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404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肉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按当地目前每只平均销售价格84元,年销售收入84万元;

平均每只鸡育肥成本64.6元,年经营成本64.6万元,年利润19.4万元,收回建设成本年限为3.3年。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及说明

单位

当地平均

参考价格(元)

数量

金额(万元)

1

扩建项目总投资

64

2

销售优质肉鸡产值

84

10000

3

购进仔鸡成本

4

育肥饲料、水、电成本

48

5

防疫及管理成本

6

饲养人工成本

9.6

7

肉鸡销售业务联系成本(按销售产值的1%计算)

8

单位及总成本合计

64.6

9

年利润

19.4

10

扩建成本收回年限

3.3

第五节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畜牧业具有示带动作用。

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克什克腾旗有着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庞大的牲畜养殖阵地,克什克腾旗畜产品市场已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由于市场产品以无污染和高质量而拥有了较高的信誉,对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

目前市场、产品已与某各地区有长期销售合同。

整个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牲畜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牲畜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

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和对项目建设容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克什克腾旗发展现代牧业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项目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2)该项目技术方案合理,实施条件有保障,项目设计方案可行;

(3)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

(4)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实施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

1、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需要。

据中国肉类协会的数字,中国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2000万,其消费的肉类比农村人多2~3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肉类的需要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幅连年增大,用于生活必须品的支出比重已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生活习惯将从维持温饱到注重营养上转变,特别在农村,餐桌上肉食比重会出现明显增大现象,为发展肉食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这两年肉类价格持续高位徘徊,给消费者生活带来巨大的考验。

在所有的肉类当中鸡肉的价格相对还比较稳定,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且鸡肉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功能。

在肉制品中鸡肉与牛肉、猪肉相比,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并且鸡肉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故其有十分广泛功效,将美食与保健有机结合起来,深受人们喜爱,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是适应市场形式变化的需要。

鸡肉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一高三低”营养特点,使其成为健康的肉类食品。

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脂肪、高胆固醇含量的红肉消费加以节制,换之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白肉(主要是鸡肉),鸡肉成为最受欢迎的肉类食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安全、健康消费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鸡肉消费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国饲料价格较2007年上半年上涨了30%,加上燃料、人工成本的增加,国肉类生产成本增加了35%,使鸡肉价格的比较优势就显露出来,这也是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之所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仍然较低。

例如,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kg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7%,美国人均年消费量达50kg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0%。

我国肉鸡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人均年消费量仅有8kg,鸡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9%左右。

因而鸡肉消费仍有上涨空间。

3、是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两稳定、两加快和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

而在当地,近年来人只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牛、羊养殖市场已经趋近饱和。

而肉鸡的生产却未能得到重视,目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肉鸡,大多是小型饲养企业或农户零散饲养出售的,成本相对较高,效益低,且风险较大。

因此,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禽蛋生产。

为了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促进畜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肉鸡产品特点

鸡肉是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属家禽类。

鸡全身是宝,除去毛与爪甲,几乎无一不能烹饪料理或入药,鸡的食用性几近百分之百,即使不能食用的鸡毛,也可制造清洁工具鸡毛撢子。

从古到今,鸡与人类生活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烹饪加工鸡肉、鸡胸、鸡腿、鸡爪、鸡翅、鸡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被人们称为营养之最。

鸡肉的营养价值十分高,鸡肉每百克含有水分74%、蛋白质22%、钙13毫克、磷190毫克、铁1.5毫克等,鸡肉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尤其小鸡鸡肉特别多,另还含有维生素C、E等。

鸡肉不但含脂肪量低,且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为小儿、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中病后虚弱者理想的蛋白质食品。

总体上说,鸡肉优于牛猪羊肉品。

鸡具有传统医疗价值。

鸡肉的性味甘温,主治功用十分广泛,不但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活血调经,对虚劳、消瘦、水肿、病后虚弱、久病体虚、健康调理、产妇补养...等,效益都很显著。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猪、牛、鹅肉高1/3或1倍以上,而脂肪含量只有1.2%,吃鸡肉能够增强体质,又不会使人过度肥胖。

现代营养学上一直有“红肉”和“白肉”之分,前者指的是猪、牛、羊等肉类;

后者指的是禽类和海鲜等,其营养价值要高于红肉。

鸡肉就是白肉中的代表,其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含有的牛磺酸上。

牛磺酸可以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起到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

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

鸡是良好的保健品。

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鸡肉中赖氨酸的含量比猪肉高13%。

鸡肉蛋白质含量高且热量高,纤维细且香味浓郁。

鸡汤可振奋人的精神,消除疲劳感,治疗抑郁症;

加速鼻咽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支气管的分泌液,有利于清除侵入呼吸道的病毒,缓解感冒症状。

2、鸡肉市场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安全、健康消费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鸡肉消费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通过对肉鸡、猪和牛的饲料转换率的比较,肉鸡的生产成本最低。

特别在我国,由于综合生产成本低,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低将近30%,这不仅使我国鸡肉在出口贸易中处于价格优势,而且在国消费市场也极具竞争力,鸡肉相比牛羊肉要便宜许多,即使是与国消费占主流的猪肉相比也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另外,随着玉米、豆粕价格的上涨和燃料、人工成本的增加,国肉类生产成本增加了30%以上,使鸡肉价格的比较优势就显露出来,使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鸡肉的消费水平断增加,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仍然较低。

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kg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7%,美国人均年消费量达50kg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消费的观念增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鸡肉,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每年人均消费量提高1公斤,将多饲养5.2亿只肉鸡以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国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综合分析,肉食鸡市场仍具有较大潜力,整个产业将维持目前较好的利润水平,项目建设具有市场保障。

二、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项目以“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组织、农户自主建设,建设可年出栏10000只的肉鸡养殖场。

该项目的产品定位为优质杂交肉羊,形成肉羊育肥小区,实现舍饲、快速肉鸡的生产经营格局。

产品全部以活鸡出售给本地市场。

三、市场风险分析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鸡市场价格的波动随时影响着养殖户养殖肉羊的积极性。

2、相关配套技术的培训工作不能与项目建设及后期推广同步进行。

3、重大疫病爆发的不可预见性。

防和降低风险对策:

1、与当地养殖专业合作社密切关系,利用“协会+基地+农户”的市场优势,拓宽肉鸡的销售渠道,从而降低该项目的建设风险。

2、加大科技及培训投入,以技术赢得市场。

3、依托动物疫病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

一、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克什克腾旗某某新井村下新井组,距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56公里,距合某政府4公里,距省际通道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该组所处位置地势开阔平坦,周边3公里无村庄,周围无对畜牧生产有害的污染源,具有良好的防疫条件。

二、自然资源

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时间长,年均气温7.1℃,最高36℃,年均日照2800小时,年均降雨340mm,蒸发量2505mm。

静水位5—10m,成井深40—200米,单井日涌水量40—60吨,土壤类型为棕钙土、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土质肥沃,养份含量高,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较大。

三、社会经济状况

某某位于克什克腾旗东部,与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相邻,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12个村,2.35万人,耕地面积13.6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6640亩,有林面积26.94万亩,2011年牲畜存栏数9.2万头(只)。

该镇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属以农为主导,以农养牧、农牧结合的经济类型区。

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76.00元。

辖区省际通道、国道306线东西贯穿通过,路、电、邮等基础设施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健全。

新井村现有476户,人口1671人,耕地面积9920亩,2011年牲畜存栏数8146头(只),是一个以农为主,以农养牧、农牧并举的行政村。

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88元。

路、电、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完善,并已接入数字程控和宽带互闻网,各项服务体系健全。

下新井村民组距村委会所在地5公里,全组共有2户,人口6人。

该村民组原为新井村村建林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由于以林地为主,村民主要负责成林地管护和补植。

某肉鸡养殖场现有鸡舍2栋,面积48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1栋,面积240平方米,加工设备1套,办公及生活用房2处,面积144平方米。

2011年出售肉鸡11420只,获利21万多元。

养鸡场现存栏育肥肉鸡2800只。

四、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政策环境

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二五”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新井村的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资源优势

克什克腾旗自然环境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条件得天独厚。

项目区及周边无大型化工厂、工矿企业,水质好,污染少,具备发展优质、绿色食品的基本因素。

同时,新井村是当的产粮大村,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葵和杂粮杂豆,可以为肉鸡养殖提供足够的饲料,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容及规模

克旗某某某肉鸡养殖场拟建在新井村的下新井组。

具体容及规模如下:

1、土建工程

肉鸡养殖场建筑物明细表

建筑

建筑面积

备注

鸡舍

480

砖混

锅炉房

36

储粪场

90

砼,防渗处理

合计

2、设备购置

(1)圈栏2组。

(2)饲料加工设备1套。

(3)采暖锅炉1台。

二、生产方案

1、饲养方式

项目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肉鸡。

全进全出制饲养制度是保证鸡群健康、根除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也是肉鸡生产中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进全出”就是同一围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的鸡,采用统一的料号、统一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并且在同一时期全部出场,出场后对整体环境实行彻底打扫、清洗、消毒。

由于在鸡场不存在不同日龄的鸡群的交叉感染机会,切断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从而保证下批鸡的安全生产,是现代肉鸡生产工艺中的成功之举。

2、饲养技术工艺

1)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

温度太高,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过多,生长缓慢;

温度过低雏鸡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增加饲料消耗量。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饲料报酬,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育雏温度是以鸡群感到舒适为最佳标准,舒适的表现是鸡群很安静无不快的叫声。

肉仔鸡的生长周期短,鸡舍温度稍有不适,对其增重就有较大影响,前期要注意保持在32℃—35℃。

温度低,病原微生物趁鸡抵抗力弱时侵入机体而使雏鸡发病。

以后按要求降温,5周龄后要使温度维持在21℃左右。

2)湿度控制

前期(1~2周)应保持相对高的湿度,因为刚入舍的小鸡在运输过程中已失掉一部分水分,入舍后舍湿度低,鸡苗易脱水,增加死亡、残次率。

网上平养的雏鸡早期鸡舍湿度过低,容易引起脚垫开裂,腿病增多。

中后期(3周~出栏)应保持相对低的湿度,因为湿度过高,微生物容易孳生,鸡粪产生氨气增多,不利于饲料的保存和呼吸道、大肠杆菌等疾病的控制。

高温高湿时,由于鸡体散热主要是通过加快呼吸来排除,但这时呼出的热量扩散很慢,并且鸡呼出的湿气也不容易被潮解的空气吸收,所以高温高湿影响肉仔鸡的生长。

3)通风换气的控制

1~3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氨气浓度小于10ppm,无烟雾、粉尘;

4周龄~出栏,以通风换气为主,保持适宜温度,氨气浓度小于10ppm;

大鸡每小时换气量为:

夏天50立方米/只,冬天20立方米/只。

4、光照控制

肉鸡需要光照主要为了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

1~14日龄:

全天光照或23小时光照,夜间关闭灯光1小时。

15~28日龄:

自然光照,夜间补光1小时。

29~35日龄:

早晚向两端各延长2小时光照,夜间补光1小时。

5、饮水

新鲜和清洁的饮水对鸡的正常生长非常必要。

通常鸡每吃1公斤饲料需饮水2公斤左右,气温越高,饮水量越多。

进雏鸡后第一次饮水中需加多维或速补。

有条件时,第一周饮水用20℃左右的温开水,8日龄起改用自来水或深井水。

鸡舍的饮水器要摆放均匀,放平放稳,经常调节饮水器高度,使水槽上沿与鸡背相平。

饮水器不能断水,注意饮水卫生。

饮水器每天清洗、消毒2次(免疫前中后三天不消毒)。

贮水缸、桶等存水时间不能超过3天,每次饮水投药后及时清洗干净再使用。

6、采食

3-5日龄苗鸡使用料桶进食。

料桶高度随日龄调整。

更换饲料时两种料要充分拌匀,逐步换料,以减少因换料带来的应激,同时可在水中添加多维。

第四章总图布置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图

大门

第五章生态环境保护及利用

第一节环境影响

该肉鸡养殖场饲养方式采用全舍饲饲养,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大。

在所有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烟尘和噪音。

第二节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期,施工活动主要包括生产设施、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

施工活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对厂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大气和噪声的污染比较显著。

1、环境空气保护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主要影响表现为施工扬尘。

保护措施采取采取物料加盖蓬布、施工场地和道路要定时洒水、清扫和冲洗,对运输车辆限速行驶等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工程规模不大、工期较短,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产生的这些污染物也将消失。

2、水环境影响保护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生活区的生活废水和机械清洗水。

机械清洗水主要为石油类污染;

施工期使用旱厕所,少量施工期生活废水用于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治理

施工时比较典型的噪声源有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等设备。

施工机械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夜间施工。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控制在厂址近距离围,对外环境影响很小。

4、固废物治理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者均由施工单位按相关部门的指定地点倾倒和外运。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充分利用建筑物料,少排放建筑垃圾。

随着工程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将会逐渐消失。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控制

废气包括工艺废气及锅炉烟气两部分,各废气排放情况如下:

(1)工艺废气控制

工艺废气主要为养鸡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均为无组织排放,主要的臭味物质为氨气和硫化氢。

臭气排放点集中在鸡舍、堆粪场,产生源主要为鸡粪。

防治措施:

从管理、工艺、饲料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减少臭气的排放。

①加强管理,确保鸡粪能够及时清运,鸡舍粪渣一天清理两次,冬季在堆粪场堆存时间不大于三天,夏季当天清理,当天清运,避免在厂区长期堆存,同时保证堆粪场清理干净。

②保持舍干燥因氨和硫化氢易溶于水,舍湿度高时,易被吸附在墙壁、天棚、地面等处,并随水分渗入建筑材料中;

舍温度上升时挥发逸散出来,污染空气。

③加强环境绿化加强环境绿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同时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氨和阻隔微粒,减少空气中氨含量和微粒。

设计建筑鸡场时要全面考虑,加强绿化建设。

④提高饲料利用率。

鸡未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鸡场恶臭味的主要来源。

鸡粪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未被吸收利用的矿物质,这些物质的排出,既浪费,又造成污染。

因此,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磷利用率,降低粪便中氮、磷含量,是减少恶臭和有害气体的最佳途径。

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利用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添加蛋白酶、添加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SP)酶,合理加工饲粮等方式减少粪便排放量和臭气产生量。

⑤堆粪场和鸡舍距居住区超过500米,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HJ/T81-2001)中选址要求中规定的厂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的要求,臭气不会使该村居民产生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饲养工艺及干清粪工艺,粪便在得到及时处理时,厂界臭气浓度均能够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值,正常生产情况下,臭气的影响对象将主要是鸡场本身空气质量,对厂界外空气质量影响很小。

(2)锅炉烟气控制

彩高效节能环保锅炉,确保烟尘及SO2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

2.水环境影响控制

由于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因人员较少,厂既可处理,无废水外排,不需设污水排放口,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堆粪场采取硬化防渗措施后,防止了因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本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固体废物治理

养殖场废渣包括鸡粪、锅炉炉渣及少量生活垃圾三部分。

(1)鸡粪

一般情况下,1只鸡1天排粪100g,一只鸡年排粪约36kg。

本项目鸡存栏量约在10万套,年产粪量约3600t,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

本项目鸡舍采用先进的通风工艺,鸡粪干燥速度快,清理时采用干清粪工艺,不需用水。

每幢鸡舍一天两次刮板式刮粪机自动清粪,然后用运粪车拉至堆粪池。

本项目鸡粪储存池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规》要求设计:

堆粪场采用棚式结构,防止雨水淋入和日光暴晒。

堆粪池底及四周采用砼结构,并进行防渗处理,在进入口设置过渡接道。

同时加强管理,及时清运,避免长期堆存在堆粪场。

经常性的在地面和费便上喷洒安全高效的生物除臭剂。

本项目所产生的粪便将全部出售给附近村民当为有机肥,项目产生粪便可在当地完全消化。

(2)锅炉炉渣

含有煤粉燃烧产生的煤灰,含碳量少,主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和Al2O3。

由于锅炉炉渣可作厂区地面硬化用,还可用作建筑材料等方法进行合理处置。

所以本项目产生的锅炉炉渣全部出售用于作建筑材料或铺路。

4.噪声

本项目为养鸡厂,厂区无屠宰工序,生产过程中没有大的噪声源。

第三节评价与审批

本工程为肉鸡养殖生产新建项目,采用现代化技术生产,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市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总体规划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结论可信。

第六章节能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国家法规、条例及地方政策;

2、《建设部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

3、《建筑中水设计规》(GB50336-2002)

4、《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

第二节遵循的原则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