钠D.干冰E.塑料F.玻璃G.铁矿石H.硫酸J.石蜡。

9.试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气态物质容易被压缩,而固态和液态物质不易被压缩?

10.试简述1摩尔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为何各不相同?

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不同气体的体积为何都大约相同?

〔能力拓展〕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

B.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都大致相同

C.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D.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L/mol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单质溴的体积约为22.4L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常温常压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

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的质量为32克

3.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

A.原子数B.体积C.质子数D.质量

4.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

A.2克氢气B.20克二氧化硫C.23克钠D.160克溴

5.在标准状况下,将1克氦气,11克二氧化碳和4克氧气混合,所得混合气的体积约为()

A.28LB.11.2LC.16.8LD.14.0L

6.篮球队正在室温为250C的室内体育馆进行比赛。

室外温度为-40C。

如果将篮球放在室外运动场上,该篮球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7.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千克二氧化碳气体,呼出49千克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L二氧化碳,呼出L的氧气。

 

课时4 物质的聚集状态

[学习目标]

1.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有关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知识梳理]

1.试在图中箭头上标明完成有关换算所需采用的方法

气体分子数

         气体物质的量标况下气体体积

气体质量    

2.气体特性可推知: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这个规律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知: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量越大,则气体的密度    ,即气体的密度与其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