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444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docx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知识梳理】一、我与社会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社会?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投身于社会的过程 ,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2.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体现有哪些?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2)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3)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4)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5)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

3.参与社会生活有何意义?

(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如何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

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

“结点”。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社会生活中,我们具有哪些不同的身份?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6.社会关系可分为哪几类?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0

(1)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2)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如何正确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必要性: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意义:

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知识拓展】

1.个人与社会。

(1)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个人离不开社会。

(2)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依赖于社会的供给,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在社会的范围和条件下才能实现。

(3)要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友爱的社会,需要社会成员满怀责任感,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社会增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追求。

2.社会与社会关系。

(1)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

(2)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还包括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群体的范畴 ,小到民间组织,大到国家政党。

这里的国家在实质上是一方领土之社会,所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人与全社会之间的关系。

3.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化?

(1)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2)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3)社会化包括两个途径:

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个体内化则是内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4.如何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2)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给予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他人合作,面对利益能与别人分享,等等,都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知识梳理】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利)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 ,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利)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 ,

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弊)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4)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6)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7)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二、合理利用网络

1.媒介素养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

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3.了解网瘾。

(1)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2)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

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

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4.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注意信息出处。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2)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5)向他人求助。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

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知识拓展】

1.误区警示:

网络交往不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网络交往的自由、平等、虚拟等特性符合人们的心理特点 ,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寻找交流对象,这就造成人们对网络“朋友圈”的依赖。

过度的网络交往会导致现实人际交往时间的缩短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和他人面对面交往的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把网络交往作为正常社会关系的一种补充。

2.如何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

(1)社会:

有关部门要增强监管责任,规范网络经营行为,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经营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经营。

(2)家庭: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要控制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了解孩子使用网络的行为,可下载安装和使用

“绿色上网”软件。

(3)学校: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网的内容。

(4)青少年:

要自觉遵守网络的规则,学会“信息节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积极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3.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1)努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2)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做到不造谣。

(3)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理性分析和选择,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做到不信谣。

(4)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4.合理利用网络的宣传标语。

科学上网,做网络的主人;加强自我保护,健康文明上网;远离非法网吧,学会洁身自好;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正

能量,做中国好网民;等等。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知识梳理】一、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有哪些?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有哪些?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5.社会规则有哪些?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6.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有哪些?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

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 ,

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7.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二、遵守规则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

(1)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如何维护规则?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5.劝导他人遵守规则的技巧。

(1)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 :

不能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3)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6.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7.如何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知识拓展】

1.社会规则的种类。

社会规则分为成文和不成文两类。

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教规是不成文的;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规范、重要的宗教教规是成文的。

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宗教教规等是社会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

2.正义的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有哪些?

(1)在现代社会中,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2)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

员的。

每个人都能够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每个人也都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

(3)绝大多数人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社会才能维持稳定和顺利发展。

3.误区警示:

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任性与放纵。

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必须以遵守规则为前提。

即使在个人生活中,自由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同样会受到规则的约束,并且不能危害他人自由、违反公序良俗。

4.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就是在维护正义。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就是在维护正义。

遵守制度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具有正义感。

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知识梳理】一、尊重他人

1.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什么?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2.尊重的含义是什么?

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意义)

(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5.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

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尊重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等。

二、以礼待人

1.礼的体现有哪些?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社会生活中 ,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有哪些?

(意义)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个人角度)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社会角度)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 ,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国家角度)

3.关于礼的名人名言。

(1)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扬雄

4.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

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5.中华文化宝库中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

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

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

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

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

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6.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哪些?

(1)容貌整洁。

(2)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3)举止规范。

三、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 ,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如何正确理解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

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3.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意义)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个人角度)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 ,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企业角度)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社会和国家角度)

4.如何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