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水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17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与水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水与水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与水文化.docx

《水与水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与水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与水文化.docx

水与水文化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

管仲曾说: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从水性和治水活动中得到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开辟为通商口岸,整个上海由一个小渔村成为一颗东方的明珠,与水密切相关,也就是与上海与水相关的历史,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从上海作为海上通商贸易口岸,到苏州和两边的民族工业痕迹,从黄浦江的造船厂,到世博会的各色建筑,从浦东浦西的轮渡,到一座又一座的南浦,卢浦大桥的建造,无不在水这个自然因素中,悄然的进行的城市的变更与进化。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

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

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的确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是古希腊文化的摇蓝,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管仲曾说: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

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

”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

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

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

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

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众所周知,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因水而兴,无水则衰,没有水的城市,工业就无法正常生产、人们就难以生存,城市也就很快消亡。

历史上由于水源涸竭而荒凉、消失的城市也不乏其例,如“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印度西北部的斯育古城,都是最好的佐证。

二、诸子论水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似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血脉。

人类文明的合理诉求也是以“上善之人”与“上善之水”,共建人类“上善之未来”为终极目的。

从水的启示中求人类文化的普遍共识和协同构建,是人类文明的生命之道。

发扬和推广水的智慧与水的精神,乃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统一。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水’居第一”。

水,是“上善”之物;“若水”之人,乃“上善”之人。

水,穿于地、腾于空、奔于山,经历种种过程,滋养万物,启示人类一种极其可贵的文化。

人类文明的历史启示,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对生命的尊重、爱与包容。

这是生命本身的要求。

而水这一生命之源,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仁人志士以尊重、谦卑的态度对待水资源,视水如同己命,并学习并发扬了水那种至高至善的文化精神。

孔子与水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

他开创的儒家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孔子有句名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

《论语·先进》中曾点(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

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

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

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

这是言内之意。

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

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

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

而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

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切入点。

此外,他还以独特的视角洞察出水“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善化”等等不凡的品质。

孟子与水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

或是受孔子的影响,或是孟子本人对生命之源的水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孟子对水的观察、思考和由水而感悟人生、阐发事理的程度毫不逊于孔子,他把儒家的“文化之水”推向了新的高度。

孟子不但喜爱水,而且爱观察水。

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深刻的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这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

其一,登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真谛。

沧海浩大,淼淼无涯,小江小河小池之水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其二,提出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观点,这与孔子“智者乐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美学的角度讲,只有波澜起伏之水才具有屈曲生动之美。

在对自然之水的审美中,还可以透视出与“智者”相似的性情与品格,即强调要从水的自然形态和功能中寻觅和挖掘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体验和认识,而绝不仅仅流连于水的自然之美。

孟子称赞水具有“不盈科不行”的品性,这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风格,正是立志行道的君子所效法的优良德行。

一次,孟子的弟子徐子请教孟子,为何孔夫子多次称赞水,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告诉他: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子。

”(《孟子·离娄下》)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有源之水”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源之水,才能不舍昼夜,奔流不息;而无源(无本)之水,即使在某一时段因雨水骤至而河满沟溢,但时令一过,干涸也就随之而来。

对孟子这段话,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

“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由此观之,孟子这番议论是借水性将君子立身修道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

一是君子要像“有本”之水那样立于儒家之道这个根本,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是水之“不舍昼夜,盈科而进”的特点,正与君子锲而不舍的修道过程相似。

既有“不竭”之本,又能坚持不懈,努力躬行,就能渐进达到道德学问的完美境界。

荀子与水

作为一代学术宗师,荀子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思考是相当深刻的,其体宏容深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荀子》书中。

为了阐发自己的思想观念,荀子常常把大千世界中的“水”信手拈来,作为论据和“武器”。

《荀子》中多次提到水,或以水阐明哲学观点,或以水论述王业兴衰,或以水比德君子,或以水阐明人生的道理,自然之水经过荀子哲人目光的过滤,便在“自然的人化”中显现出“水文化”的深湛内涵。

荀子的哲学思想,以其理论的深度和逻辑力量,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辩证思维的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以重大的启示。

他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又说: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上)荀子的这两句名言,原本旨在以水变冰、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但上述这两句话所体现出的哲学意义远远大于荀子所阐发问题的初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

通过对水的温度和变化的观察,发现了质量互变现象。

这一现象无疑为人类的哲学思辩架起了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

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荀子对关于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在他看来,“君子者,治之原也。

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

”(《荀子·君道》)

荀子非常重视君主自身的品德修养。

当有人问到怎样治理国家这样重大的问题时,荀子鲜明地提出:

“闻修身,未闻为国也。

”进而又指出:

“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

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君射,则臣决。

楚庄王好细腰,朝有饿人。

”(《荀子·君道》)荀子把臣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盛水的盘、盂;而水的形状取决于盘、盂的形状,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君主对臣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强调了君主要努力修身养德的极端重要性。

荀子还在君民关系的问题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论,指出: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这里,荀子明确地把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形象地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借水鲜明地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代明君贤臣,无不以此为镜鉴,正确处理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尚“比德”,亦即由客体自然物的某一特征中领悟品味出某种与主体相关的美德。

在这方面,荀子与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以孔子为代言人,把水的形态、性能、功用与人的性格、意志、品德、知识能力等联系起来,指出水所具有的诸如滋养万物而无私奉献,浩浩荡荡而奔流不息,奔向深谷而无所畏惧,注满低洼而必求其面平坦,保持平坦而不用“概”之类的外力作用,万物受到其洗涤而变得新鲜光洁,千回百转却一往无前向东流去等自然属性和特点,与君子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志”等优秀品德修养有十分相似的地方。

通过以水“比德君子”,即从“水”的某些自然属性,联想到人的生活内容及其理想的人格,从而显现出自然之“水”的文化象征意义。

这种“以水比德”的观念象征正是荀子“水文化”的重要特色。

老子与水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

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水性的化身。

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

有人说:

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他所预设的“道”中展开的,并由此揭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一条贯串着天地人的大法则。

事实上,老子之“道”来源于对大千世界事象的深刻体察和思考。

从地理环境来看,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长和主要活动的地方为河洛、江汉之间的水泽地带。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老子“深藏若虚”、“其犹龙”,这种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渊深不可测的水。

长期与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独具的各种形态和性质、功能,必然会深深启发老子的道机;而自然界中的水,这种普遍存在,分布广泛孕育生命万物,与生命存在有着紧密文化联系的物质,恰恰与老子的“道”有着十分相似之处。

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哲学正是在对水性的感悟并旁及其他社会、自然事物而高度抽象的智慧结晶。

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四十三章》)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

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老子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八章》)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

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

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水给老子的启迪和灵感无疑是巨大的,自然之水总能和老子之“道”紧密联系起来,以水载“道”,堪称是老子思维中的一个定式。

在老子哲人的目光中,当浩瀚的大海之水流入其“道”之“形体”构造的广阔思维空间时,自然之水便成为老子构造“道”体的重要参照物;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幽长隧道时,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说的“哲学之水”;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生活准则的宽大河床时,自然之水又成了老子思想的“社会之水”、“人生之水”。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水是老子文化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标记,是老子载“道”、阐道的重要载体。

同时,通过水的载体,使老子形而上的“道”(精神的道、概念的道)从“玄而又玄”、“惟恍惟惚”的“众妙之门”中走了出来,老子之“道”变得具体而生动,这就为我们体会和把握老子立说的深切内涵打开了感性的方便之门。

庄子与水

庄子和老子一样,也喜欢从水中感悟和阐发其深邃的“道”理,但二者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方式大不相同。

老子以水论“道”,大多直抒胸臆,是直截了当的断语;庄子则不然,他往往通过编织奇特的水的寓言故事,来阐发深刻、抽象的哲学道理,其说理方式之奇特、想象之奇幻、运思之深邃、语言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人对水有着天生的偏爱,水中之游确实充满了无穷的快意,而庄子更喜欢从游水中体悟他的逍遥游的境界。

除了“鱼相忘于江湖”这一极为深刻的寓言以外,庄子还在《达生》篇中给我们讲述了“津人操舟若神”和“吕梁丈人在急流中畅游”的寓言故事。

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人生逍遥游的道理——“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即从实践中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

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其前提是“忘水”,即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无所顾忌,自由挥洒。

在《秋水》篇中,庄子精心编制的关于水的寓言故事,更是把庄子之“道”的深邃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北海神)而叹曰: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里,庄子拿具体、单个的河水与“不见水端”的北海之水相比,分明是有限的现实和无限的“道”的精妙比况。

河伯作为大河之神,看到的自己浩荡东流的伟大样子,感到十分得意,以为天下之水都不能和自己相媲美;当他看到浩淼无垠的大海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样的渺小。

老庄为我们设计的“道”是恍惚无形的,是感官所不能感知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道,庄子不但给我们讲了不少生动、形象的水的寓言故事,同时还教给了我们一个直观识“道”的办法——静观法。

“水静犹明”,于是庄子又信手拿止水来作比喻,让我们来体会“道”的真谛:

水静则平,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性特点。

但慧眼独具的庄子却发现了静水与体道须有“虚静”心之间的契合点:

水之平、静、明,都是静止而非流动造成的,这正与道家“无为”的思想相一致,与庄子所推崇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修养相一致。

“圣人休焉”,也就是圣人之心就象绝对静止的死水一般,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内心也没有任何波动。

达到这种无忧无虑无为的心境,这也就接近“道”了。

同时庄子还以静水善鉴万物的自然现象,譬喻心静则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妙;而水动则泥沙俱起,浑浊浮动,如人心之物欲充斥,杂念横生,心浮气躁,当然无法洞鉴宇宙之奥秒、人生之真谛,此所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庄子的止水静观之喻与老子的“涤除玄鉴”(《老子·十一章》)以及佛禅强调的“心如明镜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要人们效法静水,时刻保持人性安静,从而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万事万物。

否则,如果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等物欲所困扰,就会象动水引起的浑浊一样,失却晶莹剔透之心灵,也就不能以虚静自然之心来感应宇宙天地的玄机。

管子与水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视为世界的本原。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生万物的哲学观念(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几乎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心理意识,《管子》一书的作者就是持有这一观念的代表。

《水地篇》说:

“故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万物莫不以生。

”明确地把水看作世间万物的根源,是各种生命的根蒂。

为了增强上述论点的说服力,《水地

篇》接着说:

“是(水)以无不满,无不居也。

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

集于草木,根得其华,华得其数,实得其量。

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

万物莫不尽其机,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二层涵义:

其一,水浮天载地,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中都有水的存在,这是水独具的神奇之处。

其二,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充满生机与活力,靠的是水的滋养哺育;如果没有水,万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在《管子》看来,水不仅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命之本,同样也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本源:

“人,水也。

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凝蹇而为人。

”这就强调了人是由水生化而来的,即男女精气相合,水流布形成胚胎再成为人体。

其实,人和万物一样,不但生命孕育离不开水,而且生产生活更是时时刻刻离不开水。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除了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泥土以外,水则成了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物质元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

可以说,《管子》的上述观点,与人和世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唯心论是针锋相对的。

《管子》依据水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以德赋之,唱了一曲水之美的赞歌,实与老子“上善若水”和儒者“以水比于君子之德”的观念一脉相承。

尤其是“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的言论,分明是道家水性哲学的体现。

这里,《管子》通过盛赞水具有的“仁德”、“诚实”、“道义”、“谦卑”等优良品德,主旨是规劝人们要向水学习,效法水的无私善行,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对此,《管子》有深刻的认识。

《水地篇》说: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

”即认为水不但是孕育生命万物的根基,也是产生美与丑、贤良与不肖、愚蠢与俊秀的基础条件,即人的形貌、性格、品德、习俗等都与水密切相关。

为了充分论证自己的上述观点,作者还通过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河流和水质情况与国民的体貌、性情、道德等对照起来,指出:

“夫齐之水遒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

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而果敢。

越之水浊重而自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秦之水泔最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

晋之水枯旱而浑,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

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

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简易而好正。

”作者具体论述了齐、楚、越、秦、晋、燕、宋各国水质的差异对当地百姓品貌习性产生的巨大影响。

尽管上述评说与事实未必完全相符,甚至渗杂着一些个人情感的因素(如战国诸子对宋人常有微词,而该文“独赞楚而美宋”),不免失之偏颇,但其阐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的道理是不容置疑的。

墨子与水

墨子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思想家,其学说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最富个性特征的学说。

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的三代圣王尧、舜、禹的文化思想,尤其是大禹治水、救世济民的伟大精神和光辉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墨子,并成为墨子和墨家效法的榜样。

关于大禹治水精神对墨子及墨家的影响,《庄子·天下》说:

“墨子称道曰:

‘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

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使后进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曰:

‘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诚如庄子所言,墨子及其墨家的言行,的确体现了他们心目中的“禹之道”。

墨子热心救世,其学说的基本内容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皆为救世之术,与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精神一脉相承。

同先秦诸子一样,墨子也善用水的特性和功能来作譬喻,为自己的主张作论据、作支持,从而增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

“亲士”是墨子十大政治主张之一。

墨子认为,要治国安邦,君主必须亲近贤士,使用贤才。

为此,他专门论述了如何亲士和用士的问题,指出: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己者乎?

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溪陕(狭)者速涸,逝(流)伐者速竭。

”(《亲士》)认为执政者只有象江河纳百川那样,不拘小流,虚怀宽谷,才能广泛延揽使用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象江河有无数源头那样,善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和兼收并蓄,才能兼听则明,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长生保国。

反之,如果器量狭小,不能包容万物,广布恩泽,就会象狭小的溪流容易干涸、很小的小川容易枯竭那祥,成为孤家寡人,最终将落得个众叛亲离、土崩瓦解的下场。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的上述思想还体现了他对辩证法中量变质变关系的认识。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

以江河成其泱泱巨流是由千川万源汇纳而成的事例,说明事物发展过程本质上是通过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的。

有关墨子以水的特质为譬喻,阐明事理、论证观点的事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墨子作为先秦思想巨匠对水的观察以及由水引发出哲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