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docx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同步讲义

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握诗歌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借助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及文言现象。

编者简介

徐陵(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人(今江苏镇江丹徒人--因侨置的缘故),南朝梁间的文学家。

少好学,8岁即能文,博社史经,善于雄辩。

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

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仲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

其诗赋皆淫靡绮艳。

他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并称“徐庾”。

《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

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

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孔雀东南飞》写法特色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

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两入之间的关系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

诗中的矛盾冲突在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展开。

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

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

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

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

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

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

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

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

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

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

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

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

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

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归统。

“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

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

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

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

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

于此可悟裁剪法也。

”裁剪中最易引入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

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

有些只需略作交代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

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人物、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分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

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

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

例:

阅读《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前两段,回答问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本诗开头两句(第一段)游离于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2.第二段前边划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特点?

3.阅读第二段最后划线的诗句,分析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   )

A.刘兰芝不堪凌辱,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B.刘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D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表现了她的刚强和反抗精神。

基础演练

一、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哽咽  葳蕤  遗施  主薄

B.伶聘  公姥  扶将  窈窕

C.思量  誓违  许和  怅然

D.婀娜  掷躅  嗟叹  煎迫

二、下列加黑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嬉戏莫相忘     B.共事二三年 可怜体无比

C.处分适兄意 不久当还归     D.叶叶相交通 千万不复全

三、下列加黑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四、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五、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勿复重纷纭(再)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进止敢自专(岂敢)昼夜勤作息(深夜)

C.伶俜萦苦辛(缠绕)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

D.箱帘六七十(同“奁”)留待作遗施(留下)

2.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

请作具体分析。

3.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

巩固提高

一、阅读《孔雀东南飞》的两个片段,完成8—12题。

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第①段画线句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向焦仲卿倾诉悲苦之情,略含埋怨。

B.称赞仲卿,忠于职守。

C.带着悲苦之情,回忆坚贞的爱情。

D.说明夫妻分离的潜在原因。

9.刘兰芝既然决计要走,为什么还要精心打扮,而且一遍两遍不行,还是“事事四五通”呢?

对此,理解最恰切的一项是()

A.爱美之心使然。

B.以平抑自己烦乱的心情。

C.要体面地离开焦家,以免被人嘲笑。

D.既有自尊自强的显示,也有不忍离去的拖延。

10.第②段运用的手法主要是()

A.描写动作细节B.环境衬托C.夸张渲染D.刻画心理活动

11.在文中横线处,补出相应的诗句。

12.第②段着重写的是她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阅读乐府民歌《陌上桑》,完成13—16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①。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词: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②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

①帩头:

包头发的纱巾。

②鬑鬑:

形容须发长。

13.“使君谢罗敷”中“谢”的意思与下列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谢家来贵门B.多谢后世人C.阿母谢媒人D.谢家事夫婿

14.对上文画横线的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回来后抱怨妻子,但仍坐在那里看罗敷。

B.来来回回地抱怨着,只是因为贪看罗敷的缘故。

C.回来后彼此抱怨,只是由于贪看罗敷的缘故。

D.来来回回地抱怨着家人,但仍坐在那里看罗敷。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着意刻画了罗敷之美。

B.本诗第一段写罗敷的美丽,第二段是她痛斥无礼的使君,第三段是她竭力夸赞丈夫。

C.这是一首写罗敷的叙事诗。

D.作者运用了铺陈和对比手法刻画出罗敷的完美人格。

16.罗敷的性格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汉乐府《双白鹄》一诗,完成17—18题。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妻卒注染疲病,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者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踌躇顾群侣,泪落纵横随。

注:

“卒”通“猝”,突然。

17.写出《孔雀东南飞》中与《双白鹄》相应的诗句。

(1)与“乃从西北来”相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五里一返顾”相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夫妻别离的悲剧。

B.本诗与《孔雀东南飞》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

C.通过本诗与《孔雀东南飞》的对比,使我们认识到《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不是与下文情节全无关系,而是有一定的暗示的。

D.“十十将五五”一句是以白鹄们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雌鸟疲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

一、(2015安徽芜湖高一期末考试)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相:

互相。

 

B.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恨恨:

愤恨到极点。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见:

看见。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

致谢。

二、(2015•广东广州增城高一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老不复取取:

通“娶”,娶妻

B.徒留无所施徒:

徒然,白白地

C.留待作遗施遗:

遗产

D.昼夜勤作息作息:

偏指“作”,工作

三、(2015•安徽芜湖高一期末考试)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①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刺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 

D.①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6~18题 

“著我绣夹群,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再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16.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排比和铺陈  D.比喻和起兴 

17.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

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表现兰芝的沉重、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出双”这点。

 

B.临别时有意精心打扮,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放弃遣归。

 

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本想精心修饰、禁不住心焦意乱,不得不“事事四五通”。

 

18.作者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是(  ) 

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悲伤。

 

B、表明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迫害,有意表现一个强者的形象。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

 

D、表明刘兰芝刻意掩饰,怕回到娘家让母亲瞧不起。

 

19.对下面诗句解释说明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焦仲卿的话,表明他忠于爱情。

) 

B.“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刘兰芝母亲的话,劝说兰芝面对现实,再嫁而求新的归宿。

) 

C.“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焦母的话,表现她的残暴、刻薄。

) 

D.“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刘兰芝的话,点出辛苦劳动,仍受婆婆刁难。

一个“故”字,既显示了焦母的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对险恶世情洞若观火。

语气委婉而率直,性格柔顺却刚强。

五、认真阅读焦仲卿与焦母对话的四段诗(“府吏得闻之……会不相从许!

”),完成20-21题。

 

20.对诗中语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府吏得闻之”一段,焦仲卿极力为兰芝辩白,既陈述了新婚燕尔的幸福,又立下了白头偕老的誓言。

 

B.“阿母谓府吏”一段,焦仲卿严厉斥责、历数兰芝的种种过失,还虚拟出东家贤女诱骗儿子休妻。

 

C.“府吏长跪告”一段,焦仲卿久久跪着恳求,并且立下绝不它娶的誓言,果断地回绝了焦母那番诱哄。

 

D.“阿母得闻之”一段,面对儿子的恳请辩白,焦母勃然大怒,在痛加申斥之后,蛮横拒绝了仲卿的恳求。

 

21.对这四段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诗中可看出焦仲卿有忠于爱情,绝不妥协的刚强一面,又有恪守母命,谨遵孝道的懦弱一面。

 

B.由诗中可看出焦母蛮横霸道的性格,她既以偏见委屈儿媳,又根本不去听儿子的恳切陈情。

 

C.焦仲卿之所以不能保护自己深爱的妻子,除了性格懦弱之外,还与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有关。

D.焦母之所以能一意孤行,依丈的是封建家长制度的权威,焦母的行为具有封建时代的典型意义。

 

六、阅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两段话,完成22~23题。

 

①“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 

②“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 

22.关于这两段诗中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既若见录”,“同是被逼迫”中,“见”“被”同义。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加点词都为偏义复合词。

 

C.“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与“难以逆料”中的“逆”同义。

 

D.“何意出此言”,“君尔妾亦然”三个加点字意思不同。

 

23.关于这两段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两段都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B.①、②两段都诉说出刘兰芝艰难的处境。

 

C.第①段中可见出刘兰芝仍有幻想,与第②段不同。

 

D.第②段中可见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失望,与第①段不同。

 

24.下面是对《孔雀东南飞》首尾两段的分析,其中方框处依次选填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开头,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创造了□□□□的气氛,起到了□□□□的作用。

兰芝、仲卿死后合葬,坟地中松柏梧桐茂盛,鸳鸯相向夜鸣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象征着二人的□□□□永远长青,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A.缠绵悱恻、吸引读者、忠贞爱情、深深喜爱。

 B.悲惨凄凉、吸引读者、高贵品质、深切同情。

 

C.缠绵悱恻、提摄全篇、忠贞爱情、深切同情。

 D.悲惨凄凉、提慑全篇、高贵品质、深深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5•广东广州增城高一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汝岂得自由B.槌床便大怒C.哽咽不能语D.可怜体无比

二、(2015•广东广州增城高一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三、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被誉为南北朝民歌的“乐府双璧”。

(2)这首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了民歌常用的____________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7.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纤纤作细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如我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耳著明月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此延缓别离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B.本想精心修饰,但心烦意乱,不得不重来几遍。

 

C.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D.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9.刘兰芝辞别小姑“泪落连珠子”,辞别焦母却不落泪,这表现了兰芝什么思想性格?

 

10.刘兰芝拜别婆婆时,诗歌浓墨重彩地描写“新妇起严妆”。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分析。

 

五、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

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

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

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

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

“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对曰:

“昔郦食其长揖汉王②,何遽怪哉?

”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廷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

“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

”坐者皆属观。

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

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

“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

”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

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

谓曰:

“子出矣。

”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

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廷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

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

“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

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

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

②郦食其:

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

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

③忽然:

指死亡。

④熏:

通“曛”,黄昏。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 让:

责备。

 B.是时司徒袁逢受计 受:

接受。

 

C.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 临:

俯视。

 D.坐者皆属观 属:

通“瞩”,注视。

 

1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B.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逢则敛衽下堂 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  

D.壹独长揖而已 岂独伶人也哉?

 

13.下列各句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一项是( )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因举声哭 ⑤壹独柴车草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出他的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

 

B.本文通过对赵壹的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描述,表现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